中國開始進口印度大米,到底意味著什麼?

2020-12-20 中華糧網

印度官方稱,中國已經開始進口印度大米,這是30年來的首次。據稱,印度貿易商已籤約出口10萬噸大米,12月份至明年2月份裝運,離岸價為每噸300美元左右。

同為亞洲人口大國,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國,而中國是最大的大米進口國。這引發了廣大讀者朋友的熱議。

進口是因為短缺嗎?

路透社是這麼報導的:

翻譯過來就是:

標題:貿易官員稱,由於供應緊張,幾十年來中國首次購買印度大米印度官員向路透社表示,由於供應緊張,且印度大米價格大幅打折,中國開始進口印度大米,30年來的首次。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國,而中國是最大的大米進口國。中國每年進口約400萬噸大米,但以質量問題為由不從印度採購。這一舉動還正值兩國因喜馬拉雅地區的邊界爭端而導致的政治關係緊張之際。

順便上幾條印度時報讀者的評論:

China has the nerve to talk about quality issues? India should never export to such crooks.中國竟敢提質量問題? 印度永遠不應向這些騙子出口。Indian rice is of the best quality in the world. I have tried Thailand rice and Vietnam rice, but none of them come close to Indian rice in terms of flavour, texture or taste. It is a joke that the Chinese who are selling low quality goods and even poisonous plastic rice called Indian rice is low quality.印度大米的質量是全世界最好的。我試吃過泰國大米和越南大米,在口感和味道上都比不上印度大米。中國人出售劣質商品,甚至出售有毒的塑料米,還叫「印度香米」,真是個笑話。$300 per tonne is 22 thousand Rupees per tonne. This means its about 2 Rs per KG. If i need to buy broken rice in the market, i pay at least 45 Rupees. Why do you want to please China?每噸300美元,約合2.2萬盧比。這意味著大約每公斤2盧比。如果在市場上買碎米,至少要花45盧比。我們為什麼要取悅中國?It's good that we export and they import but they should not turn against us after eating our rice in the border. They should have a courtesy for eating our rice.我們出口,他們進口,這很好,但他們吃了我們的大米,不該在邊境上和我們作對。吃了我們的米,他們應該客氣點。The Chinese are famished due to massive flooding/super cool weather this year and importing whatever they get from others, if we dont send our rice - fine quality or otherwise - millions of Chinkies will starve to death and Xi will face the music.今年的洪水和酷寒天氣,造成有些中國人吃不飽飯,能從別人那裡進口到什麼就進口什麼吧,如果我們不出口大米,他們很多人會餓死的。India never asked for war. It is China who started the border dispute. Same goes with Pakistan.印度從未想挑起戰爭。是中國挑起了邊界爭端。巴基斯坦也和他們一樣。Chinese agriculture produce is dwindling shows how bad their country is.. Even manufacturing sector is also showing deceleration.中國農業產出減少,這說明他們國家的狀況不行,就連製造業也出現了減速。Be Careful about China,they are stocking food in case of any war time, they can increase stock and at the same time reduce I ndian Stock小心中國,他們正在儲備糧食備戰,他們增加糧食儲備,同時減少印度的庫存

可見,即便是同一件事由於立場不同觀點也會不同。

為何要進口印度大米?

我國向印度採購大米,是因為印度大米價格低廉。印度大米貿易代表透露,緬甸、越南、泰國等中國傳統大米供應國的剩餘出口供應趨緊,報價每噸至少比印度高出30美元。

我國前五大大米供應國分別是緬甸、巴基斯坦、越南、泰國以及柬埔寨。但由於疫情五大大米主產國的產量、價格、出口均受到了影響。

其中,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國泰國,其不僅遭受新冠,還遇到了罕見的旱情,大米出口量一度創下近20年來的最低記錄。據美國農業部海外農業局發布的參贊報告顯示,根據非官方的初步數據,2020年1月1日到11月8日期間泰國大米出口量為3,592,966噸,同比減少31%。

而越南由於大米出口旺盛,今年大米價格出現飆升。據越媒11月30日報導,大米種植季已經結束,加之出口業務保持順暢,越南大米出口呈現供不應求狀態,導致近幾個月,越南大米價格不斷上漲。數據顯示,越南5%破碎率的大米平均價格為每噸493-497 美元,創9年來新高。

泰國、越南等主要供應國家的大米「量減價增」,而作為世界最大大米出口國的印度,擁有更大的供應能力(產能有保證)和競爭潛力(印度大米每噸報價低於泰國、越南等國30美元/噸),那麼中國購買印度大米也就不難理解。

我國進口印度大米的用途是什麼?

除了部分高端大米(比如泰國香米)進入中國口糧市場以外,更多的進口大米是被用於釀酒和製作米粉/澱粉等食品工業領域。

據印度媒體披露,中國此次進口的10萬噸印度非巴斯馬蒂大米主要用於製作麵條、釀葡萄酒等原料需求。

印度《經濟時報》報導稱,2018年6月,中印籤署相關協議,允許印度非巴斯馬蒂大米出口中國。此前中國以質量問題為由一般避免從印度採購大米。數據顯示,中國國內大米已連年結餘,並呈階段性過剩特徵,但每年仍進口200萬-400萬噸,其用途一是起品種調劑作用,二是作為加工原料或摻兌後銷售的低價原料米。中國大米進口量佔消費量之比近5年來為1%-2%。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大米生產國,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大米進口國,這種現象持續多年。但是我國大米已經實現淨出口。2019年,中國的進口量降至250萬噸,出口達到275萬噸,淨出口量25萬噸。

海關數據顯示,2020年1-10月我國累計進口大米181.64萬噸,1-10月份我國累計出口稻米209.67萬噸。

我國還是全球大米庫存量最高的國家!

顯而易見,我國向印度採購大米是市場化的選擇,並不是短缺才進口,看問題要看本質。

來源:中華糧網(CngrainWX)綜合經濟日報、第一財經、三泰虎、高峰觀察。

相關焦點

  • 不止中國,越南也開始進口印度大米!價格低至1元/斤
    據界面新聞1月5日報導,世界第三大大米出口國——越南由於其國內大米供應不足,該國大米出口價格當前已飆升至近9年來最高水平。在此情況下,罕見的一幕出現了——越南開始從其競爭對手印度進口大米,為數十年來首次。
  • 中國口糧綽綽有餘,為何從印度進口10萬噸大米?
    就在近段時間,中國就從印度手中進口了大批糧食,引發國際關注。據俄羅斯列格努姆通訊社12月5日的報導,中國以每噸300美元的價格,一次性從印度採購了10萬噸大米,印度大米出口商協會主席表示,這是中國30年來首次採購印度大米,自1990年代初以來,中國就沒有進口過印度大米了。
  • 又讓中國背黑鍋?10萬噸大米訂單剛剛籤訂,印政客就開始血口噴人
    在這種敏感時刻,為了能夠及時轉移印度國內的矛盾,部分印度政客開始強行向中國和巴基斯坦甩鍋。中巴再次背黑鍋而這直接導致抗議活動再度升級,多個農民團體佔領了印度首都地區的多個高速公路和購物中心。眼看局勢已經逐漸失控,一些印度政府又開始想拿中國和巴基斯坦當擋箭牌。近日印度消費事務、食品和公共分配部長丹維在參加活動時竟然公開聲稱,印度當前的風波並不屬於抗議活動,而是中國和巴基斯坦「在背後進行推波助瀾」。
  • 中國剛買下10萬噸印度大米,印度政客就開始血口噴人
    印度政府完全放鬆了對於農業市場的整體限制,允許資本在沒有阻礙的情況下湧入到印度的農業市場中。印度政府希望通過向資本妥協的手段來獲得資金,挽救當前印度逐漸低迷的經濟。 但這是嚴重損害到了印度農民的合法利益的,所以印度農民才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抗議活動。這完全是因為印度政府自身的行政錯誤,怎麼可能和中國和巴基斯坦產生關係呢?
  • 越南的大米出口已超過泰國,成為全球第二,但為何也進口大米呢?
    其一是:2020年越南對外出口大米再次超過600萬噸,成功趕超泰國,並成為僅次於印度的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國。這體現了越南在全球農產品貿易領域的又一豐碩成果。其二則是:作為世界上的大米出口強國之一,越南也在進口大米。對此,有很多網友感到不可理解,為什麼越南在出口大米的同時,也在進口大米呢?難道是因為越南出口的大米過多,導致國內大米不足了嗎?
  • 往中國出口大米,每斤不到1塊錢,印度稀罕這點錢嗎?
    前一段時間,中國給印度送去了一個超過10萬噸的大米訂單,這是近30年來中國第一次進口印度大米,相信大家之前在市場上也都見不到印度大米,這主要還是因為我國本身就是一個糧食大國,而且在進口的時候也都會從越南緬甸這些比較近的國家進口,非常的方便,價格也都很便宜!
  • 中國和孟加拉尋購印度大米
    原標題:中國和孟加拉尋購印度大米   2020年1月到10月期間印度的大米
  • 中國向印度拋去橄欖枝,大手筆買10萬噸大米
    我們都知道,我國有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正是因為如此,吸引了很多國家的訂單,儘管讓他們獲得了樂觀的收入,但還有部分國家依舊不珍惜,而在這次,越南擔心之事發生,那就是我國向印度拋去合作橄欖枝,大手筆直接買下10萬噸大米。中國與印度合作提到印度這個國家大家都不陌生,該國與我國一樣,都是一個人口大國,所以彼此之間也有著緊密的聯繫。
  • 大批印度貨輪抵達中國,中印雙方達成重要合作,印度這下有救了
    近期,印度和中國的邊境地區對峙問題依然存在,印度對於中國一直以來都是持有偏見的,把中國假想成為是印度的敵人,還曾經做出過一些決策與中國抗衡。令人感到有些驚訝的是,近日印度做出了一個決定,向中國出售打折大米。
  • 10萬噸大米訂單剛籤好,印度就一口「黑鍋」向中國甩來
    每次國內發生什麼,印度總喜歡把中國牽扯進來。比如最近印度國內爆發的農民抗議,印度就把此事歸罪到中國頭上。要知道中國可是剛剛和印度籤訂了10萬噸大米的訂單,印度的這種做法無異於是在恩將仇報。
  • 越南大米麵臨滯銷,尋求中國重新合作,網友:有誠信才會考慮!
    中國與越南有著頻繁的貿易合作往來,如今越南有著大量的大米麵臨著賣不出去的窘境,希望能夠得到中國的幫助,不過我國的消費者在經歷了幾次,越南出口的產品存在著嚴重的質量問題之後也是說道,要有誠信我們才會重新進行考慮!
  • 同是人口大國,中國滿世界進口糧食,印度為何能做到大量出口?
    今年疫情問題對世界各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中糧食問題深受人們關注,由此我們發現一個現象:同是人口大國,中國滿世界進口糧食,印度為何能做到糧食大量出口?雖然我國糧食年年豐收,但還是需要向全球進口大量的糧食,包括水稻、玉米、大豆、小麥等等。尤其是在大豆的進口方面,每年的進口總量近乎9000萬噸。在糧食方面現在國家大力提倡節約糧食,我國也開始從種植、運輸、保存、加工、使用等這些方面開始著手節約糧食、保護糧食。
  • 印度大批貨輪抵達中國,這回讓美失望了
    當中國的影響力、地位有所提升之後,刷新了世界各國對我國的認知,也讓西方國家產生了一些壓力。我們都知道,我國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也是我們辛苦付出得來的,由於我國人口數量第一,導致我們有了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這也引起來很多國家的注意。
  • 剛籤下10萬噸大米訂單,印度就向中國甩「黑鍋」,意欲何為?
    當中國解決難題恢復市場時候,也給各國送去了救命稻草,畢竟他們向我國出口產品,必然能改善自己的經濟。但在近段期間,我國剛剛與印度籤下了10萬噸大米訂單,該國不但沒有感謝,反而直接向我國甩來「黑鍋」,那麼印度這次意欲何為呢?
  • 印度高鐵招標,投標者均為印度企業!印網友:99%部件從中國進口
    在全球各國呼籲,疫情期間停火抗疫的時候,印度不斷發起與巴基斯坦的衝突外,還想著兩線作戰,在高原上又來一場對峙。在此期間,我們看到了印度為了增強自己的底氣,大把大把資金地購買武器裝備,也看到了印度疫情形勢止不住地往上飆升!不過也就在這個時候,印度總算是拿錢幹了一點與戰爭無關的事。三泰虎網站9月26日消息,印度高速鐵路公司開始對艾哈邁達巴德-孟買高鐵施工項目,展開首輪招標!
  • 印度嚴控自中國進口電子產品 蘋果小米都「受傷」
    導語:自今年8月起,負責管控產品質量的印度標準局 (BIS)開始推遲來自中國的智慧型手機、智能手錶、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批准。過去只需約15天即可通過申請,如今有些則要超過兩個月或更久。
  • 印度推遲對中國生產的電子產品的進口審批,蘋果、小米等廠商均受影響
    摘要:11月2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印度政府嚴格控制來自中國的電子產品的質量許可,這減緩了上個月蘋果新款iPhone的進口,也阻礙了小米等公司生產的其他產品的銷售。印度政府此舉或是為了進一步迫使國外廠商在印度投資建廠,推動印度製造。
  • 內地對香港意味著什麼?
    我們調查了香港統計處發布的《香港商品貿易統計(進口)》,發現內地是香港活牛、活羊、活豬、活家禽的唯一提供方。在豆類、番茄、洋蔥、黃瓜、生菜、菌類及其他蔬菜方面,中國內地也是最主要的提供方。新鮮蔬菜是粵菜重要的原料,番茄、生菜、洋蔥、黃瓜等也是香港目前流行的健康餐的主要原料,少了這些進口食材,吃什麼真的會成為一個大問題。
  • 印度學者:中國和印度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近年,印度人在印度國家的一個著名的論壇上,提出了一個讓中印兩國國民都十分好奇的問題:「中國和印度差距到底有多大?另有印度專家回應到:中國至少要30年才能趕上印度。」 引起網友一片譁然。
  • 澳洲或將很快面臨大米短缺!超9成大米都從海外進口
    根據水利和灌溉專家的說法,由於Murray Darling Basin水域的管控不善,澳洲面臨大米和其他基礎產品短缺的危機。水利諮詢公司Slattery and Johnson總監Maryanne Slattery說:「大米肯定是一個大風險,因為我們一直沒有使用種植大米需要的水,過去兩年來,95%大米都是進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