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命直播野蠻生長,流量經濟如何守住底線

2021-01-15 紅網

正月十二,山村裡還是一派過年的喜悅氣氛。誰也沒有預料到,已經多年未回家過年的宜賓市筠連縣巡司鎮梧桐村28歲青年郝中友,化作一壇骨灰回到了故鄉。原來,幾天前,遠在浙江紹興柯橋打工的他,在拍攝「跳河」短視頻時不幸頭部觸底受傷,經搶救無效死亡。(2月21日 紅星新聞)

雙擊點讚、紅包獎勵。包括快手、抖音、YY在內的一大批直播平臺成為時下不少人的「貼身伴侶」,不為別的,只因前面的攝像頭能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粉絲就是經濟源,為了能夠吸引眼球,拉攏更多的人關注,有些主播便走起了「捷徑」,不斷玩命、黏住粉絲,形成流量、獲得財富,這就是時下直播「最火」的商業模式。

而事實上,為賺錢博出位的大多以悲劇收場。去年底,自稱「國內高空極限挑戰第一人」的詠寧,拍攝了許多單手懸掛摩天樓、上煙囪等視頻,不幸的是在一次高空直播中墜亡。玩命的直播遠不及此,曾經在有的直播平臺,就出現過掛著鞭炮炸身、比拼喝白酒、在零下幾十度冰窟裡抓魚……可以說,為了博眼球,不少人連命都拼上了。

直播無疑是視覺和流量經濟的新業態,成長初期,市場潛力巨大,除了直播平臺獲利豐厚外,一些主播也的確賺的盆滿缽滿,但這畢竟是少數。為此,和郝中友一樣,不少人為了也能夠當上「網紅」,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不惜用摧殘生命的方式來獲取粉絲的關注,而這背後最大的動因便是「出小力、賺大錢」的發財夢。無可厚非,直播市場在野蠻壯大的同時,也帶偏了一些人的價值觀。

現實中,直播平臺無孔不入,直播早已不是年輕人的專屬。在許多鄉村、城鎮,直播成為了「三留」人員消磨時間的一種重要途徑,有的老人玩直播甚至比年輕人更「潮」。在去年4月中商情報網發布的短視頻平臺活躍用戶排行榜中顯示,快手以活躍用戶2.1億人,高居榜首,即便排名第10的百度好看,也有735萬的活躍用戶。從數據足以看出直播平臺的火爆及普及程度。

不過,一些平臺做強了自己,卻沒有擔起應有的責任來。不只是主播在粉絲上有著激烈的競爭,平臺間的競爭也異常火熱。為了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一些平臺對包括自殘、違背公序良俗的視頻也是聽之任之,尤其對關注用戶多,瀏覽量大的帳號更是視如「招財寶」,即便出現某些違規,也是打著「馬虎眼」,默許縱容。

郝中友帶「血」的直播再次為各大平臺敲響了警鐘:視覺經濟可以搞,但必須得有底線。平臺必須擔起主體責任來,健全制度和規則,對一些違規短視頻多些雷霆手段,少些縱容。比如直播平臺可出臺更為嚴苛的規則,用戶一旦發布有損健康、挑戰生命、誘導脅迫等違規違法短視頻,除了永久性封號外,還要與警方聯動,協助打擊,讓網民不敢輕易以身試法。

此外,網安、網信等職能部門也應加大監管和處罰力度,投入力量動態抽查,對一些挑戰底線、任性而為的直播平臺和表演者依法懲戒,營造更加晴朗的網絡環境。而更為重要的是,直播者要潔身自愛,要明白再多的流量,再大的獎賞,也不如自己生命珍貴;再好的粉絲,再多的點讚,也不值得用生命去付出。

文/周軍

來源:紅網

作者:周軍

編輯:田德政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2/22/5126199.html

相關焦點

  • 網絡直播 如何告別「野蠻生長」? (節目原文)
    昨晚(9月13日) 《央視財經評論》欄目演播室請來了網際網路專家包冉、財經評論員王冠,一起來評論,網絡直播,如何告別「野蠻生長」?換個視角看經濟,CCTV2《央視財經評論》周一至周四,每晚21:50,準點開評。
  • 直播帶貨野蠻生長,如何遏止行業亂象
    2020年的大熱詞,「直播帶貨」一定在列。尤其在今年的新形勢下,「直播帶貨」在拉動內需、刺激經濟、創造就業崗位等多領域發揮了重要的正向作用。不過,在直播經濟野蠻生長的背後,行業亂象紛紛浮現,「直播帶貨」淪為「直播帶禍」:直播數據造假、產品假冒偽劣、主播素質低下……針對這樣的亂象,有序治理、規範行業發展是當務之急。
  • 「玩命直播」的代價
    最近,關於對網絡視頻直播亂象的聲討隨著「國內高空挑戰第一人」吳永寧的墜落再次掀起從「生吃活蛇」到「吸毒駕駛」從「夜闖故宮」到「極限玩命」越來越多的「視頻秀」變成「玩命直播」不斷挑戰著人們的感官底線客觀地講,各類網絡「玩命直播」的背後,難免有少數人受利益或情感驅動而被潛移默化地影響。
  • 直播帶貨需告別野蠻生長
    直播帶貨需告別野蠻生長 2021-01-14 1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多方出手規範直播帶貨亂象,有望告別野蠻生長
    事實上,當直播帶貨、網紅帶貨「火了」後,引發的相關問題值得關注。比如吳曉波「新國貨首發」專場,付60萬的「坑位費」,最後只售出15罐奶粉;小瀋陽直播賣白酒,當晚下單20件,第二天退貨16件;葉一茜賣單價200多塊的茶具,90萬人觀看,成交額不到2000塊;黃聖依賣5個杯子收10萬坑位費等,都引發全網熱議。中消協發布的「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中,點名汪涵、李雪琴直播帶貨「翻車」和李佳琦直播間「買完不讓換」等。
  • 高分申論範文: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讓直播經濟向陽而生
    只是,越是蓬勃生長的行當,越容易在掙得盆滿缽滿的同時走上野蠻生長的路子。直播不是法外之地。直播帶貨可以,直播挖坑恐怕就要有人來管管。眼下,不少主播不僅把帶貨這件事弄成了無釐頭小品,甚至全然突破了民眾智商的底線。看直播的不是「人傻錢多」,玩直播的也不該是「一錘子買賣」。就像當年的電子商務一樣,如果把新經濟僅僅看成是坑蒙拐騙或者去庫存、掙流量的捷徑,那麼,透支的一定是消費者的權益和市場的信用。
  • 2021寧夏省考申論熱點:「饕餮」直播一點不美,健康直播才有意義!
    此外,「吃播」背後的運營團隊,也要多些人性化操作,守住主播們健康的底線。   @齊魯壹點:無下限的「大胃王吃播」之風實在不可取,「吃播」主播們在和觀眾「雲吃飯」時還應傳達健康的飲食文化,讓大家都能「好好吃飯」。
  • 人民日報評直播經濟:流量很重要,但也需規範管理
    編者按:今日人民日報刊文評直播經濟,文章稱,網絡直播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雲綜藝、雲觀影、雲養寵等新玩法、新方式層出不窮,帶動直播迅速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從本質上來說,直播經濟的基礎是「流量紅利」。流量很重要,但理清直播經濟的「流量邏輯」更為關鍵。
  • 「玩命直播」當休矣
    近年來,「玩命直播」的新聞時有爆出:被稱為「國內極限第一人」的吳某某2017年在攀爬長沙華遠國際中心時失手墜亡;某直播平臺上一男子經常直播吃生蛤蟆、蛇等未經處理的食材;甚至還有的主播直播「吃燈泡」……越來越多的「視頻秀」變成「玩命直播」,不斷挑戰著人們的感官底線。讓人不禁感慨:拍個視頻,為何如此賣命?
  • 丁真才是網紅最好的打開方式——熱點題:如何看待網紅經濟
    丁真的招牌微笑【如何看待網紅經濟】——流量經濟的產物被官媒一手捧紅丁真成了年度現象級「工具人」)網紅經濟產生背景:1、自媒體時代,短視頻興起,大幅降低了傳播成本,短期內獲取巨大流量成為可能2、網紅經濟興起的核心在於其突出的流量變現能力,各大網際網路平臺爭相打造網紅收割流量。
  • 「玩命」直播何時休?
    近年來,「玩命直播」的新聞時有爆出:被稱為「國內極限第一人」的吳永寧在花椒直播等平臺發布大量徒手攀爬高樓的視頻,總瀏覽量超過3億次,擁有上百萬粉絲。2017年11月8日,其在攀爬長沙華遠國際中心時失手墜亡;某直播平臺上一獨臂男子經常直播吃生蛤蟆、蛇等未經處理的食材;某視頻平臺一名網名「夜貓集團」的女孩直播用小刀刮傷自己;還有的主播直播「吃燈泡」,越來越多的「視頻秀」變成「玩命直播」,不斷挑戰著人們的感官底線。讓人不禁感慨:拍個視頻,為何如此賣命? 因為在這部分拍客的心中,「玩命」代表著利益。
  • 玩命直播頻頻上演 沉浸在流量紅利裡「裝睡」的平臺該醒醒了
    央視網消息:11月22日,極限運動愛好者吳永寧攀爬高樓墜亡案二審宣判,花椒直播需賠償吳永寧家人各項損失3萬元。2017年開始,吳永寧在花椒直播發布大量徒手攀爬高樓的視頻,2017年11月8日,吳永寧在攀爬長沙華遠國際中心時失手墜亡。
  • 嘎子謝孟偉直播帶貨翻車 潘長江:要守住底線!
    唯獨這個當年最被看好的嘎子,一直不溫不火,出演的電視劇也都是不入流的電視劇,甚至連播出的機會都沒有,直到有一天,短視頻平臺興起,嘎子不在出演影視劇,全力投身於直播帶貨。一開始的嘎子很可憐,連十八線小網紅都看不起他,直播罵他是個沒戲演三流演員。但不管怎麼說,憑藉著當年留下來的名氣,還是有不少鐵粉默默支持他,助他一點點打開直播帶貨的圈子。
  • 直播經濟論壇:風口之上探路「直播經濟」新發展
    與會嘉賓圍繞「價值引領,健康生態」主題,共同探討直播經濟發展新趨勢,引導國內直播產業升級,助力直播經濟健康發展。2020智能視聽大會直播經濟論壇現場今年,直播帶貨為代表的新興直播經濟迅速崛起,成為智能視聽領域增速最快的產業應用場景之一,而全年銷售破萬億元的規模更是讓業內外為之振奮。
  • 《玩命直播》感受花樣「作死」
    來自好萊塢的青春冒險電影《玩命直播》,將逐一為你揭曉其中的「套路」。影片將於2017年1月6日在國內院線全面公映。影片圍繞一款名為「玩命直播」的直播社交軟體展開。所有的玩家都在靠這些瘋狂的直播任務吸引關注,希望衝進遊戲玩家的排行榜,實現一夜爆紅的美夢。但隨著遊戲越發升級,這個遊戲的可怕之處漸漸顯現——看客們的任務不僅無節操無底線,甚至威脅到玩家的生命。
  • 「學講話 用講話」心得錄|守住底線就是守住形象
    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對全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把做人做事的底線劃出來,把黨員的先鋒形象樹起來,用行動體現信仰信念的力量」。劃底線、守底線,是黨員幹部幹事創業、遵章守紀和樹好形象的必修課。筆者認為,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就是要堅持守住底線守住形象。
  • 申論備考:直播經濟——流量背後更需價值支撐!
    【背景連結】 網際網路的發展使得網絡直播的形態愈加多元,內容也更加豐富。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間,湧現出一大批流量主播,掀起一股「萬物皆可播」的新浪潮。如今,直播帶貨正在成為全國各地營銷轉型升級的主要手段,直播經濟逆流而上,被視為激活消費重啟的新動力,為經濟下行帶來破局的希望。
  • 馬亮:規訓網際網路巨獸將成為共享經濟下半場監管創新的主旋律
    面對越來越難看的「吃相」,如何規訓這些野蠻生長的「巨獸」就成為當務之急。中國城市房地產行業的蓬勃發展,催生了大量閒置住房,為滿足流動人口的住房剛需提供了可能,也推動了民宿、短租和長租公寓市場的勃興。自如和蛋殼等房屋租賃公司發展的商業模式,建立了中介、房東與租客三者之間的新型關係,使過去分散而混亂的房屋租賃市場得以重構和升級。
  • 網絡直播炒作底線何在?
    網絡直播炒作底線何在?競爭也日趨激烈一些主播為了收割流量不惜一切代價甚至毫無底線女主播為了播放量劍走偏鋒「爬跪徵婚」就在近日一名女主播為了播放量、點擊率竟然「劍走偏鋒」,在杭州西湖邊據新民周刊報導,11月16日下午,抖音短視頻平臺表示,經抖音方面核實,該主播在直播過程中存在惡意炒作、博眼球等違規行為,根據抖音直播管理規定封禁主播直播權限一周,如後續不及時整改內容,將加重處罰直至永久封禁。網絡直播炒作底線何在?如今,網絡直播的影響力無處不在。不管是草根還是名人,只要你有手機,沒有門檻的直播,便能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
  • 植後蘆薈護膚品牌,正在「野蠻」生長?
    其它品牌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蘆薈護膚領銜級品牌植後,正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全產業鏈的布局以及強勁的科研創新實力,向市場證明了其"野蠻"生長的向上生命力,奠定行業領導者地位!如果說新消費新營銷時代的到來,讓"美麗經濟"成為一塊巨大的蛋糕,那麼敏銳的洞察力和超前感知力就是品牌手上的一把"刀"。如何利用好這把"刀"分得更多的蛋糕,是品牌首先要經受的巨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