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雞的營養主要存在於其所含的肉和脂肪裡。肉質中所含的肌酐、肌酸等產生鮮味的含氮浸出物很豐富,所以燉出的雞湯味道濃厚、鮮美。
但這些含氮浸出物並不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湯裡面只有少量胺基酸、核苷酸,以及為數不多的礦物質和乳糜微粒,而孩子生長發育所急需的蛋白質,以及其他營養成分如脂肪、脂溶性維生素、礦物質有90%~93%仍然留在肉裡。
因此,可以肯定地說,肉裡的營養要比湯裡的高很多。而且煲湯的時間越久,營養成分反而會越低。孩子添加輔食時,可以給孩子吃雞肉泥,當孩子接受了雞肉泥後,隨著孩子的發育,可以用雞湯熬粥時,不過要在粥裡放上雞肉和蔬菜,注重膳食多樣化,以後還要逐漸給孩子添加魚、蝦,以及其他種類的禽肉、瘦畜肉,還要注意補充各種蔬菜(深綠色、紅黃色蔬菜各佔一半),這樣孩子的營養才能均衡全面。
對於其他的動物性食品(包括海鮮食品)煲湯都是同樣的道理,值得注意的是煲湯的時間過久,湯裡的嘌呤含量往往過高,對孩子也不好。因為過高的嘌呤會造成高尿酸,是引發痛風和結石的罪魁禍首。所以建議煲湯的時間不要過久,並注意去掉湯中過高的油脂,讓孩子喝湯時也不要忘記吃湯裡的肉。
聲明:本文選自《張思萊來小課堂》獨家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內容來源:新浪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