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彈琴:美國250年來最重大政治鬥爭開始了!

2021-01-18 中國財經信息網
牛彈琴:美國250年來最重大政治鬥爭開始了!

時間:2021年01月11日 07:50:39&nbsp中財網

  (一)

  若干年後回看,今天(1月11日),肯定是美國歷史性的一天。

  因為從這一天起,對美國人來說,什麼世界大事都是小事,因為在美國本土,最重大的政治鬥爭開始了。

  開國近250年,這樣的事件,還從未發生過。

  畢竟,以前總統被彈劾,最多只有一次,也總共只發生過四次。但現在,川普將成為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彈劾兩次的總統。

  眾議院已開始閃電行動。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指控,就是總統煽動叛亂。畢竟,連加拿大總理特魯多都說了,美國國會的騷亂是總統挑起的。不僅僅國會被攻陷,而且還造成5人死亡,其中一名還是警察。

  現在是彈劾,但這一罪行,以後還可以判10年有期徒刑。

  本來,民主黨還寄希望彭斯挺身而出,引用憲法第25條修正案,將川普拱下臺,自己取而代之。

  哪知道,彭斯很猶豫,不太願接這個爛攤子。

  那民主黨等不及了,啟動彈劾!

  按照佩洛西的話說:「這個精神錯亂的總統的處境,已經是再危險不過了。我們必須盡一切努力,保護美國人民免受他對我們國家和民主發起不平衡的攻擊。」

  更讓佩洛西氣不打一處來的是,川普鼓動的這次衝擊國會,她的辦公室也淪陷,雖然她及時逃走了,但川普支持者的大腳丫都翹到了她辦公桌上,而且,她的筆記本電腦還沒找到。  

  這就要說說美國的彈劾了。

  根據美國憲法,總統如果犯有「叛國、受賄等重大罪行以及行為不端」,可以被國會彈劾下臺。

  首先發起彈劾的,就是眾議院。類似於檢察院對犯罪嫌疑人提起訴訟,眾議院先對總統提出指控,然後進行投票表決。

  這是在跟時間賽跑。在民主黨搞得定的眾議院,快得話,1月13日(星期三),就會對彈劾案進行投票。

  不出意外的話,投票會通過。

  最關鍵的博弈,則是在參議院。

  在參議院審判時,眾議院議員扮演的是檢察官的角色,參議員則是陪審團,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主持審判。要將總統彈劾下臺,參議院必須有2/3多數認定總統有罪。

  現在參議院政治格局中,共和黨有53個,民主黨45個,即使加上兩個傾向民主黨的無黨派人士,民主黨也處於下風。

  因此,要想彈劾川普成功,除了所有民主黨人和無黨派贊成彈劾外,至少還要20名共和黨參議員倒戈。

  上一次彈劾川普,就最終折戟在參議院。

  這一次呢?

  依然懸!

  一是態度。

  共和黨態度很曖昧。

  有多名共和黨參議員確實很生氣,公開表示,支持彈劾川普。但更多共和黨人則在勸民主黨,就只剩10天了,這樣折騰將加劇全國混亂。如果共和黨不大面積倒戈,彈劾案不可能通過。

  二是時間。

  時間確實太緊了。

  上次彈劾案,從眾議院通過到參議院表決,總共花了17天。這還是快的。按照目前的安排,參議院1月19日才復會,那最快投票,可能也要到1月20日。這一天,川普已正式下臺了。

  對猶豫的共和黨人來說,能拖多久就拖多久,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二)

  鬥爭很激烈。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彈劾每向前推進一步,對川普的羞辱就多一分。

  川普怎麼辦?

  按照美國媒體的報導,雖然彈劾案泰山壓頂,雖然外界呼籲辭職不斷,但川普堅決不幹,8日他還在白宮內吶喊:「我不會辭職!」

  辭職,不是川普的個性。

  如果有推特,估計川普肯定已將佩洛西唾罵了祖宗十八代。

  但很可惜,推特總統的推特被推特公司永久封禁了。他的手機,現在真成了一塊板磚。

  按照白宮透露的信息,川普也不會坐以待斃,最後10天,他畢竟還是總統,他會發布一系列命令,接受一大批媒體採訪,傳遞自己的聲音。

  川普也很清楚,就只剩最後十天了,民主黨還堅持彈劾,這是一次政治追殺。

  一是想徹底結束他的政治生命。

  畢竟,川普獲得了7500萬張選票,他能鼓動這麼多美國人圍攻國會,也可見他的影響力。

  你不是還要2024年參選嗎?

  彈劾你,將你定罪,釘在歷史恥辱柱上,你想2024年參選,也不可能了。

  所以,有一種說法,哪怕川普下臺後,民主黨也要堅持彈劾。

  二是迫使共和黨與川普切割。

  對民主黨來說,這樣的局面太難得了。一些支持川普的議員也正遭遇輿論清算,比如參議員科魯茲和霍利,罪名也一樣:煽動叛亂。

  一些政要紛紛呼籲,將這兩個人立刻清除出國會。

  霍利本來今年6月要出版一本新書,合同都籤了。但剛剛看到出版社的聲明:考慮到大眾的意見,尤其是考慮到他煽動暴力,合同取消!

  共和黨正在分裂,如果你還支持川普,無疑是站在歷史錯誤的一邊。通過彈劾案繼續對共和黨施壓,這是民主黨的最佳選擇。  

  三是為拜登全面執政立威。

  以前,大軍出徵,都要殺一個人祭旗。這是鼓舞士氣,也是向對方示威。

  馬上,拜登全面執政,白宮、眾議院、參議院,幾十年來第一次,都是民主黨掌控。拿誰祭旗呢?

  川普正好送了上來。

  不對川普採取點狠招,那7500萬人不會馴服。

  所以,哪怕只剩最後10天,哪怕美國250年來從未有過,也一定要對川普二次彈劾。

  所以,美國警方最近也全面出擊,緝拿攻陷國會的鬧事分子。那位將腳翹到佩洛西辦公桌上的男子,還被指控三項罪名,其中一項,就是盜竊。

  美國的美麗風景線,後果也是挺嚴重的。

  但四年一次的大選,在美國鬧成這樣一地雞毛。怎麼說呢?

  美國病了,病得還不輕。這也足以解釋過去四年的種種亂象。

  看到網絡上有兩個段子,很有意思的。

  一個就這樣感嘆:

  一個老人,他任期內道瓊、

納斯達克

漲至最高,就業率歷史最高,任內沒有發動戰爭,還撤回幾萬美國軍人,全家四口人感染新冠肺炎,弟弟死於疫情中,四年只拿了四美元的工資……然而美國人刪掉了他的推特、臉書、Ins帳號……歷史上除了耶穌和蘇格拉底,我想不出還有誰有這樣的遭遇 !

  嗯,漏洞太多,但這是段子,我就不反駁了。但估計川普肯定很想不通。「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啊!

  所以,他要在白宮吶喊:我不辭職!

  所以,肯定的,激烈的鬥爭還在繼續,不到最後時刻,川普絕對不會屈服,美國撕裂還在繼續。  

  另外一個段子,就描繪了這樣一個畫面:

  凜冬夕陽西下的背景裡,是川普蹣跚離去的背影,風吹起他凌亂的進發,低沉的畫外音訴說這位老人曾經創造的輝煌,但卻以這種不體面方式離開了人民……最後,留在人們耳邊的,是這位老人的一句話:美國,不值得!美國不值得!!(循環,漸弱)

  唉,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美國啊美國!

相關焦點

  • 一場更激烈的鬥爭開始了!
    (一)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一場更激烈的鬥爭開始了。美國最高法院87歲大法官金斯伯格女士去世了,要知道,她臨終前曾對孫女這樣說:「我最大的願望,就是我不會在新總統就職之前被人取代。」川普很難過,至少在公開場合是這樣。
  • 中國歡慶喜事 美國在忙街頭鬥爭
    世界也真被搞糊塗了,沒有美國,感覺很多事運行更加順暢;倒是美國,開始忙著街頭鬥爭了。先說亞太。11月15日,真的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歷時8年、31輪正式談判,涵蓋15個國家,覆蓋人口數量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RCEP籤署了。簡單看一下數據吧。
  • 川普本想激化美國政治鬥爭搞政變的,結果被人利用了
    原創滬生泉2021-01-09 18:03:45川普不承認美國大選。這是政治鬥爭,而不是階級鬥爭。政治鬥爭並非階級鬥爭。政治鬥爭是階級內部因不同政見而產生的;而階級鬥爭是不同階級而產生的。他的政見就是赤裸裸地利己主義政治化,即,美國優先。那麼,川普的政治死敵——柯林頓夫婦、歐巴馬、拜登的政見是什麼呢?他們也是利己主義者,因為當了美國總統後,他們都會賺足錢。不過,他們的政見不是赤裸裸地利己主義政治化,而是把利己主義藝術化,即,推銷美國價值。
  • 國會暴亂是對美國政治制度基礎的重大衝擊
    國會暴亂是對美國政治制度基礎的重大衝擊 2021-01-10 20:43:56 來源:中國網 作者:朱延靜 責任編輯:朱延靜
  • 黃胤澍:在重大鬥爭一線建立一支「勁旅」
    中央組織部在12月發表了《注重在重大鬥爭一線考察識別幹部》的文章。文章指出,要有組織、有計劃地把幹部放到重大鬥爭一線去真刀真槍磨礪,強弱項、補短板,學真本領,練真功夫。我國發展進入各種風險挑戰不斷積累甚至集中顯露的時期,面臨的重大鬥爭不會少,為此,在重大鬥爭一線建立一支優秀幹部「勁旅」是必不可少的。 賞不僭而刑不濫,激勵擔當作為活力。
  • 破壞之王川普:破壞了美國國內政治規則,也破壞了國際政治規則
    更加糟糕的是,他在競選的時候就喚醒了美國社會長期存在的種族主義和民粹主義。如果說過去幾年裡還多多少少有些遮遮掩掩,那麼這次疫情爆發以來,就完全沒有任何遮掩了。在他的帶動之下,美國社會甚至開始出現了反智傾向。他不僅反對美國主流媒體和各界精英,甚至反對科學常識,但卻仍然廣受支持。
  • 環球時報:《紙牌屋》揭示美國「黑色政治」
    原標題:李海東:《紙牌屋》揭示美國「黑色政治」 最近,美劇《紙牌屋》成為一個世界性的熱點話題,它之所以獲得很高的收視率,受粉絲追捧,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它觸動了人們對支撐美國社會與政治兩核心要素遭受侵犯的敏感神經。妥協通常被認為民主政治的最大特色。
  • 鬥爭正進入一個小高潮!
    文章經授權轉載自 牛彈琴(ID:bullpiano),作者:牛彈琴鬥爭正進入一個小高潮。一覺醒來,太多讓人眼花繚亂的事情。雖然已經是立春,但寒冷依舊,遠未春暖花開,倒是有些事,卻是火星四濺。最後,判決結果出來,取消對納瓦利內緩刑,入獄3.5年。因為之前已被監視居住一年,實際服刑2.5年。不僅不釋放,也不緩刑了,坐牢2.5年。一個熟悉的美國又回來了,拜登不是川普,但普京不是新手,俄羅斯不是善茬。你看吧,這只是序幕,真正的高潮還在後面。俄羅斯選擇了硬剛,塞爾維亞則出離憤怒。
  • 《美國行動》史上最牛的送貨員
    《史上最牛的送貨員》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升,時間效率變得非常重要,所以才應運而生出了快遞、外賣、滴滴打車、共享單車、租車等新興服務行業,其實都是租借交通工具來實現運送人或物的目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我們當今的中國人,特別在城市生活的居民,幾乎每天都會接觸到這些,我們親切地稱呼他們為外賣小哥、快遞大哥,他們用勤奮和辛苦來賺取微薄的收入,只要勇於付出,也可以做到收入不菲,但致富恐怕也談不上。但今天提到這部影片中的主人公,恐怕就是史上最牛的送貨員了。說他牛,我簡單把影片中提及的他的經歷描述一下,你就信了:希爾作為一名普通的民航飛機駕駛員,他唯一可以稱道的就是年輕。
  • 「智庫思享」刁大明:2020年美國大選中的2024政治
    文 | 刁大明察哈爾學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關於美國大選,經常能聽到這樣一句話:一場選舉的結束就是下場選舉的開始。在美國政治的現實中,雖然一場選舉的結果將決定未來兩至四年的政治態勢,為下一場選舉提供最為關鍵的政治環境,但民主、共和兩黨政治人物在一場選舉之後或執政、或蟄伏一段時間,未必要馬上燃起戰火。
  • 美國政治鬥爭不斷升級,真正的掌權者浮出水面
    據環球網報導,美國政治鬥爭不斷升級,真正的掌權者浮出水面,難道說川普並沒有實權?事情還要從美國前兩天被川普開除的國務院督察長利尼克說起,在前段時間,利尼克正在調查關於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利用自己的公共權力滿足自己私人利益的事件。
  • 走近東吳的政治鬥爭(一):四大勢力介紹
    了解三國歷史,繞不開東吳;了解東吳歷史,就不能無視東吳的政治鬥爭。我將嘗試用一個系列的文章為大家解析波瀾詭譎、明爭暗鬥的東吳政局。可以說,東吳的歷史就是一本政治鬥爭史,殘酷而複雜,血腥而黑暗。孫權與江東士族的衝突主要體現在「四大案」這四個具有代表性的政治事件上,即暨豔案、吳壹案、隱蕃案、二宮並闕案。除開本篇,預計再用十篇的文章來闡述,其中,首先介紹江東的四大勢力:孫家、淮泗將領集團、江東本土士族、江北流亡士族各用一篇,然後暨豔案一篇、吳壹案一篇、隱蕃案一篇、「二宮並闕」最血腥和殘酷,用兩篇的篇幅,最後用一篇做總結和收尾。
  • 《天文:問天》一場天文的政治鬥爭
    跟著博通學了兩年現在也能看懂內涵劇了,片子不錯,今年來韓國電影拍的越來越好,需要有點歷史功底的人看。皇帝一方面希望發展天文,更主要的方面是通過重用官奴蔣英實來形成皇帝與下層人的聯盟壓制士族,包括讓待產的官奴和丈夫能休假,皇帝不止是重用蔣英實,而是一直以來的政策,包括太上皇也啟用過最下層的人,皇帝為什麼要這麼做,就想告訴你士大夫權力已經非常大了。
  • 馬基雅維利:政治的本質,說白了就是權力鬥爭
    作為權力鬥爭理論的法家、兵家和縱橫家日居主流,商鞅把政治學變成富國強兵以及馭民、弱民的權術,韓非子則將法家系統化為「法術」的思想,變成一套君人南面之術。政治學的這種轉型是為了迎合時代的需要,自從法家在戰國居於主流地位後,政治學也就從道德倫理的附庸轉變為權力鬥爭的學說了。法家用它來處理國君與大臣、官僚與平民、本國與敵國之間的矛盾,變成權力鬥爭的法則。
  • 何進,政治鬥爭中的低能兒
    由於這樣的原因,何進獲得了漢靈帝的重用,很快就成為東漢末年政治舞臺上的重要角色。但是何進的文化水平不高,格局太小,不能夠在複雜尖銳的鬥爭中分清是非,明辨敵我,導致他一錯再錯,身死人手而為天下所笑。漢靈帝病重,準備遴選接班人。漢靈帝有兩個兒子一個是何貴妃生的劉辯,另一個是王美人生的劉協。可是王美人遭到何貴妃的嫉妒,被何貴妃毒死了。
  • 1月11日,美國歷史上重要的一天,川普麻煩大了!
    (一)若干年後回看,今天(1月11日),肯定是美國歷史性的一天。因為從這一天起,對美國人來說,什麼世界大事都是小事,因為在美國本土,最重大的政治鬥爭開始了。開國近250年,這樣的事件,還從未發生過。畢竟,以前總統被彈劾,最多只有一次,也總共只發生過四次。但現在,川普將成為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彈劾兩次的總統。
  • 《琅琊榜》一場披著復仇外衣的政治鬥爭
    小說《琅琊榜》不只是一個復仇的故事,其中的主題便是政治,人們運作這個社會所依靠的自然就是政治,可是政治有時候卻妨礙社會的運作與通暢。《琅琊榜》是個古代政治鬥爭的縮影,不管是歐洲或亞洲、非洲、美洲等等,只要有人類的地方,就很難逃離政治因素,畢竟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各方面,你都可以見到它們的影子。
  • 牛彈琴:川普暗示:賓·拉登還沒死 拜登、希拉蕊殺海豹突擊隊員滅口
    牛彈琴:川普暗示:賓·拉登還沒死 拜登、希拉蕊殺海豹突擊隊員滅口 時間:2020年10月16日 09:07:50&nbsp中財網     (一)  信息量真是太大。按照歐巴馬政府當年的官宣,事情很簡單:  作為美國通緝的頭號恐怖分子,賓·拉登人生最後幾年,一直藏身在巴基斯坦。2011年5年,在情報得到證實後,歐巴馬下令,美國出動第六海豹突擊隊,突入賓·拉登藏身的大院將他擊斃。
  • 美國革命給美國政治文化帶來了什麼?
    (尼克森可以用「體面」這個詞來形容這點足以說明自1970年代以來,我們在政治上的標準實在沒有多少提高。)暴力在美國政治史上亦不鮮見。在19世紀的美國,每到選舉時期,國會裡會發生鬥毆,各大城市則會爆發騷亂。一直到了20世紀,生活在南方各州、想要行使選舉權利的黑人還會面臨三K黨以及類似群體的暴力報復。這一切的起源是什麼?
  • ...新中國70年來中國共產黨凝聚政治共識的實踐歷程與重要經驗
    歷史已經證明,能否廣泛地匯集民智民力、凝聚政治共識,是事關一個國家和社會長治久安與長遠發展的重要因素。新中國70年來的歷史發展進程,始終與中國共產黨凝聚政治共識的重要實踐息息相關,也始終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不斷煥發凝聚力與向心力的發展趨勢緊密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