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農諺:冬至西北風,老牛瘦一春,啥意思?為啥老牛瘦?

2020-12-23 老張侃三農

白居易詩:豔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意思簡單:冬至當天,白居易想到思念多年的心上人無法相見,冰冷棉被給不到半點溫暖,身體接觸到都會瑟瑟發抖。冬至的夜是一年中最長的,這一夜註定無法睡眠,想必心上人是同樣狀態。

在白居易詩中表現出冬至兩個特點:一是冬至是合家團圓,親朋相聚的日子,獨在外地的人會感到孤獨;二是冬至當天,太陽正好是照射到地球南回歸線上,北半球的夜晚最長,白晝最短。冬至在我國古代早比現代重要,既是重要節氣,能指導人們農業生產和日常勞動,也是重要傳統節日,要舉辦祭祀或者慶典。

在古代社會,冬至風俗習慣數不勝數,主要有三類:一是賞,冬至前後降雪概率大,人們會去河畔山頭賞雪景,登高望遠;二是吃,冬至適合進補,傳統美食就是湯圓和餃子,牛羊肉是進補首選;三是拜,祭拜祖先表緬懷,希望來年能豐產豐收。不同地區風俗習慣有區別,有些地域會給逝者燒棉衣,給孩子送棉鞋,發展至今就只有吃餃子被人們保留下來。

對現代人來說,實際點的選擇是路邊賞雪景和家中煮餃子,沒辦法如古人般在河邊湖中靜看雪景,烹飪美食,吟誦經典。

相信農諺:「冬至西北風,老牛瘦一春」有人肯定聽過,意思是:冬至期間吹西北風的話,來年春天老牛就會變瘦。冬至吹風和老牛變瘦的關係和農業相關,和古代社會的兩種認知有關係。

在傳統認知中,人們預測冬至西北風有兩點事可能會發生:一是冬至西北風,整個冬季降雪量不發,降雪量小會影響農業生產,且來年春季會有倒春寒可能,因此老牛要忙活,自然會變瘦;二是冬至西北風,來年春季就可能會大旱,大旱天,老牛就要不斷拉著水桶去澆水,老牛同樣會變瘦。老牛是古代重要生產工具,只要是農業生產,就離不開老牛輔助,能大幅度減輕人力投入。

現代社會中,農業生產不再依靠牛,現代機械能滿足人們生產需求。現代農業科技幫助我國農業實現騰飛,即使真的是西北風,也不用擔心。如果遇到春旱,自來水會直接通到土地澆灌,確保生長過程用水充足;如果遇到倒春寒,能提前預測,做好防護措施即可;如果遇到小麥徒長,做好機械鎮壓就可。面對不同的農業生產問題,對症下藥就能解決問題,實現糧食產量和質量提高。

俗語:「冬至西北風,老牛瘦一春」是當時社會人們真實寫照,生產工具低下,農業靠天吃飯。在現代農業中,做好各項管理工作,糧食豐收的概率就會提高。

相關焦點

  • 冬至農諺:冬至大如年,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在頭凍死老牛是啥意
    今日(12月21日)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冬至節氣。冬至又稱冬節、亞歲等。對咱農村老百姓來說冬至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在農村裡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北方老百姓過冬至,家家戶戶都有吃餃子習俗。
  • 今日冬至,四句老祖宗傳下來的農諺,可推測天氣及來年收成
    今日分享的不止是詩歌,還有四句來自民間的農諺,能推測天氣變化和來年收成。冬至無雨一冬晴農諺意思很簡單:冬至節氣當天,沒有下雨或者下雪天,整個冬季都會是晴天。這裡整個冬季是誇張說法,指的是暖冬。冬至是一年中最冷時期的開端,數九就從冬至開始算起,三九和四九河面會結冰。
  • 冬至到,農諺「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有雨一冬凌」什麼意思?
    一氣先通關竅,萬物旋生頭角,誰合又誰開。官路春光早,簫落數枝梅。——【宋】汪宗臣 《水調歌頭.冬至》冬至簡介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第四個節氣,每年12月21日-12月23日太陽到達黃經270°時交節。它與春分、秋分、夏至一樣,都是反應四季更迭的節氣。
  • 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隨著寒冬的到來,冬至的腳步也越來越近,在農曆的十一月初七,將會迎來全年最為日短的一天:冬至。冬至的到來也預示著數九寒天的來到,農村俗語叫做: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一年之中最為寒冷的季節莫過於是三九和四九期間。三九和四九也正處於小寒和大寒節氣之中,所以不論是從數九歌還是從節氣方面來講,這段時間都是全年之中最為嚴寒的時間段。農冬至節氣這一天也是傳統的節日,被叫做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 農諺「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今年啥時候最冷?
    今年啥時候最冷?老農的2個諺語告訴你答案。「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冬在尾,倒春寒」這裡的「冬」其實是冬至的意思,所謂的「頭」、「中」、「尾」指的是一個月的上中下旬。今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這個節氣到來後,也就意味著寒冬真的來了。
  • 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至。也是嚴寒的開啟,冬至這一天也是全年白晝最短的一天。今天日頭會早早地落山,但冬至之後白晝將會一天天的拉長,也叫做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的說法。冬至也是數九連天的開啟,從今天開始也就正式的步入了數九寒天,直到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數九才算過完。其中最為寒冷的是三九和四九期間。北方地區滴水成冰江河封凍,一派嚴寒氣象。
  • 「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冬至晴天好嗎?
    導讀:冬至到,「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民在日常農耕生活中對於節氣的總結從來沒有間斷過,所以在日後留下來了很多關於農俗農諺的俗語,這些俗語在指導農民生產和生活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今天恰好是二十四節氣的冬至節氣,我們一起來聊一下關於冬至的有關俗語
  • 冬至到,「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冬至到,「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有道理嗎?農民在日常農耕生活中對於節氣的總結從來沒有間斷過,所以在日後留下來了很多關於農俗農諺的俗語,這些俗語在指導農民生產和生活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今天恰好是二十四節氣的冬至節氣,我們一起來聊一下關於冬至的有關俗語。
  • 今日冬至,數九從什麼時候開始呢?是冬至數九還是「逢壬」數九?
    夏季熱在三伏天,冬季冷在三九季,冬至之後什麼時候開始數九呢?農諺有句老話叫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夏至進入三伏很容易理解,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來臨的時候,才開始進入三伏天。三伏天根據年份不同,天數也會各不相同,有的年份的三伏天是三十天,而有的三伏天則是漫長的四十天,其中包括初伏十天,中伏二十天和末伏十天,相比較入伏,數九就顯得大不相同。
  • 臘月到,農諺: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啥意思?為啥馬瘦?
    意思簡單:往年臘八,冰天雪地,距溫度回升有段時間。今年臘八,冰融雪消,山野中萱草冒出嫩芽,柳條在微風中搖曳。今日農曆臘月初一,距2021年剩一個月時間。進入臘月,意味著冬季快結束,春季拉開帷幕。現在既是三九,也是小寒,正是整年中最冷時期。日常生活,要注意保暖,避免溫度變化,給身體帶來病痛。年紀大的老人尤其要保暖,老人身體素質差,寒冷天氣最易生病。
  • 節氣|今日冬至 靜待春來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至」有極致的意思冰益壯,地始坼隆冬時節到了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今日以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自冬至開始我們正式進入「數九」天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各地有不同版本的「九九歌」
  • 冬至將至,農諺「冬至在月尾,寒冷正二月」是啥意思?在理嗎?
    農村諺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諺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關於冬至節氣的諺語「冬至在月尾,寒冷正二月」,這句諺語的意思是什麼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冬至在月尾,寒冷正二月: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如果冬至節氣在農曆十一月的月末,那麼當年冬天的氣溫要稍微高一些,不過在第二年春天容易發生倒春寒。俗語中的「寒冷正二月」的意思是並不是在農曆二月天氣會很冷,而是會出現倒春寒的意思。
  • 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寓意著冬天到了嗎?
    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寓意著冬天到了嗎?時間:2019-12-21 18:23   來源:文/農夫也瘋狂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寓意著冬天到了嗎? 你們哪裡降溫了嗎?筆者這裡今天是大降溫了,看來冬天還是來了。
  • 今日冬至,陽光普照,冬至晴天好不好?
    冬至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正在加緊他的腳步向我們走來,就在今天午後的6時2分12秒的那一刻冬至將會同我們碰面,並朝朝暮暮地相伴15天。別的地方不知道,反正我們當地今天是陽光普照,看上去沒有一絲雲彩,是一個享足的大晴天。那麼,冬至日晴天是好還是不好呢?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啥意思?今年冬天會冷嗎?
    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春節是國人最傳統的節日,但是在古代,冬至卻是最重要的節日,在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冬至這一天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儘管現在人們對冬至節氣已經沒有以前那麼重視,但是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依然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至是什麼時候呢?今年冬天會冷嗎?
  • 今日冬至,「冬至三日晴,過年雨雪連」啥意思?春節天氣偏冷嗎
    導讀:今日冬至,「冬至三日晴,過年雨雪連」啥意思?春節天氣偏冷嗎?今天還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因為今天是冬至節氣,在我們當地,冬至有吃餃子的習俗,所以早上就去割了一斤豬肉,我不說豬肉價格有多貴了,只是不敢醃臘肉了,只是買了一斤豬肉回家包餃子,冬至吃餃子是冬至這天保留節目,大人和小孩都喜歡吃,據說吃了冬至餃子,不凍耳朵。
  • 今日冬至
    今日冬至 2020-12-21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原創:女服務員知道老牛啥意思,誇老牛和氣,找來塑膠袋裝肉
    老牛尋思著說,「一個人點一份喜歡的素菜,自己掏錢。再集體點一份肉菜,錢分攤,AA制。」大嘴嘴一咧,樂了,說:「好主意。」二傻點了個油麥菜,大嘴點的是花生米。老牛想:菠菜炒豆腐營養價值高,就點菠菜炒豆腐。最後,三個人一致通過,肉菜就點蘿蔔炒肉片。從小在農村,吃蘿蔔長大,蘿蔔還是最愛。另外,蘿蔔炒肉片也最便宜。
  • 今日冬至,記得告訴孩子這些知識(附小學生冬至手抄報)
    冬至有啥天文意義?在四川卻是冬至吃羊肉湯,羊肉是冬日可謂冬日滋補之首。湖南湖北一帶,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飯。在南方一些地區,則比較盛行吃冬至團(冬至丸),取其團圓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戶磨糯米粉,並用糖、肉、菜、果、蘿蔔絲等做餡,包成冬至團,不但自家人吃,也會贈送親友以表祝福之意。實際上,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
  • 農村俗語「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冬」啥意思?今冬冷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已經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4個節氣,從今天開始我們就已經進入到數九寒冬,今天是一九的第一天。作為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年」,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天會不會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