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選手許佳琪,也被翻出小透明時期的「媚粉」行為。
專門艾特某個粉絲,祝他生日快樂。
還甜甜地說:你會一直陪著我的對麼?
本來算是走心的回饋。
但因為「媚粉」大多會走向偶像失聲的境地。
它成了一個挑動路人和粉絲敏感神經的詞。
偶像發語音、發圖、和粉絲互動,都可能被蓋章「媚粉」。
把正常營業全都歸結為媚粉,是不是另一種矯枉過正。
這其實關係到一個問題:
明星和粉絲,究竟該如何相處。
飄今天想藉此聊一聊。
先拋出一個問題,「媚粉」存在嗎?
存在。
從字面意義上看,「媚」有著迎合、順從的含義在。
放在明星身上,它指的是一種討好的姿態。
因為清楚粉絲喜歡什麼、在意什麼,從而去刻意滿足。
什麼樣的行為才是媚粉?
就比如,不少偶像意識到自己承擔了部分粉絲的「性幻想」。
有意從話語或行為上,去滿足、加深粉絲在這方面的想像。
程度淺的,把粉絲喊成自己的女人們。
但局外路人看著這姿態難看的空頭支票,不免覺得牙酸。韓國偶像籤售時,還有過把自己咬一口的食物,放到女粉絲的嘴裡。這樣「媚粉」,當然也能圈到粉,但卻讓人覺得噁心。
因為這兩者之間的互動,本質上,是一種滿足和討好。
你把我當幻想對象,我也滿足你的想像。
如此討好,看起來是把雙方關係捆綁得更緊。
事實上,卻會讓彼此逐漸「迷失」自我。
把偶像想像成自己的男友或女友,粉絲不免產生更強烈的佔有、支配偶像的欲望。
偶像也因擔心脫粉,過度討好粉絲,從而束縛了自己的事業發展。
典型的,是有「求生欲」的偶像們。
曾舜晞拍完倚天吻戲後,擔心粉絲生氣,跑到粉絲群裡哄。
像SNH48在舞臺上大跳這種辣眼的、大尺度性暗示的舞蹈,實在太low。恕飄飄直言,一個偶像如果做到這種地步,和扮演一個滿足粉絲「意淫」的人偶,又有什麼區別?「媚粉」指的是姿態卑微的討好,他們的互動是有目的性的。偶像並沒有把自己放在一個和粉絲平等的位置上,而是低於對方的。對粉絲來說,也讓她們深深陷入了與偶像不可能的虛幻關係裡。王俊凱之前空降超話,和粉絲互動,被不少人定性為「媚粉」。言語間並沒有絲毫討好的意味,反而和朋友聊天一樣自然親切。寵粉,是能及時回應、感念粉絲的支持,像朋友一樣去關心他們,掛念他們。
它更像一種精神上的陪伴和親近。
這樣的互動,其實是給粉絲提供了一個了解自己的渠道。順應粉絲的期待,不該全被扣帽子「媚粉「。
尤其當偶像並不是在縱容,而是有底線地對粉絲的互動有所回應時。張曼玉在《少年可期》中,和樂華七子分享經驗,第一條,是在路上看到粉絲熱情揮手時,別刻意裝酷。有個朋友提醒我的
有一次我笑了
一個粉絲開心到我旁邊的朋友說
你讓她很開心 為什麼不多做一點
很小的事
但有個溫暖在
(所以)不酷也要做
粉絲和偶像之間還是要劃清界限
這一點我們粉絲很明白,而偶像們也很清楚
如果不這樣拉開距離
我們的關係就難以維繫了
不再只沉默式縱容,而是明晃晃地迎合粉絲投諸在自己身上的「意淫」。成為滿足如今越來越講究「存在感和參與感」的粉絲們,享受「追星造夢」體驗的工具。可能是林更新拍戲,與合作演員雙方粉絲因一點小事開戰,於是強勢下場提醒:
這是在維護偶像,還是純粹白痴鬥嘴?
也可能是,炎亞綸發表過的,一段看似自大傲慢,實則走心的「偶像的意義」。
愛豆和粉絲的距離感,不是非得用卑微的媚粉姿態去縮短。
因為欣賞而被吸引;因為崇拜而追逐;因為相似的缺憾而想要陪伴;甚至是,某個想法、某段經歷,在一瞬間引起的強烈共情。
這些情緒情感,依然可以拉近兩個人。
由此建立的羈絆,更長久,也更牢不可破。
我一定會戀愛的
如果你們因為我幸福開心而感到氣憤
那是我做藝人的失職
在喜歡我的過程裡
我(為了追尋幸福)堅持下來了
你在你的人生能不能堅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