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的奇蹟:手機正在毀掉我們

2020-12-27 思維有了模型

我們總是在不斷的期待下一刻,似乎從沒有活在當下,也不曾享受過生命的奇蹟。——蘭陵王

01手機正在毀掉我們

記得高中的時候,有個好哥們經常批評我一件事,就是我喜歡走路看看手機。

為此,我還一度跟哥們發生了點口角,我當時幼稚的以為我玩手機是我自己的生活方式,幹嘛要用你的生活方式來指導我?但現在我越來越感謝哥們當時對我的批評。

手機真的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成就了我,也浪費了我太多時間。自從有了手機,我幾乎不管幹什麼都手機不離身,好像沒了它我就與世界失聯了一樣,每隔一段時間都打開看一眼,看看有沒有與我相關的消息。

玩手機已經成了我們這個時代的一種生活方式,跟一日三餐、吃喝拉撒沒啥區別。買個飯要看會手機,排個隊要看會手機,走個路要看會手機,吃個飯要看個視頻,連上個廁所都要刷會動態。

慢慢的,手機漸漸融進了我們的血液裡面,我們變得再也離不開它。

這也是曾經的我,我自認為我夠理性了,可是,上課的時候,在圖書館自習的時候,都會不自覺的掏出來看看。連我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我會這麼迷戀手機,完全是無意識的拿出來看看,就像不用想我就能自動呼吸一樣。

這太讓人可怕了,好像不是我在主導手機,而是手機在主導我。

後來朋友給我推薦了一本書,叫做《正念的奇蹟》,我才幡然醒悟。原來,我一直都在被無數瑣碎的時間、瑣碎的事所影響。

如果你天天沉迷在手機的打擾之中,每天時不時要看會消息,時不時要看會動態,時不時要進入一下遊戲,時不時要刷刷抖音等等。

長此以往,你的大腦會形成一種疾病,請注意我的用詞,不是上癮,而是疾病,叫做心智殘疾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真的有心理學依據的,因為我們的大腦有種特別重要的物質叫做髓磷脂,它是負責神經元的連接的,具體請參考書籍《刻意練習》。

02手機在對「分別心」刻意練習

什麼是分別心?

記得高中的時候,學校周末下午要收手機,周六晚上再發下來。然後從周六早上開始,我們所有的學習都變得心不在焉,我們聽不進去課,做作業也是急急忙忙,敷衍了事。我們總是在期待發手機那個時候,所以一切拖延我們拿到手機的時間都成了心頭的刺。

那顆刺,在佛教裡叫做「分別心」。只要一個人有了分別心,焦慮感就會因此滋生。

但是那種焦慮的心情並不能幫助我們解決任何問題,發過來它會使你更加痛苦

當你在學習的時候你就專注學習,該你玩的時候你再痛快的玩。那樣,每一刻你都是開心的,你會因專注學習而感到充實,也會因為玩得輕鬆而滿足。

關於分別心,我聽過一句最振聾發聵的話是,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靜坐七天後說的一句話「噫,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而不可證得」

我自己的理解是,老是在這一刻,想一些不切實際、沒有意義,反而徒增焦慮的事,就是分別心。

「正念」就是「分別心」的反面,享受當下,活在當下,感受生命的奇蹟,做你現在真正能做,且有意義的事。

03怎麼理解正念的奇蹟

作者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洗碗的故事,一個是吃橘子的故事。

如果洗碗時我們只想著接下來要喝的那杯茶,或者要趕緊加入朋友們的聊天或遊戲,或者看一部喜歡的電視劇,你就會急急忙忙地想把碗趕緊洗完,就好像它們很令人厭惡似的。那麼,我們就不是為洗碗而洗碗。換句話說,洗碗時我們並沒有活在當下,我們站在洗碗池邊上時,完全體會不到生命的奇蹟。

如果我們不懂得洗碗,我們也就不懂得喝茶,當然也不會懂得吃飯。所以,我們總的來講不懂得生活

每天的生活就像應付差事一樣,從我們身邊滑過,似乎總沒有生活過。

另一個例子是,禪師和吉姆一起旅行。當他們坐在一棵樹下分吃一個橘子的時候,吉姆掰了一瓣橘子放進嘴裡,在還沒開始吃之前,又掰好另一半準備送入口中。他幾乎意識不到自己正在吃橘子,我們每個人平時吃飯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禪師對吉姆說:「你應該把含在嘴裡的那瓣橘子吃了。」吉姆才驚覺自己沒有在正念的狀態。專注於吃橘子的每一瓣,才叫做真正的吃橘子。

後來吉姆因為反戰入獄,禪師寫了一封簡訊給他:「還記得我們一起分享的那個橘子嗎?你在那裡的生活就像那個橘子。吃了它,與它合為一體。明天,一切都會過去。」這就是正念的奇蹟。

04我自己的轉變與成長

記得前不久《復仇者聯盟四》快上映的時候,我和微笑早早的買好電影票,那個時候感覺每一天等待都是一場煎熬。特別是到了要看電影那一天,我從中午兩點去到圖書館,但是學習總是心不在焉,大半天就寫了幾個字。

然後就忽然想到了《正念的奇蹟》,回憶那個洗碗的故事,回憶那個吃橘子的故事,回憶書中所說的每一句話,後來奇蹟真的就出現了。

我開始不再想電影的事,專注的投入到學習之中,六點鐘從圖書館中退出來的時候,真的感覺那種狀態美到爆炸。

那是一種面對事物的從容不迫,能夠隨時把控自己情緒,能夠享受當下每一刻的充實感。

另一個很大的轉變,就是我開始戒掉頻繁看手機的習慣,開始認真的享受一些「枯燥」的事情,在枯燥中修行

比如吃飯這件事,我們有多少人是能夠享受每一口飯菜的味道的呢?都是把飯菜當做能量,然後一邊看著手機一邊往嘴裡塞,簡直味同嚼蠟。

花了那麼多錢,卻從未好好靜下來享受每一頓大餐,實在可悲。

現在我把每一次吃飯都當做一場美食鑑賞,在吃飯中去修行,簡直美得不能再美。

又比如「上廁所」、「走路」這件事,我也儘量不再去玩手機,以前我會覺得這是在節約時間或者說是在增加時間。但是自從知道我們的大腦被無數的零碎事物佔據之後,會患上心智殘疾,越陷越深。

我也慢慢靜下來,該走路就好好走路,把心緒放空。

只有這樣,在生活中養成正念,才能慢慢改善被手機支配的恐懼。

王陽明曾在他的心學裡講到一個詞「修行」,每一次枯燥而普通的事都是一次修行,像是一次好好的吃飯,一次認真的走路,一次耐心的等待,都是一場修行。

當你學會了在枯燥和苦難中修行,便不再覺得枯燥和苦難。

這期的思維模型,希望你能向手機宣戰,放下手機,保持正見。在枯燥和苦難中修行,在當下的每一刻中享受生命的奇蹟。

相關焦點

  • 《正念的奇蹟》第2課:什麼是「正念」?
    「機械式的思維」是「正念」的對立面。當漫步鄉間小路時,我們如果能夠真正地安住在正念中,就會覺得每一步都是無上的奇蹟,歡喜將如花兒般綻放在心間,使我們就此步入實相的世界。我喜歡獨自漫步在鄉村小路上,兩旁長滿了秧苗和青草,我在正念中踏下每一步,了知自己正行走在這美妙的大地上。(在這樣的時刻,存在本身就是個奇蹟,是不可思議的實相。)
  • 【解憂錦囊01】-《正念的奇蹟》
    為喬伊輔導家庭作業時,我想辦法把他的時間看做是我自己的:我和他一起做作業,感受他的存在,並且想辦法讓自己對我們在那段時間裡做的事感興趣。我和蘇在一起也是如此。結果,不可以思議的是,現在我有了無限的時間給自己。6.洗碗時,人們就應該只是洗碗。也就是說,洗碗時,應該對「正在洗碗」這個事實保持全然的覺知。這似乎有點傻——為什麼要強調如此簡單的事呢?其實,這正是關鍵。
  • 《正念的奇蹟》:47歲流亡法國,他的這本書讓千萬人走出迷茫
    ;一邊打電話一邊找手機,沒成想電話就在我們的手中。這些事情的發生,都是在告訴我們:我們並沒有真正地活在當下。什麼才是真正的活在了當下?當今世上最有影響力的禪宗僧人,被譽為「當世第一大德」的現代著名佛教禪宗僧侶一行禪師在《正念的奇蹟》中給了我們答案。
  • 《正念的奇蹟》:找到專注與平和,自我和解之路
    也許《正念的奇蹟》這本書可以幫助你。《正念的奇蹟》是一行禪師所寫。一行禪師是越南人,是現代著名的佛教禪宗僧侶、詩人、學者及和平主義者。這本書表面上教我們如何在生活中禪修,但是其實更多地是教以我們另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
  • 如何在混亂中保持狀態——《正念的奇蹟》讀書筆記
    在這本書中我了解到,其實保持正念,就是保持專注力。正念就是不活在過去,不活在未來,只專心活在當下,比如如果你需要洗碗,但你很不喜歡這件事,在洗碗的時候心裡一直想著,趕快把碗洗掉,好去玩手機,那麼,這就沒有活在當下,沒有活在正念中。
  • 《正念的奇蹟》:專注平和,一場自我和解的修行
    「正念是奇蹟,讓我們成為自己的主人,重建自我。」《正念的奇蹟》最初是一封寫給好友廣兄的長信,作者是越南的一行禪師。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越南陷入與美國的戰爭泥潭。洗碗時,人們就應該只是洗碗,對「正在洗碗」這個事實保持全然的覺知。而不會像被浪花左拍右擊的瓶子一般,毫無覺知地被拋來拋去。2)你手中的杯子如果喝茶時,我們會只想著其他事,幾乎覺察不到自己手中的這杯茶。
  • 《正念的奇蹟》,感受自己內心的力量
    正念的奇蹟是從一行禪師寫給朋友的信件中摘錄出來的一本書,這本書能讓人從喧囂的生活中感悟到寧靜;從繁雜的事物裡找到平和;從痛苦的瑣事中尋求到快樂。小時候看了西遊記,總覺得法術、道術什麼的就是奇蹟,而奇蹟就是人們不可能完成的東西;是存在於腦海想像或者誇大的說辭,但是在我讀完這本書以後,我才明白,真正的奇蹟是什麼。
  • 正念的奇蹟
    有一個輕鬆的爆米花電影叫《超大號美人》,也很好地詮釋了正念的力量,以一種略荒誕的方式。 大概劇情是胖胖的女主Renee,因為外在形象生活裡處處受挫,沒有男朋友,工作也不如意,自卑,絕望。但是因為一次意外,摔壞了腦子,她在鏡子裡看到的自己變成了一個超模般的美女,儘管在別人眼裡她其實沒有任何變化,但是在她自己眼裡,她是這個世界上最最美的女人。
  • 正念的奇蹟:3個正念要點,改變大腦,改變命運
    起源於東方的正念冥想等內修的方式,在近十幾年來,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科學實驗證實其合理性,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也已經在公司中引導正念,比如知名企業Google,思科,facebook等,也有很多一流的企業管理者也是冥想的積極踐行者,比如賈伯斯,Linkedln的傑夫·韋納,稻盛和夫,赫拉利等等。
  • 《正念的奇蹟》修煉極度專注力3大技巧,開啟奇蹟人生之旅
    因為思維被茅塞,就堵住了看清事物本質的能力,導致我們大部分的選擇都是錯的。那我是怎麼拔掉這個茅塞,頓開迷霧看清世界和自己的呢?我並未遇見貴人,但看了一些書,其中一本叫做《正念的奇蹟》。這本書給我什麼啟發呢?很多人都看過電視劇《天龍八部》,裡面有個掃地僧,也不曾看他練武功,但功夫很厲害。
  • 【邀請函】正念日,等你一起來體驗正念的奇蹟
    許多朋友看過一行禪師的《正念的奇蹟》,正念的奇蹟:32個正念的練習,其中介紹了正念日,一行禪師建議大家每周都給自己安排一個正念日,正念日是怎樣的體驗?在我們的正念認知療法八周課MBCT中,就會給大家安排一個正念日,活在當下的日子才美。可能你聽說過:行住坐臥都是禪,如果沒有學習過正念,會以為這是一句「雞湯」,但其實這是一種生活方式。李婷Balinda老師希望大家的正念日,並不僅僅是在打坐墊或瑜伽墊上度過,而是「實際生活」中的正念,因為我們學習正念不是為了「修仙」,而是讓自己的生活更和諧、更美好、更有意義。
  • 幹警隨筆|善護念,心方安——《正念的奇蹟》心得分享
    但是現在我不再分割時間,陪孩子做作業也是我的時間,我想辦法把他的時間看成我的時間,我和他一起做作業,感受他的存在,並且想辦法讓我們對那段時間做的事感興趣。我和妻子在一起也一樣。不可思議的是,我有了無限的時間。」一行禪師提到生活中非常微小的事情—洗碗,在洗碗中感受正念。如果厭惡洗碗想著去喝茶,在洗碗時就沒有做好當下,在洗碗池邊完全體會不到生命的奇蹟。
  • 佛說--人要活在當下感受正念的奇蹟
    唯有正念可以改觀現狀,活在當下,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個過程,體會正念的奇蹟。深呼吸,忘掉所有的念頭,感受呼氣的長短,感受吸氣的長短,感受呼吸的力量。調節呼吸節奏頻率,放鬆心態,什麼都不去想。感受自己所做的事,哪怕是洗碗,洗衣服,走步等一切事情,不時的感受呼氣吸氣的力量,保持心神的高度關注,長期習練,會有想像不到的效果,正念的奇蹟。佛說,人活在當下,未來可期。絕對不能忽略當下,那樣的人生是痛苦糾結的人生。看書時心裡卻想著其它,書看不好,沒有種下善因,何來善果。
  • 《正念的奇蹟》: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間,以你最好的狀態回應世界
    正念今天早上,當我翻開一行禪師《正念的奇蹟》這本書時,我才發現,原來這本書就好像《當下的力量》的簡易版,實操版一樣。《正念的奇蹟》這本書,實際上是一行禪師寫給他的朋友廣兄的一封長信,一行禪師被逐出越南,後來到了法國,在很黑暗的那段歲月裡,他寫信給廣兄並鼓勵大家,他希望大家能遵循最基本的原則:即使身處最困厄的境地,也要隨順呼吸,修持平靜的正念。這就是正念的基本要義。生活處處是修行,處處要正念。
  • 三個絕妙的答案|《正念的奇蹟》
    最近,被種草了一本書《正念的奇蹟》,說是可以平復自我,尋找正念。豆瓣評分:8.5作者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1926年生於越南中部,十六歲出家,1966年訪美。後到歐洲,定居法國。一行禪師不僅是一位優秀的宗教實踐家和活動家,同時他還是一位詩人、作家。
  • 法國最嚴「中小學生手機禁令」法案出爐!手機正在毀掉我們的孩子
    遙想2008年的時候,還在上高中,爸媽也給了我一部手機,便於聯繫。雖然那時候沒有很多遊戲,我也常常帶著手機去上課。那時候,上課時有手機鈴聲響起,老師要麼沒收,要麼當場摔了!但是仍屢禁不止!現在,小孩子玩手機更普遍了,一兩歲就開始玩了!現在手機各種豐富有趣的遊戲、視頻網站,別說小孩子,連我們大人也控制不住!
  • 《正念的奇蹟》節選
    本文來源:禪視界讓我們想像一下:有一座高牆,站在牆的頂端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但是卻沒有什麼工具可以讓人爬上牆頂,只有一條從頂端往牆壁兩邊垂下來得細線。當這根粗繩垂到對面牆根,並固定住時,我們可以很輕鬆地爬上牆了。一舉一動都是儀式我們的呼吸就像那根細線。不過我們一旦知道如何運用它,它就成為絕佳工具,幫助我們克服那些看起來無望的境況。呼吸是連接身體和心靈的橋梁,能協調身與心,使身心得以合一。
  • 正念大師卡巴金:人們正在失去理智,這正是我們需要覺醒的原因
    在2017年,卡巴金抖動著,當中帶著一種迫切的信念:靜觀是一種「完全愛與明智的行為」,是我們時代所需要的,這是川普的時代,而且氣候變化與災難正在加劇,例如是格倫費爾塔火災*。(*譯者註:這個火災是2017年英國的一宗慘劇,一棟28層的住宅一夜之間被大火燒毀。)
  • 《與正念同行》|感受「正念的藝術」 一行禪師電影推介影
    「我們許多人都是在做夢,而且活在顛倒夢想中。這就是為何我們需要從夢中醒來。這個教誨是教導我們覺醒。「佛陀」這個詞表示覺醒。佛陀就是一個覺者,佛教就是在教我們如何覺醒。」                                                                                                           ——一行禪師            《與正念同行(《Walk with me》)》也被翻譯為《與我同行》、《正念的奇蹟》,於2017年上映。
  • 《正念的奇蹟》|心是一切的根源 一行禪師書籍節選
    練習正念時,不要受制於好壞、善惡的分別,因而引發修行者內心的戰爭。不論何時,當善念生起,要認知:我心中生起了一個善念。當惡念生起,也要認知:我心中生起了一個惡念。不論你有多麼不喜歡,都不要執著其中或者試圖消除它,認知到它就足夠了。如果你已經離開正念,你必須知道你已經離開了:如果你還保持正念,也要知道你還在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