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讚英雄的《金剛川》

2021-01-08 騰訊網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金剛川》主題曲《英雄讚歌》MV

對中國觀眾來說,《金剛川》的觀影過程會不可避免地進行兩重比較。首先跟「別人」比:都是戰爭電影,《金剛川》跟《敦刻爾克》《血戰鋼鋸嶺》《父輩的旗幟》《1917》等戰爭片相比,美學上的差異在哪兒?其次是跟「自己」比:與《英烈千秋》《地道戰》《大決戰》等經典創作相比,今天的中國戰爭片是否有所超越?無論結論如何,分歧性的看法基本反映了在新的技術條件和文化語境下,制約創作者理解、表現戰爭的一系列困擾——戰爭片創作應該走向歷史敘事還是政治抒情?應該訴諸戰爭再現還是哲學反思?

三次「戰爭史」

所有戰爭片都要完成三個任務:一是在劇作上交代戰爭動機,亦是書寫戰爭正義;二是再現戰爭過程,將遙遠的歷史轉換為生動的現場,通過敘事將戰爭史知識合法化;三是塑造戰爭中的個體,以形象為載體反思戰爭,進行情感認同和政治動員。通過對歷史的重訪再現戰爭現場,當然也是《金剛川》創作的首要目標。影片創作者放棄了全景式的宏大視野,以微觀視角介入歷史,選擇1953年7月12日、金剛川、過橋三個元素為敘事核,以期在時間、空間和事件上精準定位、窺斑見豹。

但具體來說,又該如何組織戰爭、書寫這段歷史呢?通行的處理辦法無外乎線性與非線性兩種。線性敘事從戰爭的起因、進展、轉折到終止,三幕或四幕劇經典結構意味著雖然戰爭很複雜、漫長,但講述形式使得戰爭因此變得可理解、也「很好看」。非線性敘事則如同拼圖遊戲,通過對過程的拆解、重組,一方面創造了更強的形式感和參與性,同時也創造了新的價值觀。因為具體的敘事結構蘊藏特定的世界觀,變換了敘事手法就是更換了進入歷史的方式。

四段式的《金剛川》從渡河士兵、美軍飛行員和高炮班戰士三個局部對戰爭進行敘述,分別以衝鋒主體、敵人和掩護者三種不同的視點,企圖建立戰爭的豐富質感和立體真實。視點是敘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你所看到的世界,取決於你所置身的位置。多視點當然是建立真實感的重要技巧,因為單一視角只能獲得一種知識,觀察事物的角度越多,認知事物的客觀性就更完整。合理的視點變化可以為觀眾尋找理解故事的不同位置,不但會增加敘述話語的豐富度,還可以提升角色和主題的品質。但多視點存在兩大難題:一是視點要有差異,避免重複敘事;二是視點必須縫合,避免敘事斷裂。《金剛川》提供了3個視點,但他們幾乎沒有創造足夠豐富、不同的信息。一個士兵「死了三次」,驚嚇的戰馬、炸橋、命令等關鍵的細節、動作、臺詞、鏡頭,以及注釋軍事知識的字幕等,相同素材重複使用,造成「一個故事講三遍」的負面觀感。「對手」段落的意義,只是為了以美軍為視點,讚美中國軍人「難以置信」的意志品質。沒有改變理解故事的路徑,視點變更也就失去了意義。拋開為數位技術提供施展空間的視覺需求,這一段幾乎就是冗餘的。

重複表面上是重現事件,實質上是重歷相同的時間,是對時間的再次強調。跟復調、排比、慢鏡頭等抒情手法一樣,當創作者通過重複,將觀眾的體驗從故事線中抽離出來,觀眾的體驗重心變成了形式結構所關聯的時間體驗,事件變成了情感,這正是抒情的秘訣,也是《金剛川》這種視點處理的最終效果:導演組通過重複將戰爭事件變成了歷史情緒。

兩個人的「英雄譜」

戰爭片寫人都是惜墨如金。一方面戰爭曠日費時,涉及人物不可勝數,這決定了戰爭片人物群像式、組態化的特徵;另一方面,戰爭過程再現作為創作的重點,一定程度上會擠壓塑造人物的時間,造成人物浮光掠影的缺陷,《決戰中途島》等均是如此。於是,以焦點人物的行動為線索跟蹤戰爭進程,將寫人和敘事結合起來,便成為規避上述兩個問題的有效做法。但它對人物創作提出了兩個更高的要求:一是需要建構人物的歷史,交代他(她)與戰爭的關係,從微觀上強化敘事的動力;二是呈現人物在戰爭中的成長或轉變,以轉變的代價突出主題價值。

張譯和吳京分飾的張排長和關班長無疑是《金剛川》中最有顯示度的「高光人物」。導演通過方言、造型、動作和臺詞,特意強化了他們之間的個性反差:張排長謹慎理性、惜彈如命,又善良仗義。他警惕戰場上的細微變化,計算每一顆炮彈的用處,不折不扣執行上級命令,對關磊抽菸、浪費炮彈等不理性的行為善意勸阻,把熱乎乎的玉米送到戰友手上。吳京飾演的關班長,則是個粗放隨性的典型軍人,他目光如豆、無懼無畏,情緒宣洩酣暢淋漓,言談舉止自帶鋒芒,崇高和嬉皮融於一身,形成了一個富有張力的矛盾體。影片通過AB炮位將他們區隔在兩個不同的空間,在比較和互動中強化志願軍戰士群體的鮮明個性。

人物最大的變化出現在張排長身上,這給張譯的表演預留了足夠的空間。在目睹了美軍的殘酷轟炸、關班長的壯烈犧牲後,張排長決定點火引敵、與敵對決,最終以血肉之軀擊碎美軍戰機,譜寫了一曲悲壯的英雄史詩。可以說,張排長變成了關班長,成為懸浮在銀幕上的精神符號,情緒超越了理智、勇氣戰勝了常識,人物成了精神的讚歌。

一面「浮雕牆」

第四部分「橋」開場,當小戰士挺立橋頭,身邊的士兵奔湧向前,創作者已經放棄了敘事,電影變成了油畫,敘述體轉為抒情體,寫實語言變為寫意語言,人物形象被定格、表情被雕刻、意義被凝固成永恆。

最終,中國軍人用身體搭建的「橋」,解決了戰爭的困局,克服了敘事的障礙。緩緩橫移的鏡頭捕捉到每一個士兵的表情,駕駛美軍戰機的希爾凝視著這人間「神跡」,創作者開始為歷史塑像、向英雄致敬。老年史密斯和小胡的旁述最終匯合,他們的聲音穿越時間,企圖在當代對歷史的回訪和緬懷中,獲得富有張力的敘事時間框架。這種結尾既是一個註解,也是一次合唱,更是片尾曲《英雄讚歌》的前奏,導演組顯然無意為故事畫上終止符,而是將前三段的講述升華到民族精神的高度。

影音關係的複雜性體現為互動、反身和分立三種情況,這註定了聲音一方面會輔助敘事、豐富現實的質感,又會主導敘事,提供政治或情感上的另一層「真實」。對聲音的這種主導性運用,正是《金剛川》造成抒情體效果的關鍵。最外層是解說聲和非常飽滿密集的配樂、音效,前者介紹戰爭背景、解釋戰爭意義、評價戰爭精神,後者推動觀影情緒的生成;中間層是視點聲音,以旁述回溯歷史,創造戰爭親歷感;最內層是臺詞,對人物的精神境界進行開拓和提煉。

作為一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影片,《金剛川》延續了此前一大批國慶獻禮片的美學模式,將創作由重返歷史、再現現場,轉為解釋歷史、禮讚英雄。但是,商業訴求和思想性的粗線條混合,某種程度上也造成了少許偏離邏輯常識的硬傷與不夠節制的煽情催淚現象,這對於正在大步走向世界的中國電影而言是應當注意的。

相關焦點

  • 以音樂禮讚英雄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英雄禮讚》合唱音樂會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攝本報電(記者鄭娜)以歌頌抗疫英雄為主題的《英雄禮讚》交響音樂會,8月24日在北京音樂廳上演。有人將這部交響曲與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聯繫起來,認為它表達了經過鬥爭,從苦難走向歡樂的含義,與本場音樂會禮讚英雄的主題十分契合。樂隊的演出也是精彩紛呈。演出結束後,意猶未盡的觀眾用近5分鐘的掌聲邀請樂隊返場,最後,音樂會在蕭士塔高維奇的「第二爵士組曲——第二圓舞曲」的樂曲中圓滿結束。
  • 《英雄禮讚》合唱音樂會在京上演
    8月25日拍攝的《英雄禮讚》合唱音樂會現場。當日,由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演出的《英雄禮讚》合唱音樂會在北京舉行。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8月25日,指揮王琳琳在《英雄禮讚》合唱音樂會上指揮。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8月25日,合唱團成員在《英雄禮讚》合唱音樂會上演唱。
  • 致敬英雄!《金剛川》發布主題曲《英雄讚歌》MV
    距離《金剛川》上映僅剩兩天! 作為備受關注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截止發稿前,《金剛川》的預售票房已經突破2000萬,可見大家對影片的超高期待。今天(10月21日),《金剛川》更率先發布主題曲《英雄讚歌》,以歌聲致敬戰士們的不滅風骨與勇氣。
  • 《金剛川》主題曲再唱《英雄讚歌》
    本報訊(記者 肖揚)由管虎、郭帆、路陽共同執導,田羽生聯合導演,以抗美援朝為題材的電影《金剛川》近日發布主題曲《英雄讚歌》MV,電影將於10月23日全面公映,作為國慶檔之後的非熱門檔期影片,《金剛川《英雄讚歌》改編自電影《英雄兒女》插曲《英雄讚歌》,由原曲作者劉熾先生的女兒劉云云女士親自擔任監製,著名音樂製作人於飛領銜譚維維、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著名鋼琴家陳薩和中國歌劇院交響樂團、國際首席愛樂合唱團。《英雄讚歌》全曲在穩健舒展的旋律進行中浸透著一種壯美,飽含著無限深情,滲透著對家國的熱愛以及對未來的希望。
  • 中國交響樂團復演 以音樂禮讚英雄
    以歌頌抗疫英雄為主題的《英雄禮讚》交響音樂會,8月24日在北京音樂廳上演。這是中國交響樂團因新冠肺炎疫情暫停演出7個月後,重新面向觀眾的第一場演出。本場音樂會由首席指揮李心草執棒,近百人參加演出。有人將這部交響曲與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聯繫起來,認為它表達了經過鬥爭,從苦難走向歡樂的含義,與本場音樂會禮讚英雄的主題十分契合。樂隊的演出也是精彩紛呈。演出結束後,意猶未盡的觀眾用近5分鐘的掌聲邀請樂隊返場,最後,音樂會在蕭士塔高維奇的「第二爵士組曲——第二圓舞曲」的樂曲中圓滿結束。「這場音樂會獻給戰鬥在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
  • 電影《金剛川》:英雄史詩氣壯山河
    遼寧日報記者 王臻青電影《金剛川》自10月23日上映以來,引發觀影熱潮。記者從電影《金剛川》聯合攝製方之一——遼寧省委宣傳部了解到,目前,《金剛川》票房已達4.18億元。在《金剛川》熱映的同時,又一部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鏖戰長津湖》劇組已在北京舉行開機發布會,該片也將在丹東取景拍攝。
  • 《金剛川》:紀念抗美援朝英雄
    第二部分是講敵人,是從美國空軍的角度去講訴這金剛川修橋渡江的事件,也就更客觀說明這次戰役中,表現中國志願軍以血肉之軀頑強拼搏的英勇事跡。但效果如何,也算完成任務吧,畢竟導演是擁有理科男嚴謹思維的郭帆,他的代表做就是《流浪地球》。於是在這部分,既可以看到空軍飛行線路內容上,以及高炮位置的數據的嚴密和精準。
  • 歌唱祖國禮讚英雄《海報裡的英雄》探索主旋律節目新表達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重點打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特別節目《海報裡的英雄》,以我國優秀抗戰影片海報為切入點,歌頌抗戰英雄,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 歌唱祖國禮讚英雄《海報裡的英雄》破題主旋律新表達
    「歌唱祖國、禮讚英雄從來都是文藝創作的永恆主題,也是最動人的篇章。」英雄的故事自成魅力,中國精神自帶光芒。《中華女兒》海報旁的一隻老飯盒、《地道戰》海報旁的一盞老煤油燈……海報將經典電影海報與充滿特殊意義的老物件相結合,借電影海報喚起人們對抗戰歲月的記憶,強化了大家對英雄的回憶與印象。在緊扣歌唱祖國、禮讚英雄這一永恆主題的同時,《海報裡的英雄》更著力打造原創節目模式,由一條主線(單期主題)、兩張海報(電影)、三種敘事(海報、電影、歷史)、多次文藝表演構成每期節目的總體框架。
  • 禮讚抗疫英雄歌曲《英雄歸》全網上線
    禮讚抗疫英雄歌曲《英雄歸》全網上線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20-09-11 08:26:08
  • 67年前,「英雄連」鮮血染紅金剛川
    2020-10-24 14:02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67年前,「英雄連」鮮血染紅金剛川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
  • 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紀錄片《英雄兒女》、電影《金剛川》觀後
    原標題: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紀錄片《英雄兒女》、電影《金剛川》觀後英雄兒女》和電影《金剛川》,浩大的悲壯和澎湃的熱血在我們胸中翻滾。
  • 《金剛川》:這才是真正的超級英雄電影
    張譯、吳京、鄧超等人主演的抗美援朝題材戰爭電影《金剛川》上映三天,票房依然保持領先,連續拿下三個單日票房冠軍。從這部影片的口碑與質量來看,《金剛川》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還應該能保持熱映的勢頭,票房應該可以超過20億人民幣。
  • 《金剛川》呈現殘酷戰爭祈願和平 譚維維新唱《英雄讚歌》致敬英雄
    近日,由管虎、郭帆、路陽共同執導,田羽生聯合導演,以抗美援朝為題材的電影《金剛川》發布主題曲《英雄讚歌》MV。著名歌手譚維維細膩演唱,世界級小提琴家呂思清、鋼琴家陳薩傾情演奏,加上「金剛天團」的真摯伴唱,伴隨《金剛川》電影畫面,引人進入一段難忘歷史。電影將於10月23日全面公映,作為國慶檔之後的非熱門檔期影片,《金剛川》預售一經開啟就收穫不錯的首日成績。截至20日,首日預售票房已突破一千萬。
  • 英雄的生命開鮮花——紀錄片《英雄兒女》、電影《金剛川》觀後
    電影《金剛川》滿載觀眾的期待與厚望,上映首日,就以15.84萬場刷新國產電影的首日場次紀錄。  金剛川,是朝鮮境內的一條山谷,地勢險峻,河流湍急。1953年7月13日,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一場戰役——金城戰役打響。中國人民志願軍必須通過金剛川運送軍隊與物資,然而,一座架設在湍急河流上的木橋,則成為渡河的唯一通道。
  • 《金剛川》: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
    滬生《金剛川》的結尾,當《我的祖國》的旋律在耳邊響起,當《英雄讚歌》的音符在影院迴蕩,心中仿佛有一股激流經過
  • 《金剛川》: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
    《金剛川》的結尾,當《我的祖國》的旋律在耳邊響起,當《英雄讚歌》的音符在影院迴蕩,心中仿佛有一股激流經過,久久不能平靜。小時候,是看到英雄王成高呼「向我開炮」。現在,是看到張譯扮演的張飛怒吼「來吧」,是看到李九霄扮演的劉浩大喊「攔不住我」,是看到吳京扮演的班長笑著拍了拍張飛,是看到鄧超扮演的高福來對劉浩說「去修橋」……我愈發感受到,那些精神和傳統,是刻在中國人的骨髓裡的。
  • 金剛川,致敬視死如歸的英雄們
    影片中文名《金剛川》,英文名《Sacrifice》。英文名更加直白而真實的告訴大家,這一戰,就是視死如歸,就是用熱血換和平。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這《英雄讚歌》傳唱多年,每每聽到,都能讓人回想起朝鮮戰場上那一幕幕英雄而悲壯的畫面。讓我們讓我們一同走進電影,細數一下這些英雄們。
  • 電影《金剛川》今日震撼上映 譚維維新唱《英雄讚歌》致敬偉大英雄
    四川在線記者 吳夢琳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10月23日,獻禮影片《金剛川《金剛川》由管虎、郭帆、路陽聯合導演。改編自一段真實的歷史往事,當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後階段,在慘烈的金城戰役後方,金剛川河流上運送物資的一座橋梁成為前線士兵的「生命線」。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鄧超等共同演繹的「金剛天團」,在物資匱乏、武裝懸殊的情況下,用血肉之軀抵禦敵機狂轟濫炸,冒著炮火一次次修補被炸毀的木橋,用自己的犧牲為前線戰士架起生命之橋。
  • 《金剛川》主題曲MV發布,熟悉的《英雄讚歌》聽到淚流滿面
    ,四面青山側耳聽……」電影《金剛川》在10月21日發布了主題曲《英雄讚歌》MV 。》改編自1964年的經典電影《英雄兒女》插曲《英雄讚歌》,由原曲作者劉熾先生的女兒劉云云女士親自擔任監製,著名音樂製作人於飛親自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