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高校全力打造五大類「金課」

2021-01-07 江西省人民政府網

《巧克畢業論文》《熱處理原理及工藝》《影視鑑賞》《資料庫系統原理》《孫子兵法與企業運營》《中藥藥劑學》《急危重症護理學》……日前教育部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名單,我省18所高校66門課程上榜,五大類「金課」均有入選。其中,線上一流課程13門、線下一流課程16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24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6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7門。加上此前認定的22門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4門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全省高校共有92門國家級本科課程。

國家級「金課」分五大類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建設,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教育部此次推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共計5118門,包括1875門線上一流課程、728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463門線下一流課程、868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和184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據悉,這是自教育部在2018年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啟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雙萬計劃」以來,國家級五大「金課」首次一併亮相。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主要分為五類:

第一類是線上一流課程。即大家俗稱的「精品慕課」,這類課程面向高校和社會學習者開放。在精品慕課的示範帶動下,目前我國慕課數量和應用規模已居世界第一,在各大平臺上線課程已達3.2萬門,獲得慕課學分的在校生超過1.4億人次,社會學習者學習瀏覽量突破100億人次。

第二類是線下一流課程。這類課程強調改革傳統線下課堂教學,突出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增加體現多學科思維融合、產業技術與學科理論融合、跨專業能力融合、多學科項目實踐融合的教學內容,注重教學方法創新,深入開展師生、生生互動交流,煥發課堂生機活力。

第三類是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這類課程鼓勵全國各類高校教師廣泛參與,基於慕課等優質在線課程,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對校內課程進行創新性改造,開展線上學習與線下面授有機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既提升了教學質量,也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第四類是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這類課程是通過信息技術、智能技術與實驗教學的深度融合,實現「網上做實驗」和「虛擬做真實驗」,解決了高校實驗教學 「做不到」「做不了」「做不上」的老大難問題。

第五類是社會實踐一流課程。這是該類課程首次被納入課程建設計劃。課程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注重推動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有機融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融為一體,引導學生認識社會、研究社會、理解社會,培育學生專業知識運用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金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課程質量直接決定人才培養質量。

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旨在示範帶動更多高校和教師積極參與,樹立課程建設新理念,推動課程結構、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方法改革。通過提升大學課堂課程質量,提升人才培養效能,改變部分學校輕教學、重科研現狀,助力大學回歸育人之本。

根據教育部正式公布的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名單,南昌大學現有五大類「金課」總數30門,位列全國排名第37位。  南昌大學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積極引導學生探究式與個性化學習,堅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樹立課程建設新理念,形成了多類型、多樣化的教學課程體系,此次公布的30門精品課程,包括線上一流課程15門,虛擬仿真一流課程5門、線下一流課程5門,線上線下混合一流課程4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1門。

江西財經大學此次有8門課程成功入選。其中,線上一流課程1門(《影視鑑賞》),線下一流課程2門(《資料庫系統原理》《孫子兵法與企業運營》),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4門(《經濟統計計量模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軟體工程》《中級財務會計I》),社會實踐一流課程1門(《網際網路+創新創業方法》)。截至目前,學校已有16門國家級一流課程,數量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近年來,江西財經大學秉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課程建設深度融合,以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為抓手,大力推動傳統課程升級改造。目前,學校已構建了以線上一流課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線下一流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社會實踐一流課程等課程為經,以3+7+X主幹課、專業核心課、通識核心課、創新研究課等課程為緯的新型課程結構。學校將以本次國家級一流課程認定為契機,持續加大一流課程建設力度,打造江財特色「金課」體系,推動人才培養質量再上新臺階。

江西中醫藥大學在原有2門國家級精品在線課程(2018年認定)的基礎上,再次新增2門課程入選國家一流課程,分別是楊明教授團隊主講的《中藥藥劑學》被認定為國家級線上一流課程,護理學院李沐老師團隊主講的《急危重症護理學》被認定為國家級線下一流課程。

近年來,江西中醫藥大學以一流本科課程「雙萬計劃」為目標引領,加大投入,著力打造「兩性一度」金課,通過一流課程建設帶動廣大教師積極參與,樹立課程建設新理念,點燃課堂革命的引擎,全面推動課程結構、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方法改革,以「學習革命」推動人才培養的「質量革命」,不斷夯實學校一流本科建設、一流專業建設的基礎。

江西師範大學此次有11門課程榮列榜中,五大類「金課」均有斬獲。其中線上一流課程2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2門,線下一流課程2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3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2門。此次認定的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不僅有經過兩個教學周期檢驗的新認定課程,而且還納入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大規模在線教學中做出重要貢獻的原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入選的11門課程,有10門是2019年參評的一流本科課程,這些課程特色鮮明、學生反響熱烈,彰顯了教師教學改革的實踐成果。

「金課」建設強化教學地位

「兩性一度」,是「金課」標準。「兩性一度」,即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所謂「高階性」,就是知識能力素質的有機融合,是要培養學生解決複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所謂「創新性」,是課程內容反映前沿性和時代性,教學形式呈現先進性和互動性,學習結果具有探究性和個性化。所謂「挑戰度」,是指課程有一定難度,需要跳一跳才能夠得著,老師備課和學生課下有較高要求。

「金課」的認定,對廣大本科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打造「金課」要求的提出,任課教師對於課程設計的投入度顯著增加,高校對於本科生的課程設置和考核標準也進一步優化,倒逼廣大學生在學習上更投入,對待課程更上心、對待考試更用心。

「金課」的建設,讓樂於教學、善於教學的老師在三尺講臺上脫穎而出。一段時間以來,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在高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礙於以往的評價體系,一些教師心中存有「課教得再好,不如發表一篇論文」的認知。「金課」的認定,為廣大熱愛教學、熱愛課堂的老師注入了動力。

我省高校在考核標準和相應的制度體系上,進一步強化本科課程建設與人才培養的突出地位,向教學業績好、課程建設好、學生口碑好的老師給予適當傾斜。江西師範大學為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校對入選國家級一流課程立項的教師,在符合學校職稱資格申報條件的前提下,講師可低職高聘為教學型副教授,副教授可低職高聘為教學型教授,著力提高學校教師待遇。

「大學的天職是教書育人,大學的良心是潛心教書育人!」大學教育,育人為本。我省高校以「金課」建設強化教學的重要地位,不斷完善以人才培養為核心的大學內部治理體系建設,提升大學育人「成色」。


來源:江西日報

相關焦點

  • 共建課程思政育人大格局 高校打造「金課」有高招
    如何打造思政「金課」?高校都有「看家本領」  課程思政建設的基礎是「課程」,高校的思政教師育人自然是有各自的「看家本領」,說起課程思政的「金課」,幾位嘉賓也講出來了各自的見解。  鄭水泉認為,建設「金課」需要優化課程體系,對課程優勝劣汰。
  • 五大「金課」首次亮相 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推出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介紹,這是教育部明確提出 「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啟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雙萬計劃」以來,國家級五大「金課」首次一併亮相。在這五大「金課」中,線上一流課程即「精品慕課」,面向高校和社會學習者開放。目前我國慕課數量和應用規模已居世界第一,在各大平臺上線課程已達3.2萬門。
  • 首批國家級一流課程公布,五大「金課」初亮相,線下課程成關鍵
    淘汰水課,打造金課。也就是說,要將大學當中的注水科目全部進行淘汰,絲毫不保留,還要打造行之有效的對學生有利,有所幫助的「金課」。在此次信息中,國家還將大力打造「五大」金課的招牌,這些金課面對高校和社會上是學者進行開放,讓更多的人從中獲取知識,汲取營養。慕課就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一個app。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效果。
  • 「停課不停學」——中國人民大學打造線上「思政金課」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關於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中國人民大學把思政課程線上教學建設放在首位,馬克思主義學院在保障師生安全的基礎上,通過建設先進平臺、匯聚一流師資、共享優質資源、創新教學模式,將「思政金課」全面移植到網絡平臺上。
  • 打造「金課」,助力大學回歸育人之本
    你上過這些「金課」嗎?近日,廣東省教育廳公示了2020年度一流本科課程擬認定課程615門,其中線上一流本科課程78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206門,線下一流本科課程330門,社會實踐一流本科課程37門。這批被喻為首批「金課」的本科課程覆蓋廣東大部分地市和本科專業。
  • 華理「金課」拍了拍你,你打卡了嗎?
    華理14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五大「金課」均榜上有名線下「金課」■ 「金課」第一次寫入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專門印發了《關於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教高函〔2018〕8號),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合理提升學業挑戰度、增加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切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 金課丨混合式學習已成趨勢?高校該如何創新互動教學
    【摘要】近期部分高校開學複課,「金課」建設再次提上日程。當前期間的線上教學能經驗能為「金課」建設提供哪些幫助?混合式教學對比傳統教學又有哪些優勢?  「我們再也不可能、也不應該退回到之前的教與學狀態。」
  • 教育部啟動「雙萬計劃」以來,首次推出線上一流課程等國家級五大...
    五大「金課」首次一併亮相    「教育部此次推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共計5118門,包括1875門線上一流課程、728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463門線下一流課程、868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和184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 打造線上線下金課,搭建雙創育人平臺——上海高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
    上海各高校相繼制定發布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全市30餘所高校成立了雙創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教務、學工、團委等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近20所高校成立了創新創業學院等專門機構,舉辦雙創教育實驗班。
  • 教育部推出首批5118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這1875門「金課」線上...
    這是教育部在2018年新時代中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 「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啟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雙萬計劃」以來,國家級五大「金課」首次一併亮相。各課程中,面向高校和社會學習者開放的線上一流課程,即精品慕課最為大家所熟知,可以登錄愛課程官網觀看。線下一流課程主要通過教學方法創新實現對傳統課堂教學的改革,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激發課堂生機活力。
  • 高教國培在海口成功舉辦「以學生為中心的『金課』建設工作坊」
    來自全國各地近40所高校,120餘位教師參加了本次工作坊的學習。北京大學在線課程項目負責人、慕課與混合式教學研究專家馮菲帶來了北大慕課建設的新思路,作了主題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與學——在線課程設計製作與教學應用》的報告,馮菲老師通過列舉慕課教學案例引出多種教學模式,針對不同的教學模式,提出具體教學案例和詳細流程。
  • 「國」字頭「金課」陝科大入選六門
    本次認定的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共5類5118門。其中,線上一流課程1875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728門,線下一流課程1463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868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184門。這是教育部在新時代中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 「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啟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雙萬計劃」以來,國家級五大「金課」首次一併亮相。
  • 科技成果落地生「金」為高質量發展添動力 我省加強產學研金深度...
    我省新增銷售收入或資產估值達到5億元以上的創新型領軍企業43家。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產學研金深度融合,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加快將雄厚的科技創新「潛能」轉化為推動龍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 我省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工作推進會召開
    會議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總結交流我省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的做法經驗,深入分析當前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面臨的形勢要求,研究部署深化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的工作任務在此基礎上,我省先後兩批遴選了1個試點區和33個試點高校、20個試點院系,以點帶面,以重點帶一般,統籌推進「十大」育人體系建設。各試點高校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從體制機制完善、項目帶動引領、隊伍配齊建強、組織條件保障等方面進行系統設計和綜合改革,形成發展了良好的工作態勢。
  • 對話高校書記校長 | 鹽城師範學院黨委書記戴斌榮:擦亮「師範...
    新華日報和交匯點新聞客戶端近日推出《對話高校書記校長》專欄,邀請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暢談推動我省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新思考新舉措,敬請關注。   ,全面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制度建設」六大建設,全力推動學校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 四川省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研究會2020年年會在...
    全省70餘所高校從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的有關院系領導、教師共300餘人齊聚一堂,圍繞「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這一主題,交流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科研心得,共同研討新形勢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育教學改革發展之計。開幕式由省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研究會副會長單位、四川輕化工大學副校長肖興政教授主持。
  • 聚焦金課的高校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與申報研修班圓滿結業
    2020年12月5日-12月6日,高教國培在海口舉辦的「聚焦金課的高校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與申報研修班」圓滿結業。來自全國各地二十餘所高校、近五十位教師參加了本期研修班的學習。中國虛擬實境與可視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CVRVT)教育委員會主任郝永勝教授,作了題為《後疫情時期基於金課體系的高校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的主題報告,他從宏觀層面著重指出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應結合學校辦學目標、學科培養體系和實驗教學體系等,要符合國家重大戰略和地方經濟建設需要。
  • 高校思政大課 講好戰「疫」故事
    編者按: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教育部多次專門研究,對疫情防控期間高校思政課教學進行系統謀劃、統籌推動,發揮思政課立德樹人的關鍵作用,全力支持配合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 課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金課、一流課程及課程教材的認識和實踐
    4年來,教學研究分會承擔中國高教學會「十三五」重大攻關項目課題「網際網路+課程——在線開放課程群建設的創新與實踐」,與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李向東團隊共同打造《宇宙簡史》課程,打造中國大學課程教材報告論壇,與江蘇省高教學會、江蘇省高校教學管理研究會以及江蘇高校共同創建江蘇高校「金課」工作坊。
  • 守土盡責打贏這場生命安全「保衛戰」 ——我省高校師生全力以赴...
    疫情發生後,我省高校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部署,在明確延期開學的同時,迅即加強校內部門聯動,從防疫抗疫知識宣傳、防控物質籌集、心理調適疏導等方方面面,師生齊心協力開展聯防聯控,讓黨旗在學校防控一線、鬥爭一線高高飄揚,築起師生健康和校園安全的可靠屏障。  「我是黨員,我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