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金課」,助力大學回歸育人之本

2021-01-07 紅網

你上過這些「金課」嗎?近日,廣東省教育廳公示了2020年度一流本科課程擬認定課程615門,其中線上一流本科課程78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206門,線下一流本科課程330門,社會實踐一流本科課程37門。這批被喻為首批「金課」的本科課程覆蓋廣東大部分地市和本科專業。(12月17日 廣東省教育廳網站)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高校的通識課程因人而設、技術含量低,沒有知識能力素質培養,被稱為「水課」;很多學生為了推高平均學績點,搶著上容易通過且給分高的課程,選了課並不認真學,被稱作「上水課」。長此以往,大學通識教育可能變成「雞肋」——越是水課,選課人數越多,真正有深度、有內涵的課程反而乏人問津,造成「劣幣驅逐良幣」,影響高校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的質量提升。

淘汰「水課」已成為地方政府、高校等社會各界的共同認識。2019年,教育部發布《關於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要求全面開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立起教授上課、消滅「水課」、取消「清考」等硬規矩。此次廣東「反其道而行」,通過公示一流本科課程,樹立「金課」標杆,提升課堂課程質量和人才培養效能,有望一改部分高校「輕教學、重科研」的現狀,助力大學回歸育人之本,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金課」的公示對本科生群體提出了較高的標準。所謂「金課」,指的是有一定難度,知識能力素質有機融合、培養學生解決複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的課程,具備一定的高階性和挑戰度。隨著「金課」的塵埃落定,課程教師對於課堂設計的投入將顯著提升,高校對於本科生的課程設置和考核標準也將進一步優化,這將倒逼廣大學生在學習上更投入,對待課程更上心、面對考試更用心。

打造「金課」、淘汰「水課」,讓教學活起來,也對廣大高校教師提出了更高期待、注入了更多動力,鼓勵他們在課程設計、講授、考查上下功夫,在走近學生、了解學生上花精力,從而做到用心打磨課程、潛心鑽研教學、靜心陪伴成長。

大學課程建設直接影響人才培養質量,但就目前而言,推動「金課」成為學校育人文化的常態,還任重而道遠,亟須高校一方面鼓勵院系重視教研活動,推動教師認真對待課程教學,主動拓展學術與行業、產業的對話和溝通渠道,將科學前沿和社會需求及時反映到課程內容中;另一方面提高課程建設的要求以及對學生學習質量的要求,集中清理一批質量不高、不符合人才培養需求的通識課程,完備制度建設和評價體系,改變學校傳統的行政評教和學生評教模式,實現以教師為中心到學生為中心、考試為中心到學習為中心、學科為中心到專業為中心的三個轉變,讓教師有教育榮譽感,不被嚴苛的教學評價和功利的辦學追求左右。

以「金課」建設嚴格課程教學、推進課程改革,推動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工作,強化教育教學的地位,完善以人才培養為核心的治理體系建設,才能真正提升大學育人「成色」,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中國夢實現提供人才支撐。

相關焦點

  • 南昌航空大學:突出育人價值,打造外語課程思政「金課」
    「外語課堂除了訓練學生的語言技能,也要引導他們理解語言表達所蘊涵的文化內涵,讓他們對中國文化產生由衷的自豪,這種熱愛與自信可以成為他們的愛國之源。」作為南昌航空大學設立的第一批「課程思政」示範課程負責人,《高級英語》課程負責人徐筱秋老師談到文化相關篇目的時候說。
  • 我省高校全力打造五大類「金課」
    據悉,這是自教育部在2018年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啟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雙萬計劃」以來,國家級五大「金課」首次一併亮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主要分為五類:第一類是線上一流課程。即大家俗稱的「精品慕課」,這類課程面向高校和社會學習者開放。
  • 同濟大學:督導線上線下教學、助推「金課」高質量建設
    4月3日上午,以「督導線上線下教學,助推『金課』高質量建設」為主題,同濟大學2020年春季學期督導工作會議在線上召開。校、院兩級教學督導,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等職能部門負責人,各學院教學院長、質管員和第二期」立德樹人「示範課程教師代表等370餘人參加會議。副校長雷星暉出席會議並講話。
  • 共建課程思政育人大格局 高校打造「金課」有高招
    「中央民族大學是黨和國家為解決中國民族問題、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和高級專門人才而創建的一所具有鮮明特色的高等學校。學校以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進行系統設計,打造了思政鑄魂工程、文化育人工程、實踐育人工程,希望通過這三個工程能夠使我們的思政鑄魂工程有人文情懷、有生動實踐。」
  • 督導線上線下教學、助推「金課」高質量建設,同濟大學2020年春季...
    督導線上線下教學、助推「金課」高質量建設,同濟大學2020年春季學期教學督導工作會議召開 來源:教學質量管理辦公室   時間:2020-04-07  瀏覽:
  • "金課"是如何打造的?武漢科技大學這堂英語課為你揭秘!
    11月3日,第十屆「外教社杯」全國高校外語教學大賽落下帷幕,武漢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黃鶯榮獲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組全國一等獎。  交流表達課暢所欲言、各盡其才;專業課精益求精、脫水增負;人生課教書育人、求實去浮,黃鶯始終秉持「上好每一節課」的初衷。
  • 打造線上線下金課 搭建雙創育人平臺 上海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近年來,上海市把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中之重,探索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取得了顯著進展。上海積極引導高校切實把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落實「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內容,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為創新創業人才成長提供良好生態環境,促使創新創業成為管理者辦學、教師教學、學生求學的理性認知和行動自覺,以創造之教育培養創造之人才,以創造之人才造就創新之國家。
  • 湖北理工學院育人工作紀實:做青春逐夢路上的助力者和引路人
    大學階段是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最後教育階段,也是學生在精神、道德、人格方面逐步定型,走向社會的最後準備階段。  師德是傳統美德,也是教師的個人魅力的體現。湖北理工學院的老師們積極打造課堂思政,謹遵師德,以德育人、用心育人。
  •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兩門思政課入選2020年山東省思政「金課」
    原標題: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兩門思政課入選2020年山東省思政「金課」來源:魯網魯網12月30日訊 日前,
  • 繼國家級認定之後,此醫科大學又獲認34項省級「金課」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公布了2020年度省級一流本科課程(省級"金課")認定結果,南方醫科大學34門課程入選2020年度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其中線上一流課程3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17門、線下一流課程12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2門。
  • 打造線上線下金課,搭建雙創育人平臺——上海高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
    近年來,上海市把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中之重,探索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取得了顯著進展。聚焦聚力,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上海積極引導高校切實把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落實「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內容,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為創新創業人才成長提供良好生態環境,促使創新創業成為管理者辦學、教師教學、學生求學的理性認知和行動自覺,以創造之教育培養創造之人才,以創造之人才造就創新之國家
  • 天津大學:虛擬仿真技術鍛造思政「金」課
    思政課也能做「實驗」?近日,天津大學研發的一款思政課虛擬仿真教學實驗走紅網絡。該實驗在國家虛擬仿真實驗平臺一經上線就吸引了包括天津大學、重慶大學、鄭州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等十餘所高校學生在線學習。如何用好網絡陣地,講好網上思政課,讓思政課在全民抗「疫」的關鍵時期「鑄魂育人」,成為天津大學教師隊伍探索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的新命題。
  • 江西財經大學:「五維六翼」黨建育人綻繁花
    「五維」構建全時空育人體系,培養看得見的「名生」學校堅持國旗日日升,五星紅旗與初升的太陽構成師生眼中最美的圖案,這樣的場景已在江西財經大學校園延續了整整31個年頭,參加升國旗的學生人數共計約70多萬次。堅持黨課周周講,近三年時間,全校各級黨組織通過線上線下共開展黨課活動6000餘項,參與學生達15萬餘人次,不斷增強了青年學生的理想信念。
  • 福建農林大學:「一主三輔」模式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福建農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十年磨一劍,不斷改革創新,探索思政課「一主三輔」教學模式。「一主」即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建設,「三輔」即以系列人文選修課程、系列讀書活動、網絡學習平臺等三種模式拓展思政課的時間和空間。 「主渠道」以三結合把握課堂育人主渠道 在思政課主渠道建設中,福建農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堅持做到三結合。
  • 「停課不停學」——中國人民大學打造線上「思政金課」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關於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中國人民大學把思政課程線上教學建設放在首位,馬克思主義學院在保障師生安全的基礎上,通過建設先進平臺、匯聚一流師資、共享優質資源、創新教學模式,將「思政金課」全面移植到網絡平臺上。
  • 探索實踐「四化」教學模式 切實提升思政課鑄魂育人實效
    ,近年來,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堅守立德樹人初心,堅持思政課是第一課、馬克思主義學院是第一學院、價值塑造是第一要務、政治素質是教師考核第一標準,深刻把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時代要求,紮實推進以「教師團隊結構化、授課內容融合化、教學環節模塊化、教學實踐體驗化」為主的「四化」思政課改革創新,研磨思政「金課」,取得良好育人成效。
  • 線上教師工作坊之七:線上金課與混合金課的設計與申報
    作為本系列線上教師工作坊的核心「線上金課與混合金課的設計與申報」,高教國培將邀請上海交通大學餘建波老師擔任「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第八期坊主,從一流課程的理念、認識、設計、應用與申報等內容進行全面剖析與分享,助力高校金課建設。坊主餘建波,上海交通大學教務處,在線課程建設負責人.
  • 餘姚中學:打造「從心開始」的育人模式
    近年來,餘姚中學以「本色做人、卓越做事」為育人目標,制定了基於「創新力」「學習力」「人格力」為核心素養的「三力」課程。從2017年起,該校在「人格力」課程中重點打造「心之力」課程。「開展『心之力』課程建設既是新時代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的有力舉措,我們通過這幾年的實踐,努力引導孩子學習、成長,擁有一顆清澈、光明、向上的心。」餘姚中學副校長汪亞萍說。
  • 搶鮮兒|河北農業大學思政課主題實踐活動精彩紛呈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桑珊 通訊員李曉穎)從河北農業大學獲悉,日前,該校舉行建行杯「知農愛農 勇擔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暨「講好李保國故事 弘揚李保國精神」思政課主題實踐活動頒獎儀式,現場精彩紛呈。圖為活動現場。
  • 與法同行 青島科技大學推進思政育人新探索
    12月4日,一次莊嚴的「憲法晨讀」活動,為冬日的青島科技大學帶來了別樣的火熱與生機,也拉開了第七個國家憲法日的序幕。這次特殊的晨讀活動由青島科技大學黨委宣傳部策劃,以「憲法宣傳周」為契機,以精神為引領,多渠道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為學校思政育人探索開闢了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