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魯迅,可謂家喻戶曉,但其祖父周福清曾做過一件醜事,轟動全國,如今知之者甚少。那麼,真相是什麼呢?
1 周福清其人
魯迅的祖父叫周福清,也是一個厲害的人物,於清朝同治十年考中了進士,列翰林院庶吉士。但此人素來言語尖刻,無所忌憚,屬於憤世疾俗者,不太適合做官。比如,他被外放至江西金谿縣做知事,不長時間就得罪了兩江總督沈葆楨,被彈劾免職,又在官場沉浮多年,不斷花錢打點,才捐了個內閣中書。
1893年,周福清母親病故,按清廷律制,須離職守孝三年,他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此時,家道已有頹象,且長子數次鄉試都名落孫山,他為此憂心忡忡。恰當年又逢鄉試,且主考官殷如璋正是自己的同年,他便動了歪心思,打算花錢疏通一下。
2 舞弊案發
周福清給殷如璋寫好一封書信,將一張萬兩銀票夾帶其中,然後趕赴蘇州,恭候殷如璋的官船到來。7月27日,殷如璋官船抵達蘇州碼頭。周福清為避人耳目,自己不便出面,便打發家僕陶阿順去遞交書信。他叮囑陶阿順,儘可能面見殷大人,當面遞信。
然而,事情卻讓這個陶阿順辦砸了。他憑周福清的名帖見到了殷大人,當時副考官也在場。陶阿順本是個粗陋的莊稼漢,哪裡懂得此中內情,他直接將信函遞了上去。殷如璋接過來,一掂量,便知其中有物,不便於當眾拆看,便裝作很隨意的樣子擱置一旁,然後讓陶阿順回去。可陶阿順偏不走,竟當眾對殷大人說,此信內有銀票,求老爺給個回條,我好回去復命!
事已至此,殷如璋氣惱不休,他喝令將陶阿順拿下,連同書信一起交與地方官查辦。於是,一件轟動全國的科場舞弊案就此發生,周福清被判「斬監候」,押入大牢。
3 最終結局
此後,周家變賣家產,花錢上下打點,周福清最終得以保留性命,但周家因此家道極速衰敗下去。周家長子,不僅未中舉人,連以前的秀才也被革除,憂鬱憤悶交加,35歲便去世了。
1901年,清朝已千瘡百孔,且此時光緒帝已成為慈禧的掌中傀儡,無心問政,獄中案犯多有赦免,周福清也有幸得以赦免。
1904年7月13日,周福清謝世,此時長子早亡,長孫(魯迅)遠赴東瀛留學,前來送葬的人冷冷清清。這位老爺子,窮其一生為家族和兒孫謀慮,卻帶著對家族和兒孫的徹底失望而離世,不禁令人唏噓。這真應了那句格言:「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遠憂!」
我是@秘聞追蹤,喜歡就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