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爺爺,悲催的一生

2021-01-09 秘聞追蹤

談起魯迅,可謂家喻戶曉,但其祖父周福清曾做過一件醜事,轟動全國,如今知之者甚少。那麼,真相是什麼呢?

大文豪魯迅,本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

1 周福清其人

魯迅的祖父叫周福清,也是一個厲害的人物,於清朝同治十年考中了進士,列翰林院庶吉士。但此人素來言語尖刻,無所忌憚,屬於憤世疾俗者,不太適合做官。比如,他被外放至江西金谿縣做知事,不長時間就得罪了兩江總督沈葆楨,被彈劾免職,又在官場沉浮多年,不斷花錢打點,才捐了個內閣中書。

魯迅的祖父周福清,同治十年進士出身

1893年,周福清母親病故,按清廷律制,須離職守孝三年,他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此時,家道已有頹象,且長子數次鄉試都名落孫山,他為此憂心忡忡。恰當年又逢鄉試,且主考官殷如璋正是自己的同年,他便動了歪心思,打算花錢疏通一下。

2 舞弊案發

周福清給殷如璋寫好一封書信,將一張萬兩銀票夾帶其中,然後趕赴蘇州,恭候殷如璋的官船到來。7月27日,殷如璋官船抵達蘇州碼頭。周福清為避人耳目,自己不便出面,便打發家僕陶阿順去遞交書信。他叮囑陶阿順,儘可能面見殷大人,當面遞信。

魯迅故居的展板,概述了周福清舞弊案

然而,事情卻讓這個陶阿順辦砸了。他憑周福清的名帖見到了殷大人,當時副考官也在場。陶阿順本是個粗陋的莊稼漢,哪裡懂得此中內情,他直接將信函遞了上去。殷如璋接過來,一掂量,便知其中有物,不便於當眾拆看,便裝作很隨意的樣子擱置一旁,然後讓陶阿順回去。可陶阿順偏不走,竟當眾對殷大人說,此信內有銀票,求老爺給個回條,我好回去復命!

事已至此,殷如璋氣惱不休,他喝令將陶阿順拿下,連同書信一起交與地方官查辦。於是,一件轟動全國的科場舞弊案就此發生,周福清被判「斬監候」,押入大牢。

3 最終結局

此後,周家變賣家產,花錢上下打點,周福清最終得以保留性命,但周家因此家道極速衰敗下去。周家長子,不僅未中舉人,連以前的秀才也被革除,憂鬱憤悶交加,35歲便去世了。

1901年,清朝已千瘡百孔,且此時光緒帝已成為慈禧的掌中傀儡,無心問政,獄中案犯多有赦免,周福清也有幸得以赦免。

魯迅故居百草園,是魯迅小時候的樂園

1904年7月13日,周福清謝世,此時長子早亡,長孫(魯迅)遠赴東瀛留學,前來送葬的人冷冷清清。這位老爺子,窮其一生為家族和兒孫謀慮,卻帶著對家族和兒孫的徹底失望而離世,不禁令人唏噓。這真應了那句格言:「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遠憂!」

我是@秘聞追蹤,喜歡就關注我!

相關焦點

  • 周令飛:我與爺爺魯迅先生
    老師說:「你是魯迅的孫子,魯迅特別偉大,你要做好樣子,要表現好,特別是作文要寫得好,那才是魯迅的孫子。」從那天起同學們就改叫我「魯迅孫子」,叫得多了我就覺得特別不舒服,感到有無數隻眼睛在盯著我,如芒刺背,也不知道該如何反應。下學時我走在回家路上,一路上同學看到我就指指點點的,那是一段非常難過的經歷,我簡直認為去學校有一種罪惡感。更多關於周氏資料請搜索關注公眾號周氏宗親一家親。
  • 魯迅少年時為何家道中落?僕人一句話把魯迅爺爺送進了牢裡
    小時候的閏土稱呼魯迅為「少爺」,在那個時候能被稱之為「少爺」的,自然家裡是有田地,有家產,能夠僱得起長工或者是短工的殷實人家。 魯迅原名周樹人,周家在浙江紹興當地是有名的名門望族。《恆訓》中魯迅的祖父周介孚曾說:「予族明萬曆時,家已小康,述先公祭田,俱萬曆年置。累世耕讀。」
  • 魯迅一生到底賺了多少錢?
    我們今天褒貶前賢多是著眼於他們的言行,很少從他們的生存狀態出發了解其言行背景,事實上知人論世會使我們更能理解前人也能理解自身。第三年,仍未領全薪水,全年收入3 146元。隨後幾年多為3 000多元的年收入。1918年,開始在《新青年》刊物發表小說與雜文,但屬於同人刊物,沒有收入。1920年,魯迅年收入2 640元,較前幾年為少,因教育部拖欠三個月薪水。這一年魯迅開始在北京大學和高等師範任兼職講師,儘管開始不計報酬,但總算在工薪收入外有了講課費。1921年,魯迅年收入2 578元,其中講課費88元。1922年收入不詳。
  • 魯迅爺爺萬萬沒想到:他九十年前描述的三味書屋成為正音園模板
    魯迅爺爺想不到《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爺爺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最初發表於1926年10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十九期,後被收入《朝花夕拾》。魯迅爺爺說三味書屋「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即最好的私塾。
  • 李名煬一生無婚無子:曾是魯迅的學生,演過烏龍院老方丈91歲仙逝
    李名煬飾演的師父有血有肉,活潑真實,就好像是自己的爺爺一樣,讓觀眾感覺到親切的同時還帶來了無盡的歡樂。這時的他已經77歲高齡了,一直到91歲仙逝,他都沒能邂逅自己的愛情。這一生雖然他沒有結過婚,也沒有孩子,但是他的一生都是傳奇,都足夠打動人心。
  • 魯瑞:家道中落,賣家產送魯迅留學,唯獨這個決定讓魯迅痛苦一生
    魯迅曾說過:「我的母親如果年輕二三十歲,也許要成為女英雄呢!」魯迅的父親去世得早,魯迅的母親魯瑞承擔起了照顧三個孩子的重擔,所以母親在魯迅心裡的概念是非常深刻的。魯迅去世後魯瑞在人間生活了7年,因此,魯迅的一生包含在了母親的整個人生中,她對魯迅也是影響最深遠的人。
  • 魯迅原配朱安,一生欠安
    筆墨這端,歲月那頭《一生欠安》文學史上最具爭議的名人情感寫真,角度新穎,直抵人心。
  • 魯迅的故事
    許廣平和魯迅的兒子叫周海嬰,出生於1929年,魯迅48歲時,他得到了兒子。23歲時,他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學習無線電。
  • 《海蒂和爺爺》:那個影響孩子一生的爺爺
    我的爺爺永遠活在我的記憶中,而電影裡,海蒂和爺爺永遠幸福地生活在阿爾卑斯山,既使再過100年,人們播放這部影片,依然會被那份真摯所感動。改變妹妹一生命運的爺爺二刷《海蒂和爺爺》,我發現這部電影也是一部教育片。海蒂不願意讀書識字,因為彼得告訴他阿爾卑斯山上不用識字,而克拉拉的奶奶教育海蒂:人不一定非得相信別人說的話,需要有自己的判斷。
  • 魯迅的徒弟,烏龍院老方丈,91歲仙逝,一生經歷是傳奇!
    李名煬其實還是中國著名作家魯迅的徒弟,曾在魯迅先生創辦的青年木刻班學習,手工工藝十分精湛。從教會學校畢業後,李名煬隻身來到上海,執教於上海基督教貴族學校長達十九年之久。李名煬並非專業的影視演員,他踏入影視行業,可謂半路出家。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全國解散封建和殖民遺留學校。1952年李名煬任職的學校被解散,一次偶然機會李名煬南下香港,從此開啟了他別樣的人生。
  • 冷與暖:魯迅先生作品的溫情和荒涼
    冷與暖:魯迅先生作品的溫情和荒涼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魯迅的自題畫像,更是先生一生的誓言和行動的指南。先生的一生用兩個字概括,那就是冷和暖,對朋友的溫情,對弱者的同情和對論敵的冷酷無情。一、得意時朋友認識我們,失意時我們認識朋友。年少的魯迅曾有一段繁華的生活,那時他是闊家少爺,即使不是眾星捧月,但也春風得意,吃喝無憂。
  • 魯迅死後,一生無性無愛的妻子,終於說出一句著名的怨言!
    這倒沒什麼,關鍵是她胸無筆墨,所以她和魯迅很難建立共同語言的。傷心至極,又極其同情朱安的魯迅,於結婚的第四天和弟弟走上了旅日求學之路。身處在他鄉異國的魯迅,並沒有思念朱安。他一直供養著妻子,就這樣,他們幾十年都保持著形式上的夫妻關係。1919年,魯迅在北京買了一棟房子,並把朱安和自己的老母親接到北京去同居,但是他和朱安一直保持著分居。就這樣他們之間一生無性無愛,沒有恨也沒有爭吵。
  • 周令飛:我在傳播魯迅精神
    周令飛出生於1953年,距離他的祖父魯迅去世已整整17個年頭,父親周海嬰成為聯繫魯迅和他的紐帶。在周令飛的記憶中,父親總會在言談中不經意地提起魯迅,愛開玩笑是未曾謀面的爺爺的顯著特點之一,這和中學課本上描述的「魯迅先生」全然不同。周海嬰曾表示,自己是在一個「人場」的環境下長大的,就像磁場一樣,他被這個「人場」控制著。「別人說起我,永遠都是『魯迅的兒子周海嬰怎麼樣』。
  • 民國才女蕭紅:與張愛玲齊名,被魯迅盛讚,一生漂泊尋愛
    蕭紅當時被稱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在文學上她有著非常強的天賦惡,並且在24歲那年的時候,就已經在魯迅的支持下,發表了她的成名作《生死場》,她是一個被大家低估的作家,也是一個流浪一生的一個人。
  • 羊城晚報:愛讀魯迅的女孩常心睿摘得魯迅青少年文學獎一等獎
    常心睿,廣州女孩,2013年還是高中生的她憑藉一篇隨筆《兩隻金橘》進入魯迅青少年文學獎大賽的準決賽。2013年7月12日,在上海現場作文總決賽中,常心睿作為廣東省唯一的代表摘得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總決賽一等獎。當年全國有18名學生進入大賽的總決賽。
  • 喊出「我的曾祖父是魯迅」的美少女:紮根於臺灣,無一人從事文學
    周海嬰的一生都是在父親魯迅的巨大光環下度過的,晚年他最為世人側目的兩件事,一個是因為突然追討回父親的《魯迅全集》的版稅,這個官司打了多年。另外一件,80年代他的長子周令飛在日本留學時,愛上了同在日本留學的臺灣女孩張純華,後來不顧反對,為了愛情,做了臺灣女婿,在那裡生活。
  • 喊出「我的曾祖父是魯迅」的美少女:生活在臺灣,無一人從事文學
    魯迅是我們周家世代的驕傲,希望我們的後代要積極參與、紀念和傳播魯迅的各項活動,主動的關心魯迅事業的發展。在我百年之後,請把我送到上海魯迅墓,將骨灰撒到我種的柏樹邊,我希望儘可能有一個小小的標牌,註明這棵樹是我種的,骨灰撒在這裡,我要永遠陪伴他。
  • 魯迅一生兩任妻子,他的子孫都是做什麼的?還有個侄子是明星
    魯迅一生驕傲不遜,對待世界的認識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是偉大的文學家與思想家。可是大家不了解的就是他的私生活了,他以前是學醫的,但是後來發現通過一手過人的醫術卻救不了受苦受難的過人於水火,於是便通過文學創作來喚醒國人的救國意識。
  • 魯迅有個非常漂亮的曾孫女!
    請點擊上面
  • 郭沫若寫4字罵魯迅,魯迅加1字回懟,世人笑稱:這便是老郭的一生
    ,而這兩人互懟又是常事,1928年,時年47歲的魯迅發表了一篇名為《我的態度氣量和年紀》的文章,結果郭沫若開始挑刺,還寫文章批評魯迅。  縱觀郭沫若與魯迅的人生經歷,其實還是有些相似的事情,兩人都曾在日本留學,值得一提的是,1918年夏,郭沫若升入了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此時的魯迅,已經發表了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用現代體式創作的白話短篇小說《狂人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