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剛長老
看不見拿撒勒人耶穌是基督,就沒有信仰;看見了耶穌是基督,卻看不見這位基督是被釘十字架的基督,也一樣沒有信仰。這正是跟著馬太16章21節到25節這一段經文所要教導的重點。
基督的十架
這幾節經文緊跟著上文,不可分割。同樣一個彼得,前面因父的指示看見這個被人唾棄藐視的拿撒勒人耶穌是基督,但在這裡,卻因魔鬼的蒙蔽而無法看見基督必須要上十字架。當主教導門徒祂要上耶路撒冷,受許多苦,並且被殺、復活時,彼得不能接受這事實,拉著祂,勸祂說:「主啊,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22節)
彼得為什麼不能接受十字架呢?因為這與他素來的彌賽亞救贖觀不一樣。不但彼得,整個以色列人都在翹首以待一位拯救他們脫離苦難的彌賽亞。在他們觀念中,彌賽亞是軍事的、威榮的,是統率他們推翻羅馬政權,恢復以色列國榮耀,建立屬地的政權的。他們不明白神的公義、人的罪、代替受罰的真理,不明白神藉著整個律法的祭祀體系所預表的十字架的偉大救贖。
正是因此,彼得能夠宣認他的夫子耶穌是永生上帝的兒子,可一顛覆他固有的傳統觀念,他的理性就打結轉不過來了。「主啊,萬不可如此」,以色列人素來等候的是誰呢?豈不是你嗎?我們與列祖晝夜禱告,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把你給盼來了,可你卻要去受死。你被釘死,我們怎麼辦?這事怎能臨到你身上?
但這「情真意切,愛心滿滿」的勸阻換來的卻是主的責備:「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
所以弟兄姐妹,凱撒利亞腓立比的關鍵大考還沒有結束,並不止於前面這一段。即便認識了耶穌是基督,若不知道這位基督是釘十字架的基督,我們就如彼得一樣仍然沒有及格。光看見拿撒勒人耶穌是基督還不夠,你還要看見十字架。否則,我們仍然距離保羅所說的「只知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很遙遠。
看見耶穌是基督,是認識祂之所是;看見基督是釘十字架的基督,是認識祂之所為。耶穌是誰?祂是神的兒子,這是所是;祂來做什麼?祂降生是為受死,藉死以救屬祂的人,這是所為。祂之所為印證祂之所是,耶穌的所是與所為不可分割。不錯,拿撒勒人耶穌是基督,是我們所盼望的基督,是我們偉大的救贖主,但這位救贖主是來拯救我們脫離罪惡、世界與自我,而不僅僅是來救我們脫離困難和患難。的確,彌賽亞要為蒙救贖的人建立一個榮耀國度,但這個國度卻不屬這個世界。而祂拯救的方法更不是暴力性的,而是獻自己為祭的受死犧牲。基督的救恩確實是要為我們賺取福樂,但這福樂不是滿足人敗壞私慾、使他們為所欲為的福樂,而是天上永恆的屬靈福樂。
你看到問題的關鍵了嗎?今天的教會有些人口口聲聲在喊:「基督中心」、「惟獨基督」,卻始終看不見十字架的必要。這些人口中的基督是一個沒有十字架的基督。這並不是在今天才有的現象,彼得在這裡的經歷使我們看到,離開聖靈的光照,所有屬肉體的人都不可能真正知道「基督並祂釘十字架」的真理。他們要麼看不見耶穌是基督,要麼就是將基督與十字架割裂。這正是神智慧的救法,「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神,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神的智慧了。」(林前1:18、21)
我們的十架
不但如此,我們不僅要看見基督釘十字架的必要,還要看見自己背負十架的必要。
主對門徒的教導仍在繼續:「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人子要在祂父的榮耀裡,同著眾使者降臨,那時候,祂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24-27節)
24節的「於是」將前後的講論連接起來:「於是耶穌對門徒說」,主所教導的門徒不僅是當時的,也包括今天的我們。所有跟從主的人都要切實地知道,不單基督釘十字架是信仰的絕對中心,信祂的人要背負十架也是不可或缺的真理。
十字架是對付那些妄圖借宗教達成自我滿足者的唯一工具。活在亞當自我中心生命中的人,追求的是自我成全,關注的是自我榮耀,他們思之念之的是自我滿足,不管這種滿足是物質還是精神,是財利還是名望。為什麼說十字架是對付亞當生命的唯一工具呢?因為基督上十字架是為了救人脫離這罪中的生命,使人藉信與祂同死同復活。所以,任何一個不恨惡自己生命、不真心悔改的人,都不會真正在乎基督的十字架。但那些真正在乎基督十字架的人,必定會背起自己的十字架。
何為十字架?一個字概括,就是死,兩個字概括,就是舍己。十字架的核心是舍己,消極性的舍己是棄絕舊人,積極性的舍己是像基督那樣為愛神愛人而犧牲自己。那些因律法看見自己全然敗壞之真相的人,會樂意棄絕自己;那些因福音看見基督上十字架真相的人,會甘心犧牲自己。所以,真正得蒙救贖的人,是根本不可能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的。他們會像他們的主那樣,面死而生,迎難而上,為信仰付出生命的代價也在所不惜。所以我才說,基督釘十字架是功勞,我們背十字架卻不是功勞,而是恩典。我們背十字架是受這位釘十字架之主的邀請,是被祂捨命之愛所激勵,從而甘心樂意地來跟從祂,經驗十字架的偉大奧秘。十字架反合的奧秘只有背負十架的人才能體認,那些拒絕背負十架的人,充其量只能做一個空談十架的神學家。
主耶穌上十字架,不是因為祂該死,而是來替我們這該死的人去死。人若還利用信祂的名義寶貝這個該死的自己,豈非對祂明明地羞辱?豈不可悲可憐可恥可恨?亞當裡那個自我中心的生命,就是人自己的墳墓,就是人自己的捆綁,沒有屬靈的眼睛就看不見這一點,因為肉體的觀念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只有真信仰告訴你,人的悲劇在於人的自我。在母腹裡,我們就已活在這自我中心的存在中,即便肉身死了下地獄也還是這個自我中心的人,「己中心」就是我們的實存,揮之不去,如影附體。惟有藉神兒子的替贖之死,我們才能夠出死入生,這是得生命的唯一途徑。
所以,無論從消極意義上看,還是從積極意義上看,我們的舍己都是必須的。基督教的棄絕自己不是像世上無望的人那樣輕生,也不是像某些神秘主義者所追求的那種消失自我的自存意識,而是因基督釘十字架之愛和恩典的激勵而產生的自發行動,這是所有假冒為善者到死都不會明白的信仰奧義。願我們謹記主所說的:「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25-26節)
那迷惑人的惡者最樂衷的工作就是屏蔽十字架、攔阻十字架。誰是厭惡釘十字架基督的人呢?就是那些不願意背負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祂的人。一個人無論怎樣自稱認識主、愛主,只要他是一個用信仰捍衛自我,用信仰滿足自我,而不願為信仰付出,為信仰犧牲,他就是一個沒有十字架的空洞信仰者。
真心接受十字架救恩的人,身上一定帶有十字架的印記。舍己是基督的名片,也是基督徒的名片。所有明顯的和隱藏的掛名基督徒,都沒有這張名片。為追求屬世榮華富貴而信,這是平安教的信仰,是沒有十字架的信仰。利用宗教來滿足自己的利益,是為利混亂神的道;利用十字架來滿足自己的名望,是對釘十字架之主的公然踐踏。無論哪一種形式,利己,永遠都與基督的十字架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