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會後首個國家級高規格會議——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3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
本次論壇匯集了超過50位中央部門負責人,近百位全球領先企業高管,以及國內外眾多知名學者。
規格之高,可見一斑。
高規格的會議,討論重要話題。
大會現場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供圖
中國如何開放?中財辦副主任:五個更加
全世界都在期待中國進一步開放,中國給出正面回答。
中財辦副主任韓文秀表示,中國對外開放進入了新時代。中國正在積極參與多邊談判,也在與有關國家開展經貿磋商,商談雙邊投資協定,或者自由貿易區安排,開放的廣度、深度、維度都有了更高要求。
中財辦副主任韓文秀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供圖
對於下一步對外開放的規模、有何特徵,韓文秀提出「五個更加」:
第一,中國的對外開放將是更加互利共贏的開放。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將繼續縮減,外資將能夠進入更大市場空間、更多產業領域,享有更充分國民待遇。
第二,中國的對外開放將是更加知行合一的開放。「我們不開空頭支票,我們是行動派。」中國要認真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加快制定配套措施,這將成為中國法治化營商環境的裡程碑。
第三,中國的對外開放將是更加一視同仁的開放。中國將強化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按照競爭中性原則,為國有企業、外資企業、民營企業搭建公平競爭的舞臺。
第四,中國的對外開放將是更加內外聯動的開放。中國直面貿易平衡問題和結構性問題,並通過苦練內功加以解決。中國要建立強大國內市場,這勢必會增加國外有競爭力的優質產品進口,更好實現貿易平衡。
第五,中國的對外開放將更加注重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中國要借鑑和對標國際先進經驗,提升和完善經貿規則、標準等制度環境,使之更加市場化、法治化、規範化、國際化、高端化。
全球經濟怎樣?專家:強勁增長勢頭減弱
對於全球經濟形勢研判,與會人士普遍認為,強勁增長勢頭放緩,因此要把握機會共贏合作。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勾勒了當前主要經濟體的發展現狀。
美國雖然強勁增長勢頭在減弱,但表現仍優於其它經濟體。歐元區經濟出現很多問題,特別是作為火車頭的德國,受外貿和汽車生產下降影響,經濟在明顯回調。亞洲方面,日本經濟也比較低迷。雖然新興市場依然保持較快增速,但也在下降。
王一鳴認為,當前全球經濟風險主要集中在貿易摩擦、債務水平居高、國際經濟政策協調難度增大、地緣政治動蕩等因素。
美國前貿易代表巴爾舍夫斯基同樣表達了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
她指出,現在G20中的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都在放緩,全球企業的預期都非常負面,貿易增長在減速,跨境貿易、投資、銀行貸款、供應鏈都在縮水或基本停滯不前,隨著全球化越來越脆弱,全世界反對全球化的情緒也在擴散。
面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悲觀預期以及衝突升級,世界及中國應該如何做?
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寶馬集團董事長科魯格一致認為,合作非常關鍵。
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供圖
庫克指出,蘋果公司作為全球社區的一員,需要共同合作,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還是非政府組織,蘋果公司需要與之共同攜手來改變世界。科魯格表示,未來的汽車行業需要新的標準,這需要全球企業和政府共同合作,合作才能雙贏。
美國橋水投資公司董事長瑞·達利歐亦表示,面對當前世界出現的問題時,是以雙贏的方式、合作的方式來解決,還是以對抗的方式來解決,「我認為最好的辦法當然是通過合作,以更開放的姿態解決,才是未來發展更重要的辦法」。
WTO怎麼改?專家:有A計劃B計劃選擇
應對世界經濟挑戰,WTO改革是無法迴避的問題。
世界貿易組織前總幹事帕斯卡爾·拉米指出,多邊貿易體系和WTO現在面臨很多困難,這種困難來自於內部,也來自於外部。內部是各成員國自己的責任,外部威脅來自美國總統川普。
對於如何應對WTO改革,帕斯卡爾·拉米提出兩個選擇:
計劃A是要解決一些緊迫的問題,比如加強補貼規則的制定、促進爭端解決機制的改革。
計劃B是川普徹底破壞掉WTO,但世界要想一個沒有美國的WTO是什麼樣的。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稻葵指出,建立一個新的WTO,此種做法後果是災難性的,因為中國不可能再去重新加入新WTO。如果導致了經濟「冷戰」,後果很可能是全球再一次大衰退。
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認為,WTO改革首先要在以下問題上達成共識。
一是,我們是否還深信自由貿易、全球貿易?
二是,我們是否還需要貿易全球化?
三是,一個國家是不是應該得到公平的待遇?
四是,我們是否應該把貿易和意識形態聯繫起來?
五是,貿易政策和一個國家的政治體系是否應該有關聯?
六是,一個國家的貿易平衡狀態和一個國家在全世界的地位有沒有必然聯繫?
七是,貿易政策和國內的大選有沒有關係?你可不可以用貿易政策去贏得你的大選?
縮小貧富差距?專家:教育、稅收工具可用
如何應對擴大的社會不平等?
瑞·達利歐談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如果說教育不平等的話,沒有人敢說這個國家是有平等的機會的,包括美國也是這樣。所以對於中國來說,中國也要更加關注教育的問題。
從教育進一步引申,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中國的戶籍制度是對教育平等的障礙。此外,中國其實有很多機會,來在稅收政策方面進行調整,比如環境稅、土地稅、資本獲得稅等,這些工具在中國運用得並不夠。
最後,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提到,監管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避免部分人通過信息不對稱等方式剝削和掠奪財富。政府應該發揮更大作用,創造一個更加平等的社會。
智慧財產權保護?官員:成為能咬違法者的老虎
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甘紹寧介紹了近年來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的總體情況。
首先,是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制度。目前,中國正在修訂專利法、著作權法,在這些修訂的草案中,都設置了故意侵權懲罰性的賠償制度。同時提高了法定賠償上限,加大保護力度。在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強化對企業、商業秘密的保護。
與此同時,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取得顯著成效。
當被問到中國智慧財產權「多而不優」時,甘紹寧回應,中國智慧財產權「多」是相對於過去來講「多」,現在的智慧財產權數量和當前國家發展水平是基本適應的。當然我們存在一個不強的問題,這也和我們當前的發展水平、技術是密切相關的,但這個過程會逐步優化、發展,真正實現中國智慧財產權由大到強。
最後,甘紹寧強調,要加強智慧財產權的執法,要讓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力度、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法律,成為能咬違法者的老虎,有牙不咬人,老虎就成了貓了。(張文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