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刺客聶隱娘》由於對劇本的刪減,削弱了人物情感表達的空間

2021-01-09 光叔談談談

電影《刺客聶隱娘》我打滿分,但不推薦大家去電影院觀看。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刺客聶隱娘》是一部不同於主流商業片的藝術性很強的電影。觀影過程中:畫幅比例在4:3與1.85:1中的變換(唯獨沒有流行商業片慣用的2.35:1)、大段大段的長鏡頭與臺詞極少的人物表演、戲劇衝突的刻意弱化、不按「套路」來的節奏、不同於常規的電影語言……種種這樣的元素都在提醒我:我在看一部藝術片。

如果你追求複雜燒腦的劇情,渴望解謎的快感,那我推薦你回家在電腦前把《記憶碎片》再看一遍,因為《聶隱娘》的劇情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如果你追求飛機大炮狂轟濫炸與超級英雄的狂拽酷炫還有特效的視覺衝擊,那我奉勸你最好去隔壁廳看《終結者5》,這不我看的時候隔壁廳音效的低音效果還震過來了。作為一個普通觀眾,我能感受到這部電影的美(卡司、畫面、服裝、動作)。

但是沒能一下子完全理解這部電影的內涵。我知道導演很厲害,演員很厲害,我知道這部電影應該有著力透紙背的雄厚實力,觀影過程中也一直去努力揣度每個鏡頭想表達什麼,但是整部電影看下來,還是感覺不明覺厲。只怪自己實力太薄,無法完全領悟導演的意圖,反而會產生這部電影是不是沒能成功表達什麼的錯覺。這就是我說的不像實力派。2、用一句常說的話。

這部電影適合去拿獎,不適合放在影院。3、整部電影給我的感覺,就像電影中的風。繁茂的樹林、花兒、燭光、帘子,電影中很多場景都在風中搖曳。魏博城裡的故事就像在風中一樣,不斷湧動。我們看不見風,但是能感受到它。這部電影也一樣,對話晦澀簡短、大量景色鏡頭,讓故事大幅留白,導演想要做的表達,就像風一樣,無形,卻波瀾壯闊。4、電影很像黑澤明的電影。5、倪大紅是我很喜歡的演員。

但是整部電影都是「倪大紅臉」我真覺得有點奇怪,就好像《英雄》一樣,都是一個表情演到最後真不好玩。6、女朋友看到字幕演員表,感慨了一下,原來那真的是阮經天!電影不是青鸞,侯導更不是青鸞。一部拿了大獎有分量的支持者眾多評分又高的電影應該是百鳥朝鳳的那個鳳凰。即使睹鏡,也只是自戀不是悲鳴。上映第二天去看,影院裡只六人。

走了兩睡了兩,剩下一個坐立不安,而我在走神中看完,覺得自己棒棒噠青鸞一枚。回來幾天後一刷評論,覺得自己就一土雞。從來以為電影是消費品現在噌給你來了件藝術品,土雞見了鳳凰還以為青鸞呢。土雞會有顆青鸞心,鳳凰也會有顆青鸞心,至於青鸞是什麼,不重要啦。遺憾之處在於不夠「傳情」。當初對於電影最大的期待是,如何在武俠中做出生活感,當然也包括更加細膩真實的感情。

影片雖然也完整敘述了故事,但是由於對劇本的刪減,削弱了人物情感表達的空間。道姑的過去、聶隱娘和田季安之間的感情、田季安和元氏的對立,用含蓄的手法也能讓人明白,卻總要回過頭想一想,過不了心。電影裡有幾幕就很好。田季安和胡姬談起聶隱娘,談完心中的愧疚之情,胡姬說,為隱娘不平。田季安把胡姬擁入懷裡。隱娘受傷,磨鏡少年幫她包紮傷口,在她說到師傅是青鸞時,輕輕握住她的肩膀。一處寫出田季安與胡姬的感情,一處寫出磨鏡少年對隱娘的愛意。寥寥幾筆,人物鮮活,情感立刻流動起來。要是能再多幾筆該有多好呀。

本文為光叔談談談與百家號首發,如需轉載請註明。

相關焦點

  • 《刺客聶隱娘》:侯孝賢把聶隱娘寫成了一個完人!
    作為同是描寫盛唐帝國由盛轉衰的影視劇作品,2015年的《刺客聶隱娘》和2017年的《妖貓傳》比較起來,更加具有一種寫意山水的禪意,用疏寥的筆觸,稀薄的敘事,大量的留白與空鏡的堆積,通過一種刻意稀釋的情感和氛圍,來填補那種即將進入末世的悵寥之感!
  • 聶隱娘 刺客的成本
    為何名為「隱」?謝海盟說,「隱」指的就是刺客在等待時機的當下,隱匿其形影,聶隱娘的「隱」,是藏身在光與影交際,隨著光影變化伺機而動,迥異於一般人對刺客晝伏夜出的印象。「『刺客的成本』是我們借這部片要向觀眾展示的東西,各行各業、各樣的所作所為都是有成本的,刺客當然也不例外 .」
  • 得到坎城大獎的《刺客聶隱娘》被罵的壞電影?你不懂侯孝賢美學
    反線性敘事就是刻意淡化電影的敘事、情節、衝突、故事,甚至人物。它強調突出情感,比如沈從文詩意的小說,以及王家衛的《花樣年華》。《刺客聶隱娘》是典型的反線性敘事,這也是很多人不理解的重要原因。在電影敘事中,導演刻意淡化和隱藏了很多情節。因此,影片呈現出碎片化的敘事風格。
  • 幻象裡的情感世界——評電影《刺客聶隱娘》
    枯樹、霧氣繚繞的山和湖水是影片給人印象深刻的景境:湖光山色,月光下,湖中孤島上的樹,深秋中褪盡了繁葉,默默的站著,沒有任何動物和人在畫面中,只有湖面上霧氣在起舞、變化鏡頭移動,似乎有什麼驚動了樹上棲息的鳥群,一群鳥在鳴叫中飛起,遠去,片刻,一隻孤鳥艱難起飛,轉向另一個方向獨自飛去……這個鏡頭長得超過人們通常的觀影經驗,也許這就是侯孝賢設計的「陌生化效果」,他要告訴大家:這就是刺客聶隱娘的感情世界:孤傲
  • 專訪 《聶隱娘》編劇謝海盟: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讓一名刺客得到現代人的共鳴
    舒淇飾演的聶隱娘冷若冰霜界面:舒淇曾說,這次的拍攝經歷讓她很崩潰,因為一直不能有過多情感的表達。為什麼這個角色要設置成這樣?這種疏離感,會不會讓觀眾無法了解聶隱娘的內心?謝海盟:無論乎現實世界或電影中,要讓多情的、熱血的人物情感流露,半點不難;但要如何讓刺客這樣高度克制、不被允許擁有情感的角色,能有情感的表現,我想這才是最動人的部分,也是拍攝者最大的挑戰與成就感所在。(編者註:舒淇在坎城電影節上曾吐槽,最難拍的是動作戲,「我要有力度,有速度,但是不可以有表情,有幾次我非常崩潰,差點要跟侯導翻臉。」
  • 尹鴻:聶隱娘是一個哈姆雷特式的刺客
    一個個不動聲色的人物內心的翻江倒海在令人窒息的沉默和緩滯中呈現出來。用一個女刺客的「哈姆雷特式」的猶豫呈現了人倫情愫對政治正確的超越。內容和人性深度上並無驚人之處,表達卻完全東方語法和修辭。笙曲弦音與鳥叫蟬鳴的音樂音效在不緊不慢的鼓點調度下絲絲入扣。哈姆雷特式的刺客故事聶隱娘本是一個傳奇故事。
  • 《刺客聶隱娘》:你所不知道的另一面
    寂寞天寶後,巍巍大唐輝煌告終,朝廷的威嚴和向心力進一步削弱。此時藩鎮林立,派系迭起,在四分五裂的亂象之下李氏帝國勉強維持著不堪一擊的和平與威信。河北三鎮之一的魏博鎮,剛愎暴戾的節度使田季安野心勃勃,相機而動。會朝廷派神策兵討伐王承宗,魏博主從各執一詞,紛爭連連。
  • 獲坎城大獎的《刺客聶隱娘》被罵爛片?你沒懂侯孝賢的隱顯美學
    ,表達應該是微妙的,甚至是曖昧、模糊的,不直說而給別人留出想像空間。長鏡頭最突出的優點在於真實,這也是侯孝賢一直以來的影片追求。他常常用長鏡頭作為自己的眼睛,靜靜地看,遠遠地看,讓故事自己去發展,讓人物自己去表現。他,就是個真實的旁觀者。在《刺客聶隱娘》中,充斥最多的就是接近於靜止的長鏡頭,而這些長鏡頭的運用,除了力圖展現真實之外,更重要的是營造意境把人物的內心情緒展開,讓導演有時間表達,讓觀眾有時間體會。
  • 如詩如畫的《刺客聶隱娘》:淺析東方古典視覺美學
    01.唯美的水墨山水視覺化的饕餮盛宴約翰內斯.伊頓《色彩藝術》:「色彩美學可以從印象(視覺上),表現(情感上)和結構(象徵上)三個方面進行研究」色彩來體現時間和空間的轉換是電影拍攝的常用手法,包含黑白與彩色的對比以及彩色不同色調飽和度之間的對比
  • 侯孝賢的倔強,長鏡頭中的《刺客聶隱娘》
    2015年5月24日晚,侯孝賢導演憑藉電影《刺客聶隱娘》獲得第68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瞬間就颳起了一陣「侯孝賢風」。影片《刺客聶隱娘》也被觀眾從各種角度審視,值得注意的是,關於影片的評價較為兩極分化,喜歡的人極度讚揚,不喜歡的人認為無趣,然而是什么元素造成了這樣的結果呢?
  • 《刺客聶隱娘》美術手記
    這張圖就是《刺客聶隱娘》的一款先導海報,也是《刺客聶隱娘》書裡其中一冊《唐 風尚》的封面。其實是先有這個封面,最後他們覺得不錯據此做了海報。我做這部戲的時候,我在臺北故宮圖書館待了蠻長的一段時間,因為唐代的畫不多,所以這張海報的背景是我從遼、五代的《丹楓呦鹿圖》《秋林群鹿圖》找出來的。大家看這個畫,會發現背景相當細緻,所以我把這裡的細節用到了背景裡。
  • 《聶隱娘》的背後 | 每個人都是一隻青鸞
    這段話出現在電影《刺客聶隱娘》的開頭部分,這個寓言,為我們緩緩道出了一代傳奇人物——聶隱娘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每個人都是一隻青鸞。》是中國臺灣著名導演侯孝賢耗時七年籌備拍攝的作品,故事根據唐傳奇《聶隱娘》改編而來,故事情節並不複雜,講述的是刺客聶隱娘幼時被一道姑帶走,訓練成一名技藝高超的刺客,13年後歸來奉師命刺殺自己青梅竹馬的表兄田季安,隱娘在各種糾結之下放棄殺人,隱歸新羅的故事,影片結構簡單,在國內外獲獎無數,但這並不意味著好懂
  • 謝海盟揭秘《聶隱娘》:妻夫木聰的笑容啟發了侯孝賢
    那四年間,第一年是侯導在家閉關,研讀各唐代史冊,擷取少少的紀錄(新舊唐書、資治通鑑中有關嘉誠公主、魏博田家、元誼一家的紀載,往往就短短一行而已),從各史實年代中,卡出一個足夠放入《聶隱娘》故事結構的空間,即公元809年,唐憲宗元和年間的魏博藩鎮。等阿城、天文與我加入,四人共同討論撰寫劇本,這樣編劇工作斷斷續續,加以侯導外務不斷,時間一延再延約莫三年。
  • 《刺客聶隱娘》穿越時空的女俠形象
    侯孝賢導演的電影《刺客聶隱娘》中,聶隱娘的故事發生在唐代中期,當時天下最強悍的割據藩鎮,是河北的魏博地區。有人考證,他寫《聶隱娘》有政治影射目的。文學作品不是科學論文。它是複雜含混的情感和心理活動的產物。小說寫成以後,讀者可以自由解讀。
  • 刺客聶隱娘——好是不好?
    《刺客聶隱娘》讓臺灣導演侯孝賢獲得了第68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這也是他於內地上映的第一部電影。按理說來,這應該是一部相當不錯的電影,值得人們走進電影院。然而,就目前來看,《刺客聶隱娘》的口碑卻遭遇了滑鐵盧,僅從豆瓣評分來看,上映一天就從上映前的8.2跌倒了7.7,不少觀眾甚至表示「無聊至極」,「看的睡著」。這到底是誰的問題?是坎城的評審們不懂中國文化?是中國的觀眾不懂這種情懷?還是導演的指導不接地氣?
  • 從長鏡頭和古意敘事法 淺析《刺客聶隱娘》的傳統文化審視與孤獨
    在外在和內在相結合的特點下,藏著侯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審視以及思考,並且內斂地表達著他堅持著中國傳統文化之路上的孤高和寡。下面將從這部電影的外在和內在展開分析。以長鏡頭為依託的外在在《刺客聶隱娘》這部電影中,依舊帶有侯孝賢獨樹一幟的「長鏡頭」拍攝方式。
  • 《刺客聶隱娘》:三個耳隱藏一個姑娘
    這位著名的臺灣電影導演,在今年的第6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上,再度令世人矚目,憑藉影片《刺客聶隱娘》獲得「最佳導演獎」。  距離8月27日的上映日還有一個多月,前日,侯孝賢帶著編劇謝海盟現身香港書展,一起揭秘《刺客聶隱娘》幕後製作的故事,這也是香港書展觀眾人數排位前三的講座之一。一頂白色鴨舌帽,黑色外套配牛仔褲,侯孝賢站在公眾面前,沒有人可以肯定這其實已經是一位快70歲的「老導演」。
  • 從《刺客聶隱娘》:看晚唐姑娘,如何掙扎在使命和人性的良知之間
    出生於1947年的導演侯孝賢是臺灣電影界的領袖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有著鮮明的個人印記,善於運用長鏡頭和空鏡頭,以及固定機位,他唯美簡單的鏡頭語言不僅營造出一種散淡詩意的韻味,同時也形成了含蓄內斂的中國傳統抒情風格。當然這部《刺客聶隱娘》也不例外。
  • 周末電影:《刺客聶隱娘》
    衝著侯大導演的名字,看了《刺客聶隱娘》。勿論好壞,只說說我的觀感。        一、語言極少。
  • 電影 這些刺客比聶隱娘更酷炫!驚險刺激的15部國外殺手刺客電影
    最近,臺灣電影教父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被吵得沸沸揚揚的,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分成了兩個極端:一端是侯孝賢的死忠粉,抱著虧欠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