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刺客聶隱娘》:看晚唐姑娘,如何掙扎在使命和人性的良知之間

2020-12-24 春城花草香

電影宣傳圖片

《刺客聶隱娘》是中國臺灣導演侯孝賢於2015年執導的一部古裝武俠電影。

所謂的武俠電影是指:通過鏡頭化的語言與戲劇化的情節,展示中國武俠文化的精髓與內涵的電影。中國武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所以中國的武俠電影是世界電影長卷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出生於1947年的導演侯孝賢是臺灣電影界的領袖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有著鮮明的個人印記,善於運用長鏡頭和空鏡頭,以及固定機位,他唯美簡單的鏡頭語言不僅營造出一種散淡詩意的韻味,同時也形成了含蓄內斂的中國傳統抒情風格。當然這部《刺客聶隱娘》也不例外。

侯孝賢一生拍過很多優秀的作品,除了這部《刺客聶隱娘》之外,還有《紅氣球的旅行》《好男好女》《最好的時光》等多部優秀作品。他在2014年獲得了第8屆亞洲電影大獎終身成就獎。這部在侯孝賢晚年沉澱了8年時間耗資一個億拍攝而成的《刺客聶隱娘》獲得了當年第68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到演獎。

電影宣傳圖片

這部電影改編自唐朝裴鉶短篇小說集《傳奇》裡的《聶隱娘》一篇,電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聶隱娘是晚唐魏博藩鎮的大將聶鋒之女,10歲被道姑公主帶走,訓練成武功絕倫的刺客,為的是刺殺反叛朝廷的官員。返家後,聶隱娘奉師命要取表兄魏博藩主田季安的性命,她在使命和親情之間掙扎,最終選擇了放棄刺殺行動。

影片通過外在表達技巧,如圖像,語言和聲音的巧妙呈現,營造出空靈典雅的電影意境。但這些外在的表現形式可以撐起一部電影,但絕對撐不起一部好電影,一部好電影必須要能夠觸動人的心靈,而這部《刺客聶隱娘》也做到了。

影片歷史背景交代清楚,人物關係設計合理。在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裡,不僅充分表現出晚唐的文化風貌,還再現了那段歷史所呈現出的矛盾,複雜以及悲涼的厚重感,更是重點刻畫了年輕的聶隱娘在大時代的背景下,如何在自己的使命和內心最本能的良知之間的掙扎狀態。

電影劇照

影片所折射出的侯孝賢獨特的美學藝術特點

1在裝飾風格方面

電影儘可能的回歸了晚唐時期的本色,比如在服裝,道具等方面都有體現。

唐代絲織品得到了廣泛使用,影片中女性的服飾大都採用輕盈而飄逸的絲綢材質,尤其是在某些微光的背景下,絲綢展現出低調奢華的質感,賦予了畫面高貴典雅的氣質

通過影片裡的女裝設計,我們看到晚唐時期的服飾圖案精巧美觀,花鳥服飾圖案、邊飾圖案、團花服飾圖案都可以繡在帛紗輕柔的服裝上,盡顯雍容大氣的風範。

而道具方面也呈現出唐朝時期繁複考究的特點,比如影片中那些官宦人家的鏤空雕花的香爐,造型獨特的家具和高大的燭臺,同時金色也作為一種體現奢華的裝飾基調被大量使用。

電影劇照

影片通過對各種裝飾材料和用具的精心打造,再現了晚唐時期風俗文化以及人們的審美情趣。讓人們對晚唐時代的風貌有了真切的感性認識

2 在鏡頭方面

影片裡有些鏡頭的構圖畫面是來自傳世經典的繪畫作品,如《虢國夫人遊春圖》《簪花仕女圖》等,這些都能在電影中找到原構圖,導演將中國傳統的文化氣質潛移默化融入到鏡頭下,不僅使畫面呈現出唯美浪漫的情調,同時也提高了影片的藝術觀賞價值。

電影劇照--嘉誠公主

長鏡頭裡動靜穿插,層次分明。電影裡開始有一幕,聶隱娘奉師傅之命去刺殺一名有著幼子官員。整個長鏡頭裡有四層畫面第一層,畫面裡有孩子和官員,官員靜止不動,坐在床榻上,慈愛的看著地上玩耍中活動的孩子;第二層,是孩子的母親,目光隨著孩子的活動方向而移動;第三層,是站在旁邊端著盤子一動不動的侍女,以及青煙嫋嫋的香爐;而第四層,是遠處被風微微吹動的紗簾。鏡頭畫面裡「一動一靜」,動靜交錯,相得益彰,呈現出侯孝賢式獨特的美感

電影劇照

3 風光背景的選用

為了給這部片子取景,導演帶領攝製組團隊去了中國內地,臺灣還有香港的很多個地方取景,我們可以在片中看到一些美輪美奐的風光圖,既有遠山如黛的曠野;也有懸崖峭壁的道觀;還有白樺搖曳的樹林;以及青雲繚繞的山峰;更有清晨裡寧靜的湖面,每一幅都給人帶來震撼的美感。

大量空鏡頭的使用,把觀眾的思緒從這些美景中又帶入到一種空靈幽遠的意境,餘味兒綿長。看來侯孝賢導演非常懂得佛教裡「空中生妙有」的玄妙境界。

電影劇照

影片裡無論是從文化表達,還是繪畫藝術以及鏡頭語言的運用,都傳達出影片一種獨特的美感。再加上精簡的對白,散淡的節奏,使影片呈現出散文詩般的韻味,讓觀眾在無聲處依然可以聽到大海般的喧囂,而這正是導演侯孝賢所要呈現的意境。

年輕的聶隱娘掙扎在自己的使命和內心最本能的良知之間

聶隱娘10歲就被道姑公主帶走,教得一身好武藝,但對於涉世不深的小女孩,她哪裡懂得政治為何物,所以道姑讓她殺死那些反叛朝廷官員的時候,不會跟她說政治,而是說人性,那些人都是殺兄弒父,無惡不作的壞蛋。

就這樣,原本應該天真無邪,天真爛漫的小女孩聶姨娘被訓練成了表情冷酷的殺人工具。但後來她與生俱來的良知慢慢覺醒了,讓她最終無法完成師傅給與她的使命

影片中有兩處典型的情節反映了聶隱娘內心矛盾掙扎的狀態。

電影劇照--聶隱娘

1 回家前刺殺帶幼子的官員

躲在房梁上的聶隱娘看到官員滿眼慈愛的望著自己的孩子,和顏悅色的和自己的夫人交談著,這一家呈現出溫馨幸福的氛圍,讓聶隱娘心中充滿了疑惑,這個人真的像師傅說的罪大惡極嗎?她無論如何都理解不了,現在她眼前的分明既是一位慈父又是一位好丈夫的形象。

當官員抱著自己的孩子坐著睡著時,聶姨娘輕步走到他們跟前,見到父子二人親密的樣子,她無論如何都下不了手,悄然離去。即使驚醒的官員從後面襲擊了她,她也再也沒有還手。

回去之後,師傅告誡她:雖然她的武功已成,但心還未練就,以後遇到這種情況要先殺了「其所愛」。

滿口答應的聶姨娘以後就真能做到嗎?顯然是她心底本能的善良阻止了她的行為,她所理解的好人和壞人終究和政治裡的概念是不同的,她畢竟無法理解殺死那個人對於道姑公主的意義。

電影劇照--聶隱娘

2 回家後刺殺表兄田季安

師傅給了聶隱娘更為嚴峻的任務,就是回家之後讓她殺了表兄田季安。田季安不但是聶隱娘的表兄還是當時唐朝藩鎮中實力最為強大的「魏博」的節度使。當然,他小時候也曾和聶隱娘定過親,但由於後來為了政治需要田季安取了別人。

聶隱娘二次遷入田季安家與田季安交手,顯然都是刀下留情,甚至還告訴了田季安他的小妾已經懷孕,要知道當時田季安的正妻手中掌控者一股勢力,時刻監控著田季安,更是絕對不允許他的小妾有什么子嗣,以免未來出現權利之爭。

電影劇照--田季安

聶隱娘被複雜的情感拉扯著一邊是從小教導自己的師傅,一邊是自己的表兄,況且父親還在表兄的堂前供事,表兄還有三個未成年的孩子,聶隱娘需要怎樣的理由和決絕之心才能殺了田季安。

她和田季安既沒有家仇也沒有國恨,她找不到下手的理由和藉口,她最後選擇離開了,這次是徹底的離開,因為她知道自己無法做成師傅要求的那種人,所以她也拜別了師傅。

聶隱娘心底與生俱來的善良註定了她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刺客,我們不知道這應該算作是歷史的慶幸還是悲哀。總之,聶隱娘青春稚嫩的肩膀確實不應該也不能背負這麼沉重的歷史使命。

從《刺客聶隱娘》,看晚唐時期那段矛盾,複雜,悲涼而厚重的歷史

唐朝在我國歷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它也是我們傳統文化裡最為讓我們自豪的一段歷史。它從開創之初的繁榮,到最後走到衰微的晚唐,一共經歷了兩百多年。

通常我們從文學和影視作品裡讀到和看到的多半是唐朝的鼎盛時期的故事,而晚唐這段時期的悲涼和落寞卻很少有人關注

這部《刺客聶隱娘》是為數不多的表現出晚唐時期風雨飄搖境遇的作品。通過影片有關劇情,我們了解到晚唐朝廷的尷尬地位和日漸衰弱的無奈

電影劇照

1 晚唐藩鎮勢力強大,已經威脅到朝廷,尤其是以「魏博」為代表的藩鎮

影片一開頭字幕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

八世紀中葉,唐帝國日益衰微,朝廷於國境邊陲設置藩鎮,屏障中央,日久,各藩鎮各行其是與朝廷若即若離,其中最強的「魏博」

電影中現任「魏博」的節度使正是聶隱娘的表兄田季安,他過著奢華的土皇帝生活,每天的堂中議事總免不了談論如何對抗朝廷,他的叔叔田興只因為說了幾句有利用朝廷的話,立刻被貶。而田興在去外地就職的途中,要不是被聶隱娘所救,就差點被田季安妻子所控制的暗勢力活埋致死。

可以看出,以「魏博」為代表的藩鎮已經明目張胆在和朝廷對陣,那麼電影中沒有表明的其他藩估計也好不到哪去,這就說明晚唐時期的朝廷很難做到中央集權制了,藩鎮各自為政,野心勃勃的現象非常普遍,皇權這時候變得積極可危

電影劇照

2而朝廷利用兩位公主以求控制魏博的的目的也漸漸失去作用

影片裡唐德宗有兩個公主,嘉誠公主和嘉信公主。藩鎮的強大讓唐政府想以「和親」性質的下嫁來維持表面和諧。

於是,嘉誠公主嫁給了魏博節度使田緒,並送給她一對玉玦,潛臺詞是說:你嫁過去後就不要回來了,盯好老公孩子,別讓他們來冒犯朝廷。

嘉誠公主有個雙胞胎姐妹嘉信公主,修道練劍,潛伏在魏博附近,訓練殺手用來刺殺反叛的藩鎮官員。姐妹倆一明一暗,共同目標都是維護皇家權威。聶隱娘正是嘉信公主訓練的刺客,而聶隱娘是很難理解這其中的厲害關係。

可以說這兩位公主為了唐朝社稷做出了巨大的犧牲,無論是感嘆自己是「青鸞舞鏡」的嘉誠公主還是青燈孤院的嘉信公主,最後也都都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任憑歷史的滾滾浪潮向前,將一代盛唐掩蓋。

電影以聶隱娘為主線,串聯出重要的歷史人物,反映出他們都在大時代的背景下,所背負的各自的歷史使命。同時也充分揭露了衰微的晚唐時期那段充滿矛盾,複雜,悲涼的歷史。

電影劇照--嘉信道姑

《刺客聶隱娘》雖然是一部武俠片,侯孝賢也坦言自己拍的是一部商業電影,但他卻摒棄了一般武俠片的必備的一些元素,比如突出武打動作,曲折的故事情節。無論在內容上和表現形式上影片都很呈現出獨特的藝術風格。

同時,《刺客聶隱娘》在視覺和聽覺上都給電影帶來了不一樣的多樣性表達,這也是它為什麼能受到坎城電影節的青睞,因為坎城電影節與奧斯卡最大的不同就是保護獨立電影,並維護電影藝術形態的多樣性。它的獲獎也為中國電影未來開創出另類的表達方式提供了一種典範。

(全文完)

我是春城花草香,聽風賞雨,採菊南山,希望送你一段輕鬆有趣的時光

相關焦點

  • 尹鴻:聶隱娘是一個哈姆雷特式的刺客
    它像是一組需靜觀的活動影「畫」,以靜寫動,意在言外。一個個不動聲色的人物內心的翻江倒海在令人窒息的沉默和緩滯中呈現出來。用一個女刺客的「哈姆雷特式」的猶豫呈現了人倫情愫對政治正確的超越。內容和人性深度上並無驚人之處,表達卻完全東方語法和修辭。笙曲弦音與鳥叫蟬鳴的音樂音效在不緊不慢的鼓點調度下絲絲入扣。
  • 《刺客聶隱娘》美術手記
    這張圖就是《刺客聶隱娘》的一款先導海報,也是《刺客聶隱娘》書裡其中一冊《唐 風尚》的封面。其實是先有這個封面,最後他們覺得不錯據此做了海報。我做這部戲的時候,我在臺北故宮圖書館待了蠻長的一段時間,因為唐代的畫不多,所以這張海報的背景是我從遼、五代的《丹楓呦鹿圖》《秋林群鹿圖》找出來的。大家看這個畫,會發現背景相當細緻,所以我把這裡的細節用到了背景裡。
  • 《刺客聶隱娘》:三個耳隱藏一個姑娘
    與媒體見面時,聊到《刺客聶隱娘》發生的歷史時期唐代時,侯導調侃,「(那時候)一品還是三品,可以有一妻二妾,十二個小妾,所以唐朝的男人也是蠻辛苦的」。  首次拍攝武俠片,侯孝賢選擇了自己喜愛的唐人傳奇聶隱娘。被記者追問為何是唐傳奇而不是別的刺客故事時,侯孝賢一語道破,「這裡面有個更重要的因素,因為(聶隱娘)好像舒淇。你都不用想了,有個現成的人在眼前。」
  • 今晚再看《刺客聶隱娘》!
    他總是輕棲在生活的高處,遊刃在時間與空間之中,回望年少時的記憶(《風櫃來的人》、《童年往事》、《戀戀風塵》),又重拾歷史縫隙間的人世滄桑(《悲情城市》、《戲夢人生》、《好男好女》),悲慟卻又超然的遠望著在他江湖裡掙扎的好男好女們(《南國再見,南國》、《千禧曼波》、《最好的時光》)。在這個意義上,《刺客聶隱娘》在侯孝賢創作生涯裡有幾分特別,擠不進上述三個序列,但又有些接近《海上花》。
  • 看電影 ▍《刺客聶隱娘》與候氏美學
    侯孝賢睽違七年,交出一部《刺客聶隱娘》,用侯氏風格的東方美學在坎城迷倒一眾西方媒體,「很遲緩,很輕柔,畫面美到讓你屏住呼吸」,「一部需要凝望,而不只是觀看的佳作」,好評如潮,更博眾評委青眼相待,摘得最佳導演獎。而黃文英除擔任電影藝術指導、服裝指導、造型指導外,還將她在電影中所展現的本領化作一本《刺客聶隱娘》。
  • 如詩如畫的《刺客聶隱娘》:淺析東方古典視覺美學
    《刺客聶隱娘》故事發生的背景是晚唐時期,安史之亂後藩鎮林立,中央和地方派系之間平衡更迭,魏博鎮的勢力逐漸威脅大唐王朝,聶隱娘奉師命前去刺殺表哥田季安,然劍術成,心未安的她最終選擇遠走他鄉,隱跡紅塵…《刺客聶隱娘》摒棄了傳統的武俠電影的套路,呈現給觀眾的是一場具有東方古典美學的視覺盛宴,唯美細膩的畫面感猶如一幀幀精美的攝影作品
  • 聶隱娘 刺客的成本
    為何名為「隱」?謝海盟說,「隱」指的就是刺客在等待時機的當下,隱匿其形影,聶隱娘的「隱」,是藏身在光與影交際,隨著光影變化伺機而動,迥異於一般人對刺客晝伏夜出的印象。「『刺客的成本』是我們借這部片要向觀眾展示的東西,各行各業、各樣的所作所為都是有成本的,刺客當然也不例外 .」
  • 幻象裡的情感世界——評電影《刺客聶隱娘》
    莎士比亞著名的「To be, or not to be」的悲劇性難題同樣懸置在窈兒的心中,也是電影努力表現且思考的。在人們的心理習慣中,俠客都是一類意志堅強、武功超越常人的特殊人種,較少人性的弱點,具有超常甚至超自然的能力,類似於古希臘神話中半人半神的英雄,即便女俠也是如此。電影《刺客聶隱娘》第一個重要的情節是沐浴,這的確不像是武俠片,而有點色情片的意味,起碼給觀眾一個期待。
  • 《刺客聶隱娘》:侯孝賢把聶隱娘寫成了一個完人!
    作為同是描寫盛唐帝國由盛轉衰的影視劇作品,2015年的《刺客聶隱娘》和2017年的《妖貓傳》比較起來,更加具有一種寫意山水的禪意,用疏寥的筆觸,稀薄的敘事,大量的留白與空鏡的堆積,通過一種刻意稀釋的情感和氛圍,來填補那種即將進入末世的悵寥之感!
  • 《刺客聶隱娘》:看那慢時光
  • 刺客聶隱娘:一段傳奇(上)
    『聶隱娘』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故事中人物的諸多古怪行為,是否都能找到一個合理的根據?為了解開這些疑問,我們的目光再次轉向中晚唐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透過真實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層層迷霧,我們將最終得到解讀『聶隱娘』故事全貌的唯一一把鑰匙。
  • 電影《刺客聶隱娘》
    《刺客聶隱娘》改編自唐人裴的傳奇小說《聶隱娘》和榮獲第68屆坎城電影節競賽單元最佳導演獎。請看下面的細節。聶隱娘(舒淇)是魏博藩鎮的聶鋒將軍的女兒。10歲時,她被一名修女帶走,受訓成為武功優秀的刺客。13年後,她回到家中,奉師之命帶走了表弟魏博田吉安勳爵(張震飾)的性命。
  • 《聶隱娘》:電影動人唐朝風物更動人
    《刺客聶隱娘》  品質鑑定:★★★★☆(五星最高)  一句話點評:  風格非常侯孝賢,銀幕上的唐朝很動人。  昨日公映的《刺客聶隱娘》,首日排片佔比15%,截止下午7點鐘,票房破千萬元,作為第一部在大陸公映的侯孝賢電影,這一成績可圈可點。
  • 刺客聶隱娘:一部電影的誕生
    從《海上花》《好男好女》《南國再見,南國》《紅氣球》《最好的時光》《千禧曼波》,再到最新的《刺客聶隱娘》,她是最大的幕後功臣之一,「侯氏美學」的開創及實現者。 侯孝賢睽違七年,交出一部《刺客聶隱娘》,用侯氏風格的東方美學在坎城迷倒一眾西方媒體,「很遲緩,很輕柔,畫面美到讓你屏住呼吸」,「一部需要凝望,而不只是觀看的佳作」,好評如潮,更博眾評委青眼相待,摘得最佳導演獎。
  • 【熱映】打開《刺客聶隱娘》的正確方式
    不過,影片上映之後,文言對白和緩慢的節奏實打實地讓影院中催眠一片,也是一大奇觀。文藝青年視之如蜜糖,但睡著的觀眾談之如砒霜,還有一群雖然沒睡著但也沒看懂劇情的,已經準備買好咖啡去二刷了。到底應該如何正確評價和欣賞《刺客聶隱娘》?小編今兒就給大家科普科普,侯孝賢內地大銀幕處女作的正確打開方式。
  • 虛實相生:《刺客聶隱娘》對唐傳奇《聶隱娘》的改編之道
    《刺客聶隱娘》是一部古裝題材的文藝武俠電影,取材自裴鉶短篇小說集《傳奇》裡的《聶隱娘》,由侯孝賢執導,舒淇、張震、妻夫木聰、阮經天等主演,於2015年8月在上映。儘管侯孝賢已經考慮萬全,但在虛構和真實之間還是存在一些裂隙。首先,電影和史實中的田季安人設反差巨大。歷史上的田季安「性忍酷,無所畏懼」,「惟務侈靡,不恤軍務」,異常「兇暴」,還縱情聲色……和劉昌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刺客聶隱娘前傳》來了!原來聶隱娘之前的故事是這樣的!
  • 獲坎城大獎的《刺客聶隱娘》被罵爛片?你沒懂侯孝賢的隱顯美學
    為了走進聶隱娘的心裡,候導一點一點偷偷掀開她隱藏的東西,凝視了她的內心。通過聶隱娘作為刺客卻不能殺人的反常故事,來揭開聶隱娘的存在狀態、生命認知和價值觀的崩塌和重建。如果你看不懂影片講述了什麼,那是因為你不懂「隱」的真正含義,候導隱藏了什麼?聶隱娘又隱藏了什麼?
  • 追蹤躡跡聶隱娘 | 張怡微
    電影《刺客聶隱娘》(2015)劇照前不久,我重看了一遍電影《刺客聶隱娘》,
  • 虛實相生:侯孝賢《刺客聶隱娘》對傳奇《聶隱娘》的改編之道
    《刺客聶隱娘》是一部古裝題材的文藝武俠電影,取材自裴鉶短篇小說集《傳奇》裡的《聶隱娘》,由侯孝賢執導,舒淇、張震、妻夫木聰、阮經天等主演,於2015年8月在上映。儘管侯孝賢已經考慮萬全,但在虛構和真實之間還是存在一些裂隙。首先,電影和史實中的田季安人設反差巨大。歷史上的田季安「性忍酷,無所畏懼」,「惟務侈靡,不恤軍務」,異常「兇暴」,還縱情聲色……和劉昌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