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不過一袋爆米花

2021-02-07 秋水玉骨

          【第089期】

   休閒不過一袋爆米花

                     秋水

 有人說「這世間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有人說「美食和風景,可以抵抗全世界所有的悲傷和迷惘」,有人說「美食,是人最深的鄉愁」,孔子也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美食是失意時的忘憂草,是平淡時的興奮劑,是歡快時的幸福鳥。面對每一道美食,總願想像它「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模樣。

 提到休閒美食爆米花,不少年輕人都會想到電影院、娛樂場等浪漫的場所,閒暇時獨自一人或者與心愛的人或者與朋友享受一袋爆米花,是不是很浪漫?其實爆米花的前世今生確實很羅曼蒂克,聽說當年印第安人就流行吃爆米花,而且喜歡用爆米花串成項鍊來戴,脖子上掛一串爆米花,優哉遊哉,是不是悠閒又浪漫?聽說歐洲人吃的爆米花還是哥倫布從新大陸上帶回去的。

小時候到了冬天,我們就喜歡吃爆米花,那時候捨不得買一毛錢的瓜子,更捨不得買二毛錢的花生,父輩們總能夠用自己現有的東西做出美味的食品,比如,糧食不夠,他們就能整出菜團來吃,他們還能把地裡的植物吃個遍,從薺薺菜吃到蔓菁,從白蒿吃到枸杞芽,從灰灰菜吃到紅芋蔓。沒有瓜子花生吃,我們就炒玉米豆吃,再奢侈點就我們就花一毛錢打半袋子爆米花吃,相對於炒玉米豆來說,這也算得上是我們家家都能夠享受得起的奢侈零食了。

 雖說「田家少閒月」,但對於農民來說,冬季總還是有空閒時間的,尤其是在少有經濟作物的年代,他們四季念的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莊稼經。冬季裡除了往地裡拉糞的大活之外,他們有的是時間曬太陽,找一塊地方,最好是一個牆角旮旯,沒有風,太陽暖烘烘地照著,大家擠在一起,一面曬著太陽閒諞,一面忙著一些縫縫補補的活。

那些有些薄技在身或者有經商理念的人便開始了走街串鄉,有搖著撥浪鼓賣肥皂洗衣粉的,有拉著架子車賣瓦盆罐罐的,有收破鞋爛襪子的,有擔著擔子喊著「剃頭磨剪子嘍」的……我們小孩子最喜歡的是打豆子老漢的聲音,一聲「打豆兒嘍!」立刻把整個村子都喊沸騰了。

 打豆子的老漢最會查看地形了,他一眼就能找到村子的核心地,商店門前或者十字路口往往就是他的根據地。他把那「咯吱咯吱」的架子車拉到目的地後,不緊不慢地從車上搬出三四十公分高的鐵皮包裹著的爆米花爐子,再取下那鐵鑄的黑鍋架在爐子上面,那鍋足有十斤重,像大炮一樣。聽說這鍋當時有個十分響亮的名字「大炮手搖爆米花機」,這名字對我們來說太繁瑣,我們直接叫它「打豆機」,簡單明了。打豆機支好後,還要在旁邊二三米的地方放好收豆子的袋子,這種袋子是用蛇皮袋子彌補在一起的,口部用鋼絲圈固定著,便於放置那臺大炮,擺平袋子後,師傅這才端下煤盆子,支起矮凳子開始工作。

 小孩子看見打豆子的來了,激動地大喊「打豆兒的來啦!打豆兒的來啦!」那些大人在家的小孩更是邊喊邊往家跑,唯恐還有人不知道這個喜訊,更是擔心大人錯過這個機會。

 別看這簡單的爆米花,它是近現代各種五花八門的什麼薯片、米餅、蝦條等酥脆精緻的膨化食品的祖先!聽說中國爆米花的源頭至少可以上溯到宋代,有詩為證,詩人範成大在他的《石湖集》中曾提到上元節吳中各地爆谷的風俗,並解釋說:「炒糯谷以卜,谷名勃婁,北人號糯米花。」為什麼把爆米花叫做「勃婁」呢?想是摹擬爆谷時的響聲,因為當地的方言把打雷的聲音叫做「勃婁」。

 我們北方盛產的是玉米,比起那糯谷來說要大得多,要黃得多!我們的爆米花,爆的是玉米花,爆的時候聲音也響如震雷,但爆出的花肯定比他們的糯米花大。不信你看,偶然有一兩家情況稍微好點的,爆米花時用的是白森森的大米,爆出來的米花小如蝨子,吃起來柔軟細緻,沒勁,大家不喜歡吃,我們就喜歡玉米花酥韌粗大的口感。北方農民整天風裡來雨裡去,早就練就了一種韌勁,吃東西就愛吃「硬的」,不喜歡軟綿綿的感覺。

 看著大家一個接一個地端著玉米過來,打豆子的老漢滿臉都是喜悅。不急不急,排好隊,一個一個來,一碗一碗的玉米在排著隊。大人們便在旁邊繼續聊天,幹活,小朋友則是圍著打豆機蹦來跳去,玩得是不亦樂乎,如果說享受美食的時間是快樂的,那麼等待美食出爐的時間就是激動的。

 師傅把玉米倒入黑鐵鍋,並封好頂蓋,再把那黑乎乎的「大炮」放在火爐上,這才一邊拉風箱,一邊轉動著爐火上架著的「大炮」,只要他那「噗嗤噗嗤」的風箱聲停下來,孩子們立刻就進入另一種狀態——捂住耳朵跑到十幾米外的地方,邊跑還要邊朝後看,站定後則是捂著耳朵背對著爆米花機,同時又扭過頭去偷看師傅「爆破」的壯舉。

 隨著「嘭!」的一聲巨響,一朵蘑菇雲升起,新鮮熱騰的爆米花裝進了口袋,誘人的香氣撲面而來。師傅一副躊躇滿志的樣子,如同完成了一次爆破任務的功臣。孩子們則是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衝上去拾那些飛在袋子外面的爆米花,這時候孩子們的眼睛都賊亮賊亮,小腿兒跑得賊快賊快,有時候為了一兩個爆米花還要爭著搶著。這拾來的爆米花比袋子裡的爆米花可好吃多了。

 當然了,農民們的耳朵也是賊亮賊亮的,他們能夠根據「嘭」這一聲的響度來判斷這鍋爆米花的花的大小,還能夠判斷這家玉米的乾濕程度,也有人會開玩笑道:「你看你家這豆子花大得很,明年你家肯定又是一個豐收年!」聽的人也是樂滋滋的,大家也都習慣了這種即興「預言」。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明白了這種寄情於物的中國式思維,農耕文明中成長起來的我們,總是把人與自然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我們的祖先能夠用龜背,耆草來佔卜,能夠根據風雲雨電飛禽走獸來斷定收成,甚至這爆米花也曾用來佔卜。宋代人們就認為通過勃婁爆炸的時間、聲響和花的大小,什麼都能預測,當朝天子以此來卜江山多少年,買賣富商來卜能賺多少錢,姑娘們則卜問自己的終身大事,範成大《石湖集》中的「炒糯谷以卜」就是明證,元代婁元禮的《田家五行》中有「雨水節燒鍋,以糯米爆之,謂之孛婁花,佔稻色」的記載,清代趙翼《爆孛婁詩》詩中也有「紅粉美人佔喜事,白頭老叟問生涯」的說法。

 雖然那時候,我們沒想到平平無奇的爆米花後來能發展出這麼多分支,什麼牛奶味、草莓味、哈密瓜味等,我們只知道放點糖精就甜了,也不知道爆米花還會有長條的、蘑菇型的,我們只知道它是蝴蝶型的。但有爆米花的下午我們都是快樂的,臉上的笑容一個個比爆米花還燦爛,心裡的滋味比爆米花還甜。農民骨子裡的淳樸與厚道讓這份快樂悠閒又溫馨,他們不喜歡獨樂樂,喜歡的就是這種群樂樂,他們最懂得「共享」這個詞的內涵,大家都秉承「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傳統,常常是有個蝨都要給別人一個腿。打出來的豆子沒有誰會趕緊拿回去,都是在大家面前轉一圈挨個讓嘗一遍,「你家這一鍋花大很!」「這鍋顏色好得很!」「你家這糖精放得有點多了!」…… 整個下午,村子裡都是爆米花的香味,這香味一直能飄蕩三四天。

 又到冬天了,買一袋爆米花,享受片刻的悠閒,記著,買就買玉米爆米花!

(2020年12月24日)

     秋水,本名魏飛,槐芽中學教師。品味經典,汲取先哲智慧;默默寫作,與靈魂對話;用心誦讀,傳遞美好。

     如需本公眾平臺文章、音頻、視頻,請聯繫本人,本平臺所用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使用不當情況,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聯繫協商。


相關焦點

  • 老式炸爆米花,砰的一聲感覺又回到了童年,你還有印象嗎?
    童年裡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在這些年裡已經很久沒遇見了,比如記憶裡的爆米花是那樣的原汁原味,小時候的爆米花,總是一個老大爺獨自推著破舊的工具車走到一個寬敞的地方開始製作爆米花,聽到那嘭嘭嘭的聲音,我總會在家裡自行撈上一勺玉米粒,向奶奶拿個幾毛錢,然後跑過去排長隊,看著老大爺搖著搖著……將我們所攜帶的糧食變成一袋袋可口的爆米花
  • 魔都最負盛名的5家爆米花!20種口味!我們幫你嘗了個遍!
    於是,gogo一下午跨了大半個上海,找了5家極負盛名的爆米花,嘗到味覺疲勞,為你選出最適宜的休閒伴侶最驚喜就是番茄味,酸酸甜甜的,嗑完一袋又一袋!>的店鋪裝修,一下子就顛覆了我對爆米花的印象,誰能想到這麼精緻的一個店鋪裡面賣的是~爆米花~?
  • 直接將一根玉米放進微波爐就能做出爆米花,結果讓人意想不到
    對於爆米花相信是很多人都是非常喜歡吃的了,平時沒事和朋友約著看電影的話爆米花是必不可少,邊看著電影啃著香脆可口的爆米花別提多麼愜意了,爆米花的製作方法也是很簡單,很多大人們在家裡沒事的時候也是會偶爾做出來一些給孩子們吃的。
  • 電影院不能吃的爆米花,我選擇在家解饞
    爆米花其實是一種非常古老的零食,甚至可以說,爆米花其實是現在各種各樣膨化食品的鼻祖。美洲新大陸的印加帝國,早在一千多年前就開始享用美味的爆米花了。到了20世紀50年代,爆米花更是美國娃娃們看電影時人手必備的零食。
  • 魔鬼爆米花出小包裝了,我終於可以管住我的了
    👆像這樣暴力撕開一大袋爆米花,譁啦啦倒進大杯子裡的吃法,爽是爽了,但是會罪惡感爆棚哎~於是乎,我們很貼心地,推出了迷你小包!一次吃一袋剛剛好,解了饞、管了飽還不怕超量。#我能發現這款寶藏爆米花,也是吃了美國時差黨老鐵的安利——想想她也是夠瘋狂的,硬是在回國滿滿當當的行李箱裡,塞了兩包爆米花回來。不過現在已經不需要人肉背回了,官方渠道進口,吃得更方便安心。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家鄉的爆米花 - 餘道勇
    家鄉的炒年貨不只有爆米花,還有炒胡豆、炒苕角、炸麻花等等,但我最愛的還是爆米花。母親是炒制爆米花的好手,我最愛吃的還是母親在廚房老灶的大鍋裡炒出來的那種爆米花。那個時候炒制爆米花,很少用爆米機,而是全程手工炒制。爆米機那個玩意也許是一個古老的發明,也很有趣:一個黑黑的鋼罐放在火裡燒,然後「砰」的一聲,噴出一堆白花花的爆米花來,熱汽和火煙頓時瀰漫在整個屋子裡。
  • 西安爆米花屆的「一哥」火出圈了!
    號稱西安第一的爆米花西安爆米花屆的愛馬仕西安口味最多的爆米花 這家爆米花不僅僅在某音上有人氣,大眾上更是清一色好評,甜品排名甚至超過了西安老牌的全盛齋。不少人為了打卡這家爆米花,哪怕是排隊一小時也要嘗一嘗。
  • 看電影為何要吃爆米花
    走進電影院,就能聞到一股誘人的爆米花香味,仿佛爆米花生來就跟電影院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不僅僅在中國,美國的電影院也一樣少不了爆米花,並且歷史悠久。 據記載,早在20世紀初,美國人就把爆米花當成了一種主要的休閒食品。但那時還真沒有人想過要在電影院裡吃,大多數人只是在觀看體育比賽、雜技表演或是去遊樂場等地方,順手捧上爆米花。
  • 孩子想吃爆米花,自己在家做,3塊錢做一鍋,比買的還好吃
    今天收拾廚房時,發現了一袋小玉米粒,就是做爆米花專用的那種玉米,忘記什麼時候買的了,現在出門買東西不是很方便,突然發現了一袋它,真是驚喜,前幾天孩子還說,想吃爆米花了,以前去看電影時,每次她都喜歡買一桶吃,有時在馬路邊也有賣的,但是他們用的香料味道太濃了,離老遠就能聞到一股濃鬱的奶香味有點刺鼻
  • 兒時的記憶《爆米花的味道》
    老爺子已習慣於轉那火紅的爆米鍋像喇嘛轉動起經筒誰會吃他那爆米花呢?我也曾吃過這些爆米花我匆匆地走過去爆米花嘭地一聲那種久違的味道連同二十年前的吆喝響在耳畔我心頭的回憶瞬間來了爆米花在仲春的夜色裡盛開兒時也像一部老電影不由自主地從眼前堆積又掠過爆米花就是人生無意插播的廣告把如我一樣的人往童年的路上帶
  • 儀隴街邊偶遇兒時回憶「爆米花」,你是否也在懷念這個味道?
    我們的兒時有許多快樂的回憶,在那個物質缺乏的年代,「爆米花」便是其中之一,童年中那「嘭」的一聲,美好而有趣,可能是我過年最為開心的事之一了。 今天小編路遇爆米花被勾起了遙遠的記憶,又忍不住去買一袋解饞啦!
  • 全世界最好吃的爆米花!不在電影院......
    原來,那些顧客覺得這樣混一起,可以吃出多重味道的感覺。大家排長隊只買爆米花,為什麼?原來傳統的爆米花,一般分為蝴蝶型和蘑菇型。蝴蝶型爆米花有小翅膀,可以沾更多的焦糖;蘑菇型爆米花則通體渾圓,但口感更鬆軟。
  • 看電影為什麼要配爆米花?
    最近,小頭爸爸帶著大頭兒子去電影院看電影,細心的大頭兒子發現很多人看電影時吃爆米花。「為什麼大家看電影的時候愛吃爆米花呢?而不是其他零食呢?」大頭兒子問小頭爸爸。
  • 除了爆米花,影院還能賣點啥?
    反而,在玉米的家鄉——北美,爆米花一直是美國人休閒娛樂時的主要零食,特別是19世紀90年代,爆米花機發明,爆米花市場迅速擴大,看體育比賽、雜耍節目、去遊樂場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吃爆米花。不過,電影業界並非全部是持支持的態度,40年代的報紙上,常常出現批評看電影吃零食等不良習慣的文章,還有人發布《觀影禮節》的指南,希望觀眾放棄吃爆米花。
  • 世界爆米花大集合,顏值之高,口味之多,你以前都白吃了原味爆米花.
    在經濟蕭條的時代,人們口袋裡沒有很多錢,於是爆米花這種比較廉價的食物就成了平民零食。剛開始觀眾把爆米花帶進電影院,老闆還很不開心,因為吃爆米花的聲音實在是很大,會影響其他人的觀影體驗。但是1938年美國中西部一間戲院的老闆,在大廳裝了一部爆米花機大受歡迎,其他戲院才紛紛效法,為電影與爆米花牽起密不可分的關係。♞Yummy Pop
  • 有了爆米花之後,我們對糧食的味道有了新的理解
    需       要對於中國人來說,爆米花是無法繞過去的懷舊零食,是家庭雜糧剩餘糧的重要打開方式,但這還遠不是爆米花能力的全部。中式爆米花使用普通玉米或其他穀物,加熱使得玉米粒中的水變成蒸汽,再加上高溫和密閉,容器罐內的壓力很高。當突然打開蓋子,玉米外部的氣壓突然下降,而玉米內部的高氣壓就會「炸破」外皮,將玉米嘣成花。所以,中式爆米花的誕生從來離不開這一聲地動山搖的巨響。種皮不厚的玉米種子就適合這種方式。
  • 好評如潮的美國爆米花,下單的都說賺了
    倒上兩杯闊樂,把爆米花桶裝得滿滿的,關燈,按下遙控器上的Play鍵。
  • 到底為什麼看電影要配爆米花?
    你曾想過究竟為什麼看電影要配爆米花嗎?感冒藥要配溫開水,電影就要配爆米花?玉米一直都是美國相當重要的主要糧食,1885 年全世界第一臺爆米花機出現在美國街頭,不論是球賽、馬戲團、嘉年華會等等的場域,都可以看見爆米花機的身影,因為成本低廉,這也成為了一般民眾都能夠消費的起的食物,漸漸轉變成為熱狗以外相當普遍的大眾零食。
  • 放牛的丁真與爆米花的大叔
    爆米花大叔和丁真,一個貴陽人,一個康巴人;一個爆米花,一個放牛。這兩個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人,意外成為了近期全網最紅的兩個男人。忽如一夜春風來,繼「明學」之後,又一經典歌曲「好春光」無論是B站,還是微博、微信,亦或是抖音、快手,只要有網絡,有社交平臺,都可以聽到卡點視頻。
  • 自製爆米花,有平底鍋就行,升級版味道真香,孩子一抓一把真過癮
    到了現如今,已經鮮少能在街頭看到這樣賣爆米花的了,取而代之的是,在電影院裡售賣的15塊錢起步的一小桶爆米花,奶香味的,特別濃,但往往我總覺得這股香味仿佛加了點香精似的才這麼濃烈。許多孩子都愛吃爆米花,一顆顆脆脆的,一手抓一把,嘎嘣嘎嘣的,真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