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口炸豬排的酥脆,跨越時空載著昭和之美

2021-02-17 旅人說

這一口炸豬排的酥脆

跨越時空載著昭和之美

圖文| Lam

吃煉瓦亭的時候恰好相機沒電,只有匆匆幾張照片。關於沒有在圖片裡展現的,無論是味道,還是昭和感,希望大家能從文字裡讀到。

——Lam

啊,是昭和的味道呢。在炸豬排入口的瞬間,很清晰地有這樣的感悟。

 

而這些仍舊保留著七十年風味的老店,似乎也沒有因為時間的關係變得傲慢,反而越發謙遜起來。那時候的人,做出了跨越時代直至今天還能被理解的味道,不是很厲害嗎」, 喜歡的演員在解讀自己主役料理人的電影時,講過大意如此的話。

 

這大致就是在吃到煉瓦亭的元祖炸豬排的瞬間會產生的感想。

  

循著地址前往距離銀座住處不遠的煉瓦亭。11月的銀座街頭因為天黑得早,亮起了標誌性的一路燈牌。燈火璀璨之間從主街轉入窄巷,車流和鼎沸人聲安靜下來。在上個世紀日本經濟騰飛時期,被稱為煉瓦之地的銀座,悄悄地在這樣低調的窄巷裡藏了數不清大有來頭的小館子。

 

「營業中」的燈牌已經擺出路面,門面的玻璃門與沿街窗戶即使拉上白紗簾幕,仍舊透出親切柔和的燈光。中央區銀座3-5-16 ,是這裡了。

推門黃銅鈴響,門內陳設顯出保養得宜的舊時光景。抬眼就是傳統箱式樓梯逼到眼前,也是那個時代店家對空間精打細算的體現。旁邊厚實醬油色木櫃紮實地壘著酒瓶,頗具存在感的機械收銀機敦厚地立在櫃檯。溫雅的侍客迎門,奉上二樓。

 

到了樓上,二十代的年輕男侍客穿著合身的白襯衫,束出清癯腰身的黑馬甲,恭恭敬敬地將人帶到座位上。當他與身著粉白條粉布裙的若手女侍應錯身而過,分明還是下西洋館子需要煞有其事地穿上西裝打好領結的老光景


沒有花太大力氣點單,元祖蛋包飯和元祖炸豬排,配冰烏龍茶。至於池波書中同樣念念不忘的牛肉丁蓋澆飯,少了「元祖」二字光環加身,決定暫時割捨。不多時,食物就上桌了。

元祖蛋包飯。乍一看,還是熟悉敦實的黃金蛋包,圓滾滾地安放在樸素的白瓷盤裡。一抹鮮紅濃稠的番茄醬汁從飯身一側流淌下來,汪出一塘,點綴著深翠西芹的溼潤黃金飯粒……

等一下,飯粒?那層被嫩厚輕柔擱置在飯身上、劃開就會流淌下醇厚金黃蛋液包裹炒飯的蛋皮呢?眼前蛋包飯就這樣成為活生生「裸奔」的胖子,說到底,不就是裹成橄欖球形狀的黃金蛋炒飯而已嘛。站在廣東人的角度,溼潤度顯然不是我們追求的乾爽的口感,而更接近和風偏好的トロトロ(綿密溼潤)。

儘管心裡溢滿問號,但是濃鬱的蛋香一直飄過來,手裡的勺子還是不由自主地從最飽滿的飯身中間落下,迫不及待地舀上滿滿一口送進嘴巴。

好吃!

 

入口是飯身的柔軟觸感,溫柔細密包裹著舌頭,然後到雞肉粒、蘑菇丁、醬汁共冶一爐的濃稠,覆上還在生疑的味蕾令舌頭解除戒備。雞肉丁鬆軟,蘑菇丁脆嫩,醬汁鹹甜調味十足,比起大火熱炒更接近燴飯的口感。對於蛋包飯外觀先入為主的偏見,差點錯過第一口的熱氣騰騰。興致勃勃地蘸上番茄醬,酸甜口平衡了鹹味調料,入口變得清爽。

米飯接連入口,很是「漱嘴」,意為「食物好吃到讓人停不下來」的閩南語,好像比較能夠有力傳達蛋飯的治癒程度。簡單,直接,帶有樸素的暖意,很像是一日工作結束後,家中妻子會端上的家庭料理。再想一想,非常接近松浦彌太郎在《100個基本》一書裡說道的,品嘗包含心意的美味食物,最好是淡一點,等味道慢慢回味過來。

 

喝口烏龍茶,豬排來了。

 

金黃的炸豬排盛放在素雅盤中,和時下流行的豬排店不同,豬排沒有被分切開來,上桌時還保持著出鍋時完整的大片。一旁堆得滿滿的高麗菜絲聽聞是老闆的首創,在煉瓦亭之後,肉排搭配解膩清爽的的生高麗菜成為日式炸豬排的基本搭配。

 

輕鬆使用刀叉切割,香脆的面衣發出不可思議輕盈的咔嚓聲,脂香流淌。滿滿一口,牙齒陷進肉身的感覺實在鮮活,口腔瞬間盈滿肉汁。豬排的面衣跟現在流行的輕薄口感截然不同,厚厚一層,使用的是粗顆粒的麵包糠,所以吃在嘴裡特別脆。肉排本身也幾乎是一整塊完整的裡脊肉,不像是現在更受歡迎的舞泉,或是拿到米其林一星的かつぜん,被肉錘敲擊,成為薄薄一片,比較入口的樣子。

 

這時我比較能夠理解池波在書裡一再強調,這份樸實、分量巨大的炸豬排,在那個油水匱乏的年代是多麼具有誘惑力。身強力壯的年輕金融證券員,百廢待興的黃金時代,滿口酥脆肉香的豬排,聽起來都充滿生機勃勃的近乎原始開荒的生命力。

  

飯吃到這裡,暫時解了饞,也就比較有餘裕四處打量。

算不上寬敞的廳堂面積,正符合傳統日式店堂五疊半的說法。經過仔細錯落擺放,擱下七張方正的小桌子也不促狹,倒令共赴晚餐的食客距離親暱。盡頭是舊式木吧檯,洋食料理師攜帶廚師帽,進出帶動香氣。牆身貼著不知是什麼時期的海報,半泛黃的演歌招貼與歌舞伎的宣傳,實在很是昭和。侍應生魚貫穿梭於吧檯和食桌間隙,空氣帶有食物的餘韻。

而在方才靜候食物上桌的時間裡,很自然地就注意到了斜對面的男女,而一切都是從太太的身姿開始的。小時候讀陳丹燕的書,寫道在咖啡館裡約會的上了年紀的情人,女人一雙塗著蔻丹的手像落水的桃花云云。心裡想不定是怎樣風情萬種的人。今天猛然得見,啊,原來是這樣的啊。

大和撫子一般,溫婉柔美的,纖細的指掌襯著凝脂的肌膚,搭在桌上,顯出亟待被寵幸的精巧落寞。男女二人分坐在方正的桌子臨近的同側,這位風韻十足的太太整個身體的語言都是清軟地向男人依偎的。落肩的發繾綣地在纖瘦的脊背上打卷,臉上的笑意嬌憨明媚,盈滿少女的情態。館子裡十分靜謐,語言的聲量被壓縮到最小,也因此令兩人淺笑交言顯得曖昧動人。從先生的側面看過去,中長的花白頭髮被精心整理梳起,黑白灰千鳥格小方巾束進馬甲的領口,顯出一種難以言說的倜儻來。

而鄰座獨自進食的太太,耳垂上秀美的珍珠光華流轉。她不緊不慢地完食,以一口冰水結束,拈起琥珀色託盤的餐巾與毛巾拭口拭手,輕輕地倚在了椅背上,將一場獨角戲出演得流暢優美。

這時,其實食物的味道倒真未必如此重要了。我忽然能夠理解我追尋的原來,與其說是那一口元祖風味,更不如說是好奇池波正太郎書中的昔日味道。這位生於大正年間,又長於昭和時代的老人,不止在一本書中提及煉瓦亭。

而每一次當他緬懷起黃金時代的好胃口,以及油濃脂香、分量十足的餐食時,常難免因衰老減退的食物熱情,流露出一絲保守的刻奇。大概又怕按圖索驥者因眾口難調失望,謹慎聲明,「這原也不是什麼美食地圖,只是講述了一些與我過去的生活及回憶相關的食物和店鋪而已」(來自《昔日的味道》一書序)。

但他筆下「保留著東京富足年代」的食事,實在令人嚮往。那種經過長久的醞釀後忽然綻放的生機,必定會在社會的方方面面留下印記,而食物正是最好的載體。

於是直至我吃下了帶有昭和時代風情的食物,被蛋液浸潤的米飯,酥脆面衣包裹的油潤豬裡脊肉,忽然在咔嚓一口脆想後,將時光挾攜著,迎面而來。它這樣固執,幾乎是一成不變,卻因為歲月生出長情,就連「地味」(日語中樸素簡陋的意思)的口味,都變得溫柔綿長。而店內上了年紀的顧客們,也因為數十年如一日的光顧,保留了年少時代的風流明麗。

而這時,也就更能理解,大正與昭和時代的幾代人,曾經就是吃著這樣實在又能填飽肚子的食物,沒有太多花俏的技巧,樸實地把自己的時代推向繁榮。我便更能體諒,為何池波小心翼翼地藏在書頁背後,狡黠地規避審美差異,而把食物作用於人的力量,四兩撥千斤地轉移到更能引起共情的時代更迭上。嘗試弱化了食物本身的力量,恰恰能讓人感受到他對那份食物原點的珍愛,唯恐被吃不懂的年輕人誤解。

所以說,那句話怎麼說來著,能跨越時空而被理解的味道,真的了不起啊。

記得打賞喲!

歡迎轉發,若想轉載請後臺聯繫

· · ·

點擊查看Lam過往精彩文章

在粉紅色的伊朗,當一次漂浮少女

看過藍色地獄之火,感受過被硫磺濃霧籠罩的絕望

· · ·

投稿郵箱:travelwonderland@sina.cn

相關焦點

  • 酥脆!《孤獨的美食家》同款日式炸豬排來了,一口治癒你獨孤的胃!
    第一次聽說日式炸豬排,還是因為看五郎叔的《孤獨的美食家》。外表金黃酥脆,內裡厚實多汁又粉又嫩的炸豬排,隔著屏幕仿佛都能聞到了香氣!
  • 上海人的底線——炸豬排
    上至阿姨爺叔,下至男小寧女小囡,甚至還有好多外國友人都被一碗「腔調面」所徵服,一到飯點更是人從眾𠈌。「老上海炸豬排」作為其招牌,也是菌菌本次測評中最期待的!不過……所謂期待越高失望越大,先不說包裝過於簡單沒有明顯的店面標識,豬排的薄厚不均是最大的問題。薄的地方已經炸老,不是多不多汁的問題,而是相當考驗牙口。
  • 大口吃肉去!臺北7家特上推薦日式炸豬排!
    小虎食夢網提供才咬一口「大盛」的炸豬排,又是一整個讓我小小傻眼,本來我以為這樣的裡肌通常會因偏瘦沒帶什麼肉汁,卻沒想到這塊裡肌硬是噴出我無法想像的肉汁,且肉汁還頗鮮甜還有一股恰到好處的小虎食夢網提供第一口我單吃炸豬排的原味,炸功同樣是令我感動莫名,不過今天我點的裡肌肉固然同樣軟嫩無誤,但似乎不夠肥美,又或該說不夠油?
  • 第二天還酥脆的日式炸豬排+自製豬排蘸醬,掌握好這一步就能做到
    日式炸豬排,外面裹了一層麵包糠, 金黃酥脆的外皮吃起來咔茲咔茲好酥脆。日式的豬排只用簡單一點的調味,吃的時候沾上特製蘸醬,還要配上最重要的伴侶,冰涼清爽的高麗菜絲。日式炸豬排材料:豬裡脊肉一塊鹽1小匙胡椒粉1/2小匙牛奶3大匙雞蛋3顆麵粉1杯(中筋或者高筋麵粉都可以
  • 熱乎乎的炸豬排,吃起來簡直太棒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上海有腔調,ID:shanghaistyle02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提到阿拉上海的炸豬排,眼神泛光,饞吐水噠噠滴那是常態。這一塊肉,上得了廳堂,下得了街巷,酥脆的外殼,像座堡壘,牢牢護住鮮嫩多汁,飽滿緊實的豬肉。
  • 今夜想著的日式炸豬排!
    被切得端端正正的豬排,用它酥脆金黃的外殼裹著紋理分明、鮮嫩多汁的豬排。它的發源是由法國料理的「Cotelette」(コートレット)傳至日本,以此為靈感再加入日本獨特的改良後,就誕生成為了炸物「炸肉排」(カツレツ),到了昭和初期,統一改稱為炸豬排(とんかつ)。大片豬排炸出的美味,除了滿足大口吃肉的慾望,更因為酥脆的外皮讓人不知不覺愛上它。
  • 《跨越時空的回信》講述戰地最美情書
    本周三(5月22日)21:20,江西衛視《跨越時空的回信》迎來第四期節目,主題正是「愛情」。革命年代戰火紛飛,卻掩蓋不住愛情的光芒,反而尤顯銘心耀眼。本期重啟的兩封紅色書信,一封講述「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百歲愛情,一封卻是充滿悲壯遺憾之感的未滿愛情。
  • 在細雨紛飛的寒夜,一塊酥脆の日式炸豬排治癒我孤獨的胃!
    記得有一集印象很深,五郎推開夜晚日料小館的門,點了炸豬排飯。拿到飯後,他懷著敬意,吃掉了那份有靈魂的豬排飯,似乎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經油溫洗禮豬排透出的肉香。今天推薦一家開在百方購物中心的精緻日式小店【神樂坂】,早就聽聞TA家的炸豬排充滿了滿足感與幸福感!今天就只為這一份超強誘惑而來!
  • 東京|只為這一口炸豬排
    日式炸豬排始於明治末年的東京,西方傳教士帶進日本吃厚切牛排的習慣,據說當時日本人吃不慣整塊烤乾的牛排,於是效仿天婦羅的做法,將牛肉拿來炸,沒想到大受歡迎,而這樣的做法也被應用在了豬排的烹飪上,這就是日式炸豬排最早的由來。
  • 據說98%的上海人不知道炸豬排的起源
    不過炸豬排算是典型的生在西方,長在東方。西餐廳裡反而很少有這道菜,但在上海人家裡的餐桌上倒是隔三差五出現。但要說炸豬排就是上海人的專利菜,日式豬扒的擁躉們肯定掀桌了。日本作為東亞地區最早西化、並且崇尚精緻美食的國度,也盛行吃炸豬排,其原理跟上海的炸豬排差不多。但日式豬排肉質肥厚,優質日式豬排始終保持1.5釐米到1.8釐米左右的厚度甚至更厚,富有嚼勁。其中秘密在於一道歷史久遠的「熟成」工藝,使肉質恰到好處的鬆軟。而且越是有名的豬排店越是不會將這道「熟成」的工藝公開,如果你中意某家的豬排,那在別處是絕對吃不到相同口味的!
  • 上海寧吃了174年的炸豬排,精華全在這15家店裡了!
    「為了吃一塊炸豬排,我願走遍一整個上海。」取勝法寶就是錘打後的肉要「過三關」,但這點餐廳裡可能會操作,一般路邊攤就未必會這麼精細,不過只要好吃都是滿足的。這兩樣店裡,小黃瓜都有愛吃的,推薦給大家。 阿華炸豬排 「爺叔阿姨5塊起買」坐落在弄堂裡的炸豬排,環境比較簡陋,應了那句:酒香不怕巷子深!很多阿姨爺叔來買,都是五塊五塊地買回去!
  • 【皆是·厚切炸豬排羅宋湯】39.9元享94元的套餐!炸豬排+羅宋湯+炸年糕......
    //小時候,總是眷戀家的味道,穿過幾家鬧哄哄的店鋪,避一避迎面開得很快的機車,推開飄著油鍋烹飪氣味的門,迫不及待的吃上一口媽媽做的熱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越是長大,吃得花裡胡哨的菜式越是多,反而愈發想念家的味道。
  • 世界各地炸豬排的叫法 & 老上海【炸豬排】怎麼做才好吃
    若干年後,頭一回在歐洲坐火車,餐車上居然也吃到了這種炸豬排。歐洲人雖擅長牛羊肉,但中歐這一帶,尤其是德國、奧地利,豬肉的料理,也算是有模有樣。圖片來自網絡)如果在兩片肉排裡面夾入奶酪和火腿片再油炸,被叫做Cordon Bleu Schnitzel (藍帶豬排或瑞士豬排) - 聽起來蠻高級的,其實不怎麼好吃,我覺得太膩,畫蛇添足,不如純粹炸豬排的香。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
  • 《電話》|跨越時空,為你的這一電話響聲召喚而來
    這通電話連接了1999年與2019年,確認了這一事實之後,電話兩端的同樣28歲的兩人一開始僅僅是閒聊未來事物和聽徐太志。因為父親的離世,書妍內心一直都有一道過不去的坎。隨著英淑的時間線來到11月21日,幼年書妍跟父母一起來到大宅看房,英淑意識到自己或許可以改變對方的人生軌跡。11月27日,一切如計劃進行,因為時空關係,英淑救下書妍的父親。
  • 【魔都517】押五毛,98%的上海人不知道炸豬排的起源
    對「肉食動物」們來說,心目中一定有炸豬排的一席之地。不過吃過那麼多豬排,如果問炸豬排這道菜的由來,估計答案要五花八門了。日本作為東亞地區最早西化、並且崇尚精緻美食的國度,也盛行吃炸豬排,其原理跟上海的炸豬排差不多。但日式豬排肉質肥厚,優質日式豬排始終保持1.5釐米到1.8釐米左右的厚度甚至更厚,富有嚼勁。其中秘密在於一道歷史久遠的「熟成」工藝,使肉質恰到好處的鬆軟。而且越是有名的豬排店越是不會將這道「熟成」的工藝公開,如果你中意某家的豬排,那在別處是絕對吃不到相同口味的!
  • 島國推出《冰上的尤裡》炸豬排皮羅什基
    而炸豬排則是日本非常常見的食物,但這款普普通通的美味卻深得三位男主的喜愛。在尤裡奧比賽之前,爺爺還親自做出了一款混合美食「炸豬排皮羅什基」。吃了炸豬排皮羅什基的尤裡奧,果然滑出了很棒的成績。如此美味自然也成為了粉絲想要嘗試的料理。最近日本埼玉桶川市的一家俄式料理餐廳「Saryuto 」,就成功還原了炸豬排皮羅什基。熱騰騰的俄式餡餅裡包裹著酥脆多汁的豬排,光是隔著屏幕都能聞到誘人的香氣。
  • 我願意把今年長胖的份額都留給炸豬排!
    說懂的人一吃就知道是這個味道。是什麼辣醬油這麼值得堅持呢?咱接下來嘮一嘮蘸汁的事兒~老上海西餐的炸豬排絕對不能少的就是辣醬油,都說這辣醬油是舶來品,來自英國。嗯???這不是日式炸豬排的靈魂伴侶嗎?那咱先繞到日本一下下哈~
  • 不一樣的日式炸豬排,外酥裡嫩人見人愛,好吃又好做,值得一試
    作為孤獨的美食家裡出現了不止一次的炸豬排,每次看著那厚厚的充滿著肉汁的酥脆的炸豬排,都不由得口水下咽。一口咬下去,咔哧咔哧的聲音從口腔傳來,豬肉出現在嘴裡的一瞬間釋放了濃鬱的肉香,肉汁合著醬汁在嘴裡盡情飛舞。再配上炒的軟軟的洋蔥,增加了醬汁的味道的同時,也與酥脆的豬排形成反差。
  • 帕瑪森奶酪炸豬排
    平時吃慣了中餐,周末來換換口味,做個西式風味的炸豬排🐷這次在炸豬排的麵包糠裡加了磨碎的帕瑪森奶酪🧀,吃起來特別香酥
  • 走遍整個天津,翻出來8塊好吃的炸豬排!
    翻遍整個天津,這8家超超超好吃的炸豬排,一定要安利給大家!地址:和平路285-4號人均:67元推薦指數:★★★★★非常小的一家店鋪,總共有七八張桌子,菜品都是炸物套餐,雖然種類相對單一,但是把簡單的菜品做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