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錘》與「朝天蹬三起三落」
劉曾復 口述 曹其敏 撰稿
劉曾復先生
最近京劇青年演員大賽裡,有一段《八大錘》演出。在二十分鐘的表演中,這位演員選用的內容主要有與兩個錘將的開打、左右兩次「朝天蹬三起三落」、耍下場扔槍等武打項目。這些武打內容沒有過硬功夫是絕對來不了的,但是我對《八大錘》裡加上「朝天蹬三起三落」有點意見。
我跟一位朋友說,當初《八大錘》有「朝天蹬」,可是沒有蹲下、起來三起三落。「朝天蹬三起三落」沒有真本領是來不了的,但是並不是任何戲都可以隨便用的(這次大賽中,「三起三落」無獨有偶地竟也出現在《蘆花蕩》張飛身上)。
過去有一齣戲叫《五雷陣》,是妖道毛賁擺五雷陣把孫臏的靈魂壓在陣中,孫臏在他的營裡,神失其守、體失其常,戲中使了這樣的「朝天蹬三起三落」,看起來很特別、很合適。舊時候清宮演戲,西太后喜看《五雷陣》的孫臏「三起三落」,她認為很合適。但是今天我覺得這種「三起三落」的高難武技,用到《八大錘》陸文龍身上就不合適了!如果說用這種「三起三落」是表示陸文龍取得勝利的自滿,一個16歲的馬上小英雄能這樣嗎?這只能是一個七八小兒得意忘形地在地上跳躍,雖說可愛,但到底還是小孩子。這也可以說是「三起三落」的表演雖然可以顯示演員的功夫,但是與戲情不合,唱念做打翻的運用要合乎戲情是演唱京劇的基本要求。我的朋友說,這是大賽裡的表演,只有二十分鐘,為了滿足評委們的心意才採用這種「三起三落」的武技,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我說果真如此,那對評委的水平也太貶低了,評委是來看戲,不是單純地來看演員在臺上練功夫、喊嗓子。
歷代演員的《八大錘》劇像(圖片來源於微博的灰)
朋友問:「《八大錘》倒是怎樣的一齣戲呢?」我說,《八大錘)原來叫《朱仙鎮》,包括陸文龍「車輪大戰」王佐「斷背說書」,差不多要演八十至九十分鐘。過去少數人也有單演「車輪大戰」的,記得我在10歲前後,20世紀20年代初,在北京城南遊藝園的劇場中。常聽崇雅社女武生演員於紫雲的《八大錘),她只演《車輪大戰》。於紫雲的《八大錘》是從頭演起的,包括宋軍四錘將,(嚴成芳、何元慶、狄雷)押糧,金軍四錘將起霸、兀朮發兵,搬請陸文龍,嶽飛、兀朮會陣、開打,陸文龍、乳娘過場,陸唱上、下,宋四錘將見嶽飛交令,與兀朮、金四錘將會陣、開打,乳娘、陸文龍見兀朮,陸出戰,見嶽飛打槍架子,陸追下,嶽飛派宋四錘將車輪戰下,陸文龍見錘將車輪戰,錘將敗下,嶽飛上敗下,陸文龍追下,宋軍、錘將、嶽飛敗上進城,陸文龍追上,宋方搖旗免戰,陸文龍三笑、金兵同下。以下接「斷臂說書」(略)。這樣的「連輪大戰」有十場戲。於紫雲的「車輪大戰」打法是陸文龍先上,隨後正式打三個宋錘將(嚴、雲、狄),三套對打不同,每個錘將對打完後均為自動退下不是敗下(打錘將中間還上「墊錘將」被刺死下),見錘將前後中間的雙槍舞式均不重複,三錘將打完後,第四將何元慶上,打半套把子,另三將上,歸總攢,其中有陸文龍面向外左槍架住四錘將大錘、右槍畫圈幫左槍、用力推開四錘將,才打下錘將,嶽飛雙上、敗下,金兵追過場、陸文龍耍下場追下。於紫雲的這種演法,跟我長大後見到的楊小樓、茹富蘭、孫毓堃、楊盛春等人的「車輪大戰」演法原則上一樣,其中楊小樓有左右朝天蹬,當年有人批評楊不合理,但大家都沒有「三起三落」。
楊小樓《八大錘》舞臺照
今天我所見到的「三起三落」的《八大錘》中施文龍只打兩個錘將,兩次對打,只是左右、裡外的變化,招數基本一樣,錘將下場屬於「敗下性質。四錘將全都上來,稍打幾下之後四將就敗下,其中還有一個被打了一個搶背,這豈不是大大貶低了錘將的身份。打敗了這樣的錘將也顯不出陸文龍有多大的本領,更顯不出車輪戰術的威力。
從時間上算,按過去全部《朱仙鎮》九十分鐘計,陸文龍與嶽飛的開打和「車輪大戰」佔全部時間的三分之一,最多也就是三十分鐘,但是能使人感覺內容豐富,很有戲情,沒有在臺上練功夫之感。從於紫雲所演的那樣的《八大錘》到今天大賽的二十分鐘的《八大錘》有八十來年了。在於紫雲演戲的年代,京劇就已經被不少人稱為「老戲」、「舊劇」了,認為必須改良、改革。20世紀50年代中,內行武生演員中有人曾公開說過《八大錘》「車輪大戰」太「溫」、不精彩的話。今天加上扳朝天蹬「三起三落」也要算有改革,但是這種改變還不能算已經把舊的、老的《八大錘》改成不「溫」的精彩新戲了!這樣的演出也確實使我十二分的感動,我衷心欽佩這位演員所下的苦功,他也確實掌握了許多高難的武技,但是我又覺得一次二十分鐘的比賽,能否全面地反映出一個演員的藝術水平是一個原則性問題,很值得考慮。演員在臺上演戲是「演戲」,不是「練功夫」。聽眾在臺下聽戲是「聽戲」,不是看「練功夫」。花樣體操大賽,運動員在音樂配合之下,表演中也要顯示出情感。京劇武戲是場面隨著演員的表演走。作比較研究,對中外的戲曲藝術都必須要吃透才好。《朱仙鎮·八大錘》是「悲劇」,要做到「文學藝術上的經濟」要求。陸文龍不是一勇之夫,是有謀略的小將,不是被動地聽王佐說書,是主動地觀畫,積極地思考。
《八大錘》的陸文龍要這樣演才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