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裡10句熠熠生輝的名言,給人啟迪與深思,收藏

2020-12-24 詩綠鳳細講紅樓夢

文/詩綠鳳

列夫。託爾斯泰是俄國文選巨匠,他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就像中國的《紅樓夢》一樣蜚聲文壇,具有深遠的影響力,也是非常精彩好看的一部經典名著。

對於人性的描述,託爾斯泰也和曹雪芹一樣的思維,不把人物粗暴簡單化,強調要用有血有肉的手法,不批判,不議論,把他們各自的狀態真實呈現出來,也唯其如此,他寫的《安娜。卡列尼娜》這部小說,因其人物形象豐滿真實不帶有偏激性,而深得讀者喜歡。

關於人性,託爾斯泰曾說過很精闢的言論,他說:

「有人徒勞地把人想像成為堅強的,軟弱的;善良的,兇惡的;聰明的,愚蠢的。人總是有時是這樣的,有時是另一樣的;有時堅強,有時軟弱;有時明理,有時錯亂;有時善良,有時兇惡。人不是一個確定的常數,而是某種變化著的、有時墮落,有時向上的東西。」

託爾斯泰這段話精確道出了人性的多面性、複雜性、無常性,是地球上最高級的動物。他對人性的複雜和變化如此深刻的理解,也體現在了他寫的《安娜。卡列尼娜》這部讓人愛不釋手的名著裡。

下面從《安娜。卡列尼娜》裡精選10句名言,來理解人性的複雜,並通過這些熠熠生輝的名句,給我們與啟迪與深思,提高我們對人性的理解!

1、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

2、 在生活中遇到各種最複雜棘手的問題時,他(奧勃朗斯基)通常的解決辦法就是:過一天算一天,拋棄煩惱忘記愁。

3、 儘管他(奧勃朗斯基)在家庭生活中遭到了不幸,但覺得自己還是那麼清潔健康,渾身芳香,精神抖擻。

4、 確切地說,不是他(奧勃朗斯基)改變了觀點,而是觀點本身在他頭腦裡不知不覺地起了變化。

5、 他的語氣那麼親切樸實,叫你沒法子發火。

6、 奧勃朗斯基要弄到一個肥缺並不太費力。他只要不固執己見,不妒忌,不同人吵架,不發火就行,而他生性隨和,素來沒有這些毛病。

7、 「您的丈夫說話條理清楚,我一向很欽佩,」佩特西說。「最玄妙的道理,經他一說,我就懂了。」

8、 我們挖掘自己的靈魂,常常會挖到沒有被發現過的東西。

9、 在他的眼前,不可思議的死的謎還沒有解開,另一個同樣的不可思議的謎—號召人們去愛和生活的謎,又出現了。

10、 伏倫斯基表面上過著輕浮的社交生活,實際上卻是個辦事有條理的人。當他年紀很輕,還在武備學校讀書的時候,有一次手頭拮据,向人借錢,遭到拒絕,他感到屈辱,從此就再沒有在經濟上弄得很狼狽過。

為了使自己的生活始終保持有條不紊,他根據情況,或多或少,每年總有四五次肚子關門來處理經濟事務。他把這叫做結算或者清理。

編輯

相關焦點

  • 《安娜,卡列尼娜》a赴湯蹈火婚外戀,只有一個結局卻
    當卡列尼娜凱收回她的迴避態度時,傅倫斯基一度動搖,從遠處看一看盛開的玫瑰是件好事,如果故事發展成這樣,就沒有未來的故事了,然而安娜卡列尼娜此時確實被移動了卻。這位安娜卡列尼娜,一位上流社會女士,有家人和孩子,一直過著簡單而快樂的生活,這是非常樸素的平安。
  • 《安娜卡列尼娜》:多個家庭圖景的交織
    俄國作家列夫託爾斯泰筆下的《安娜卡列尼娜》描繪了多個家庭的生活圖景,它不僅僅專注於安娜和卡列寧一個家庭的敘述,反而還囊括了奧布朗斯基和道麗、列文和吉蒂兩個家庭的故事。就像作品開篇說的:「幸福的家庭有同樣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
  • 經典影片在線觀看 ▏安娜卡列尼娜
    說到託爾斯泰便想到安娜卡列尼娜。說到安娜便想到那句經典的開場語: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一起觀看電影《安娜卡列尼娜》 ▼說明:本片伯納德·羅斯執導,蘇菲·瑪索主演,1997年美國影片。又名《愛比戀更冷》、《浮世一生情》。
  • 《安娜,卡列尼娜》一場赴湯蹈火的婚外情愛情,結局卻只有一個
    當他看到安娜的一瞬間,被她驚人的美貌吸引,悸動的心無法控制自己的理智,隨即拋開了戀愛了許久的吉娣,對安娜卡列尼娜展開了熱烈的追求。明明知道安娜卡列尼娜有家庭,還是被她開朗陽光熱情快樂的性格吸引,不顧一切去追求不屬於自己的幸福。
  • 專欄·畫外因|高冷之下,是安娜卡列尼娜可愛可憐的靈魂嗎
    「在她短促的一瞥中,能發現她臉上有一股被壓抑著的生氣……仿佛她身上洋溢著過剩的青春……她故意收起眼睛裡的光輝,但它違反她的意志,又在她那隱隱約約的笑意中閃爍著。」以上段落,或許才是對《無名女郎》神情最貼切的描述。而這,是《安娜卡列尼娜》裡渥倫斯基對安娜的初印象。
  • 《安娜卡列尼娜》:生命在哪裡,奇蹟就在哪裡
    《安娜卡列尼娜》是託爾斯泰第二部裡程碑式的長篇小說,創作於1873—1877年 。作品由兩條既平行又相互聯繫的線索構成條是安娜與卡列寧、伏倫斯基之間的家庭、婚姻和愛情糾葛:#安娜卡列尼娜#一條是列文和吉娣的愛情生活及列文進行的莊園改革。
  •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安娜的一生
    看完了《安娜卡列尼娜》。故事一開始是可憐的是陶麗面對丈夫的出軌,無能為力。她的生活全部是為了她那五六個孩子。陶麗勤儉掎家。她一直以為她的愛情她的生活幸福美滿,可是在她發現丈夫出軌後便轟然倒塌了。安娜來做說客。在火車上遇見優倫斯基的母親,兩人一見如故,聊的很開心。在車站,有人臥軌自殺,那也是她第一次見到伏倫斯基。
  • 外媒曝BCC將拍《安娜卡列尼娜》劇集,《名利場》編劇加盟
    俄國文學大亨託爾斯泰的巨作《安娜卡列尼娜》自登報連載以來就廣受好評,即使已過一百多年,仍是很多人手中的經典讀物。對於經典作品,翻拍成影視作品也是不可避免的,這樣也是為了更好得傳承經典。《安娜卡列尼娜》被多個國家翻拍稱各種版本,近期,也有消息稱英國BBC將投資拍攝新劇集,這也引起了不少書迷的熱切關注。根據相關消息,新劇集仍處於籌劃階段,將由《名利場》的編劇格溫妮絲休斯來運作,劇情基本未變,繼續講述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劇人生及愛情故事,其它相關信息還未確定。
  • 《你好生活》女孩說朱迅像安娜公主,尼格買提問是安娜卡列尼娜嗎
    1月6日,在今天播出的《你好生活》中一個新疆女孩看見朱迅後脫口而出,「姐姐你好像安娜呀!」不得不說,一旦接受了這種設定,麻花辮再加上這雙大眼睛,朱迅就是就是安娜公主本人!被小女孩這麼一誇,朱迅估計得開心好幾天吧。不過尼格買提問安娜是誰?是安娜卡列尼娜嗎?真的好好笑!
  • 安娜卡列尼娜,一個女人的果敢與瀟灑
    「我是原創作者紅萍果兒,專注於文學文章創作」安娜卡列尼娜,一個女人的果敢與瀟灑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本俄國著名作家列夫託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安娜卡列尼娜》。列夫託爾斯泰用了整整四年的時間完成了這部著作。
  • 《安娜卡列尼娜》,一個平凡女人的不平凡一生
    作者是俄國著名作家託爾斯泰,也是優秀的改革家和道德思想家,除了《安娜卡列尼娜》,《戰爭與和平》也是其代表作。就作者個人來說,他出身於貴族,最後成為一個徹底的清教徒,他敢於和當時的社會作鬥爭,在她筆下的人物,或多或少的帶有一點他的個人色彩,如人物安娜卡列尼娜便是敢於和當時的社會作鬥爭的代表人物。在這部作品當中,作者巧妙地運用愛情來表達對腐朽的俄國上流社會的不滿,切入點不落俗套,以一個女人的一生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所想要表達的,值得一讀。
  • 歐陽修1句名言,迪麗熱巴3句話,啟迪人生
    文中有1句名言:「遇事無難易,而勇於敢為」。這句名言曾經激勵多少人在青春的逆行中,勇敢前行,為了家國、民族而奮鬥,書寫出人生的精彩華章。今天,也有無數仁人志士在青春的逆行中勇敢挑戰困難,奮進新時代!特別是眼下抗疫期間,又有多少青春的逆行,多少逆行者勇敢奮鬥共克時艱!
  • 《安娜卡列尼娜》:真正智慧的人,都懂得權衡生活與童話
    小說《安娜卡列尼娜》帶我們走進了一個女人跌宕起伏的悲慘一生,同時也展現了造就這一悲劇的背後原因。無愛的婚姻安娜卡列尼娜18歲時便嫁給了亞歷山大卡列寧,那是一位在官場中地位顯赫的人物,然而這段看似美滿的婚姻實則早已暗流湧動。這天,安娜的哥哥斯蒂瓦因婚外情與其妻子關係破裂,焦急的她連忙穿衣戴帽,趕去遠在莫斯科的哥哥家。
  • 從《安娜卡列尼娜》到《包法利夫人》:淺談安娜和艾瑪悲劇的異同
    文/陽光緣素讀完《包法利夫人》,細品主人公艾瑪的悲劇,讓我想起了《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不同階級下的女性,卻有著相似的命運。擁有浪漫主義思想、嚮往城市生活的艾瑪,和平庸、木訥、沒有上進心的查理根本就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他們的肉體雖住在同一所房子裡,靈魂卻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艾瑪向傭人哭訴:「這裡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安逸、無趣,但我要一天接著一天挨。
  • 哲學大師尼採的十句經典名言,充滿哲理,啟迪人生,值得牢記收藏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位德國偉大的哲學家、語言學家、詩人、作曲家、思想家的十句至理名言,句句啟迪人生,值得銘記。尼採的影響力有多大,舉個例子就知道了。據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士兵的背包中必備兩本書,一本是《聖經》,另一本是尼採的代表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值得一提的是,希特勒也是尼採思想的忠實擁躉,並付諸實踐,可見尼採在當時是有著多麼大的存在感。
  • 《安娜卡列尼娜》和《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教我們如何去愛一個人
    有人說,愛情不分年齡與對錯,但是這樣令人痛苦,使人絕望的感情算的上是愛情嗎?這讓我想起了很久之前讀完的兩本書,一本是《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本是《安娜可列尼娜》。前者是作者林奕含的真實經歷改編,講述了一個女學生房思琪從未成年就開始被她的語文老師李國華性侵,年幼的她對比完全不了解,只是覺得這樣不對,這樣是領她痛苦的。
  • 怎麼評價經典作品改編電影《安娜卡列尼娜》?
    如果說世界上,哪本名著最難被改編成電影,這部《安娜卡列尼娜》必然榜上有名。全本小說近百萬字,雖然這本書的名字是女主名字,但是書中所表達的世界觀遠超個人生活或是情感挫折能概括,書中涉及政治、軍事、階級和宗教等等,每一條都是值得被後人反覆研磨的課題,可以說是俄國版本的《紅樓夢》都不為過。
  • 《安娜卡列尼娜》:世間可有心如止水的愛情?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作家列夫·託爾斯泰的長篇小說,被譽為「世界十大名著」之一,曾被改編成多個版本的電影搬上螢屏。 01、面對渥倫斯基的追求,安娜一開始明顯是抗拒的,這來自她的教養和理智,也來自女性特有的矜持。
  • 安娜卡列尼娜婚內出軌,為愛付出一切的女人,會幸福嗎?
    安娜卡列尼娜一個美麗優雅的上流社會貴婦,丈夫卡列寧比她年長20歲,不解風情,一心只想著他的政府工作,醉心功名,孜孜於公務!安娜雖跟丈夫的感情不是很好,但是也相敬如賓,維持著家庭的溫馨生活!她非常愛她的兒子謝遼沙,因此在沒有遇到沃倫斯基的時候,她從未想過離開這個家!
  • ——帶你共讀《安娜卡列尼娜》上
    Groove Coverage - She03:50來自何茹何菓的經紀人Hi,我是愛看書的何茹:最近看了託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尼娜故事是這樣子的:話說在遙遠的彼得堡,安娜受哥哥斯基華的邀請來到了莫斯科。斯基華和伏倫斯基一起來到火車站接妹妹和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