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本特:讓孩子在壓力中享受成長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約翰·卡本特先生

中美兩國高中生升學規劃最大的差異是:中國學生既要應對國內高中課程又要準備國外考試,確實很辛苦,但這也是人一生中難得的鍛鍊機會——讓孩子學會在壓力中享受成長過程……周三11:18,現代快報記者連線了美國「怪才極客」、 擁有30年各國高中生升學指導經驗的約翰·卡本特先生。採訪比預定時間推遲了近兩個小時,遠在美國密蘇裡州聖路易斯辦公室的卡本特先生結束案頭工作時已是深夜10:20。但熱情、敬業的卡本特先生仍和快報記者交流了40分鐘時間,毫無保留地為中國學生的留美升學之路指點迷津。

談規劃差異

談規劃內容談升學建議

中美高中生的最大差異在於文化

從業30年時間內,卡本特曾為世界各國學生提供升學指導幫助,除了美國本土高中生,南美、亞洲等國際學生也都是他的指導對象。中國學生勤奮、愛學習是留給卡本特先生最深刻的印象,這也是吸引他近年來一直致力於幫助中國學生申請美國名校的重要原因。「中國學生我很喜歡,他們提供的優秀成績是非常令人振奮的。我很享受和中國學生一起工作的過程。」

與此同時,他也發現:現在中美兩國對升學規劃指導服務已沒有什麼區別,其中最大的差異在於中國學生對美國情況的了解有所欠缺。「有些話對中國人來說很正常,但對美國人來說卻很容易招致反感。如果把這些話用到美國大學申請材料中就對申請非常不利。因此,如果想到外國留學,首先要了解該國的文化。」

談規劃內容

學會了解自我、挖掘「閃光點」

作為美國大學升學委員會資深委員,卡本特被美國夥伴及學生家長稱為大學升學指導的「怪才極客」。到底有何獨特之處?「我在幫助學生做升學規劃時,花時間最多的是深入了解學生,在了解他們學習思維、性格、成長曆程基礎上挖掘出獨特的『閃光點』。而這些往往比SAT、託福等成績更引人注目。這些獨特之處也是最能吸引美國大學招生官、讓自己從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地方。」

在採訪過程中,卡本特先生強調說,「現在中國學生也越來越自信,但由於缺乏對自我的了解,不知道自己的閃光點是什麼,有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成長經歷,在我們看來往往卻是最值得關注的優點。」

在充分了解學生基礎上再結合學校招生要求和特點進行匹配、推薦,這是卡本特先生一直遵循的工作原則。就此,一個小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曾有位學生家長給出100萬元人民幣,要卡本特先生幫他的孩子在短期內申請到美國名校。當時就遭到了他的婉言謝絕,「好的升學規劃不是錢多就能解決的,而必須是建立在對孩子和學校深入了解的基礎上。我們升學規劃老師更像中國人常說的『媒人』。」

談升學建議

高中實踐不能為了應付活動而活動

據了解,美國本土高中生從高一開始就會參加很多社會活動,如參加各種社團、進社區、做環保宣傳等。通過這個過程,鍛鍊了孩子的團隊合作、領導力、社會責任及公民意識等。「美國大學很關注高中生通過參加熱衷的實踐活動學到了什麼、對學生本人的人生觀產生了哪些促進或者轉變等。因此,參加什麼活動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要真的熱愛和堅持。」卡本特先生發現:很多中國學生在學習之餘,參加了各種活動,但很難看出來究竟付出了多少努力、學到了什麼,這樣容易給人產生「為了應付活動而活動」的不良感覺。

臨近採訪結束時,卡本特先生希望藉助快報平臺轉告廣大中國高中生:升學,不是人生的終點而是起點。在申請半年到1年甚至2年時間中也是促進孩子成熟、實現人格完善的最好時間。「從現在起,建議準備前往美國讀書的學生多了解美國文化、學會獨立、合理安排時間、面對挫折。在壓力中享受成長的過程!」

現代快報記者 戴明夷

活動連結

金陽光

「美國高端留學說明會」

時間:4月2日13:30

地點:浦發銀行龍江支行(龍江體育館黃河大廈東側)

主講人:克萊爾·迪克遜(Claire Dickerson)

講座內容:解密美國名校招生辦錄取中國學生的流程和內幕

聯繫電話:66620242

專家介紹:

克萊爾·迪克遜是美國密蘇裡州大學升學諮詢委員會主席,密蘇裡州大學理事會AP課程顧問協會主席,全美升學諮詢委員會(NACAC)政府關係領導人會議主席。作為資深的美國大學升學顧問,克萊爾在該領域有超過36年的豐富經驗,積累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她所任職的學校有著名的私立貴族高中及公立中學,其間為大量美國高中生提供了升學顧問諮詢服務,並協助他們成功地被理想的優質大學錄取,保持著100%的成功率。

作為金陽光留學海外頂尖申請團隊,成員不乏來自於《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升學諮詢委員會全美15位董事成員之一的安娜莉博士、華盛頓聖路易斯大學本科部招生辦前副主任莉·納克斯、頂級文理學院漢密爾頓學院前國際招生辦主任瑪麗·凱倫、擁有30年行業經驗的美國大學升學委員會資深會員約翰·卡本特及克萊爾·迪克遜等。

相關焦點

  • 享受成長喜悅,教育應該讓孩子更幸福
    (原標題:《教育應該讓孩子更幸福》)一群人在劇場看戲,一個人站起來了,周圍的人也相繼站起來,最後整個劇場的人都站著看戲……這是社會學中的劇場效應。近年來,這個概念頻繁地被用到教育中。今年同樣火出圈的社學會概念是內卷,毫無意義的內耗在教育中已然十分普遍。
  • 《最美的鄉村》知道母親在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就知道辛蘭到底承擔了多大的壓力
    說真的,大家都有過童年,也都在童年的時候享受過溫暖博大的母愛。一個孩子在5、6歲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家人的陪伴。每次看到辛蘭跟孩子相關的故事,都很容易熱淚盈眶——她當然知道孩子需要陪伴,也知道陪伴孩子的重要性,但是為了扛在肩上的擔子,又不能不選擇暫時離開孩子。對於一個母親來說,工作中或許要背很多的KPI,但心底對於孩子的那份母愛,才是她承受的最大壓力。
  • 中戲畢業做全職媽媽卻養的孩子想跳樓?孫莉享受胡可反對,你呢?
    雖然一個家庭單獨配備了一名全職媽媽來帶孩子,但是親子關係和孩子的成長仍舊問題不斷。但也有壓力,因為我可能沒有媽媽期望的那麼好。現在想想,這是一種無形的壓力,因為我需要用我的好,來為媽媽的決定買單。我見過有些全職媽媽把自己的犧牲放在嘴邊,每天都嘮叨孩子,教導孩子要優秀。這樣做無形中給孩子很大壓力,一旦孩子覺得自己做不到媽媽的標準時,親子大戰就爆發了。還有些全職媽媽將犧牲不斷地說給另一半聽,希望另一半能看到。此時另一半的感覺就是,這個決定是你做的,你應該喜歡這個決定啊,怎麼現在覺得這麼不好,那我天天掙錢養家,我也很累啊,我說什麼了?長此以往,就會影響夫妻關係。
  • 當孩子說「媽媽,我的壓力好大」時,我們該如何緩解孩子的壓力
    可畢竟是孩子,有時候調皮搗蛋起來,也少不了她一頓揍。「媽媽,我壓力好大呀!」今天,小雨正在上班,兒子給她打電話突然來了這麼一句,她撲哧一聲笑了出來,說「你小小年紀,知道什麼是壓力啊!」大人覺得好笑,可能是因為孩子稚嫩的口吻配上這樣老成的話語,有點不協調吧!
  • 家庭壓力大 易導致孩子肥胖
    家庭壓力大易致孩子肥胖(資料圖)瑞典研究人員在報告說,家庭壓力大會增加孩子患肥胖症的風險。為了研究家庭壓力與肥胖的關係,瑞典林雪平大學研究人員以7443個家庭為研究對象,從這些家庭的孩子出生開始就對他們進行跟蹤調查,一直到他們長到5至6歲。這些孩子中52%是男孩。研究人員對比分析了這些家庭的「壓力水平」,以及造成家庭壓力的各種因素,如家庭中突然有人因事故或疾病死亡、父母離婚、失業、遭受暴力襲擊、父母關係緊張以及孩子成長中遇到問題等。
  • 電影《狗十三》:孩子成長中的這些教育問題不容忽視
    在全家人的壓力之下,李玩變得越來越沉默,繼母和新弟弟的加入讓李玩覺得自己越來越像這個家的外人。最後,在一系列「中國式教育」裡,李玩漸漸長成了大人眼中那個「懂事、聽話」的女孩,完成了她的成長之路。隔代教育和言行暴力影片中的李玩,從小父母離異,跟著爺爺奶奶生活,而爸爸常年工作在外,很少和李玩交流,這就造成了李玩從小就生長在兩種極端的教育環境之下。一方面是爺爺奶奶的溺愛,一方面是父親和孩子之間溝通的貧乏,對孩子成長教育的缺失。
  • 《陪孩子終身成長》:什麼才是陪伴孩子一生的成長支柱?
    」如何才能塑造孩子強大的內心,讓他發現生活的美好、個人的價值?樊登老師在他的《陪孩子終身成長》一書中提出了3點:無條件的愛、價值感和終身成長的心態。第一,無條件的愛。給孩子無條件的愛,那麼孩子才能有信任、尊重和安全感。
  • 孩子在華泰文化的滋潤中成長
    當我和佩戴著華泰中學的校徽,跟自己一般高的兒子並肩挽手的走在大街上時;當我聽著他興致勃勃又充滿自豪地講述著溫馨有序的校園,和諧進取的班級,可敬的老師,可親的同學時;當我看著他在晨霧中邁著充滿生氣的步伐,信心百倍的踏進校園時;當我手捧著中秋節那天,他留給我們的兩個中秋月餅時……我深知,這是華泰的魅力感染了他,讓他在一個很健康快樂的環境中成長起來了
  • 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慢慢成長
    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慢慢成長
  • 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催著媽媽成熟的過程
    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催著媽媽成熟的過程那個一生下來就讓我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把他養大,不知用什麼來教育他,不知怎樣才是對他最好的愛的孩子,他,長大了,大得我需要仰望他,大到恍如隔世,很多時候,就象是我做了一個夢
  • 親友經驗談 | 陪孩子快樂成長
    孩子的成長永遠離不開父母的諄諄教誨和家庭的溫暖底色,每個優秀孩子的背後皆是智慧的長輩親友,正如每片遠洋的風帆背後都有一座堅毅而明亮的燈塔。「清華招生」正陸續推出「親友經驗談」專欄,我們期待著各位家長能夠與我們講述孩子的成長經歷,分享清華親友陪伴孩子成長成才的教育心得。
  • 帶娃學習《嚮往的生活》中的子楓,這才是孩子成長中本該的模樣
    而且,在慢慢的進行適應和接觸後,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相比較於第一次來這個節目,子楓真的是進步了很多,從很多方面來看都有成長和進步,而當你慢慢的觀察她在節目中的種種表現後,會發現,《嚮往的生活》中的子楓,才是孩子成長中,本該有的模樣。
  • 想要提高孩子的「抗壓力」,父母能做什麼?
    【新東方家庭教育微評】在充滿競爭的社會裡,我們背負著很多的壓力。很多時候,工作忙碌一天,已經快被壓得喘不過氣來了,回到家如果再碰到孩子因為一點小事撒嬌撒潑,更是怒上心頭,容易把全身的壓力又發洩到了孩子身上。其實,父母有壓力,孩子何嘗沒有壓力。很多時候,孩子那些看似無理取鬧的反常行為其實是壓力太大的表現,而孩子的壓力又常常來自於父母。如何辨識孩子的壓力,並幫助排解之,正是「壓力管理」這門好父母必修課的重點。
  • 孩子是你的一面鏡子,你的成長也暴露無遺
    由於親子關係的特殊性,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父母觀察和培育自我的最好機會。 家長們,不要因為有了孩子就放棄探索自己的「成長地圖」。許多時候,當你執著地栽培自己,反而更能享受與孩子共同成長的美好時光。
  • 最好的愛是和孩子一起成長
    、家庭、社會都面臨那些「不公平」的壓力。,她曾在節目中落淚表示,作為一個母親最想保護孩子。在孩子的成長中》一書中提到,「你必須成長,才能幫孩子成長」。,這樣不會把教育的壓力全部轉加到孩子身上。
  • 讓快樂伴隨孩子成長!
    ▲生物鏈呈現▲野餐我們看著孩子這一周從一開始互相不熟悉到認識,再到了解,最後到完全的放鬆,感受到了孩子們在有愛的老師和不評判的環境下逐漸釋放壓力、把心打開,回歸到本性之中的巨大變化。但這時,夏洛的生命卻走到了盡頭,而威爾伯又懷著感激之情,保護了夏洛的孩子順利誕生。成長中離不開朋友,朋友對於你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 成長=壓力+挑戰,磨刀不誤砍柴工,讓你在成長路上少走彎路
    這次主要分享的是跟大家學習關於成長的內容,如果你是願意努力工作的人,這次的內容希望你特別留意。在成功的路上學習多個本事可以少走彎路,但在學習成長中有兩個事情經常被人討論,一是做得越多是否越好,二是壓力越大是否成功的速度越快。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補充這方面的知識。
  • 《哪吒》:歡笑與淚水中看到孩子成長的另一面
    周末,兩位30+的寶媽,拋開孩子,相約在電影院來看一部動畫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看的過程中,前半程哈哈大笑,後半程竟然溼潤了眼眶。這部完全顛覆我們小時候記憶中的有關哪吒的故事,竟然讓我們看出了新意。在成長的過程中,敖丙身負龍族眾望,跟從申公豹學習本領,長成一名翩翩俊男子;哪吒則盡顯魔童本性,師從太乙真人調皮搗蛋,被人叫做「妖怪」,整日被關在府中,偶爾偷溜出府,所到之處,皆為廢墟。第一次敖丙出場,和哪吒區別太大了,一個彬彬有禮,一個玩世不恭,唯一的相同點就是都沒有朋友。
  • 養成一個孩子,需要舉盡全力自我成長
    這次家長論壇上分享的這些「別人家的父母」,也都不同程度地陷入過教育焦慮,但最終使他們「突圍「的路徑,不是陪孩子們在各大補習班裡學習,而是領著自己和孩子們一起成長,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和孩子共同建立一個「學習型家庭」。
  • 「愛築福娃」:讓福利院孩子享受愛的陽光
    今年,協會與福利院聯合,開展了「愛築福娃」——關愛福利院孤兒社會融入項目,對福利院的10個孩子開展一對一心理活動關愛幫扶,讓孩子們重拾自信,享受愛的陽光。「『愛築福娃』項目是2016年啟動的,前期主要開展講座和團體輔導,從去年開始,逐漸開始開展一對一輔導。」聊城市心理諮詢師協會會長李豔君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