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王朝延續了二百七十多年。出現過赫赫有名的「康熙,雍正,乾隆「等大有作為的皇帝。而我們周圍的日本只是一個彈丸小國,為何如此強大的清朝晚期卻打不過日本呢?
工農業對比
有句老話叫:「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古代時候的任何一場戰爭的勝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經濟水平和農業水平的強弱。經濟發展好,老百姓生活富足,那前線的戰士便無後顧之憂,把全部心思放在前線,可以安心打仗。不用在打仗過程中還擔心家裡的父母妻兒是否吃飽穿暖。農業水平的強弱可以直接決定老百姓能否吃飽飯的問題。」民以食為天「,連飯都吃不飽,戰鬥力肯定就會下降一個檔次。我們就先來看看當時的清朝和日本之間經濟農業水平的強弱。
先說清朝,在甲午戰爭發動的時候,清政府的財政體系還是封建時期的老一套,從稅收制度來看。清朝的稅收制為「攤丁入畝「,大概意思是,朝廷不會直接向老百姓收稅,朝廷只向地主收稅,而老百姓向地主交稅。這個做法聽起來挺合理的,可實際上卻有很大的弊端。
打個比方:你是生活在清朝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肯定得以種地為生。你不是地主就沒有土地,你想要種地的話首先得要向地主租地,當時的主流地租是50%,你辛辛苦苦勞作一年,這一年收成的50%都要交給地主作為地租。而朝廷向地主收稅的稅率卻僅僅是5%,所以這期間就有45%的差價落入了地主的囊中(這中間商可真是暴利)。而且由於地主有錢,自然跟當地官府的關係就會搞得很好,偷稅漏稅的事情那是家常便飯。在這種稅收制度下,你是農民,你會沒有意見?這肯定是不可能的。時間拖得越久,貧富差距就越大,老百姓心中的怨言也就越大。所以當時的「太平天國運動「才會鬧得那麼沸沸揚揚,清政府是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鎮壓下去。
日本明治維新前的稅收制度和中國差不多,但在明治維新後改了稅制。實行的是「地價地租「,在這樣的制度下,地主就很難偷稅逃稅,也避免了貧富差距的極端化,同時也維持了政府的收入一直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上。
基礎稅收差,自然發展工業的資金就不足。據不完全統計,清朝當時鐵路有400公裡左右,輪船26艘,機器棉紡廠4家,鐵錠13萬。而日本鐵路有2700多公裡,輪船680艘,機器紗廠40家,鐵錠38萬。這差距可不是一點點。
軍事實力對比
打仗除了打資源,另一個就是拼硬實力。畢竟就算你再有錢,如果不把錢花在軍事軍備上,打起仗來還是不中用。
大清朝的人口在巔峰時期達到了4億多,而當時全世界的總人口也就才10億左右,人口數將近全世界的一半。而當時日本的總人口也就4000萬左右。大清的人數是日本的10多倍。另外當時清朝的軍事綜合實力為世界第八,清軍人數大概100萬左右。日本軍人數大概為24萬左右,差不多是清軍的五分之一。
論軍事裝備,當時清軍的王牌部隊淮軍裝備的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連發步槍,加特林機槍,火炮等等。而其他軍隊裝備較差,有裝備進口槍炮的,也有老式火槍的。而日軍的裝備則是清一色的國產單發步槍和75毫米火炮。在海軍上,清軍有鐵甲艦2艘,巡洋艦11艘,魚雷艇12艘,加上炮艦等總噸位為41200噸,日軍有鐵甲半鐵甲艦3艘,巡洋艦19艘,魚雷艇37艘,加上炮艦等宗噸位為59000噸。
總的來說,論陸軍,清朝和日本之間差距不會很多,清朝稍強一些。論海軍,日本稍強。要輕言勝敗還不好說,還要看看指揮水平,畢竟從古至今以少勝多的戰役是數不勝數的。
指揮水平對比
清政府當時經歷了洋務運動,當時洋務運動的核心是「用洋人的武器來打洋人「,所以當時清政府購買了大量了國外先進武器,當時淮軍的大量先進武器就是在這個時候購買的。除了購買先進武器外,清政府還聘請了大量德國軍官來中國做顧問,學習德國的戰法戰術。
德國顧問來到中國後建議把中國的軍官組織起來,搞一個速成班,而當時的清軍將領很排斥德國顧問。覺得洋鬼子的戰法戰術並沒有什麼好學的,只要有洋人的武器就可以對抗洋人。所以,當時的部分清軍雖然裝備了一些先進的武器但在戰術,戰法上都還是封建古老的那一套,並沒有學習先進的現代化戰鬥經驗,而且很有可能有很多淮軍連武器都不會使用。
洋務運動對清政府的政治制度並沒有什麼改變,清朝還是那種傳統的封建統治制度。當權者依舊沉迷在「天朝上國」的夢裡,毫無自知自明。慈禧太后的奢靡生活依舊如初,過大壽時甚至挪用本來該用於水師添置戰船的軍費幾十萬兩來修建頤和園。
和日本正面交火的是當時費了不少精力組建的北洋水師。北洋水師的制度系統更是可笑至極。北洋海軍有個習慣,艦隊航行,無論白天夜裡,旗語還是燈光信號聯繫。總艦發出信號之後,接受的船隻不會馬上回答,得三番兩次的催促之後才會答應。就這樣一個破毛病卻一直改不掉,其他方面就更不用說了。比如每一艘艦船長官都帶著可以支配的大量公費,一是為了購買機油,二是為了修護保養。而很多艦管居然將這些公費全部私吞,害的軍艦上的大炮生鏽,機器零件壽命縮短,打起仗來自然是不行。
而反觀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全面地學習了西方的現代化指揮制度。令下,艦行,炮打。貪汙受賄的情況極少,軍艦每日清潔,維護時,我們北洋水師的大炮上卻是用來晾衣服。在指揮水平上完勝清政府。
所以清朝的戰敗是自然的。也說明,做任何事情,如果只是擺擺架子,做做表面工作最終一定會經受慘痛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