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兇者也》最驚心動魄的一場對話,發生在修車工宋老二和他的「朋友」貴哥之間,此刻電影已經逼近高潮。
蒙冤的宋老二,終於將自己追兇期間遭遇的種種蹊蹺串聯起來,還原了駭人的真相。他向參與其中的貴哥攤牌。對方惱羞成怒,乾脆合盤託出:就因為宋老二之前堅持不遷墳,開礦計劃被打亂,「村裡、縣裡、市裡、省裡多少人的財路」都給斷了;你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在錯綜複雜的利益格局中螳臂當車,卻還不知道多少人想要你的命?你卻還覺得冤?
「宋老二」劉燁和「貴哥」王硯輝
到此時,觀眾才會強烈地意識到,這畢竟是一部曹保平的電影。這位沉迷於社會性犯罪題材的學院派導演,終於還是忍不住,給自己迄今為止最為輕快的作品加了一個中國特色的陰暗背景。但正是這一點作者化的企圖,讓電影整體顯得更加違和了。
當然,「違和」並不等於不好看。
二愣子、倒黴殺手、美女和痞子,方言、巧合、現實取向和黑色幽默……有這些角色和元素,已足以讓《追兇者也》在國產犯罪片中出頭。
——不過,也難免讓人嗅到寧浩或蓋裡奇的味道。
某雲南邊陲小鎮忽現命案,嫌疑最重的宋老二(劉燁 飾)成了疑兇。無辜的二愣子修車工深以為恨,決定自己找到兇手以示清白。
一條線牽出其餘兩條:鄰村的小痞子王友全(段博文 飾)順著兇案撿了點便宜,不料撿來了宋老二的追擊和一連串更加莫名其妙的麻煩。
夜總會領班董小鳳(張譯 飾)以油膩的外表和濃重的東北口音,掩蓋著「五星殺手」的真實身份。正是他的一次失誤,讓他不得不死咬著上述二人不放。
三個倒黴蛋兒追的追、逃的逃、殺的殺,在黃土漫漫和燈紅酒綠之間一次次錯過又重逢。結局雖然驚險萬分,大體還算圓滿。
雲南邊陲小鎮的命案現場
比起《光榮的憤怒》的尖銳批判、《李米的猜想》的無望情愛、《烈日灼心》的壓抑和邊緣化,《追兇者也》在曹保平的作品序列中絕對算輕鬆愉快的,它無意指向人性深處或無常命運,而專注於機變、巧合帶來的戲劇性和笑果。
三位男主角沒多少糾結的心路,倒都有些一根筋的單純,段博文飾演的小痞子尤其歡脫——頂著個金黃色鍋蓋頭,他搞女人、偷東西、缺心眼兒地四處亂晃,大大衝淡了兇殺、陰謀等情節本身的幽暗慘澹。
電影的第一個小高潮,便是劉燁在山村小路上追打段博文。小路高低起伏、崎嶇蜿蜒,兩個男人摸爬滾打、雞飛狗跳;劉燁操著一口半鹹不淡的雲南方言,罵得又髒又帶勁。這樣熱鬧活潑又帶著功底的戲,在今天的國產片中有多難得,自然不必多說了。
但這畢竟是一部曹保平的犯罪電影。
這個從小生活在大同市邊緣的現實主義者,畢竟是喜歡反覆煎熬、刺激他那些善惡不定的男主角們。他自己總結過:「我是對遊走在道德邊緣的人有興趣。」而具體到《追兇者也》,這句話落在了殺手董小鳳身上。
聽聽這個名字,是不是讓你想起了古龍筆下的名俠陸小鳳?
而在電影中,除了外表,董小鳳也像個武俠小說中的奇人:平日在風月之地忙裡忙外、低頭哈腰,甚至要送自己深愛的女人去給客人取樂;而一轉身,他又是個自視甚高的「專業人士」、「頂尖高手」,號稱接下任務絕不失手。
可是隨著情節推進,這層外殼步步碎裂。
在貴哥背後的勢力眼中,這個「五星殺手」不過是條咬不對人的蠢狗,要用刀抵在腰上、用人民幣打腦門才能調教明白。而董小鳳忍辱負重、殺人如麻,說到底也是因為被不良房地產商騙光了錢。他急著撈一筆,好帶著女友過上平靜的小日子……
嗯,怎麼說著說著感覺畫風有點不對?
是的,這就是片中的違和之處。這樣的背景、處境,並沒有隨著黑色喜劇式的敘事風格而得到幽默處理。相反,電影在觸及它們時,還會留下相當空間渲染其沉重和悽涼。
當看到宋老二和貴哥驚心的對質,聽到宋老二沉痛表白自己不想無處祭拜妻子,誰還能對著這個固執的釘子戶笑出聲來?
當屢屢出錯、處處倒黴的董小鳳最後在女友樓下被捕、痛陳自己也是黑暗現實的受害者,觀眾們也不免要疑惑——我究竟是該為惡有惡報而高興,還是為人心不古奸商橫行、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而嘆息呢?
總之,類型的交織和紛亂,使得具備商業片品相的《追兇者也》最終效果並不圓熟。
另外,劇本本身也欠缺精密——畢竟,一部高質量的寧浩/蓋•裡奇式電影必須極其慎重地運用「巧合」元素,而《追兇者也》在這方面還未臻佳境。
但是,曹保平功力尚在,影片製作細節經得起推敲。
在演員表現方面,也有劉燁拿下的一尊上海電影節影帝獎座來驗證。也許不少人會為張譯抱不平。畢竟,他在片中的沉溺和喜興,確實比劉燁第n次出演耿直糙漢「有戲」。但想到劉燁這次盡力呈現的層次和細節、感嘆的「多年來第一次有了琢磨演戲的感覺」,又讓人不好意思再有疑議。
想來不禁悽涼。算到今夏,當年那個23歲拿下金馬影帝、26歲又獲金雞影帝的少年英才已沉浮往復了十二年,又拿下有分量的大獎。獲獎後,他反覆感謝曹保平,說這樣的導演「像大熊貓一樣稀有」。
而從《追兇者也》來看,觀眾也盡可繼續期待「大熊貓」曹保平的新作《白麻雀》。相比於跳脫而實驗式的黑色喜劇,想必還是回歸他拿手的正劇風格,更能讓我們領略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