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繼瑞幸自爆財務問題後,教育中概股龍頭企業好未來教育集團也自爆內部問題,而同瑞幸一樣,此前也曾遭受渾水做空。雖然其稱」作假「的部分佔總營收較少,但顯然造成了口碑的崩塌。這家中國市值最高教育巨頭,狂奔16年,口碑崩塌後靠什麼跑出「好未來」?
4月8日,好未來教育集團公告稱,在例行的內部審計過程中,該公司發現某些「員工不當行為」,懷疑問題員工與外部供應商合謀,偽造合同等文件,錯誤誇大「輕量級(LightClass)」的銷售數據。據悉,這名僱員已被當地警方拘留。
消息公布後,好未來盤後股價一度暴跌近30%,隨後跌幅收窄。公告還標明,截至2020年2月29日結束的2020財年中,「LightClass」(輕課)銷售額約佔公司總營收的3%到4%。好未來自上市以來是教育中概股龍頭企業,從上市起就幾乎保持著每年40%左右的盈利增長水平,一直很受到投資者追捧。無論是好未來的起步,還是投資者的爭相入局,口碑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同瑞幸一樣,好未來此前也曾遭到混水的做空,在2018年6月13日到7月26日,做空機構渾水(Muddy Waters Research)曾發布了四份針對好未來的做空報告,指出其有虛增利潤的嫌疑,被好未來一一反駁。然而,如今好未來卻自曝家醜,雖然其稱」作假「的部分佔總營收較少,但顯然造成了口碑的崩塌。新業務「輕課」是好未來創立的一款小學課程學習APP,屬於教育類學習工具應用軟體,提供小學生在線學習服務,2018年2月正式上線。眾所周知,在線上教育競爭激烈的如今,原本依靠線下布點紅利擴張增長的好未來也開始投資布局線上,不過投入的營銷成本頗高,造成其增速放緩。
這家中國市值最高教育巨頭,狂奔16年,口碑崩塌後靠什麼跑出「好未來」?
曾遭渾水襲擊做空
好未來也曾遭做空機構渾水看空。好未來於2010年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為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小學教育機構。
在上市的前9年裡,好未來從未出現過虧損,因為良好的盈利能力,股價一直走在上升通道中,市值超過了新東方。也正是因為連續的高增長,以及投資者的追捧,被做空機構渾水盯上,指向其高增長背後存在虛增利潤的行為。
2018年6月13日,渾水在其官網發布針對好未來的做空報告,指控其正欺詐性的創造利潤,還控訴好未來在核心培優業務的健康狀況上誤導投資者。當時做空的主要論據有兩個:一個是輕輕家教有關交易中虛增利潤,另一個是收購順順留學過程中增厚了利潤。按照渾水的預計,2016-2018財年期間,好未來的淨利至少被誇大了43.6%;渾水預計在2016-218財年期間,好未來的累計淨利潤率只有8.8%,但是好未來披露數據為12.4%。其還稱,好未來的案例可以比肩美國證券市場上最大醜聞之一——安然案件。
在2018年被渾水機構做空後,好未來一夜之間股價蒸發了20億美元,股價從46美元跌至30美元的低點,但在隨後的一年時間裡,好未來的股價不僅漲回原有水平,並在2020年初股價創出59美元的新高點。不過,雖然好未來市值創下新高,但2020財年露出了疲態。
2020財年,上市9年一直盈利的好未來突然出現連續兩個季度虧損且虧損持續擴大,引起了資本的關注。好未來2020財年第一季度公司應收增速進一步放緩至27.6%,去年同期增速超過70%。到了第二季度,好未來營收增速持續放緩,而且淨虧損還在擴大。
2020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好未來營收為9.336億美元,同比增幅為33.8%,而去年同期的營收增幅超過53%。其中,學而思培優、勵步英語、摩比思維館等線下培訓業務是其主要收入來源,佔好未來總營收的76%,但當季營收增速僅為25%。而佔總營收63%的核心業務學而思培優小班課,其營收同比增幅為20%。
其虧損原因,主要是市場寒冬下營銷支出負擔大以及長期投資擴張導致,而從財報可以看出,線下仍是好未來營收的主要來源,不過增速較前幾年大幅放緩,背後或是將更多重心投至布局線上業務,而線上業務目前能貢獻的業績有限。
頗有意思的是,好未來由盈轉虧,市值卻創下了新高,好未來官方認為這是戰略性虧損,並不影響自身後續發展。近幾年,線上教育崛起,有欲取代線下教育的勢頭,而作為傳統教育巨頭,自然不會放過這片藍海。不過,也有業內人士稱,現在線下教育仍是主導市場,好未來此舉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事實上,在線教育的獲客成本非常高,而顯然由於好未來進行線上業務的轉型戰略,持續投入,導致銷售和營銷費用維持在高位,影響盈利能力。2020財年好未來第一季度季度營銷費用為1.55億美元,同比增長64.4%,增幅頗為顯眼,而到了6-8月銷售和營銷費用達到2.633億美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517億美元大幅增加73.5%。
而好未來持續的」燒錢「模式不只是爭對線上教育,比如線下低價招生。這或許是背水一戰也或許是燒錢卡位市場,但這也導致了第二季度財報更大規模的虧損。
高增長放緩背後
不過,或許更重要的是,憑藉線下口碑教育起家的好未來,或難將手段復刻至線上,在線教育並不是簡單地將線下的課程搬到線上。
2003年,俞敏洪的北大師弟張邦鑫創辦了奧數網,第一個「學而思」教學班開班。當時由於非典肆虐,中小學大規模停課,北大學生張邦鑫也不得不關閉了此前創辦的數學輔導班,轉而成立了問答社區「奧數網」,而免費給在家孩子解答難題,給其帶來了良好的口碑。在非典過後,數學輔導班複課,大批曾在奧數網提問的學生繼續追隨到線下。
這一年夏天,張邦鑫和同學曹允東共同湊了10萬創業資金,學而思教育正式註冊成立。雖然2006年,新東方登陸納斯達克,在美敲鐘上市,而彼時學而思教育總部剛搬進學而思總部。但2017年,已更名為「好未來」的學而思市值達到127.43億美元,以1.28億美元的優勢首超新東方,撼動了後者一直穩坐教育企業第一的交椅。
在這十年時間裡,學而思教育憑藉口碑快速壯大,還有市場觀點認為,好未來早前擴張布點「壓著打」,上市後的逐年增長源於擴張期的布點紅利,以及獲客成本較低——好未來的營銷方式以口碑為主,通過網際網路(家長幫)和類「飢餓營銷」打造。不過,其目標可不只是培訓機構。
2013年,學而思更名為好未來,其定位也從中小學培優機構改為「用科技與網際網路來推動教育進步的公司」。創始人張邦鑫稱,好未來希望從一個培訓機構變成一個教育機構,從一個線下公司變成一個科技服務公司,從一個中國公司成長為一個全球性公司,從一個運營驅動的公司成長為一個數據驅動的科技公司。
而事實上,市場給予好未來的已經是網際網路公司的估值。由於所處行業不同,教育機構和網際網路公司有著不同的估值模型,但好未來超過300億美元的市值已經趕超58同城,追趕微博、攜程等網際網路公司。而在口碑以及網際網路因子下,好未來吸引了很多投資者的加入。
2014年原藝龍(曾在美上市,後私有化退市)副總裁羅戎的加盟,在投資者關係方面給好未來增加了關於教學質量、口碑、科技、投資布局等想像空間,藉助教育行業爆發的大勢,打開了好未來市值的上升通道。另外,善於價值投資的高瓴資本在2017年底買入了好未來股票,也被認為是為其口碑價值背書。
而這次自曝,無疑將損壞好未來的口碑,無論在營業收入中佔比大小,且還將對其此前的連續高增長產生質疑。這家中國市值最高教育巨頭,狂奔16年,口碑崩塌後靠什麼跑出「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