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中的「楊四郎」是什麼結局?楊四郎的原型是誰?

2021-02-13 歷史伴你行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歷史伴你行  ,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楊四郎是楊業四子,天生俊朗,武藝高強,據說是當時京師眾多少女心中的理想郎君。楊四郎年少叛逆,他的父親和母親時常對他不認可,這也使得楊四郎有了忍辱負重的性格,而楊四郎也是七郎八虎中唯一長壽的人。不過楊四郎只是民間傳說人物,他的真正原型是宋朝官員王繼忠,如果了解王繼忠一生的經歷就會發現他和楊四郎有很多相似之處,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下王繼忠,一起來看看吧。

「楊家將」故事裡,在宋遼「金沙灘之戰」中,楊四郎被遼人俘獲,招為駙馬。十五年後,楊四郎過關探母,助宋破遼。這個故事,被京劇改編為 《四郎探母》。但楊四郎的歷史原型並不姓楊,而是促成了澶淵之盟的王繼忠。

按《宋史》記載,楊業七子之中,無一人被俘,且只有幼子戰死沙場。而宋真宗趙恆藩邸舊人王繼忠的經歷,與楊四郎頗為相似。

王繼忠自幼與趙恆相識。相傳趙恆為開封府尹時,曾經叫來算命者,給他的幾名親信摸骨。當算到王繼忠時,算命者道:「此人可訝。半生食官祿,半生食胡祿。」真宗笑而遣去。

宋真宗即位後,王繼忠迅速得到升遷,終至定州副都部署。鹹平六年(1003年)四月,遼軍圍攻定州,定州都部署王超命王繼忠率1500名步兵偵察敵情,結果被遼軍發覺。

王繼忠部被圍困,而王超卻拒絕支援(潘仁美曾拒絕支援楊家將),致使王繼忠部全軍覆滅,王繼忠本人被俘。隨後,王超向朝廷報告軍情,言「副總管王繼忠陷沒」。宋真宗以為王繼忠陣亡,非常傷心,下詔追封王繼忠為大同軍節度使,又恩蔭王繼忠的四個兒子為官。

次年,遼聖宗大舉興兵南侵, 宋真宗決定御駕親徵。這時,真宗收到一封從遼營中輾轉送來的密信,寫信人正是王繼忠。宋真宗這才知道真相:王繼忠被俘後,蕭太后得知他是宋真宗藩邸舊人,便招為己用,授官戶部使,還將一名契丹貴族女子許配給他。王繼忠表示,將盡心效忠遼國。這次王繼忠給宋真宗寫信,是為了說服真宗跟遼國和談。宋遼兩國徵戰日久,誰都討不到好處,反而承受人力、物力的巨額消耗。到了宋真宗、遼聖宗一代,雙方都有了厭戰之心。因此,儘管遼聖宗此番大舉興兵南下,但同時接受了王繼忠的提議,通過私人渠道向宋朝表達和談之意。而宋真宗皇帝儘管在宰相寇準的堅持下,決定御駕親徵,但他內心深處渴望和平。

只不過,雙方既未建立正式的溝通機制,也缺乏基本的政治互信,和談便無從開始。這時,身份特殊的王繼忠,成了最合適的宋遼高層通信中介。

接到王繼忠密信後,宋真宗沒有馬上派使者議和,但很快覆信,交待王繼忠:可向遼主轉達宋朝亦有停戰之意,若遼方有誠意,可通過「邊臣聞奏」。「邊臣」指的是與王繼忠私交不錯的莫州將領石普。於是,兩國一邊在前線廝殺,一邊通過王繼忠、石普這一私人渠道,保持著最高層的間接秘密通信,許多前線將領都不知情。

「天波府」是怎麼來的?

在宋朝正式遣使抵達遼營談判前,雙方停戰議和的願望,以及怎麼和談的細節,都是靠王繼忠、石普這個私人渠道來溝通。如果沒有王繼忠的建議和牽針引線,很難有後來的「澶淵之盟」。王繼忠也因促成「澶淵之盟」有功,受到宋遼雙方的一致褒獎。遼國方面,遼主「以繼忠家無奴隸,賜宮戶三十」,又給王繼忠封官晉爵,先後封其為琅邪郡王、楚王、南院樞密使(南院大王的手下,《天龍八部》中蕭峰曾任南院大王)等,並「賜國姓」,因此王繼忠又叫「耶律宗信」。宋朝方面,宋真宗每次遣使出使遼國,都不忘記帶一份厚禮送給王繼忠。繼忠每接到真宗禮物,「對使者亦必泣下」,也會託使者給宋真宗帶回他回贈的禮物。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宋真宗「賜王繼忠諸子天波門外官第一區」。有意思的是,小說「楊家將」故事中,楊家的府邸就叫作「天波府」。

按宋朝方面的史料記述,王繼忠實際上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曾經委託宋朝使臣「懇請 (宋真宗) 致書國主,召己歸」,但真宗猶豫再三,沒有答應他,因為按「澶淵之盟」約定,宋朝不能要求遼國遣還降將。宋真宗只能告訴王繼忠,「國主若自許卿歸,則當重幣為謝」。但遼主並沒有批准王繼忠之請。

以上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楊家將楊四郎的結局:楊延朗楊四郎最後回國了嗎?
    娶妻孟氏金榜;金沙灘一戰被俘,將楊姓拆木易,與鐵鏡匹配夫妻,十五年後,過關探母,助宋破遼,多有功勳,得以與家團圓,是七郎八虎中唯一長壽的人。一、電視劇中的楊四郎楊四郎原本是滿門忠烈的楊家將中的一員,但最後卻成了敵對國家的金刀駙馬。這種巨大的反差,使他成為楊家將中性格最為複雜的傳奇人物。
  • 楊四郎是誰?楊四郎怎麼死的?
    父親:楊業 母親:佘太君 排行:老四 一般稱號:楊四郎 職業:北宋大將 楊四郎,名楊貴,字延輝或延朗,楊業的第四子,故稱「楊四郎」,使菊花點金槍。
  • 楊家將楊四郎為什麼被民間奉為水將軍?
    楊四郎在一些地方傳聞中變成了羊頭人身,得道成仙后能夠保佑人們,所以被奉水將軍,不過太過玄幻。而且不同地方版本不同,還有放牧人楊四、南宋起義軍楊么、楊泗將軍等等。道教神仙保平安水將軍屬於民間簡略說法,也有說鎮江王爺、水界神將、平浪王之類的。
  • 新聊齋:瘋丐楊四郎
    當地有一位姓張的學究,早年也曾在京中做官,在當地非常有名望,他讀過楊四郎的詩文,覺得這是一個可塑之才,於是就資助楊四郎讀書。楊家十分貧困,楊父知道兒子的才學出眾,於是就把孩子託付給張學究,張學究就把他收為關門弟子。在張學究的幫助下,楊四郎的學識越來越出色,很快就靠著自己的努力,在三年後考中了舉人。
  • 雜談:楊四郎這樣的男人
    我一直想描述一下楊四郎。他打動了我。雖然是個戲曲中的人物,但他所面處的人生困境,那些無奈,難以言說的悲哀,隔著時間,隔著次元空間,仿佛仍能觸摸得到。在某本小說裡看到過一句話,說沒有什麼故事打動得了你,除非正好是你心底的那個。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心底有這麼個故事。以下。
  • 楊四郎PK陸文龍 同樣的叛徒不同的下場
    不同的是,同為叛徒,楊四郎因《四郎探母》成了孝子的典範,廣受讚譽;而陸文龍認祖歸宗卻不得賞識,嘉許甚少。不信你看看舞臺上,四郎探母特別是《坐宮》一折已成經典,而陸文龍的戲卻鮮有上演。難道是我們的祖先無意疏漏嗎?或者觀眾喜歡老生?非也。先說楊四郎的故事。卻說在宋遼兩國的一次戰役中,楊四郎被俘。他把自己的姓拆開了,改名叫「木易」,騙過了遼軍。
  • 楊四郎是否叛徒?《四郎探母》是壞戲嗎?
    它與清代宮廷戲有什麼關係?  楊四郎這個人物,在《宋史》裡《楊業傳》中記載楊業有七子。至於楊四郎的活動確無史可查,只是在文藝作品中才有了他的行動。這說明楊四郎儘管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但在戲劇和小說中,它只是一個帶有濃厚傳奇色彩的藝術形象。《孤本元明雜劇》中的《開詔救忠臣》裡首次從文字上出現了楊四郎的線索。劇中人韓延壽有一段念白:俺人馬浩大。
  • 【網友投稿專欄】《少年楊家將》:千軍萬馬獨身闖 一身是膽好兒郎
    提到楊家將,你的腦海中會首先想到哪個版本的電視劇?反正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對胡歌版的《少年楊家將》一直難以忘懷。 《少年楊家將》著重展現了楊四郎、五郎、六郎、七郎的青春風採,融合愛情夢想與家國讎恨。對另外三個大哥的印象則不是很深,現在回頭重看,才發現扮演楊大郎的是《甄嬛傳》中的果郡王允禮,扮演楊二郎的是《仙劍奇俠傳三》中的溪風。
  • 舞臺再立「楊四郎」
    舞臺再立「楊四郎」 臺邊的胡琴、鑼鼓陣陣作響,臺下的觀眾沉醉其中,臺上「楊四郎」的一聲「叫小番」掀起了整個劇場的興致。小小的林慕昔偷偷地伏在角落邊,日復一日地打探著這片神奇之地發生的悲歡離合。慕昔的家就在這劇院的旁邊,經常在這兒演出的戲班子早就吸引了小慕昔的興趣。
  • 護國軍楊家將有多少名女將?楊家將簡介
    鄒蘭秀,楊二郎次妻,為原北漢降將憲州花槍令公鄒銅之女,人號「花槍鄒二娘」,家傳梨花槍法,後此槍法傳楊門後人。董月娥,楊三郎妻,有書稱花謝玉、朱月梅或花似玉,為原北漢降將忻州鐵弓令公董鎮洪之女,人號「神射董三娘」。孟金榜,楊四郎正妻,有書稱林素梅、雲翠英或羅氏女,為原北漢降將代州銅錘令公孟志遠之女,人號「神力孟四娘」。
  • 胡歌攜楊家男團熱血來襲!
    《少年楊家將》復播了,不是翻拍,是復播!當年真是被《穆桂英之大破天門陣》裡的耶律皓南迷得不要不要。《少年楊家將》這部劇,是以人盡皆知的「楊家將」故事為藍本,講述了宋朝時期內憂外患的情況下,面對奸臣潘仁美和遼軍的陰謀詭計,楊家男兒熱血沙場、保家衛國的故事。
  • 《少年楊家將》看不到結尾的一部劇,再多喜歡的明星也堅持不了!
    2006年,唐人出品了一部《少年楊家將》,當時不是特別火,真的是有理由的。當然,並非劇爛。這部劇,真的能夠算得上是超高水準的古裝劇。可就算這部劇中,全是喜歡的熟悉面孔,我看了幾次,也很難堅持到結尾。《少年楊家將》講述了宋太宗時期,天波府楊家,滿門忠烈,抗擊大遼,最終落得七子去,六子還的下場,最終佘太君帶著女將,披甲上陣,擊退遼軍的故事。這部劇一開始,楊業帶著幾個兒子打了勝仗歸來。這個時候的天波府還是一個溫馨和諧的大家庭,兄弟姐妹一起,生活幸福。
  • 四郎楊延輝探母的原型,源於遼國宰相韓延徽,他是耶律阿保機心腹
    楊四郎楊延輝在楊家將中算是比較幸運的角色,他並沒有像其它兄弟那樣戰死沙場,而是完整的過完了自己的一生。楊延輝在楊家將裡面的故事不多,其中以「四郎探母」的段落最為著名,被改編成了評書、戲劇和影視劇等多種藝術形式。
  • 胡歌、劉詩詩等巨星雲集的《少年楊家將》復播,童瑤當年差點淹死
    近日,有媒體透露,14年前突然停播的熱播劇《少年楊家將》即將復播,並且由優酷視頻獨家播出。當年,這部由華誼兄弟和上海唐人聯合出品的大型古裝熱血偶像劇,集合了娛樂圈的眾多實力派青年演員胡歌(楊六郎)、何潤東(楊四郎)、彭于晏(楊七郎)、何建澤(潘仁美之子潘豹,吳磊配的音哦)、袁弘(耶律斜)、陳龍(楊五郎)、劉詩詩(楊四郎媳婦羅氏女)、童謠(潘仁美之女潘影)等人,這部劇可以說是一流配置了。
  • 17年前的這部劇,才是唐人影視的顏值巔峰之作,結局比仙劍還虐!
    17年前的這部劇,才是唐人影視的顏值巔峰之作,結局比仙劍還虐!《楊門女將之女兒當自強》是唐人影視在2001年出品的一部古裝傳奇電視連續劇。劇集主要講述了北宋時期楊家將四代人物的人生經歷。喜歡看楊家將故事的同志們看的津津有味,也是兒時喜愛的一部古裝劇。
  • 歷史上楊家將有八大美女,哪個死得最慘?
    而提到巾幗英雄那麼楊門女將一定首當其衝,楊家將八大美女的名聲也十分響亮,至今人們在品讀這段歷史的時候都會禁不住讚美。 民間傳說中,楊家將滿門忠烈,楊門女將的名聲更有過之,不論是楊家將的媳婦,還是楊家的女兒,甚至是燒火丫鬟,都身懷絕技。
  • 《少年楊家將》14年後重回熒幕,胡歌:初心尚在、熱血永存
    十四年前,一部《少年楊家將》熱血上線,以眾人皆知的「楊家將」故事為藍本,講述了楊業一家忠烈鼎盛時期的故事。他們是保家衛國、馳騁沙場的忠烈之士。這部劇勾起了許多觀眾對「楊家將」故事的興趣。也成了不少人的童年回憶。
  • 《少年楊家將》復播,鮮衣怒馬少年郎,胡歌攜手熱血楊家男團來襲
    一月十日零點,優酷將獨家上線《少年楊家將》,一別十幾年,當初的熱血少年們又回來了。胡歌(楊六郎)、彭于晏(楊七郎)、何潤東(楊四郎)、陳龍(楊五郎)、袁弘(耶律斜)、劉詩詩(楊家四媳婦,羅氏女)等等,這樣的配置放在現在無疑是一部要大火的劇。無奈這樣的陣容在十四年前卻沒有讓這部劇獲得非常好的收視,但是喜歡這部劇的觀眾們卻不少,如今這部劇將復播,而且是高清的版本,眾多劇迷們也是表示非常期待。
  • 《燕雲臺》如果你喜歡楊家將,你可能不會喜歡蕭燕燕
    如果你的腦海中,對於蕭燕燕的歷史比較難以聯想起來,那直說吧,這位大遼皇后蕭燕燕與楊家將之楊四郎延輝,還是丈母娘與女婿的關係。京劇《四郎探母》大家都很熟悉了。北宋時期的楊家,共生了六個兒子,兩個女兒,後來又收了一個義子。因他們個個都是英雄好漢,每個人都能帶兵打仗,上陣殺敵,獨當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