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蕩」與「詭譎」:臺灣政局撲朔迷離

2020-12-27 華夏時報

李雯心

2020年1月11日,臺灣地區四年一度的地方領導人與「立法委員」「二合一」選舉剛剛落幕。在此次選舉中,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賴清德當選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得票817萬餘張,得票率為57.1%,而在另外兩組候選人中,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張善政得票552萬餘張,得票率為38.6%;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餘湘得票60萬餘張,得票率為4.3%。在臺灣地區立法機構總共113個席次中,民進黨獲得61席,國民黨獲得38席,臺灣民眾黨獲得5席,「時代力量」黨獲得3席,「臺灣基進黨」獲得1席,無黨籍及未經政黨推薦者獲得5席。2020年「大選」的結束成為臺灣政局新形勢的開始,未來仍舊風雲詭譎。

民進黨黨內政鬥或更趨激烈

民進黨在此次選舉中獲得勝利,不僅繼續掌控執政權力,還維持了「立法院」多數席次的優勢。在一段時間內,蔡英文在黨內的權威性會得到一定程度的鞏固,但為了獲取勝選,民進黨在選舉過程中埋下了諸多隱患。一是政策買票將使島內的經濟、民生問題雪上加霜。在「九合一」選舉中翻轉藍綠競爭形勢的經濟、民生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因應此類問題,蔡當局並沒有提出根本解決之道,只是在選舉過程中,利用對媒體的操控及競選議題的轉移,使其負面效應沒有在選前發酵出來。選後,伴隨選舉議題的降溫及執政的運行,經濟及民生議題將再次成為民眾最為關切的話題,並且蔡當局為了勝選,在選前大力度政策買票,將加劇經濟問題的嚴峻性。二是民進黨鼓吹大陸「威脅」,強修「反滲透法」,製造「綠色恐怖」,導致兩岸關係的複雜性與風險增大,並不符合島內民眾渴望和平,渴望兩岸交流良性發展的最大民意,尤其在選後,兩岸關係惡化的消極作用會更加深層次顯現,凸顯蔡當局執政能力低下。三是接班人選將加劇黨爭烈度。蔡英文當選後將不再面臨連任壓力,但後續民進黨接班人選將成為黨內競爭的焦點問題。賴清德從「敵手」到「副手」,在初選中與蔡英文分庭抗禮,火力十足,但為了各自的政治盤算,最終兩人組成「CP」,共同參選2020年選舉,據悉賴清德獲得接班人承諾,但在黨內仍面臨「強棒」鄭文燦等人的挑戰,能夠獲得兌現,恐怕還存在很大變數。因此,民進黨的未來發展仍然存在很多隱患,蔡英文仍然有可能在之後的執政中面臨提前「跛腳」的窘境。

國民黨的改革前景不明

在「九合一」選舉中,國民黨獲得巨大的優勢,完全逆轉了態勢,根據歷史經驗,很有可能乘勝追擊,重新獲得執政權,實現政黨輪替。但國民黨卻在2020年「大選」中徹底敗北,不僅沒有獲得「大位」,在「立委」席次上也幾乎接近谷底。黨內外要求檢討的聲音四起,外界普遍認為此次的敗選與國民黨沒有完成整合,黨內政治鬥爭嚴重有很大的關聯性。

黨內被強烈的低氣壓氛圍環繞。據報導,敗選後國民黨召開了工作會議,會中討論將成立項目小組深切檢討、深入討論,並提出改革方案。國民黨內陷中常委「辭職潮」,如「立委」江啟臣、蔣萬安、黃昭順、沈智慧、楊瓊瓔、臺北市議員徐弘庭以及彰化縣議長謝典霖等接連跟進辭職,已出現「骨牌效應」。對此,國民黨14日發布新聞稿表示,本屆中常委原應於去年10月屆滿前改選,但因應2020年「大選」之故,經「全代會」通過延長任期迄今,故無所謂辭職問題。15日,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率一級主管正式向國民黨中常會請辭獲準,由中常委林榮德代理國民黨主席。國民黨青年派於下午怒闖中常會與中央黨部,強烈要求換人換路線。另外,中常會提出組發會所擬「2020年中國國民黨主席補選作業細則(草案)」等,將於1月17日辦理補選公告,當天起到2月3日開放參選人進行黨員連署,總計18天,投票改選將與3月7日舉行。

此次選舉的結果對於國民黨造成重大的衝擊,不管是黨內運作制度還是權力結構等都亟待重新的盤整,茶壺中的風暴已開始旋轉。新的黨主席人選,新的中常會以及黨的路線選擇都將成為未來國民黨改革中備受關注的問題,也決定其未來發展態勢。若改革不能順利完成,黨內仍舊紛爭不斷,國民黨也可能面臨分裂或崩解的可能。另外,在此前的四年中,民進黨一直利用公權力全面打壓政敵。國民黨的生存空間被大幅壓縮,黨費的籌集都一度困難,此後的四年中,恐仍將面臨政治清算的危機。國民黨能否成功渡過危機是臺灣政局變化的重要觀察點。畢竟,國民黨仍然是島內兩大黨之一,具有較為穩定的基本盤及深厚的發展根基,並且握有多數縣市的執政權,仍然具備挑戰民進黨,終止其執政的機會與空間。

此外,韓國瑜的動向也是牽動國民黨發展的重要面向。在「大選」落敗後,韓國瑜將面臨罷免投票。Wecare高雄等公民團體發起罷免韓國瑜高雄市長一職的活動並於去年12月26日將第一階段3萬份罷免提議書連同罷免理由書送至「中選會」。罷免程序正式啟動,罷免投票最快將於5月份舉行。韓國瑜將面臨「雙殺」風險,同時國民黨也將面臨再度失去高雄市執政權的危機。

第三勢力的影響不容小覷

臺灣的政治制度更利於兩黨制的鞏固,第三勢力發展的空間非常有限,再加上第三勢力政黨林立,票源分散,能量難以匯集,影響力一直比較有限。經過此次「立委」選舉,第三勢力黨的實力消長再次重新洗牌。由臺北市長柯文哲新成立的臺灣民眾黨異軍突起,成為國、民兩黨之外的第三大黨,2016年新成立的「時代力量」黨儘管能量相較上屆有所削弱,但也拿到了3席,可以在「立法院」組建黨團。親民黨、新黨都未在「立委」席次上有所斬獲。另外,從「立委」選舉的得票分布上看,藍綠陣營支持者都有分裂投票的情況,國民黨的區域「立委」票與政黨票分別為563萬票與472萬票,相差91萬票左右,而民進黨的分別為633萬票與481萬票,相差152萬票。由此說明,國、民兩黨的政黨吸引力在下降,部分票源流向了第三勢力黨。

而在第三勢力黨的部分,目前來看最有影響力的是臺灣民眾黨,其成立對於親民黨與「時代力量」黨等都有削弱的效果。經此一役,臺灣民眾黨不僅在「立法院」掌握了一定的話語權並且獲得政黨選舉補助款,已經基本站穩了腳跟。基於國民黨未來發展態勢不明朗,其他第三勢力小黨力量有所消逝,不排除會有其他勢力投靠臺灣民眾黨,使其持續做大。另外,臺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的臺北市長任期僅剩2年多的時間,從其組黨、運作「立委」選舉及表態來看,蓄力角逐2024年「大位」的意圖比較明顯,並且選後臺灣民眾黨已握有直接提名2024年「大選」參選人的資格。

黨派博弈的複雜性將增強

臺灣「立法院」是臺灣地區最高民意機構和「立法」機構,在臺灣政治體系中扮演著諸如「『國情』的聽取者、人民的代理人、權力的制衡者、事項的參決者、荷包的控管者、『總統』的問責者」等諸多角色,發揮民意代言及決策中心功能,是各政黨擴大政治影響力的主戰場。從此次「立委」的席次組成來看,民進黨單獨過半,仍然握有較強的話語權甚至是強渡關山的實力。但從「立法院」的運作機制來看,「政黨協商」等制度的設計也給予小黨牽制與監督大黨單方面決策的空間。此次,國民黨席次數僅比上屆多3席,實力變化不明顯,臺灣民眾黨與「時代力量」黨可以自組黨團。目前來看,「立法院」中第三勢力黨多為綠營政黨,如「時代力量」黨,「臺灣基進黨」等,臺灣民眾黨的柯文哲也與民進黨競合關係複雜。藍營小黨親民黨、新黨等在此次選舉中都未能攻進「立法院」。

儘管都具有綠營色彩,但其間仍然存在複雜的政治博弈。民進黨的政治目的自然是不斷蠶食小黨,壯大並穩定力量,爭取長期執政。而其他第三勢力小黨則希望不斷擴張力量,提升政黨獨立性,因此綠營政黨之間仍然存在激烈的資源競爭與政治博弈,尤其臺灣民眾黨將在未來的發展中挑戰民進黨權力的全方位收緊政策。未來,國民黨、臺灣民眾黨及「時代力量」黨的「在野聯盟」能否成行,在不同議題上如何競合也成為影響蔡當局各項決策、法案等能否順利通過的重要面向。(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博士)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王義偉

相關焦點

  • 回顧與展望202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
    回顧與展望202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 2020年12月31日 08:54:00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回顧與展望202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
  • 2019年臺灣政局波詭雲譎、變化複雜
    2019年,臺灣政局主要圍繞2020年臺灣地區兩項選舉發生激烈鬥爭和複雜變化。民進黨當局執政陷入困境,但通過大肆操弄「反中拒統」、香港問題轉移執政不彰的焦點,謀取選舉私利。國民黨面對東山再起的有利客觀形勢,未能抓住民意脈動,逐步陷入被動。
  • 2020年臺灣政局總評估(1)
    另外本人其他臺灣系列文章,可以在主頁右下角點擊:404-→臺灣系列,也可以點擊:https://mp.weixin.qq.com/mp/homepage?也因此,2018年的地方選舉+10項公投,對臺灣政局走向,乃至兩岸關係,有非常大的影響。不過,很多國內的相關文章,包括臺研機構的部分文章,洋洋灑灑N大篇,數據一大堆,表格幾十頁,並沒有什麼用,無非是文抄公。我們不做這個事情。本人一貫認為,不能定性,定量再多也是拿數據糊弄人。
  • 新憲法草案流產 泰政局仍然混亂
    原標題:新憲法草案流產 泰政局仍然混亂  泰國國家改革委員會6日就新憲法草案進行表決,247名委員中僅105人投下贊成票,未能獲得所需的至少124票贊成,新憲法草案「流產」。   增添動蕩因素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主任趙幹城認為,新憲法草案被否決表明泰國各政治派別仍缺乏共識,為政局走向增添了動蕩因素。被否決的新憲法草案最核心的內容包括設立國家改革及和解戰略委員會、允許非內閣成員為總理、參議員大多數由任命而非選舉產生,其中最具爭議的是設立國家改革及和解戰略委員會。
  • 臺灣政局震撼彈
    韓若被成功勸進,將是臺灣政局的震撼彈。「韓粉的逆襲」從罷免王浩宇拉開序幕,2月6日罷免高雄市議員黃捷若再過關,將是一個轉捩點。藍軍若把這兩座堡壘攻下來,勸進韓國瑜的力量肯定會更大。韓去年被罷免後回到雲林老家沈潛,傳出將在農曆年後從公益復出。但即使韓待在家裡幾個月沒有動作,也很少發文,人氣、聲量依舊不減,讓政壇嘖嘖稱奇。
  • 2020臺灣這一年|臺灣政局呈現「綠大藍小白萎縮」態勢
    作者 齊臺軒 特約評論人 2020年,島內政局處於「二合一」選舉後的盤整期,民進黨「一黨獨大」態勢得以進一步鞏固,各政治勢力雖圍繞「中天關門
  • 一個富二代引發的韓國政局動蕩,總統原來是傀儡?!
    大概就是這種低潮期的不離不棄才會讓樸槿惠視崔順實為閨蜜對其信任有加了吧———我是韓國政壇動蕩的分割線———然後隨著媒體越扒越深入證據也越扒越令人震驚這件事也漸漸從最開始的總統閨蜜女兒走後門上大學演變成了一場韓國政壇的大動蕩根據韓國媒體28日的最新爆料除了已經被曝光的崔順實外還有其他7人幹預國政就連韓國文化事業預算案
  • 「暗殺時代」,清末動蕩的政局,革命黨人對清廷大員的暗殺
    儘管這些暗殺活動存在著這樣或樣的失誤與局限,有的成功,有的失敗,但均對清末政局產生過直接而重大的影響,皆是反清革命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都為日後辛亥革命的勝利做出了自己的重要貢獻。政治暗殺對清末政局、朝局產生的重大而多方面的影響,則是革命黨人當初未曾明確預期到的。首先,革命黨人的政治暗殺沉重打擊了清最高統治者的信心。1907年,徐錫麟槍殺安徽巡撫恩銘以後,不但滿族親貴,朝廷大吏人人驚恐,即使是一向專權自信的慈禧太后也深受打擊。
  • 臺灣政局震撼彈
    韓若被成功勸進,將是臺灣政局的震撼彈。「韓粉的逆襲」從罷免王浩宇拉開序幕,2月6日罷免高雄市議員黃捷若再過關,將是一個轉捩點。藍軍若把這兩座堡壘攻下來,勸進韓國瑜的力量肯定會更大。韓去年被罷免後回到雲林老家沉潛,傳出將在農曆年後從公益復出。但即使韓待在家裡幾個月沒有動作,也很少發文,人氣、聲量依舊不減,讓政壇嘖嘖稱奇。
  • 《電鋸驚魂9:螺旋》曝全新海報 氛圍陰森詭譎
    瀰漫的霧氣中僅有幾盞射燈照明,營造出《電鋸驚魂》系列一貫的撲朔迷離、陰森詭譎氛圍。
  • 外交部: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對白俄羅斯社會製造分裂和動蕩
    外交部: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對白俄羅斯社會製造分裂和動蕩 2020-12-22 19:23:51   來源:央視網
  • 2020年臺灣「立委」選舉複雜詭譎
    李雯心臺灣地區2020年「二合一」選舉進入衝刺階段,除了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競爭激烈外,各黨也在努力爭取「立委」席次最大化。目前,各政黨區域「立委」的參選人選及不分區「立委」的名單逐步底定,選情已快速升溫。
  • 美國大選後,臺前高官警告臺灣處於「險狀」!
    據臺媒報導,日前,臺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在「美國總統大選後的東亞新局勢」論壇上,列出當今兩岸險狀的七個特點,呼籲臺灣切忌走回「躁」的路線,蔡英文應停止推動「兩國論」,否則兩岸回歸「鬥」的劇本,大陸不會忍太久。據報導,蘇起表示,今年臺灣與大陸在密集擦撞中,已經把現狀變成險狀。
  • 風雲詭譎 《雨血》系列武俠世界縱橫志
    《雨血》系列遊戲中濃鬱的古龍武俠風格劇情,將江湖中的黑暗陰謀,刻畫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深度。武林中的那些恩怨情仇,隨著《雨血》系列遊戲中詭譎陰暗的敘述方式,正徐徐展開。  藝術品一般的水墨場景,中西合璧、完美交融的遊戲旋律,緊張刺激的戰鬥手感和競技氛圍,以及古龍風格的劇情迷局,凝聚成了一個獨特的武俠世界。縱橫於《雨血》系列遊戲中,感受風雲詭譎的陰謀江湖吧!
  • 平庸之主鄭經遇上康熙,被兵不血刃收復臺灣也是無能為力
    六月十四日清晨,施琅帶領著隊伍浩浩蕩蕩向澎湖列島進發,正式收復臺灣。僅僅用七天時間,施琅就徹底拿下澎湖。七月五日,施琅接受鄭克塽的投誠,十八日帶著皇帝的詔書兵不血刃接管臺灣全境。前前後後用了一個月多點時間就徹底收復臺灣,不得不說滿清朝廷確實很牛,更重要的是對手鄭經實在無能為力,才會被摧枯拉朽的幹掉。
  • 臺北小巨蛋敲打蔡英文 臺灣和大陸永遠分不開!
    是維護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共同政治基礎,還是推行「兩國論」、「一邊一國」的「臺獨」分裂主張;是繼續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之路,還是重蹈挑起臺海緊張動蕩的覆轍;是增進兩岸同胞感情與福祉,還是割裂同胞間的精神紐帶、損害同胞根本利益,在這些重大問題上,臺灣當局更須以實際行動作出明確回答,並接受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大陸對臺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
  • 蒲美蓬:動蕩泰國的穩定器和減壓閥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每每在泰國政局異常緊張的關鍵時刻,他出面幹預,尋求非暴力解決的出路,在不少政治紛爭中一錘定音。泰國國王蒲美蓬·阿杜德(Bhumibol Adulyadej)拉瑪九世10月13日去世,享年88歲。他1946年登基,1950年加冕,深受泰國國民愛戴,地位神聖,是世界上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君主,僅次於法國的路易十四。
  • 穩定政局後,吉國代總統第一時間會見我大使,並作出幾點重要承諾
    前段時間,西部鄰國吉爾吉斯斯坦議會選舉結束後,國內政局立刻發生動蕩,首都多個地區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在混亂中抗議者甚至還佔領了位於首都比什凱克、集總統府和議會辦公地點為一體的政府大樓「白宮」,並釋放了被關押的前總統阿坦巴耶夫。此後,吉國形勢不斷變化,反對派與時任總統熱恩別科夫展開激烈博弈。
  • 電影外的真實:臺灣黑道勢力到底有多黑
    本片講述了太子幫五兄弟一起闖黑道,然而後壁厝老大的死,使整個艋舺黑道局勢發生了劇烈動蕩,太子幫五人的友誼也因此面臨挑戰。在殺機四伏的情形中,五兄弟面臨著黑道與友情的抉擇。臺灣黑幫和日本黑幫一樣,喜歡全身溫曼紋身實際上,臺灣黑社會勢力一般都是黑白通吃,因而對當地的政局走向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