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敏勇:率先為病區每位患者設「專屬中醫檔案」

2020-12-22 瀟湘晨報

溫敏勇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戰「疫」事跡:作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第一批國家支援湖北中醫醫療隊隊長,1月27日,他帶領17名隊員加入國家中醫醫療隊奔赴武漢抗疫前線,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先後接管兩個病區共69張床位,主收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在抗疫一線,他堅持發揮隊長「頭雁」作用,因地制宜提出了一系列改進措施,突出中醫藥特色優勢,率先為每一位患者設立「專屬中醫檔案」,親自為每位患者開具中藥處方,一人一方,病區中醫藥使用率達到100%,取得顯著效果,受到眾多患者的肯定和稱讚,獲評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

溫敏勇是今年3月5日獲得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表彰的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之一。他參與過「抗擊非典」和「援疆」工作。

2003年,「非典」肆虐,尚在讀研究生的他在導師帶領下,發揮專業所長,積極參與中醫藥防治「非典」工作。2012年,他克服家庭困難報名援疆,在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進行了一年半的援疆工作,當地百姓們親切地稱他「溫太醫」,獲評喀什地區「2012年優秀共產黨員」「喀什地區省市第七批優秀援疆幹部人才」。

面對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1月24日(除夕)下午,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黨委發出支援武漢號召,溫敏勇毫不猶豫第一個響應報名,他說:「我是呼吸專科及重症醫學專科醫師,有援疆經驗,有中醫基礎理論專業背景,有應急事件的處理經驗。作為黨員,我去一線義不容辭!」

1月27日,作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支援湖北武漢醫療隊隊長,他帶領17名隊員加入國家中醫醫療隊廣東團隊奔赴武漢抗疫前線,支援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距離本次疫情發現地——華南海鮮市場1.8公裡,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即確診於此。溫敏勇到達後,和隊員們一起爭分奪秒地做好優化就診流程、病人分層管理、病區感控布局等安排,因地制宜落實了一系列改進措施。同時開展對全體醫療隊員穿脫防護衣培訓,務求人人過關才可上崗,在日常工作中嚴格執行,確保了全體醫護人員的安全。他第一時間根據感控要求著手隔離病房改造工作,高效制定工作機制,使醫療隊在到達武漢第三天就正式進入戰鬥狀態。

醫療方案制訂、危急重症搶救、突發事件處理、後勤補給、關愛隊員……他超負荷連軸轉,睡眠嚴重不足。高峰期時,由他主管的病區由一個擴大到兩個,有的隊員累倒了,他二話不說悄悄頂上。

到達武漢後,他每天進入病區查房,為病區每一位患者開具中藥處方。同時指導診療方案,協調開展危重症遠程中醫會診,前線後方集思廣益,對症下藥,病區中醫藥使用率達到100%,取得良好療效。他在國家衛健委診療方案基礎上,因地制宜,結合病人實際情況辨證施治,實施一人一方個體化治療。溫敏勇結合當地新冠肺炎患者的發病特點和病區工作實際,依據中醫診療「十問歌」的診斷要求,製作了統一的查房記錄表,對基本資料、症狀、舌脈象等一系列進行簡化填寫,同時使用手機對患者舌像進行採集、一一對應,資料匯總後建立了一套中醫四診資料庫,使每個患者都有了自己的「專屬中醫檔案」。醫生根據患者不同的症舌脈情況分期進行辨證施治、遣方用藥,如中藥湯劑、中成藥、中藥針劑。截至3月15日,他負責的病區累計收治119例新冠肺炎患者,其中危重11例、重症87例,經治療,109例症狀改善,這包括了發熱、咳嗽、氣喘、乏力、納差等改善和影像學改善,其中治癒出院84例。

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良龍 通訊員 張秋霞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零距離接觸「望聞問切」,為患者建專屬中醫檔案
    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溫敏勇第一個報名,被醫院任命為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1月27日一早,溫敏勇帶隊加入國家中醫醫療隊奔赴武漢抗疫前線,隨後接管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四病區。他帶領團隊與當地醫務人員並肩作戰40多天,為患者建立專屬中醫檔案,病區中醫藥使用率達到100%。3月11日,他和團隊所接管的病區實現新冠肺炎患者「清零」,於3月20日圓滿完成救治任務離鄂返粵。
  • 【你有多美】患者點讚如春風 | 國家中醫醫療隊一線抗疫實錄
    每天,醫生組織查房時,除細心查看病情外,總不忘為患者送上一句鼓勵的話語;有的患者因為焦慮失眠,護士們便幫患者做穴位按摩、耳穴貼壓等,極大緩解了患者的焦慮;因為病區內飲食單調,隊員們擔心患者營養跟不上,每次進病區還會為患者帶去米糊、雞湯等營養品。每一句鼓勵的話語、每一次貼心的照料都溫暖著患者的內心。
  • 傳承嶺南特色,釋放中醫發展新活力
    通過建設網際網路醫院,患者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遠程諮詢、遠程會診、檢查預約、製劑配送等一系列醫療服務。 疫情中,網際網路醫院發揮了巨大作用。該院率先通過微信小程序搭起網際網路醫院診療諮詢平臺,解答患者關於新冠肺炎的相關問題;充分發揮溫病學特色優勢,成立了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國家重點學科專家組,連線醫院援武漢、援荊州醫療隊,為當地疑難重症的新冠患者提供遠程協助。
  • 全市率先!武漢這家定點醫院新冠患者清零
    3月6日武漢江夏區中醫醫院患者清零醫院封閉消毒後即將恢復正常醫療業務接診普通病人3月6日下午6點,武漢江夏區中醫醫院住院部前,5臺120救護車一字排開,藍色的警燈閃爍,警笛奏響了勝利的凱歌。緩緩駛離江夏區中醫醫院。
  • 煙臺市牟平區中醫醫院:中醫護理「小」方法 解決患者「大」問題
    自煙臺市牟平區中醫醫院開展優質服務深化年活動以來,骨傷科二病區護理人員積極響應,深刻認識優質服務的意義和內涵,轉變服務理念,努力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專業、高質量、人性化的護理服務。       在骨傷科二病區,由於手術創傷、麻醉、牽拉等刺激,加之脾胃虛弱、功能失調,導致術後腸蠕動功能消失,腹脹、排氣和排便功能障礙等胃腸功能紊亂,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和心理負擔
  • 【前線醫護日誌】中醫耳穴壓豆有效改善睡眠病區裡受熱捧!
    【前線醫護日誌】中醫耳穴壓豆有效改善睡眠病區裡受熱捧!金羊網  作者:陳映平 王軍飛 宋莉萍  2020-03-13 沒想到這次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場上,中醫特色護理大受追捧,作為一名中醫護理人,我內心滿是驕傲和自豪!
  • 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中醫力量(一線抗疫群英譜)——記中國中醫科學院...
    化溼敗毒方是治療新冠肺炎有效方藥「三藥三方」之一,是中國中醫科學院國家援鄂抗疫中醫醫療隊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研發的中藥創新藥物。這支醫療隊是首批馳援武漢的國家中醫醫療隊,由中國中醫科學院組建,主要由西苑醫院和廣安門醫院共35名醫護人員組成,接管武漢金銀潭醫院南樓一病區,開闢中醫抗疫示範田。
  • 大連醫生讓雷神山颳起「中醫風」 更讓病患折服!
    元宵節當日正在值班的他,來不及吃晚飯,來不及與家人告別,匆匆趕赴機場與隊員們一起奔赴武漢雷神山醫院……讓中醫文化在雷神山深入人心進入武漢雷神山醫院後,王利被任命為A2病區副主任。此外,他更是在病區中對康復期患者推廣八段錦等中國傳統養生保健功法,增強患者的體質,對患者的危重症轉輕及縮短治癒周期都起到了積極作用,雷神山醫院也颳起「中醫風」,中醫文化在雷神山深入人心。隨著採用中醫療法的患者療效顯現,雷神山醫院採取中醫治療的覆蓋面也日益增多。
  • 山西盂縣中醫醫院中醫經典病房正式開科
    盂縣中醫醫院院長張東明在致詞中講道:傳統醫學科以弘揚中醫國粹、中醫經典理論,造福百姓為宗旨,中醫特色病房,經典病區遵循「能中不西,先中後西,中西醫結合」的建科理念,以古中醫經典理論指導臨床,採用結合多種中醫的內外治為廣大患者提供傳統、和諧、健康、綠色、高效的疾病診療和康復模式。中醫經典病區揭牌儀式由中醫醫院副院長郝培生主持。
  • 【中國中醫藥報特別報導】呼六病區上演生死時速
    02  生死:逝者已去,要為下一個生命而努力  北中醫團隊接管的呼吸六病區,是由醫院原來泌尿科、心臟科、婦科合併的病區,位於醫院老樓的六樓頂層,醫護人員需走樓梯把大量的醫療物資搬上去。30日下午3時,患者已經陸陸續續來到呼六病區,北中醫團隊第一批隊員正式進入隔離病區。
  • 中國醫大一院渾南院區心血管病區開診記
    11月5日,我院院長尚紅院士帶領全院相關科室領導和工作人員來到渾南院區心血管病區調研,心血管內科主任孫英賢教授、護士長花宇就病區的籌備情況向尚紅進行了匯報。
  • 「北京神護」 巧施中醫妙方
    劉清泉作為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幫助武漢打造了首個中醫方艙醫院,在百忙之餘,他多次趕到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與北京醫療隊共同展開病例討論,為患者們提供更全面的中醫診療方案。重症醫學科年輕醫生陳騰飛不僅精於中醫,在重症病房,陳騰飛多次成功搶救重症患者,把他們從死亡邊緣搶救回來。一位80多歲的危重症患者不僅新冠肺炎症狀嚴重,還曾出現過休克,血壓也不穩定。
  • 四川援鄂護士病區度過生日:祝我的患者早日康復!
    秦娟進駐的武漢紅十字會醫院距華南海鮮市場僅1.5公裡,她所在的醫療隊小組負責一個30張床位的病區。28日生日當天,是她第一次進入病區開展護理工作。秦娟在病區度過32歲生日秦娟說,在病區,有生活不能自理沒有家屬照顧的患者,有產後一周和孕28周的疑似患者……4個小時的戰鬥沒有停歇,不能吃飯、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凡是口罩壓過的地方都有絲絲疼痛,悶在防護服裡呼吸困難,全身都是汗水,工作結束2個小時後她才緩過神來。
  • 成都中醫腫瘤醫院趙春天仁心仁術患者好口碑醫師
    像這樣的案例很多,趙春天主任二十年如一日,用高超的醫術回饋患者的愛戴,敬業,刻苦專研,攻克各種腫瘤難題,為腫瘤患者保駕護航。2、行醫多年,認可度高,覆蓋面廣,複診率高趙春天主任繼承了祖輩們醫學真傳,在中醫治療腫瘤領域取得了顯著成績,深受患者及家屬的信賴及推崇,開診以來,複診率達到了近九成,得到了來診患者和家屬的認可。
  • 中醫「慢郎中」成戰「疫」急先鋒
    如何繼承好老祖宗留下的珍貴遺產,使中醫藥更好地造福患者,保障人民健康,是廣東中醫藥人持續探索的主題。此次疫情防控,廣東中醫人也義無反顧,衝鋒在前,奮戰在援助武漢、本地防控乃至支援海外的多條戰線,在有效救治大量患者的同時實現醫護人員零感染,在隔離病區中為中醫圈粉無數,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中國方案」做出了重要貢獻。
  • 5批中醫國家隊集結 武漢所有方艙醫院配備中醫專家
    中醫力量  5批國家中醫醫療隊抵漢抗擊疫情  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帶領中醫國家隊到漢,進駐市金銀潭醫院。這是第一個進入武漢的國家中醫醫療隊,也是第一個接管重症病區的中醫醫療隊。由此開闢中醫藥抗擊疫情的新戰場。
  • 北京中醫醫院醫療隊援漢記:中西醫結合療法很關鍵,古方抗疫立功勞
    從「死亡線」拉回患者早在1月21日,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受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委派,飛赴武漢開展新冠肺炎的中醫救治工作。劉清泉作為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幫助武漢打造了首個中醫方艙醫院,在百忙之餘,他多次趕到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與北京醫療隊共同展開病例討論,為患者們提供更全面的中醫診療方案。
  • 對腫瘤患者的康復,中醫治療的關鍵是扶正祛邪——以乳腺癌患者為例
    但在一段時間以後,這位患者又被查出患有乳腺癌,甲狀腺也重新出現了結節。當時該患者淋巴細胞百分比偏低、血色素偏低、血小板計數偏低。1983年英國學者Snow調查250名乳腺癌患者後提出不愉快的生活事件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較大的生活壓力與乳腺癌之間是一種因果關係。心理,生理不健康對身體的損傷表現為信息超負荷和信息低負荷壓力,這兩種不同狀況的壓力對乳腺癌的發生存在明顯的不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