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敏勇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戰「疫」事跡:作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第一批國家支援湖北中醫醫療隊隊長,1月27日,他帶領17名隊員加入國家中醫醫療隊奔赴武漢抗疫前線,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先後接管兩個病區共69張床位,主收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在抗疫一線,他堅持發揮隊長「頭雁」作用,因地制宜提出了一系列改進措施,突出中醫藥特色優勢,率先為每一位患者設立「專屬中醫檔案」,親自為每位患者開具中藥處方,一人一方,病區中醫藥使用率達到100%,取得顯著效果,受到眾多患者的肯定和稱讚,獲評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
溫敏勇是今年3月5日獲得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表彰的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之一。他參與過「抗擊非典」和「援疆」工作。
2003年,「非典」肆虐,尚在讀研究生的他在導師帶領下,發揮專業所長,積極參與中醫藥防治「非典」工作。2012年,他克服家庭困難報名援疆,在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進行了一年半的援疆工作,當地百姓們親切地稱他「溫太醫」,獲評喀什地區「2012年優秀共產黨員」「喀什地區省市第七批優秀援疆幹部人才」。
面對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1月24日(除夕)下午,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黨委發出支援武漢號召,溫敏勇毫不猶豫第一個響應報名,他說:「我是呼吸專科及重症醫學專科醫師,有援疆經驗,有中醫基礎理論專業背景,有應急事件的處理經驗。作為黨員,我去一線義不容辭!」
1月27日,作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支援湖北武漢醫療隊隊長,他帶領17名隊員加入國家中醫醫療隊廣東團隊奔赴武漢抗疫前線,支援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距離本次疫情發現地——華南海鮮市場1.8公裡,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即確診於此。溫敏勇到達後,和隊員們一起爭分奪秒地做好優化就診流程、病人分層管理、病區感控布局等安排,因地制宜落實了一系列改進措施。同時開展對全體醫療隊員穿脫防護衣培訓,務求人人過關才可上崗,在日常工作中嚴格執行,確保了全體醫護人員的安全。他第一時間根據感控要求著手隔離病房改造工作,高效制定工作機制,使醫療隊在到達武漢第三天就正式進入戰鬥狀態。
醫療方案制訂、危急重症搶救、突發事件處理、後勤補給、關愛隊員……他超負荷連軸轉,睡眠嚴重不足。高峰期時,由他主管的病區由一個擴大到兩個,有的隊員累倒了,他二話不說悄悄頂上。
到達武漢後,他每天進入病區查房,為病區每一位患者開具中藥處方。同時指導診療方案,協調開展危重症遠程中醫會診,前線後方集思廣益,對症下藥,病區中醫藥使用率達到100%,取得良好療效。他在國家衛健委診療方案基礎上,因地制宜,結合病人實際情況辨證施治,實施一人一方個體化治療。溫敏勇結合當地新冠肺炎患者的發病特點和病區工作實際,依據中醫診療「十問歌」的診斷要求,製作了統一的查房記錄表,對基本資料、症狀、舌脈象等一系列進行簡化填寫,同時使用手機對患者舌像進行採集、一一對應,資料匯總後建立了一套中醫四診資料庫,使每個患者都有了自己的「專屬中醫檔案」。醫生根據患者不同的症舌脈情況分期進行辨證施治、遣方用藥,如中藥湯劑、中成藥、中藥針劑。截至3月15日,他負責的病區累計收治119例新冠肺炎患者,其中危重11例、重症87例,經治療,109例症狀改善,這包括了發熱、咳嗽、氣喘、乏力、納差等改善和影像學改善,其中治癒出院84例。
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良龍 通訊員 張秋霞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