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離接觸「望聞問切」,為患者建專屬中醫檔案

2020-12-22 騰訊網

1月24日(除夕)下午,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黨委發出支援武漢號召。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溫敏勇第一個報名,被醫院任命為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1月27日一早,溫敏勇帶隊加入國家中醫醫療隊奔赴武漢抗疫前線,隨後接管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四病區。他帶領團隊與當地醫務人員並肩作戰40多天,為患者建立專屬中醫檔案,病區中醫藥使用率達到100%。3月11日,他和團隊所接管的病區實現新冠肺炎患者「清零」,於3月20日圓滿完成救治任務離鄂返粵。

戰「疫」54天

心語心願:

願我們守護過的湖北「親人」幸福安康!

——溫敏勇(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該院首批馳援湖北醫療隊隊長。)

「作為黨員,去一線義不容辭」

1月24日(除夕)下午,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黨委發出支援武漢號召。溫敏勇第一個響應報名,並被醫院任命為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於1月27日帶領17名隊員加入國家中醫醫療隊,奔赴抗疫最前線。

他說:「我是兼有呼吸專科和重症醫學專科醫師,有中醫臨床基礎(傷寒學)專業背景,中西醫專業優勢明顯,2003年經歷過『非典』,並有援疆經驗。作為黨員,我去一線義不容辭!」

溫敏勇領隊戰「疫」的主戰場——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距離華南海鮮市場只有1.8公裡。該院醫護人員持續「作戰」,已經相當疲憊。

人員緊張、物資匱乏、疫情蔓延嚴重,隔離病房需改造……病人等不起!溫敏勇帶領著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馳援醫療隊,集結廣東省第二中醫院、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兄弟姐妹共同接管下呼吸四病區,爭分奪秒優化就診流程、分層管理病人、調整病區感控布局,因地制宜提出一系列改進措施,培訓醫療隊員。

另外,他還參與協調討論國家中醫醫療隊的工作機制,形成初步一致意見,使醫療隊到達武漢第三天就正式進入「戰鬥」狀態。

為患者建「專屬中醫檔案」

中醫辨證施治,講究「望、聞、問、切」,但與患者近距離接觸收集四診信息,受感染的風險會大大增加,可若不近距離四診,又無法準確辨證、發揮中醫特色。

當溫敏勇和「戰友」們穿好防護服、戴好口罩和護目鏡,全副武裝進入隔離病區查看病人時,他很快便發現新的難題,「厚重的隔離服影響了我們的聽力。還有一些焦慮、恐慌的患者不配合我們的問診和治療」。另外,按常規的做法,醫生要在病區裡逐一記錄病人信息、開出處方,再把處方上傳到電腦後臺配藥。但病區裡的患者太多,常規方法效率太低。

怎麼辦?結合當地新冠肺炎患者的發病特點和傳染病區工作實際,溫敏勇和隊員們很快就理清思路,制訂出一套能滿足中醫藥診療需求的隔離病區工作方案——在充分自我防護的前提下,他們與患者零距離接觸,認真仔細地「望、聞、問、切」,並通過言語安慰和鼓勵,消除患者的焦慮、恐懼心情,增進醫患的信任感。同時,按照中醫診療「十問歌」的診斷要求,他們歸納出患者不同程度的發熱、氣喘、腹瀉等症狀,製作成統一的查房記錄表。

這樣一來,查房時就可以簡化填寫基本資料、症狀、舌脈象等。他們把採集的四診資料如文字記錄、舌像圖片、視頻錄像,通過病區專用手機實時傳輸到網絡上,出了隔離病區再仔細查看並一一對應開出中藥處方。

問診資料匯總後,溫敏勇和隊友們還建起了一套中醫四診資料庫,每位患者都有「專屬中醫檔案」。而為了避免集中開藥出現錯漏,他們還製作了病區患者服用中藥一覽表,每天查看登記,確保患者準確用藥。

病區中醫藥使用率100%

在新冠肺炎治療上,中西醫各有所長。溫敏勇介紹說,中醫治病不是直接殺死病毒,而是調理病人臟腑功能,正氣強盛,從而祛除邪毒於外,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而在搶救危重症患者時,西醫的生命支持手段更有效。中西醫的理念和診治方式不同,但不妨礙協同作戰。

在隔離病區裡,不少重症、危重症患者年紀偏大,還有基礎病、甚至出現繼發感染和臟器衰竭,他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西醫提供生命支持、營養治療,中醫用湯劑、針劑、中成藥、穴位按摩等綜合手段,打好中西醫「組合拳」。

在戰「疫」一線,溫敏勇堅持每天深入病區為患者查看病情,指導診療方案,為患者開具中藥處方,還協調開展危重症遠程中醫會診,前線後方集思廣益,對症下藥。他坦言,剛開始中醫藥參與治療新冠肺炎並不順利,有些患者對中醫有牴觸心理。他和隊友們不斷與患者溝通交流,在看到療效後,所有患者都接受了中醫藥治療,病區中醫藥使用率達到100%。在他的帶領下,2月6日上午,醫療隊於抗疫第10天迎來了改建開科後的「雙喜臨門」——兩名新冠肺炎患者同時治癒出院了。

因前期工作出色,溫敏勇帶領的醫療隊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先後接管了兩個病區共69張床位。3月11日,該團隊接管的兩個病區實現新冠肺炎患者「清零」。3月20日,溫敏勇和隊友們圓滿完成救治任務從湖北回到廣東。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方寧、張秋霞(署名除外)

相關焦點

  • 溫敏勇:率先為病區每位患者設「專屬中醫檔案」
    在抗疫一線,他堅持發揮隊長「頭雁」作用,因地制宜提出了一系列改進措施,突出中醫藥特色優勢,率先為每一位患者設立「專屬中醫檔案」,親自為每位患者開具中藥處方,一人一方,病區中醫藥使用率達到100%,取得顯著效果,受到眾多患者的肯定和稱讚,獲評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
  • 武漢解封日,湖北省中醫院重啟「望聞問切」獲患者好評
    當天,該院開展大型義診,全天免掛號費、贈送免費抗體檢測名額和防疫香囊,來自26個科室的80餘位專家為2365名市民進行一對一體質辨識、辨證開方,中醫恢復「望聞問切」獲得患者好評。  中醫恢復「望聞問切」  在湖北省中醫院腎病科診室,巴元明教授通過觀察舌苔、耳聞、問詢和體格檢查等方式為患者問診。67歲的王先生患有腎衰、重度腎積水,在家人的陪伴下找到巴元明教授複診。
  • 得找中醫望聞問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屬於哪種體質不能僅憑個人主觀表現去判斷,還應結合中醫大夫的望聞問切。北京市第一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醫師顧景輝表示,如平和質的表現有睡眠好、胃口好、臉色好、不疲勞,各方面都比較健康,但這部分人很少,而中醫則通過望聞問切來判斷,若你面色紅潤,舌淡紅、胎薄白、脈象平緩,則可稱之為平和質。了解自身的體質狀況,對治未病和個人的保健有很多益處。
  • 成都中醫腫瘤醫院趙春天仁心仁術患者好口碑醫師
    趙主任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及陰陽表裡虛實寒熱八綱,認真為杜女士辨證,認為杜女士因年邁體衰,氣血不足、痰瘀互結,而導致肺部"成形而有塊"。像這樣的案例很多,趙春天主任二十年如一日,用高超的醫術回饋患者的愛戴,敬業,刻苦專研,攻克各種腫瘤難題,為腫瘤患者保駕護航。2、行醫多年,認可度高,覆蓋面廣,複診率高趙春天主任繼承了祖輩們醫學真傳,在中醫治療腫瘤領域取得了顯著成績,深受患者及家屬的信賴及推崇,開診以來,複診率達到了近九成,得到了來診患者和家屬的認可。
  • 麻醉醫生的望聞問切
    中醫診斷疾病的方法。望是觀察病人的發育情況、面色、舌苔、表情等;聞是聽病人的說話聲音、咳嗽、喘息,並且嗅出病人的口臭、體臭等氣味;問是詢問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狀,以前所患過的病等;切是用手診脈或按腹部有沒有痞塊。《古今醫統》:「望聞問切四字,誠為醫之綱領。」
  • 給鴿子選新棚就如同中醫的「望聞問切」!
    閒來無事,談談我自己的一些淺顯想法,選新棚就如同中醫的「望聞問切」,高手勿笑,不喜勿噴,就當一娛樂而已。一、望字訣。新開公棚,往往為了能在頭屆開好場,章程一般比較優惠,這無可厚非。但當你看到他的章程有點脫離實際,要發夠獎金的繳款羽數明顯高於當地其他公棚時候,我覺的鴿友需要慎重一點。
  • 王建國:戰「疫」中的中醫力量
    王建國在病房給病人探脈問診 王建國是益陽市第四人民醫院感染康復科主任,也是第四人民醫院唯一進病房給病人把脈問診的中醫醫生。在此次抗擊疫情的戰鬥中,王建國負責指導全市病例的診斷、救治和市第四人民醫院所有新冠肺炎病人的中醫診療。 1月22日晚,市第四人民醫院收治了一名高度疑似患者,當晚王建國正好值班。為了做好望聞問切,王建國第一時間了解病人的身體情況。「把口罩取下來,舌頭伸出來給我看一下。」
  • 中醫黃海濤事件續(3):罕見病患者不遠千裡每月飛去求醫
    注 中醫黃海濤系列報導 海南省萬寧市鄉村中醫黃海濤這些年接治過很多的疑難雜症,這其中還包括罕見疾病,這些患者不只僅在萬寧市的十裡八鄉,更有全國各地乃至海外的患者慕名而來。
  • 一位專攻疑難雜症的中醫「奇人」———記「上虞名中醫」獲得者...
    因此,無論再忙再累,他總會耐心細緻地為病人看診,講究望聞問切,認真辯證分析,竭盡全力為病人排憂解難。病人身上的病症仿佛已經成了陳孔飛的心病,為更快更好地取得療效,他總是在休息時間反覆鑽研。他說,每治癒一個疑難病症,都會很有成就感。
  • 一起探班《72家房客》,與主演零距離接觸!
    一起探班《72家房客》,與主演零距離接觸!他們在劇組專業講解人員的帶領下,和劇組主創零距離接觸,還拍攝了民國風情寫真,場面熱鬧非凡。>零距離感受廣州傳統文化這次活動,既為粵TV超級會員家庭提供了零距離接觸廣東本土劇組、感受廣州傳統文化的機會,又為超級會員家庭創造了親子同行的快樂時光
  • 摸清家底 社區為居民建電子檔案
    摸清家底 社區為居民建電子檔案 華西社區報2020-12-25 02:18:04.0社區   說起檔案都不陌生,但社區為居民建檔案並通過大數據為居民精準「畫像」卻相對少見。近日,成都市郫都區德源街道菁蓉湖社區居民電子檔案宣告完成。檔案內容包括居民所在小區、樓棟、單元、門牌,家庭人口數、就業人數、常住人口數,區內就業人數、年齡結構、家庭子女數,子女學齡段以及居民姓名、國籍、民族、宗教信仰、政治面貌、婚姻狀態、文化程度、職業、工作單位等。
  • 四名中醫師奮戰在抗疫一線——守護武漢的中醫力量
    中醫需要望聞問切,過程複雜。為了給一位80歲老人拍X光片,李軍昌專門參加培訓,把20多個步驟逐條記下來,拍的時候,不斷調整角度,把球管放在最精準的位置,終於拍出了清晰的光片。  在查房時,病人得知他是在武漢學的中醫,感覺更親近了。一位大爺說:「雖然你穿著防護服,我看不清你,但你是軍人,還是中醫,我相信你!」
  • 邂逅女神 零距離接觸她的性感禮服
    董璇、李小璐、謝娜、劉詩詩、霍思燕,她們的定製禮服現在正在這裡展示-剪刀石頭布家居 帝幔進口家具館蘭玉LANYU在為明星定製紅毯禮服的創作中,霍思燕出席第6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開幕式的紅毯禮服以蘭玉LANYU天鵝湖系列中的經典復古大禮服作為基本款式,蘭玉LANYU特別為她調製出專屬的鮮豔玫紅色加以暈染,凸顯霍思燕的嫵媚與妖豔。
  • 對腫瘤患者的康復,中醫治療的關鍵是扶正祛邪——以乳腺癌患者為例
    但在一段時間以後,這位患者又被查出患有乳腺癌,甲狀腺也重新出現了結節。當時該患者淋巴細胞百分比偏低、血色素偏低、血小板計數偏低。1983年英國學者Snow調查250名乳腺癌患者後提出不愉快的生活事件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較大的生活壓力與乳腺癌之間是一種因果關係。心理,生理不健康對身體的損傷表現為信息超負荷和信息低負荷壓力,這兩種不同狀況的壓力對乳腺癌的發生存在明顯的不同影響。
  • 「紮根」南京的臺灣中醫師李哲宇:堅守對傳統中醫的信仰,做一名...
    其間,他總共為上萬名病人進行過針灸治療,有時最多一天之內診治了60多位病人。也是在那時,他養成了一個延續至今的習慣:如果沒有桌子,他一律蹲在患者面前為其號脈。  對待傳統中醫:執著堅守信仰,  相信中醫能贏得患者認同  最近,南京市民程先生的右手臂一旦舉高就疼痛難忍,脫穿衣物都成了問題。為此,與李哲宇交往多年的他,頂著冬日的寒風專程前來拜訪這位年輕的中醫師。  診室內,李哲宇為程先生的雙手細細地號脈,並檢查了舌苔、眼瞼。
  • 以筆代針,惠州中醫為患者點按穴位止喘
    24日凌晨2時,他走進方艙醫院,迎來的第一位患者是留觀的確診患者,他的任務,是在上午轉院前穩定好這位患者的病情。作為惠州市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兩名中醫師之一,他希望用中醫的方法幫助患者。面對因缺氧而氣促、胸悶的患者,他用筆筒代替銀針,採用點按穴位的方法為患者緩解症狀,成功地讓患者的病情穩定了下來。
  • 森歌集成灶:預告「師奶殺手」陶大宇要來河南啦 零距離接觸的機會...
    【中華集成灶網】上周,森小歌為大家揭曉了黃雅莉將來到湖南長沙參與森歌17周年慶今天,接著為大家透露一個喜訊2020年9月26日森歌助大家追星的步伐不停歇| 明星體驗官&鄭州站 |森歌特別邀請到了「師奶殺手」陶大宇
  • 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中醫力量(一線抗疫群英譜)——記中國中醫科學院...
    化溼敗毒方是治療新冠肺炎有效方藥「三藥三方」之一,是中國中醫科學院國家援鄂抗疫中醫醫療隊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研發的中藥創新藥物。這支醫療隊是首批馳援武漢的國家中醫醫療隊,由中國中醫科學院組建,主要由西苑醫院和廣安門醫院共35名醫護人員組成,接管武漢金銀潭醫院南樓一病區,開闢中醫抗疫示範田。
  • 天氣轉冷防此病,看看中醫有啥療法?
    輕度間歇型氣喘:這類的患者在非發作期和健康者無異,通常發作的頻率為每周兩次以下。 2.輕度持續性氣喘:這類的患者大約每星期會發作1~2次,在發作期時的時候,會影響到日常生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