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身在職場,就逃不出各種會議。
大家不約而同地吐槽:開會,就意味著效率低。開會,是在浪費生命。開會,成了當代辦公室第二大酷刑。
一提到開會,你眼前立刻會浮現各種場景。
不是一幫人坐在一起吵架,就是閒談兩小時,要麼領導瘋狂釋放魅力solo三小時。
不斷延長的會議時間,沉默的參會成員,語無倫次的會議組織者,不斷跑偏的主題,四五個小時也難以達成一致,一不小心一天就全在開會了。
不僅浪費了時間,還沒有任何有用的結論。往往不是因為外在技巧不足,而是所有人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從根本上對他人觀點的不認同造成的。
《六頂思考帽》提供一個非常有效的思考框架。
所有人在框架的引導下進行平行思考,聚集團隊智慧,開發個人潛能,確保集體行動中大家的思維都保持在同一維度,不僅可以有效避免衝突,而且可以就一個問題討論的更加充分透徹。
01
所謂六頂思考帽,是指使用六種不同顏色的帽子代表六種不同的思維模式。
白色思考帽:白色是中立而客觀的。戴上白色思考帽,人們思考的是關注客觀的事實和數據。
黃色思考帽:黃色代表價值與肯定。戴上黃色思考帽,人們從正面考慮問題,表達樂觀的、滿懷希望的、建設性的觀點。
黑色思考帽:戴上黑色思考帽,人們可以運用否定、懷疑、質疑的看法,合乎邏輯的進行批判,盡情發表負面的意見,找出邏輯上的錯誤。
紅色思考帽:紅色是情感的色彩。戴上紅色思考帽,人們可以表現自己的情緒,人們還可以表達直覺、感受、預感等方面的看法。
綠色思考帽:綠色代表茵茵芳草,象徵勃勃生機。綠色思考帽寓意創造力和想像力。它具有創造性思考、頭腦風暴、求異思維等功能。
藍色思考帽:藍色思考帽負責控制和調節思維過程。它負責控制各種思考帽的使用順序,它規劃和管理整個思考過程,並負責做出結論。
用不同顏色區分思考帽,不是要集體中的成員扮演不同的角色,也不是用來給人分類,否則將又退回到辯論模式。而是,要讓每個人在每個方向上的經驗和智慧都被加以利用。
因此,正確的用法是,在某一個指定的時間段,每一個在場的人都戴上同一個顏色的帽子。按照某種特定的順序,讓人們相繼使用這些思考帽。
你可以隨意使用任何一頂思考帽,沒必要每頂帽子都用到。即便是在一個序列裡,可以只使用其中的一頂帽子,也可以是其中的兩頂、三頂、四頂或更多。
六頂不同顏色的帽子,可以有數不清的順序組合,無所謂正確與否,只要合乎情理,以任何順序佩戴思考帽都說得通。預先設定好順序,視實際情況進行微調,根據實踐後的反饋效果,多次迭代優化,適合的那個才是最好的。
02
集體討論或是個人自行思考,都可以使用思考帽。
甚至,還可用於報告和其他交流中,使你能夠覆蓋問題的各個方面。
2020年已經過完了,我就採用六頂思考帽的方法,寫了一份工作總結。
在寫工作總結過程中,不斷提出問題,通過思考並回答這些問題,工作總結內容更豐富,邏輯更清晰。
首先,要明確工作總結的目的:通過總結,進行自我分析,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尋求改進方法。
接下來,對每一類帽子提出問題。
簡單地自我評價一下,對自己的工作表現感覺如何?(用紅帽做一個主觀判斷)
舉出三個例子,能用具體的事例或者數據來證明你的感覺是對的嗎?(用白帽列出事實)
你覺得本年度的工作,對你個人產生了哪些積極的影響?你覺得表現好的地方在哪裡?(用黃帽尋找價值)
你覺得自己哪些方面不足,是需要改進的?(用黑帽提出潛在的問題和缺點)
對於這些問題如何改進呢?你有什麼好的方法嗎?(用綠帽提出自己的創意)
在接下來的2021年,你認為如何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用藍帽做綜述)
顯然,這樣的邏輯順序,工作總結既有廣度又有深度。
03
如果你是一名軟體測試工程師,肯定知道除了報bug,還可以從測試者的角度,提交設計缺陷,這類問題叫做suggestion。
你一定經歷過,提交的suggestion被遺忘,甚至直接忽略。因為,一般人都不會承認自己的失敗,況且是設計師。
除非你的suggestion有理有據,真的能說服設計師,他的設計的確有問題。
其實,不管是什麼角色,給別人提意見都不受歡迎。但是,如果你提的意見非常具有建設性,那就另當別論了。通俗的講,就是有用的意見。
有問題,有分析,有嚴密的論證,有解決方案的建議,是最有用的。而不是只會抱怨,發洩情緒,光提問題不提解決方案。
下次給領導提意見的時候,不妨嘗試一下使用六頂思考帽的方法,看看會有什麼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