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秘解方,川菜江湖「三劍客」

2021-02-22 味覺

        行走川菜江湖,靠的是一身烹飪功夫。今天味覺君就來擺一擺川菜江湖「三劍客」的龍門陣。

 

十年磨一劍,劍法樸實,卻招招暗藏玄機!

「菜痴」李仁光,最牛中國川菜小館

 

        李仁光師從川菜大師史正良,是史門眾多弟子中最年長的一位,但也是館子開得名氣最大的一位。他的巴蜀味苑老川菜館,官方授牌「中華餐飲名店」, 搜狐搞了個網絡評選,巴蜀味苑獲得中國100家最好吃的餐廳排行榜全國第5名西南第1名。《舌尖上的中國》的總導演陳曉卿在吃過該店後發了一條微博,稱是此次成都之行吃得最安逸的一頓,對其菜品讚不絕口,說這是一家不裝瘋迷竅的大眾菜館。國臺央視拍了個專題片《中國小館》系列,專門挖掘各地最有特色的民間餐飲,巴蜀味苑是成都唯一入選餐館。

        李仁光20多歲重慶合川出道從廚,可謂大器晚成。尋師問道,同行交流,探訪挖掘民間絕技一直貫穿於他近40年的廚藝生涯。說起川菜渝派大師吳萬裡、李躍華、張正雄等這些曾經給予他言傳身教、指點迷津的老師,他如數家珍、感恩之心溢於言表。作為上世紀80年代末川菜「出川先驅」,李仁光仗「藝」走天涯,闖蕩餐飲江湖,蜚聲荊楚江漢。1999年衣錦還鄉的李仁光由渝入蓉,在川菜大本營成都,開張「巴蜀味苑」。在成都,李仁光遇到恩師、著名川菜大師史正良,並正式拜師進入史門。史大師德藝雙馨的言傳身教,令李仁光受益終身。老李做菜天賦極高,而他平常最大的愛好就是研究菜,開發新菜。為了從成都幾位從廚幾十年的老廚師那裡學地道老川菜,老李很下了些功夫,花了些本錢。老李對一道菜的最高評價就是:賣得到錢!菜品味道要好,上菜速度要快,這些矛盾難題到了李仁光這裡,都一一化解!靠的就是過水魚、蘸水兔、水爆回鍋肉、砂鍋牛肉、怪味蹄花······這些來自民間,經過他悉心改良創新的菜品,就是它們,成就了巴蜀味苑——100平小館一月銷售額近60萬元的奇蹟。

        巴蜀味苑的食客當中,考察學習菜品的餐飲同行佔比不少,這已是行業公開的秘密,但其精髓有幾人能解?只有吃了過水魚後,你才會發現,一些甚至知名餐館的魚:盛名之下,其實難符!

 深諳川菜典籍,劍法精準,功力深厚見招拆招!

 「儒廚」曹靖,繼承創新遊刃有餘

       

        曹靖1982年四川省旅遊學校烹飪專業畢業後,即進入錦江賓館從事烹飪工作。從酷愛歷史,到陰差陽錯進入了廚界科班,從憑藉一身過硬的烹飪功夫闖蕩餐飲江湖,到擔任數家企業廚務顧問,再到教學育人傳承技藝,他從來都對自己熱愛的東西抱著十足的信心。他說廚師是自己的工作,歷史文化是自己的愛好,兩者可以相通。古人講究「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曹靖認為廚藝也同理,傳統廚藝相傳千百年,存在即合理,只有在嚴格遵守,反覆操練,熟透了之後才能知道它好在哪裡,哪裡不夠好,也才能知道是否需要改進,這時候進行改進和創新才能遊刃有餘,信手拈來。曹靖是川菜領域擁有各種年代菜譜最多的菜譜藏家,雖然花費不菲,但這些有滋有味的文字已融入他的血液,幻化出一道道充滿曹氏風格的創新菜品、特色川菜。

        深厚的川菜功底,令曹靖在菜品創新上可以說是獨樹一幟,而對味道的掌控更是功夫了得。曾經川菜名菜太白醬肉一直是其創始人後代根據祖傳秘方獨家配製、獨家經營。曹靖在經過不斷的摸索研究後,居然破解成功,成為太白醬肉多年來一直都是獨家經營的終結者。在味覺川菜工作室培訓時曹靖調配的魚香汁少油味正,令學員們嘆服不已,味覺君甚至都覺得以前吃的是假魚香味!看到「芝麻花仁」的圖片後,有川菜老師傅告訴我們,這是十分考功力的一道菜,現在年輕廚師能做得好的太少了。言語之間充滿佩服。

 

 師出名門,劍法嫻熟,傳承川菜正宗!

 「庖廚」陳廷龍,川菜御廚名門之後

        陳廷龍的父親陳松如(1921-1993)是著名川菜大家,享有「中國川菜掌門人」「國寶廚師」的美譽。也許是川菜廚師的辛勞和烹飪技藝的高要求令這個行業子承父業的極少,所以陳廷龍是川菜行業少有的「名門之後」。

        陳廷龍說父親是四川省資陽市人,自幼離家前往成都學成名廚。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父親調入北京,先後任北京四川飯店首席廚師長、總技術顧問。在陳廷龍的記憶裡父親曾經3次被請去為毛澤東主席做菜,多次為國家領導人和很多外國首腦獻藝,多次專程為重大國事宴會主廚,受到高度好評。父親精湛的川菜技藝需要傳承,於是,當時高中畢業後已在單位上班的陳廷龍,1969年1月,政府有關部門在獲得就業指標後安排陳廷龍入職,正式師從父親陳松如,從此開始了他的川菜生涯。

        陳廷龍告訴我們其實他很小的時候就已隨父親學藝,得天獨厚的家學優勢確實令他受益匪淺,但他自己的勤奮刻苦也是有目共睹,學習期間的每次實操比賽,他幾乎都能獲得優異成績,他回憶那時兩分鐘就能收拾乾淨兩隻活雞,基本功練的非常紮實。他說當時自己想的就是一定不能給父親丟臉。他做到了。

        陳廷龍成為大師父親最為驕傲者。他是特一級廚師、高級技師。從廚50餘年,先後接待外國元首布希、惠特拉姆等,多次為中央首長烹製國宴川菜。他熱愛烹飪,技藝純熟,經驗豐富,擅長宴席配製,且專於挖掘研髮菜品的創新。旅歐工作10年,他對冷餐會、自助餐等有心得有實踐以及自己獨到的見解。

        說到川菜的繼承與創新,陳廷龍說父親曾經告訴他:1959年8月4日四川飯店開業試餐時,周恩來總理語重心長地叮囑廚師班子:「你們一定要保持正宗的四川風味,不要進了北京城就求洋,堅持嚴格的操作,川菜不準走樣。」朱老總也說:「有人不吃辣,來了也不能照顧,一照顧風味就變了。如果誰有意見你讓他來找我!」

        陳廷龍珍藏著父親遺留下來的千餘道經典川菜名錄(原為手稿),如今能夠全面掌握這些傳統經典川菜烹製技藝的,除年近70的陳廷龍先生以外,恐怕旁無幾人了。

        如今,50多的曹靖、60多的李仁光和已近70的陳廷龍三位大師,他們名滿江湖,他們事業輝煌,他們齊聚味覺川菜大師工作室,悉心傳授川菜技藝,其酷愛川菜拳拳之心,令人動容。年輕的廚師們,來味覺廚房,和大師共同續寫你的輝煌川菜人生!

味覺廚房

這是一個優秀川菜大師

展現烹飪技巧的平臺

這也是一個年輕川廚們

學習交流的地方

味覺川菜大師工作室

籤約大師陳廷龍、曹靖、李仁光

菜品教授培訓已經開課

第一輪培訓已經結束

在這裡

能學到烹飪書裡沒有的

獨家絕活技巧

將根據學員需要

適時調整學習菜品

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學員與老師有更多的

互動交流、解惑答疑

每課次學員人數不超過10人

(以報名繳費先後為準)

學費1000元/每次

(含材料費、服裝費等)

報名電話13808041871劉老師

(或添加該號碼微信號)

學習菜品介紹:

曹靖教授菜品

魚香茄鯗(熱菜)

芝麻花生(涼菜)

宋嫂魚羹面(小吃)

魚香茄鯗:

這是啟發於紅樓夢的一道菜,是曹靖花費很多心思、不斷完善的一道菜,傳

統打底,巧妙創新,魚香汁少油味正,令人叫絕。

芝麻花生:

這是曹靖在錦江賓館時操練出來的拿手絕活:芝麻均勻的裹在每一顆花生上,

關鍵是還不粘連!

宋嫂魚羹面:

曾經味覺的編輯吃完面後感慨: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面!曹師說他在原有

基礎上進行了改進,使面的味道更加厚重濃鬱······結果,首期學員居然連湯

都喝得乾乾淨淨!

小結:學會這幾道菜,可以掌握傳統味型調製技巧,並學會一樣絕

活,終生受用。

李仁光教授菜品

過水魚(熱菜)

蘸水兔(涼菜)

怪味蹄花(熱菜冷吃)

過水魚:

這道菜絕對是李仁光的得意之作:到店必點菜品之一!特別提示:用的是普通草魚。

蘸水兔:

這道聞名遐邇的菜品,原創者就是李仁光。那一碗紅紅綠綠的蘸水,是很多廚師求之而不得的,來味覺廚房解密吧!

怪味蹄花:

據說,成都某知名酒樓的廚師到店品嘗後,把剩下的湯水都打包回去了······

 小結:學會這幾道菜,可以立馬活學活用,提高銷售業績。

陳廷龍教授菜品

紅松鍋炸(熱菜涼吃)

陳皮牛肉(涼、熱均可)

網油魚卷(熱菜)

紅松鍋炸:

技巧在於掛糖霜。據說在一次菜品展示會上,有老闆直接要買此菜配方。

陳皮牛肉:

傳統經典老川菜,炸收類菜品。 要做出味道正宗的陳皮牛肉,考手藝哦!

網油魚卷:

傳統經典老川菜,是一個系列,澆魚香汁、茄汁、家常汁等又可變成其它

菜品,可舉一反三,以一當十。

小結:學會這幾道經典老川菜,可以講菜品故事,經典重現,讓食客感受老川菜的魅力。

漫漫川菜生涯

得大師言傳身教

這樣的機會,值得珍惜!


溫馨提示:

第一輪培訓內容報導可關注味覺後讀取相關文章。

喜歡就分享吧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相關焦點

  • 「三劍客」火力全開,迎戰粵菜江湖
    由主廚方雲成帶領的「三劍客」隊,會拿出什麼看家本領徵服現場評審的味蕾?廣東衛視《粵菜好師傅》開啟粵味之旅。跨界出圈不健身的攝影師不是好廚師「三劍客「三劍客」首次出徵粵菜江湖能否旗開得勝?廣東衛視《粵菜好師傅》鳴鑼開賽!
  • 文新三劍客
    江湖上流傳著關於「文新三劍客」的傳說。大劍客羊羊劍式看似平淡無奇,卻處處暗藏殺機,不經意間便取對手性命。
  • 魔都新開「破店」小酒館,剛開業就登上川菜榜前三名?!
    魔都新開一家破店店名破,門面破,菜單也破▼...剛開業就衝上了魔都川菜榜前三名獨門江湖菜 |裝修古典 |六色花酒魔都人民又有口福啦!在市中心長壽路地鐵站假山腳下,竟然新開了一家「破店」!剛一進店就感受到一陣撲面而來的江湖俠氣,一秒穿越到幾百年前的同福客棧!古色古香的裝潢,木桌長凳,格窗雕欄,壁畫手繪處處散發著古代的市井氣息!破點雖「破」,但是在裝飾上老闆一點都不含糊,不僅店內裝修是老闆原創,就連吊燈都是老闆親自編的!
  • 轎車「三劍客」:刀光劍影的汽車江湖
    在中國的武俠文化裡,「劍」有著獨特的地位,被看作是兵器之首,因此以劍為兵器的劍客自然在江湖上備受尊重。
  • 火爆魔都的川菜小酒館,6.8折洗牌南通川菜江湖,再不戰就遲了!
    憑藉川味十足、價格公道的江湖風氣,紅遍魔都各區,更是蟬聯美食熱門榜TOP1。不到1年時間,在魔都已經開了7家門店,真正的實現了開一家火一家,社交平臺上好評瘋狂輸出,總之,沒排過先啟半步顛的隊都不意思說自己是江湖中人。來「酒館」怎能少得了喝酒呢?
  • 打卡山茶川菜,年輕派簡約品,溫潤而又不失江湖味
    平日裡吃的都是些小面、火鍋、串串、江湖菜、豆花飯、燒菜、蒸菜之類,那些注重裝修設計的中餐廳和酒館是極少去的。喝酒的話為什麼要去那種刻意做舊的酒館呢,路邊的燒烤攤、炒菜館和夜市大排檔它不香嗎,不更具有重慶本土氣息嗎?當然,這也說明我們這群人就是典型的粗人,缺乏精緻生活態度,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才是我們追求的正道。不過偶爾還是得光顧一下精緻中餐廳或私家菜館,尤其是有小姐姐們同行的時候。
  • 《麻辣江湖:辣椒與川菜》成都發布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說到川菜,很多人會想到一個字:辣。自古巴蜀人喜食辛辣,據東晉的《華陽國志》描述,川人飲食偏好就是「尚滋味、好辛香」。在現代,更有不少人「無辣不歡」。    而辣椒,在川菜地區還有另一個名字叫「海椒」,產生了一種辣叫「川辣」,香氣撲鼻好入口,辣得舒服、爽得過癮,可以讓不吃辣的人狂戀上癮!
  • 內地喜劇三劍客痛失謝園?葛優梁天哀悼!傳奇背後京圈的恩怨江湖
    中國內地喜劇三劍客小編的話:演員謝園與葛優、梁天是多年好友,曾被稱為「中國內地喜劇三劍客」。葛優發聲表示:「觀眾會永遠記住謝園對中國電影、電視劇所作出的努力和貢獻。」中國內地喜劇三劍客看看網友們的評價:「真是沒想到謝園老師走了,
  • 上海新店 | 南堂川菜傳人,鄧師傅重出江湖
    其創立人鄧華東師傅是南堂川菜的傳人,當時其私人訂製的「包席」 重現了瀕臨失傳的南堂菜,一時食客雲集,擁躉者眾多。然而在17年,鄧記卻由於房租糾紛被迫關店,之後雖然眾多食客都期盼著鄧師傅重開,但是除了一些江湖傳言,再也沒聽到其在上海開新餐廳的確切消息。千呼萬喚始出來。機緣巧合,我偶然得知了鄧師傅竟已在6月1日低調重開,預約方式都未公開,趕緊通過朋友訂到了位子。
  • 玉芝蘭,川菜的寬與窄
    蘭桂均,玉芝蘭餐廳主廚,當今川菜市場上力挽狂瀾的代表性人物,泡椒鳳爪發明人,人稱「江湖第一刀」。一波又一波食評前輩們讚美著這間餐廳與蘭師傅,推高到近乎封神的位置,把他視作如今川菜的救世主。而如今的川菜,正制霸著全國餐飲市場,其中以重慶菜為代表的下河幫川菜最為耀眼,百菜皆麻辣,重油味精多,越開越多的火鍋店,越來越重的調味,這個越陷越深的惡性循環,是諸位都能感受到的,也因此,多有人覺著:川菜的精髓是麻辣。於是,「傳統川菜本該不辣」應運而出,帶著營銷的味道,和開水白菜見了諸多自媒體,似乎「川菜不辣」才是政治正確。
  • 江湖菜,無法被定義的成都川菜
    但這樣的名字也讓人著實看不懂背後的團隊到底要做什麼川菜,大多川菜的氣質不都是「海椒」和「辣」? 因為嗨椒堂根本就不是一個絕對的川菜,菲比要做的始終是江湖菜。 她心中的江湖菜不是一味的麻辣重油,也不是自貢菜。江湖菜本就不是正統的川菜,是不可被絕對化定義的,它只取決於老闆想怎麼做,一千個老闆就有一千種江湖菜,一個成都老闆做出來的江湖菜那就是成都的江湖菜。
  • 從經典川菜「魚香肉絲」的興衰縱橫談老川菜何去何從!
    川菜中魚香味的興起,也許功在「魚香肉絲」。自打有了魚香肉絲這道菜品,魚香味才一路高歌,砥礪前行,直至今日還大行其道,行走於江湖。遺憾的是魚香味依舊在,而魚香肉絲的日子過的緊巴巴的,有點悽楚有點沒落,在很多的川菜館子裡找不到魚香肉絲的身影,這個問題貌似與今年的豬肉價格的一路飆升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 川菜不止麻辣,這才是川菜原來的樣子!
    ⬇️⬇️⬇️你以為,川菜就是現在看到的「大麻大辣」的樣子?你以為,川菜只是平民菜,上不得大臺面?錯了!其實川菜,70%是不辣的!川菜裡面,也有高檔菜式!可是當這位「教科書級別」的川菜老師傅,堅持把傳統最好的川菜拿出來呈現給顧客,想告訴人們,這才是川菜原來的樣子時,卻敗給了市場,被客人說「不正宗」!這是何等的無奈!麻辣本就不能代表川菜的全部。南堂菜作為川菜的一個分支,汲取了大量當年居住在四川的江浙廚師的經驗,你說它是「改良菜」,那是不對的,頂多算是「融合菜」。但你若說傳統川菜理所應當是辣的,這就貽笑大方了。
  • 直面九大「危機」川菜何去何從
    一直以來,有關「川菜危機」、「川菜倒退」的話潮經久不息。川菜經過近30年的迅猛發展,現今徘徊在十字路口,因不知路在何方而困惑。這正是在唯利潤驅動機使下,川菜粗獷式發展、土豪般繁榮所積澱的諸多問題而形成的「危機」,制約了當下川菜提檔升級和謀求可持續發展。引起業內不少資深專業人士、川菜粉絲的憂慮也就自然而然了。
  • 借傳統川菜和創新川菜,談繁體字與簡體字:守住靈魂
    川菜九色攢盒同樣的情況也經常發生在傳統川菜和創新川菜之間(這裡的川,特指川渝兩地,後同)。長期以來,川菜的傳統與創新都是業界關注的熱點,到底是應堅守傳統還是該主打創新,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對川菜傳統與創新的關係,以及川菜的內涵、本質和精神,有一些比較膚淺的看法,這裡說出來,跟大家分享交流,同時看看能不能為繁體字和簡體字的討論,增加一些視角。川菜,傳統和創新,共存與相對麻辣豆腐是傳統民間川菜,但當廚師薛祥順在豆腐中加入煵酥的牛肉臊子後,它就變成了陳麻婆豆腐店的創新川菜。
  • 石光華:文人美食家的川菜生活
    開宴之前,記者專訪了天府家宴的顧問之一石光華,這位文人美食家要給大家擺一擺自己對川菜的獨到見解。 嘉賓 石光華,土生土長的成都人。著名詩人、作家、美食家,自詡好詩、好酒、好吃。2004年,一本《我的川菜生活》受到讀者的追捧,多次加印,銷量破200萬冊。
  • 九針中的三劍客
    在九針之中,亦有如是般的三劍客,給人驚鴻一瞥之間便生鋒芒切膚的感覺,這就是位列第四、第五、第六的鋒、鈹、員利三針。第四針鋒精在刃三隅錯磨鋒鏑成勿言分寸微為用乃長兵        鋒針的用法,在一個「破」字。
  • 滬上一桌傳奇川菜
    據說吃過鄧師傅手藝的人無不膜拜,最經常說的兩句話就是:原來正宗川菜是這個樣子的啊!原來川菜可以一點都不辣啊!後來終於拉到了土豪王胖子的贊助,運氣好訂到鄧師傅的席位,吃完覺得,嗯,這個值得作為「教科書式的川菜」推薦給各位,江湖上的廉價館子確實拉低了川菜的品位。
  • 中國喜劇「三劍客」的終極往事
    當然,這部差不多搬空半個90年代內地娛樂圈的情景喜劇,自然也少不了喜劇三劍客中另外兩位來串場。好像只要三劍客在一起,就沒有什麼事是他們幹不成的。當時他們關係好到什麼程度?不過,三劍客的情誼始終沒有淡去。梁天早年混跡娛樂圈,交友遍地。
  • 好樣的,一碗牛肉顛覆了我對川菜的印象
    後來他在媒體平臺發文《莫讓川菜變為只有火鍋》,說自己只不過想表達如今川菜的尷尬處境:「當今一提到川菜,所有的人都大叫麻辣火鍋,聽了真的痛心疾首。」很多人確實對川菜的理解流於表面單一了,提起四川菜就說辣和火鍋,尤其與中國其他菜系做對比的時候,認為川菜就是談不上逼格的菜系,一言蔽之:「你們的味蕾被辣破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