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臺具有電子快門的自動風琴機

2021-02-14 深圳市福田區攝影家協會

圖片選自:王琛視覺藝術中心古董相機典藏

王琛收藏的這臺具有富代表性的Polaroid Land Camera Automatic 100 相機引領我們進入 Polaroid 100 系列的拍立得盒裝底片時代。

Polaroid 自動風琴機,全稱Polaroid automatic land camera,可通用Fuji生產的一次成像撕拉片,拍攝完畢後需要玩家手動將照片從相機中抽出。

1963年,Polaroid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具有電子快門的自動風琴機 Model 100,當年銷售價格 $164.95,之後再發展到專業手動風琴機,不管哪一款,在很多專業攝影師心中都一直佔有著很重要的地位。由於風琴機(以配套相紙)的價格相對較低、相紙選擇性較多、玩法多樣的緣故,近期又開始流行起來。

相機規格:

鏡頭:3 元玻璃鏡頭(114mm,f/8.8)

快門:電子;10 秒至 1/1200 秒

觀景窗:投射框線以及視差自動補償,獨立觀景窗及連動測距裝置

光圈先決自動曝光

底片速度設定為 75、150、300 及 3000 ASA

「場景選擇(Scene selector)」 鈕為每個底片速度的設定提供兩個不同光圈設定選擇;鏡頭可在使用 3000 ASA 底片時配合最大光圈一同操作。

備有 -1/+2 級的曝光補償杆(較亮/較暗 的控制)

Polaroid Land Camera Automatic 100的說明書

這臺機器原廠安裝寶麗來自產取景、對焦分離的取景窗。當然當年內部測光所使用的電池已經極其稀少,所以在能使用之前要進行內部改電的小手術。但是與我們日常所見的135單反相比,風琴機已經算中畫大幅相機了,但大小體積和便攜性遠比大畫幅4X5好很多。

-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注公眾號 -


相關焦點

  • 寶麗來公司第一部Pack film系列相機——Model 100
    圖片選自:王琛視覺藝術中心古董相機典藏王琛收藏的這臺具有富代表性的Polaroid Land Camera Automatic 100 相機引領我們進入 Polaroid 100 系列的拍立得盒裝底片時代。
  • 世界上第一臺自動對焦單反,是寶麗來相機(2020版)
    SX-70不僅僅是世界上最早的吐紙機,在這臺相機的基礎上,寶麗來的設計師創造性地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臺自動對焦單眼相機,SX-70 SONAR。當時的主流135相機普及了曝光自動化不久,正在挑戰程序自動,而對於自動對焦技術雖然也開始研究,但還相距甚遠。1977年,第一臺商品意義上的自動對焦相機上市了,那是柯尼卡35AF,一臺帶有實驗性質的相機,這是一臺旁軸固定鏡頭相機,它的對焦點獨立在取景器外,不過這套自動對焦模式很經典,後面傻瓜機一直沿用。要說一下,這套系統的基礎原理其實也是老美開發的。
  • 小知識:機械快門和電子快門有何不同?
    而電子快門則不同,它實際上並沒有「門」,而是利用了CCD不通電不工作的原理,在CCD不通電的情況下,儘管像場窗口「大敞開」,但是並不能產生圖像。如果在按下快門鈕時,使用電子時間電路,使CCD只通電「一個指定的時間長短」,就也能獲得像有快門「瞬間打開」一樣的效果。(所以電子快門數位相機在按下快門時是「無聲」的。
  • 【智諾科技.安防百科】機械快門和電子快門區別
    如果在按下快門鈕時,使用電子時間電路,使CCD只通電「一個指定的時間長短」,就也能獲得像有快門「瞬間打開」一樣的效果。(所以電子快門數位相機在按下快門時是「無聲」的。不過為了滿足影友的「心理需求」,有的相機可以設定一個「電子發聲」:模擬出一個「咔嚓」聲來讓你「過過癮」)。
  • 你的第一臺寶麗來是怎麼來的呢?
    (嗯,不是,是600) 競竹:第一臺是風琴機,在網上拍的,而後賣給朋友換來如今的sx70,它是我自高中時代起就夢想的相機。因為看電影情書,少女心的幻想,也許有了它,我也可以保留住美好的事情。如今7年過去了,帶著它一路走到了巴黎,旅行或散步它都在。雖然,並沒拍出多麼了不起的照片,但它本身就是一個美好的夥伴。 陪你到世界終結。
  • 世界上第一臺通用電子計算機,原來是為戰爭而誕生的,漲知識了!
    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了。ENIAC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電子計算機時代的到來。
  • 零機震 才過癮 | 哈蘇H6D電子快門
    如今的中畫幅相機,哈蘇H6D集鏡間快門與電子快門於一體,即使數碼後背與技術相機獨立操作也依然可以使用電子快門暢拍。而電子快門則不同,它實際上並沒有「門」,而是利用了感光器的感光系統不通電不工作的原理,在感光器不通電的情況下,儘管像場窗口仍然「大敞開」,但是並不能產生圖像。如果在按下快門鈕時,使用電子時間電路,使感光器只工作「一個指定的時間長短」,就也能獲得像有快門「瞬間打開」一樣的效果。所以電子快門數位相機在按下快門時是「無聲」的。
  • 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主要用於軍事技術研發
    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的主要目的是幫助軍事技術的研發。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臺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在美國研製成功。它當時由1.8萬個電子管組成,是一臺又大又笨重的機器,體重達30多噸,佔地有兩三間教室般大。它當時的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加法運算。這在當時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人民網資料)計算機可是IT行業的基礎,也正是由於它的存在才有了「IT產業」。
  • 單眼相機使用的是電子快門還是機械快門
    ,但快門在相機上有機械快門和電子快門,單眼相機使用的是電子快門還是機械快門。單眼相機的拍攝原理是通過鏡頭進入的光線在經過反光板的反射取景,而對於單眼相機來說它的快門就是一個物理大門,快門按鈕掌控著大門開啟或是關閉。
  • 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長什麼樣?它運行了多長時間?
    美國軍方為了解決計算大量軍用數據的難題,成立了由賓夕法尼亞大學莫奇利和埃克特領導的研究小組,開始研製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在一些科學家、工程師的努力下,在當時電子技術已顯示出具有記數、計算、傳輸、存儲控制等功能的基礎上,經過三年緊張的工作,1946年2月10日,美國陸軍軍機械部和摩爾學院共同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了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愛尼亞克」研製成功的消息。
  • 3.11 快門速度
    因此,現今的大多數照相機都使用機械或者電子快門,可以選擇若干之一秒的精確時間間隔。有些照相機甚至會提供更高的快門速度,比如1/2000秒和1/4000秒;而有些照相機則具有長於1秒曝光時間設置。 有些照相機在一個刻度盤上顯示快門速度,如圖3.29所示;而有些照相機則在一個LCD屏上顯示快門速度,通常LCD面板位於照相機的頂部,也有些常常在取景器裡。無論照相機如何顯示快門速度,它們的作用都是一樣的。
  • 為什麼單眼相機不使用電子快門
    ,但快門在相機上有機械快門和電子快門,而我們最熟悉的單眼相機所採用的是機械快門,那麼有的人會問為什麼單眼相機不使用電子快門呢?單眼相機的拍攝原理是通過鏡頭進入的光線在經過反光板的反射取景,而對於單眼相機來說它的快門就是一個物理大門,快門按鈕掌控著大門開啟或是關閉。
  • 世界上第一臺無反光鏡相機居然出自這家公司
    一般認為愛普生在2004年推出的RD-1是世界上第一臺無反光鏡數位相機,但這是一個謬誤。鮮為人知的是,在世界首款專業數碼單眼相機面世後不久,柯達公司就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無反光鏡可換鏡頭數位相機DCS-200。
  • 膠捲新手的第一臺尼康相機推薦
    在鏡頭使用上,尼康FM2可以使用除了AF-S打頭的G系列鏡頭外的所有尼康F卡口鏡頭,純手動自動對焦,手動調節光圈,但是有光圈耦合的功能。尼康FM2本來設計出來是給AI鏡頭使用的。FM2生產的時間很長,因此不同年代的版本各不相同,大體上來說分為5類,每個版本的價錢也都不一樣。
  • 日本第一款具備自動曝光功能的照相機:奧林巴斯Olympus Auto Eye!
    按照《日本相機史》(The History of the Japanese Camera )一書中的介紹,Auto Eye是「The first Japanese automatic exposure camera」,中文的意思就是「日本第一臺自動曝光照相機」,如下圖所示。
  • 它被「半個世界」誤以為是歷史上第一種電子樂器
    要知道,如果這世界上沒有電子樂器,就不可能有電子音樂,關係見下一自然段。
  • 親愛的馬桶:說說世界上第一臺智能馬桶
    TOTO品牌創立於1917年,從誕生之日起,立志成為世界人民信賴的企業,並創造以水為中心的豐富舒適生活文化。1980年,世界上第一臺智能馬桶在TOTO誕生(當時稱為溫水電子坐便蓋WASHLET,譯為衛洗麗。)截止2014年底,全球已經有超過4000萬家庭使用TOTO衛洗麗。
  • 年青人的第一臺120相機——富士 GF670 | keroro光
    可拍攝兩種不同的畫幅,在後背進行切換之後,取景器內的框線會相應的自動切換為66或者67比例。從外觀上看設計靈感來源於福倫達Bessa系列摺疊相機,是福倫達Bessa I、Bessa Ⅱ的進化和變形。機身外觀、皮腔結構是福倫達Bessa系列的現代化升級,但不同的是GF670對焦時是前鏡組伸縮而皮腔並無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