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長城第一關 匾額作者成謎 錯別字鑄就佳話

2020-12-22 小旅兔

「從北京出發,不過一百多裡就來到長城腳下。這一段長城修築在八達嶺上,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築成的。」大概是從小學語文課上學習《長城》這篇課文開始,心底就埋下了一顆種子——長大後我一定要去遊覽八達嶺長城。後來,我遊覽的第一段長城卻並非八達嶺,而是萬裡長城第一關——山海關。

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作為我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山海關有太多值得一去的理由。不管是北依燕山、南臨渤海的磅礴氣勢,還是「兩京鎖鑰無雙地,萬裡長城第一關」的獨特建置,不管是600餘年的厚重歷史,還是長城特有的文化凝聚力,都深深吸引著我,以至於我一到北戴河就直接奔赴山海關。

我是從靖邊樓進入天下第一關景區的。靖邊樓坐落在山海關城東南,是明代徐達建關時所建的一座角樓,山海關督師曾在這個「指揮部」坐鎮山海、督師遼東、調度兵馬。重修過也重建過,後來毀於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之中。我們如今所看到的雙層磚木結構、九脊歇山重簷頂還帶有56個箭窗的建築,是仿照明代原貌復建的。我抬頭仰望,藍天白雲下,靖邊樓那仿明式彩繪格外莊嚴絢麗。

從靖邊樓出來,沿著長城一路向前。遠方是連綿起伏的山巒,眼前是隨風飄揚的旗幟,身旁觀光遊覽的遊客來來往往,我行走其間,思緒萬千。看到長城上的炮臺和士兵銅像,我不禁遙想,當年山海關的將士是否像辛棄疾詞裡寫的那樣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他們站在城牆上遙望時是否也曾思念自己的故鄉?

前方遊客多了起來,熱鬧非凡,我知道,天下第一關城樓到了。天下第一關城樓也叫鎮東樓、箭樓,高13.7米,上下兩層,比靖邊樓多了幾分威武雄壯。站在鎮東樓俯瞰或遠眺,均有一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始建於明代洪武年間的鎮東樓,儘管歷經過數十次修繕,「天下第一關」的雄姿依舊不減當年。

鎮東樓正中央門楣上方有一匾額,上書「天下第一關」五個大字,蒼勁有力。細心觀察不難發現,這五個字居然有兩個錯別字!其中,「天」字上橫長下橫短,而「第」字被寫成了草字頭。這塊匾額沒有落款,關於它的作者眾說紛紜,而關於匾額上那兩個錯別字卻流傳著一段佳話。

傳說這塊匾額是明代著名書法家蕭顯寫,他把「天」字的上橫加長,寓意此「天」再大也沒有「天子」大,將「第」字寫成草字頭寓意為自己只是一介草民,無力與天子爭第一。故事的真實性倒是不必太在意,單是瞻仰一下這塊匾額、欣賞一下匾額上的書法就已經足夠了。

城樓下有身著官兵服裝的人在售賣通關文牒,「奉天朝牒行制,有過關客旅系××人氏,姓×名×,於己亥之年……」他一本正經地讀通關文牒的樣子,霎時間讓人有種穿越時空之感。穿過城樓可到達甕城哦。甕城雖小,它的作用卻是不容小覷的。

之後我遊覽了山海關古城,本想去參觀下山海關長城博物館,無奈剛好趕上博物館閉館,只得帶著遺憾離開了。離開的時候,透過古老的城牆,我仿佛看到了山海關那些斑駁而又閃閃發光的歲月……

相關焦點

  • 萬裡長城雁門關曾發生1400場戰鬥,現在什麼樣?「原創」
    國家AAAAA級景區 2018/10/26山西代縣萬裡長城雁門關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深秋,我們的車500多公裡奔向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雁門關。鄉間土路上就我們一輛車在奔馳,飛揚起的塵土在天地間消散。本文作者拍攝我們的車在代縣縣城出發繼續向北,在莊稼地裡的公路上行駛20多公裡,突然大山聳立,如同天地屏障,這就是雁門關所處的大山了。
  • 萬裡長城|中國人的驕傲The Great Wall
    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中國現存的長城遺蹟主要為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總長度21196.18千米,也被稱作「萬裡長城」。入選理由:中國萬裡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戰爭時代,是國家當時最主要的軍事性防禦工程,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驕傲,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
  • 「白字先生」康熙帝硃批上的那些錯別字
    李發甲乃至今天的讀者看到「知道子」三個字,第一反應,肯定是——呵,筆誤。的確,康熙帝在奏摺上所寫的「知道了」,至少一千三百次以上,只有這一次寫錯了。這是筆誤無疑。「奏摺(折)」亦是康熙帝硃批的常用字,但有兩次寫成了「奏習」。這也是筆誤嗎?
  • 《萬裡長城》作者許仁龍:繪民族情懷,展大國氣度
    細心的觀眾發現,一幅名為《萬裡長城》的國畫,連續四年出現在習主席的新年賀詞鏡頭中。而這幅畫的作者,正是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湖南畫家許仁龍。 國家領導人會見外賓的人民大會堂接待大廳懸掛的巨幅國畫《萬裡長城》,就是這位湖南籍畫家的傑作;習近平主席發表新年祝詞時,背景牆上的《萬裡長城》裝飾畫,原作者也是他。 「萬裡長城萬裡長,長城內外是故鄉」。生活在長城內外的中國人,對長城都有一種崇高的嚮往和肅然的敬畏,這就是連綿不斷的長城情懷、家國情懷。不斷地走長城、看長城、畫長城,是許仁龍作為一個畫家的情懷。
  • 書出版後,書名有錯別字怎麼辦?學術專著出版的作者別慌
    在書稿當中遇到錯別字屬於很正常的,書在出版前都會進行三審三校,意思是出版社那邊有專業的校對編輯來進行校對,出版行業允許有萬分之一的容錯率,意思是一萬處允許有一處的錯別字。但是假如書出版後發現書名有別錯字,那麼該怎麼辦呢,分為3種情況:第一種:出版社出現的誤差假如書出版後發現出版社提交的書名有錯別字,那麼就可以及時給出版社反映,先確定是哪邊的問題,一旦發現是出版社的問題,那麼出版社那邊就會解決,雖然這種概率很小,而且更改的難度是很大的
  • 關帝廟匾額經典賞析
    匾額是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相當於古建築的眼睛,具有重大的藝術價值和史料研究價值。匾額集古代思想、信仰、書法、文學、雕刻、篆印、美術、建築裝潢等於一身,成為雅俗共賞,施行教化的典範。遍布神州各處的關帝廟,既懸掛有歷代帝王封賜的匾額,也有歷任官員、士農工商、各個階層信眾敬贈、祈福或還願的匾額,這些匾額跨越時空,被很好地傳承和保留下來,成為關帝廟的重要組成部分。關帝廟匾額歷史悠久,寓意深遠,雖歷盡歲月滄桑,至今仍從題匾中感受到關帝正氣浩然、威靈顯赫的英武神韻,充分體現了關帝信仰習俗影響的深遠。
  • 東北被遺忘的歷史名山,唐太宗為其賜名,是「萬裡長城第一名山」
    我國國土遼闊,地形複雜,各地有山川平原和低山崗陵,三山五嶽的奇美吸引了自古以來遊歷山水的文人名士,這些山集中了自然斧神工的創造力和人文精神,但是只有中南部有奇山,北方沒有嗎,當然有,例如,今天介紹的遼東第一山。
  • 武威文廟匾額的旅遊開發策略
    武威文廟匾額書寫的內容,縱觀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是向掌管點化狀元的文昌帝君進行讚頌,奉其為文教祖師,如萬世文宗、司命文章、斯文主宰、文昌帝君贊等;第二是集中讚譽古涼州篤實好學,文風昌盛,如書城不夜、孝友文章、天下文明、光聯奎璧、輝增西垣等;第三是記事型匾額,如道光四年文昌宮所存家具什物明細匾、道光四年信眾捐獻財物公示匾是研究文昌宮沿革的重要文物。
  • 萬裡長城著名的四大關口有哪些?
    萬裡長城,又名長城,不僅是我們中國人熟知,在世界上也是赫赫有名,畢竟是我國古代排名第一的軍事防禦工程,也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很少有人會追究長城本身的一些知識點,比如萬裡長城著名的四大關口都是哪些?說的是關口,怎麼第一位就搞出個「門」,不應該是關口的「關」嗎?沒搞錯!這就是大境門的特殊之處,其他的關口基本都是防禦的作用,而大境門卻有著防禦和貿易往來的雙重作用,並且在歷史上非常有名。
  • 【含英咀華】(六十九)「閉門推出窗前月」( 制謎:範敬忠 評析:孫國和)
    我謂此謎特點有三方面:        一.      以人們熟透的名句掛麵,面句典雅渾成,扣合上以承上啟下法成謎,以下句「投石衝破水中天」直擊謎底,底面扣合飽滿,毫無剩義。        二.      在金庸小說眾多人物中,以「石破天」這個主要人物為底材讓聽眾猜射,雖簡易而不失謎味,隱而不晦。
  • 同樣有鰲府匾額,為什麼張一山版被罵,周星馳版卻成爆款
    如果我是導演,根本不會拍「鰲府」、「鰲第」之類的匾額。歷史學家朱家溍在《<紅樓夢>作者對建築物描寫中的真事和假語》中科普過,「至於府門掛匾,在清代是從來沒有的。只有廟門上才有『敕造xx寺』的匾額。」
  • 匾額文化 | 李銘漢與《範公祠記》
    此匾是武威文廟桂籍殿懸掛的第一塊匾額,從此開啟了文廟桂籍殿懸掛匾額的歷史先河。而為文廟獻上這塊匾額的,是廣陵(揚州)人範仕佳。「萬世文宗」匾額款識明確記載匾額的懸掛時間及獻匾之人:「康熙五十七年歲次戊戌陽月上浣穀旦之吉工竣慶謹立 監督涼州等處倉場鞏昌府加五次紀錄廣陵範仕佳謹獻。」
  • 一塊匾額的故事(小說)
    魯冀眼睛盯著匾額,沒有走的意思。胡德馨看著魯冀痴呆呆地樣子,笑子。「行,你捎信賣地賣房子吧。」「真的,」魯冀把他眯成縫的小眼睜的圓圓的,疲憊的臉上露出了笑。「大姐,你話說當真。」胡德馨愣愣地站在那,魯冀笑了,眼睛眯成一條縫,說:「咔,我給祖師爺磕過頭了,就是違背祖訓,我也把匾額咔了。」「你這是咋啦,一聽到糯米紅棗粥,你咋像變了個人啦」胡德馨一頭霧水,搞不清出了什麼情況。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 「雁門關」被譽為「中華第一關」,但很多人不知道它在什麼地方
    前段時間,朋友叫我一起去「雁門關」旅遊。說實話,「雁門關」這個地名我耳熟能詳,但是在去「雁門關」之前,我竟然想不起來「雁門關」到底在什麼地方。我原本以為是自己孤陋寡聞,再問問身邊的朋友,竟然大部分人也都只知道「雁門關」這個地名,卻不知道它在哪裡。
  • 「400字回復4個錯別字」詮釋「不認真」
    而在蓋有鮮章的書面回覆中,400多字就有4個錯別字,引起網友新的吐槽。(8月27日澎湃新聞)  上班遲到,態度惡劣,工作懶散,不管怎樣的理由,都是「不認真」的表現。對於這種「不認真」現象,作為主管領導,應該讓相關人員寫出檢查,應該督促其向群眾當面道歉,惟其如此,才能讓其改正錯誤,讓這種現象徹底消失。  然而,我們看到的僅僅是「我局及時對其進行嚴厲批評,責令整改」。
  • 循規課堂|匾額匾額,你分得清什麼是匾、什麼是額嗎?
    因此合起來可以這樣理解匾額的含義:懸掛於門屏上作裝飾之用,反映建築物名稱和性質,表達人們義理、情感之類的文學藝術形式即為匾額。橫著的叫匾額或牌匾,豎著的叫對聯,或抱柱「瓦聯」。其實百度百科有許多是誤導的,如按照度娘的介紹,許多人對匾和額的概念就會不清,認為是一碼事,或者簡單認為橫過來的是匾額,豎過來的是對聯。
  • 萬裡長城最西端的起點,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體驗大漠的滄桑之感
    嘉峪關市,是因為嘉峪關的存在而得名的,這裡是甘肅通往新疆的咽喉要道,是萬裡長城最西端的起點。距今已有645年的歷史。嘉峪關比山海關早建九年,在萬裡長城沿線上分布著許多關隘,其中規模最大的有兩座:一座是東端的山海關,另一座就是西端的嘉峪關。
  • 陝西岐山縣:古城的大門匾額
    據歷史資料記載,從明弘治四年(1491年),岐山知縣榮節開創南北二門,到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知縣郭履恆又復開北門並題匾額。在這二百多年間,八任知縣十三次修葺城牆,修復城門,六次更換城門題匾。鹹豐初,城垣傾頹過半,後歷時三載興工大修。同治六年、七年又略作修補。
  • 《秦時明月之萬裡長城》登陸央視1套熱播 武俠風席捲金秋
    2013年9月23日~9月29日,每天6集聯播,播出時間大概為17:00左右。華麗武俠風席捲金秋,饕餮大餐不容錯過!諸子百家風雲再續,亂世之爭全面引爆!《秦時明月之萬裡長城》劇情緊承第三部《諸子百家》,如古韻綺麗的畫卷緩緩鋪開,繪盡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自從機關城崩毀,墨家抗秦勢力幾乎被全部清除,秦帝國又回到了太平盛世的迷夢中。
  • 《秦時明月之萬裡長城》秦時明月之萬裡長城。
    秦時明月這一系列的動漫我都非常的喜歡,而最喜歡的就是這部秦時明月之萬裡長城,不管從哪一步說都非常的不錯,我是我最喜歡這部,秦時明月之萬裡長城的原因在於他的故事情節我會更喜歡一些,而單獨各個角色來說,我個人比較喜歡少司命,月兒天明還有雪女,可能就是個人的審美原因吧,非常喜歡這幾個人物。唯一讓我不喜歡覺得不足的地方,就是故事情節發展的太慢了,一步下來也沒有走太遠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