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董登新(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
我國「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社會對此高度關注,討論十分熱烈。為此,我將以大眾化的視角,給大家介紹與你想像中不一樣的美國退休制度,它究竟有多刻薄、小氣和精明?它可能帶給我們一些啟示和借鑑。
由於美國退休制度設計非常精細,而且內容十分豐富,為了便於讀者理解,我儘量按主題、分系列、通俗易懂地全面介紹。請大家耐心等待下文繼續分解。有人問:為什麼要研究美國?因為少數人總是一知半解、盲目崇拜美國,卻並不了解美國真相,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真實的美國,才能知己知彼。
大家知道,美國基本養老保險(OASDI)制度建立,要比歐洲晚了近半個世紀,1935年美國頒布《社會保障法》,建立了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人提出了構建「三條腿的板凳」的養老保障體系,這就是我們後來所講的「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然而,1990年代,學者們突然發現,美國「三條腿的板凳」已悄然變成了「四條腿的板凳」。也就是說,三條腿不夠用了,「達到正常退休後仍繼續工作」成為了美國人的「第四條腿」。
根據美國社會保障局發布的一組數據,2010年美國65周歲以上老年人收入來源構成:第一條腿(基本養老保險退休金)佔36%,第二條腿(私人養老金,相當於中國的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佔17%,第三條腿(家庭儲蓄與投資)佔16%,第四條腿(65歲以上繼續工作收入)佔29%,其他來源(低保、慈善)佔3%。
由此可見,美國老人第二大收入來源竟是「達到退休年齡後繼續工作的所得」,它真真切切地成為了美國人養老的「第四條腿」,名符其實,而且地位十分重要。
眾所周知,1935年美國將男女退休年齡統一至65周歲,2009年美國男女退休年齡提高至66周歲,2027年美國男女退休年齡將提高至67周歲。
有人會問:美國老人退休原本就比較晚,為什麼還有人願意繼續工作?答案很簡單,當然是養老金不夠用啦!那麼,美國究竟有多少老人仍在繼續工作?
根據美國勞工部統計,2018年底,美國65周歲及以上老人共計5128萬人,其中仍在工作的人數為1003萬人,就業比例為19.6%;但在65至69周歲總人口為1696萬人,其中仍在工作的人數為559萬人,就業比例高達33%;70至74周歲老人就業比例仍高達19.5%;即便75周歲以上老人,其就業比例仍有8.7%。
由此可見,美國65歲以上老人必須繼續工作的比例高達20%,而且這一比例仍在上升之中。究其原因,當然是基本養老保險退休金不夠花。為此,美國人養老需要「第四條腿」:達到退休年齡後繼續工作。
那麼,美國基本養老保險退休金究竟有多低?為什麼不夠花?請聽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