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一部零宣傳、低成本、小製作的美食紀錄片悄悄在B站上線,一集捅破9.8的逆天高分,豆瓣評分直逼9.0。
被欺騙過感情的網友一下子變成了自來水,紛紛奔走相告:「這才是中國人的深夜食堂!」
故事的第一位主角,是發源於涼山彝族的長籤火盆燒烤。小二哥家的肉用的是涼山小豬肉。
醃製過程去繁從簡,只加入鹽和辣椒,最後倒入菜籽油一同攪拌,放至半鐘頭即可上火開烤。
涼山小豬肉是大肉塊,吃的是酣暢和豪放,牛肉小串是小肉塊,吃的是精緻和細膩。
西昌熱鬧未停,昭通卻也不甘示弱。由當地回民師傅烤出來的牛肉小串,同樣是當地人盡皆知的美味代表。
食材選用當地最好的黃牛肉,年齡要小,3歲最佳。肉要切成細條,在特製的滷湯裡浸泡入味,上桌前撒上一把幹辣椒,給個天王老子也不換!
說到烤肉串,那一定少不了新疆燒烤,每個城市的燒烤攤上都有新疆美味的一席之地。而紅柳燒烤,一直是人們最熟悉也是廣受歡迎的燒烤種類之一。
肉質選用新疆戈壁灘鹼地上長大的尉犁羅布羊。再用紅柳枝串起來,無需過多佐料,只撒一把粗鹽就可以嘗到羅布羊不可多得的鮮嫩。
而進了尉犁縣城,羅布羊就是一塊絕好的金字招牌,連攤主們的吆喝都變得親切了很多:「小孩吃了長得快,老太婆吃了跑得快,姑娘吃了變漂亮~」
顧不上戴手套也沒人在乎形象,司機們一手扒拉油脂豐富的羊骨,騰出一手豎起大拇指:「亞克西!」
烤肉的快感固然攝人心魄,但在海邊的人們看來,沒有烤生蠔的夜晚純粹是虛度光陰。在湛江,烤生蠔已成為一個城市的名片之一,多少人蜂擁前往,只為這一口的滿足。
蒜末、蔥花,讓生蠔絲絲入味,而湛江人是絕不會把生蠔殼內的湯汁浪費的。
好吃莫過下三路,刺激還需重口味,我大天朝的燒烤,永不磨滅的是暗黑的氣質。東北人的生烤蠶蛹就是一道很多人心心念念的黑暗料理。
蠶蛹殼硬,得小火慢烤,它又難入味,所以孜然、辣椒下料要重。慢火出細活兒,直到被烤得焦黃髮亮,酥脆爆漿。
看眼前這肥碩矯健的蠶蟲,就是山上現摘的「綠色食品」,擠掉臟腑,留下蠶皮三條一串;等到秋天,躲過一劫的蠶蛹又會被處理乾淨做成烤蛾子。
燒烤攤上,不分人生半場,別小看這一桌又一桌來往的人群,他們的每一杯酒,都有故事,每一根串,都體現千翻滋味。
總導演陳英傑回憶:「不少燒烤店會把我們當騙子,蹭吃蹭喝那種,真的,很多燒烤攤根本不相信我們,不相信有人拿拍電影設備去拍他們,覺得不可能。」
但嬉笑怒罵,柴米油鹽,沒了煙火氣,人生其實就是一段孤獨的旅程。想看的,B站有。
你的人生一串,有什麼故事?
-end-
點擊閱讀原文
人生一串,煙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