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澤,(Yang Dong Ze,1993-)中國當代詩人專欄作家、90後詩歌銳評人。發表後作品部分收錄:公眾平臺「東澤先生」及微博「詩人楊東澤」。
楊東澤評林森《李少君二三事》
——《李少君二三事》是壓倒林森詩人形象最後一根稻草
說到中國詩人形象,中國詩人的氣節。
屈原的雖體解吾猶未變兮,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陶淵明的不為五半米而折腰,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形象躍然紙上,傳唱千古,精神歷久彌新,鼓勵後世。
詩歌傳到今天,經歷千年,新詩一役,搞得詩壇烏煙瘴氣。靠渾水摸魚的詩人、詩官們,好像是與氣節二字有仇,名詩人名詩官 寫摸奶,寫吃仁,寫殺狗、寫長江上撒尿,寫穿越大半個中國睡小三,寫乳房,寫G頭,寫Y毛,來者不拒,還有人寫自己的有背景,有人嘲諷荊人、川人、有人靠性解唐詩走紅。
這不,你看又有人,為了五鬥半米,著急著折腰事權貴,想靠吹捧上位。
近日,一篇《李少君二三事》讓天涯雜誌的現任副主編林森,走入詩人們眼前,該文是寫給天涯雜誌的前任主編,現任詩刊主編李少君。
你看,為了權貴手裡的五鬥半米,林森開篇即把吹捧發揮到極致,說權貴李少君是一個熱情的人,說他滿腔熱血,說他不斷發現、提攜年輕寫作者。吹捧李少君年少時免費為他列印了校園刊物《本紀》,一期又一期,解決那時作為窮學生的他最大難題,最後還把《本紀》的詩歌拿來作為《海拔》的創刊,
吹捧李少君幫助年輕人介紹工作。對他噓寒問暖,沒有生活費時還借錢給他,說李公好義,碰到公事,拔出私人手機就給香港或者美國打電話。說他北上,把《詩刊》工作做得風生水起,發掘更多青年詩人。
最後林林還無恥的說,他在北京碰到的每個年輕詩人,都會說一句「我很感謝李少君」。
如此無底線的吹捧文章,竟然還能公開發表在生活周刊,果真真、赤裸裸地開闢了一個現實版的:龐太師與我娘親二三事 鬧劇。吹者得意,聽者有心,我這裡需要提醒詩人們注意下面四點:
1、 林森從一個大學校園網絡寫手,大二即被李少君安排到《天涯》雜誌社實習,2006年,他就發文大讚李少君的小說集《藍吧》,2007年再發文《一個人的二十年》讚揚李少君「闖海」20年,同年就被李少君安排送到魯迅文學院高研班,同時經過李少君安排,學習後轉正為《天涯》編輯,2014年,李少君剛到《詩刊》任副主編,網絡小說寫詩林森竟然莫名其妙的參加第30屆青春詩會,2015年他發文大讚李少君的《自然集》,2018年發文大讚李少君的《我是有背景的人》,然後 林森晉升天涯副主編,到今年又發表《李少君二三事》,然後?(靜等網絡寫手林森高升)
2、李少君的家庭、人際都在海南,所以林森說:發現、發掘青年詩人。肯定是海南詩黨,你看除了林森之外,符力、還從山東南下的江非,北上後新招入的丁鵬,詩壇書模施施然,無一例外,都是李少君的喇叭手。如今符力靠吹棒被調到《詩刊》,留林森在海南天涯這個攤位,可想《李少君二三事》一發,一炒作,林森離天涯雜誌攤主的位置又近了一步。
3、林森文中說李少君把天涯、詩刊兩本雜誌做得風生水起,完全是無中生有,混淆視聽。
眾所周知,天涯雜誌的改版,改版後成為全國性刊物的功勞都是韓少功的,李少君是改版後才入天涯的,但到了林森的文中,成果被竊取,功勞成了搞熱鬧的李少群得了,文壇袁世凱再出。
至於詩刊的風生水起,更是無稽之談。上飛機、上公交、下地鐵、去央視,考察頒獎,請演員小鮮肉站臺,風風火火、無孔不入。除用經費買來的名譽虛胖,留下的只是嗖嗖往下掉的訂閱量和被北大期刊除名的尷尬。
4、林森說他在北京碰到的每個年輕詩人,都會說一句「我很感謝李少君」。吹捧得毫無底線,簡直可恥。李少君在北京支持打手丁鵬,到網絡胡搞亂搞,封殺民間90後青年詩人事件剛發,網絡炒得沸沸揚揚,事件也還在法律訴訟進程當中,他閉眼不看,偏要說每個年輕詩人都要感謝李少君,可恥。
如果氣節是判斷一個詩者是不是詩人的依據。可以說林森到此,不配自稱為詩人,他的《李少群二三事》一文,是壓倒自身詩人形象最後一根稻草,足以把他釘在詩壇恥辱的十字架。
楊東澤2020年06月04日於杭州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