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音頻 解放雙眼
李少君,1967年生,湖南湘鄉人,1989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新聞系,曾發起設立"珞珈詩派",主要著作有《自然集》、《草根集》、《神降臨的小站》等,主編《21世紀詩歌精選》,詩作入選大學教材等數十種選本,並被翻譯成英文、德文、俄文、韓文、瑞典文、塞爾維亞文、越南文等,曾多次應邀參加美國、德國、法國、印度、越南、菲律賓、塞爾維亞等國國際詩歌及文化活動。被譽為"自然詩人"。所提出的詩歌"草根性"已成為二十一世紀詩歌關鍵詞。曾任《天涯》雜誌主編,海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海南省文聯專職副主席,現為《詩刊》副主編,一級作家。
李少君
詩歌是一種心學。
詩歌感於心動於情,從心出發,凝聚情感,用心寫作,其過程類似修心,最終領悟意義,創造境界,得以在其中安心,同時還可能安慰他人,稱之"心學"名副其實。
詩歌是一種心學,意思是,詩歌本質上是一種感受、學習並領悟世界的方式。心通天地萬物,心是具體的、個人性的,但可以心心相通,以心傳心,他人亦能感受、體會、理解。
維根斯坦認為語言是人區別於其他物種的存在方式。人是語言的動物,人也是情感的動物,唯有人,可以用語言把情感描述、記錄、儲存、升華並保留下來,即使歷經千年,仍能打動後人。
所以,詩歌也是一種情學。
在我看來,藝術,其實就是"情感的形式",或者說,"有形式的情感",而詩,是最佳也最精粹的一種情感方式。
古人云:觸景生情。情只有在景中也就是具體境中才能激發並保存下來,而境是呈現情的具體場所和方式。
中國人認為萬物都是有情的,世界是一個有情世界,天地是一個有情天地。王夫之在《詩廣傳》中稱:"君子之心,有與天地同情者,有與禽魚鳥木同情者,有與女子小人同情者……悉得其情,而皆有以裁用之,大以體天地之化,微以備禽魚草木之幾。"世界,是一個集體存在、相互聯繫、同情共感的命運共同體。
詩歌,最終要創造一個有情的意義世界。 詩,應該創造和提供一個意義世界。
藝術來自情深,深情才能產生藝術。這點類似愛情。心專注,才有情,才會產生情。愛情的本質,就是專一,否則何以證明是愛情。
捷克漢學家普實克很早就認為:中國抒情詩擅長"從自然萬象中提煉若干元素,讓它們包孕於深情之中,由此以創製足以傳達至高之境或者卓爾之見,以融入自然窈冥的一幅圖像"。
古人說:詩融情理,詩統情理,情理結合構成意義。意義予人以目的、方向,予人生以滿足感充實感和價值。
在此意義上,布羅茨基說:詩是我們人類的目的。
《我是有背景的人》
我們是從雲霧深處走出來的人
三三兩兩,影影綽綽
沿著溪水擊打卵石一路譁譁奔流的方向
我們走下青山,走入煙火紅塵
我們從此成為了雲霧派遣的特使
雲霧成為了我們的背景
在都市生活也永遠處於恍惚和迷茫之中
唯擁有虛幻的想像力和時隱時現的詩意
《 抒 懷 》
樹下,我們談起各自的理想
你說你要為山立傳,為水寫史
我呢,只想拍一套雲的寫真集
畫一幅窗口的風景畫
(間以一兩聲鳥鳴)
以及一幀家中小女的素描
當然,她一定要站在院子裡的木瓜樹下
《春天裡的閒意思》
雲給山頂戴了一頂白帽子
小徑與藤蔓相互纏繞,牽掛些花花草草
溪水自山崖濺落,又急吼吼地奔淌入海
春風啊,盡做一些無賴的事情
吹得野花香四處飄溢,又讓牛羊
和自駕的男男女女們在山間迷失……
這都只是一些閒意思
青山兀自不動,只管打坐入定
《 碧 玉 》
國家一大,就有迴旋的餘地
你一小,就可以握在手中慢慢地玩味
什麼是溫軟如玉啊
他在國家和你之間遊刃有餘
一會兒是家國事大
一會兒是兒女情長
焦頭爛額時,你是一帖他貼在胸口的清涼劑
安寧無事時,你是他纏綿心頭的一段柔腸
《敬亭山記》
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抵不上
一陣春風,它催發花香,
催促鳥啼,它使萬物開懷,
讓愛情發光
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抵不上
一隻飛鳥,晴空一飛沖天,
黃昏必返樹巢
我們這些回不去的
浪子,魂歸何處
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抵不上
敬亭山上的一個亭子
它是中心,萬千風景匯聚到一點,
人們雲一樣從四面八方
趕來朝拜
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抵不上
李白鬥酒寫下的詩篇
它使我們在此相聚暢飲長嘯
忘卻了古今之異
消泯於山水之間
主播簡介:
餘陽,國家主任播音員,曾獲全國金話筒獎、五個一工程獎。主要作品有《公羊傳開講》、 《宰執天下》 、《書劍恩仇錄》、 《名劍風流》等經典文獻、名文詩篇。
微信:zhangtao 9055
喜馬拉雅電臺:茶餘飯後聽餘陽
你的讚賞 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