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路先鋒紅四團,政委是上將,團長沒軍銜,後來成就卻更大

2021-01-16 大麗歷史說

1934年10月,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紅軍不得不進行戰略轉移,踏上了漫漫長徵路。長徵途中,敵人集結重兵圍追堵截,一路上險象環生,危急時刻,我軍湧現出了一大批英勇善戰的部隊,比如「絕命後衛師」紅34師,強渡大渡河的紅一團。今天我們要講的紅四團,同樣是長徵途中的英雄部隊。

紅四團是一支具有光榮傳統的部隊,前身是葉挺獨立團,參加過北伐戰爭、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隸屬於紅一軍團第二師。1934年10月16日,紅四團渡過於都河,邁出了長徵的第一步。此後,紅四團多次擔任全軍的先頭部隊,他們遇山開山,逢水搭橋,功勞很大。

湘江戰役中,紅四團率先突破湘江並佔領了重要渡口覺山鋪,隨後部隊全力阻擊蜂擁而來的敵人,雙方展開激烈戰鬥。紅四團全體將士死戰不退,連續擊退敵人幾次進攻,為中央紅軍渡江做出了重要貢獻。那麼這支戰功赫赫的開路先鋒部隊,當時的指揮者又是誰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當時紅四團的政委是楊成武,他出生於1914年,福建長汀縣人。楊成武15歲參加革命,17歲就當上了團政委,是當時遠近聞名的青年將領。長徵途中,楊成武擔任紅四團政委,率部參加了湘江戰役、飛奪瀘定橋、攻佔臘子口。

長徵到達陝北後,楊成武又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逐漸成長為我軍高級將領。1955年,正兵團級將領楊成武被授予了上將軍銜,一時間風光無比。

紅四團的團長則是耿飈(後王開湘),他出生於1909年,湖南醴陵縣人。耿飈16歲加入共青團,他作戰英勇,屢建奇功,24歲就晉升為紅四團團長,指揮部隊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和漳州戰役。長徵途中,耿飈率紅四團作為開路先鋒,血戰湘江,順利突破第四道封鎖線。紅軍進入貴州後,耿飈又率部強渡烏江,首奪天險婁山關,得到了主席的寫信表揚。

遵義會議結束,耿飈晉升為紅一軍團第一師參謀長,他們爬雪山、過草地,歷經千辛萬苦,最終勝利到達陝北。後來,耿飈又相繼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曾經是著名的楊羅耿兵團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建國後,以耿飈的資歷少說有個上將,但因為他已經離開部隊,所以並未參與軍銜評定。話又說回來了,雖然沒有軍銜,但耿飈後來的成就卻很大。

從1950年開始,耿飈便奉命來到外交戰線工作,這一幹就是20多年,期間他堅持原則,勤勤懇懇,取得了很大的成績。1978年後,耿飈又相繼出任副總理、國防部部長、人大副委員長,還進入了政治局,成就斐然。值得一提的是,他還是唯一一位沒有軍銜的國防部部長。進入八十年代後,耿飈從工作崗位上退休,但也沒閒著,他被選為中顧委委員、常委,晚年仍然鞠躬盡瘁,關心著國家大事,令人肅然起敬。

相關焦點

  • 長徵中,紅一軍團六個主力團的團長都是誰?1955年授予啥軍銜
    在紅軍中,龍振文作戰勇敢,又有著出色的軍事指揮能力,一路升任副連長、連長、副營長、營長,扎西整編後,龍振文被任命為紅二團團長。可惜的是,龍振文於1935年9月在巴西地區去世。作為紅一軍團的主力團長,龍振文如果能活到五五授銜,肯定會是上將軍銜。
  • 紅1團團長楊上堃:戰功赫赫,為何僅被授予上校軍銜?
    團長耿飈和團政委楊成武都非常喜歡他,尤其是楊成武一直重用他,並且帶他來到八路軍晉察冀軍區一分區。他在紅軍後期擔任過紅1團團長,在抗戰期間擔任過支隊參謀長。但是,他在1955年僅被授予上校軍銜。
  • 他是紅軍師長,卻只授大校軍銜,搭檔師政委成開國上將
    周時源他紅軍時期就是師長,1955年卻只獲得大校軍銜,而搭檔師政委成開國上將,軍銜方面相差3級。回到1935年6月,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出自紅四方面軍的悍將周時源晉升為紅4軍第11師師長,給他配置的師政委是陳錫聯,該師下轄第31團和第33團,其中第33團團長鄒國厚。按這情景,周時源前途無量啊!
  • 飛奪瀘定橋的紅4團,政委無人不知,團長為何默默無聞?
    在漫長而又艱險的25000裡徵途中,湧現出了許多英雄的部隊,紅四團就是其中之一。長徵途中,紅四團大部分時間都擔負著開路先鋒的重任,打了不少硬仗和惡仗。其中最為關鍵也最為有名的當屬飛奪瀘定橋和攻佔天險臘子口。1935年5月25日,楊得志率領紅一團強渡大渡河成功。但當時紅軍手中只有幾條小木船,如果只靠這幾條小船過河的話,至少得一個月才能過完。
  • 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紅1軍團師長和政委都是誰?軍銜最低是上將
    1936年7月,紅二、四方面軍廣大指戰員在不斷鬥爭的同時,逐漸開始北上與黨中央會合。黨中央對北上的紅二、四方面軍極為關懷,先後攻佔了會寧城、隆德的將臺堡等地,以迎接紅二、四方面軍。10月初,紅一、四方面軍終於在會寧會師。10月下旬,紅一、二方面軍又在將臺堡會師。
  • 紅一方面軍參加長徵的24位師級將領,後來分別授予啥軍銜
    那麼這十二個師的師長、政委都是誰?後來又分別授予什麼軍銜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 五個軍團分別是紅一軍團、紅三軍團、紅五軍團、紅八軍團、紅九軍團,分別由林帥、彭老總、董振堂、周昆、羅炳輝擔任軍團長,共下轄1、2、3、4、5、6、13、15、21、22、23、34共12個師。
  • 長徵初期,紅1軍團3個師的師長政委都是誰?結局分別如何?
    1955年,彭紹輝被授予上將軍銜,1978年4月25日,彭紹輝以重病之身參加空軍作戰會議,不幸以身殉職。1955年大授銜,39歲的蕭華成為解放軍最年輕的開國上將。1985年,70歲的蕭華在北京病逝。紅1師是紅1軍團的主力,不但師長政委出名,下面的團長和政委的名氣更大:例如紅1團團長楊得志,紅3團團長黃永勝,紅2團政委鄧華等。
  • 抗日戰爭中,八路軍12個團的團長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1955年,楊得志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1955年,李天佑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第687團的首任團長是張紹東,他是湖北紅安人(有一種說法是陝西人),在紅四方面軍參加過長徵。全面抗日戰爭爆發之後,張紹東出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第344旅第687團團長,不久之後因理想信念不堅定而叛逃,最終的結局不詳。
  • 新四軍第18旅有四任旅長,後三任都授中將,首任旅長為何沒軍銜?
    先後任湘鄂贛紅軍獨立師連政委、紅16軍7師團政委、紅18軍54師團政委、鄂東南道委書記、西北特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等職。江南紅軍遊擊隊改編為新四軍後,任新四軍第1支隊1團參謀長、副團長,皖南第一縱隊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皖南事變後任第6師18旅旅長,後調任第16旅政委。第二任旅長(代)是溫玉成。
  • 紅軍有14個師改編為八路軍,師長建國後獲得什麼軍銜
    楊成武,福建長汀人,1929年參加紅軍,在紅軍中提拔很快,17歲當團政委、23歲當師長,他所帶的紅四團是著名的長徵開路先鋒,飛奪瀘定橋、血戰臘子口都是紅四團當主力。抗戰爆發後,楊成武率由紅一師改編的115師獨立團東進河北,建立了晉察冀一分區,最出名的就是黃土嶺之戰擊斃阿部規秀。
  • 魯南軍區的政委授上將,副司令員授中將,司令員為何沒授軍銜?
    魯南軍區成立於抗日戰爭時期的1940年,隸屬於八路軍115師領導,一開始的軍區政委是王麓水。1942年後王政委調任山東縱隊一旅政委、山東軍區第八師師長兼政委,1945年12月13日在滕縣與國民黨軍隊作戰中犧牲,年僅32歲。
  • 周克玉:上將軍銜,原中央軍委總後勤部政委,曾任67軍政委
    周克玉:上將軍銜,原中央軍委總後勤部政委,曾任67軍政委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有一位「王成式」對越作戰戰鬥英雄格外受人矚目,他就是韋昌進,當時其所在部隊正是原濟南軍區67軍。67軍是一支英雄的部隊,湧現出了不少戰鬥典型人物。
  • 紅軍時期,兩人同在一個師,後來師長成為上將,政委成為開國大將
    在紅軍歷史上,我們都知道紅一軍團 ,紅二軍團,對於紅三軍團很少有人知道,可殊不知這支軍團在土地革命時期可是非常厲害的部隊,他是由紅軍第5、第8軍組成的,由彭德懷擔任總指揮,在長徵時期,紅三軍團主要負責右路前衛,後來在與紅四方面軍會師後,紅三軍團改編為紅3軍,劃入紅一方面軍。
  • 八路軍的團長到底是什麼級別,為何李雲龍會嫌少將軍銜低了?
    686團團長李天佑(上將)、副團長楊勇(上將) 343旅是紅一方面軍主力改編而成,5個團職(楊成武也屬紅一方面軍)中4個上將一個中將,所以很多人認為陳正湘授銜偏低。 344旅: 687團團長張紹東(38年叛變)、副團長韓振紀(中將), 688團團長陳錦繡(38年犧牲)、副團長韓先楚(上將) 344旅是紅15軍團改編而成,授銜一個中將一個上將,綜合資料,韓先楚原本只能評中將,後因解放海南大功一件評上將。
  • 長徵後,紅一軍團第4師三個團的團長都是誰?後誰的軍銜高?
    1936年10月,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後,紅三軍團改編為紅一軍(團)第4師,直屬中央軍委指揮。第4師的師長是李天佑,政委是楊勇。第4師下轄3個團,分別是第10團、第11團和第12團。
  • 八路軍129師,麾下四位團長,後來誰發展最好
    紅軍改編成八路軍後,下轄三個師,115師是由紅一方面軍改編而成的,129師紅四方面軍,120師是由紅二方面軍改編而成。當時一個師下轄兩個旅,一個旅下轄兩個團,一個團下轄三個營,再往下就是連,排,班,這就是當時八路軍的編制。
  • 當年他是師長他是師政委,20年後政委當了上將,師長卻是大校
    不久後部隊重新進行整編,紅11師也在此時成立,下轄第31和第33團,周時源任師長,陳錫聯為師政委。周時源是安徽金寨人,15歲參加紅軍,之後他跟隨部隊南徵北戰,參加了許多重要的戰役和戰鬥,憑藉戰功升任紅31軍274團第2營營長。1933年11月,四川軍閥劉湘率領20萬大軍對川陝蘇區發起六路圍攻。紅軍在經過大半年的運動防禦後決定發起反攻,並選定了青龍觀為突破口。
  • 4位軍官警官晉升上將軍銜警銜
    新華社發  中央軍委晉升上將軍銜警銜儀式18日在北京八一大樓隆重舉行。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晉升上將軍銜警銜的軍官警官頒發命令狀。  這次晉升上將軍銜警銜的軍官警官是:軍委後勤保障部政治委員郭普校、西部戰區司令員張旭東、戰略支援部隊政治委員李偉、武警部隊司令員王春寧。  記者注意到,18日獲晉升的四位上將,均以新職務首次被媒體披露。
  • 抗戰初期八路軍129師9位團長,後來都發展如何?
    385旅下轄第769、第770團,386旅則下轄第771團、第772團,另外還有一個由編餘幹部和西路軍的歸隊幹部組成的教導團。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聊四個主力團的正副團長及教導團團長的革命人生。 769團團長陳錫聯 陳錫聯出生在中國最大的將軍縣紅安縣,很早就參加了家鄉的遊擊隊,後來成了鄂豫皖紅四方面軍一員。
  • 長徵時,開路先鋒紅4團先後有3位團長,他們都是誰?後來呢?
    紅4團的前身是葉挺獨立團。紅4團在長徵時期多次承擔著開路先鋒的重任,在突破湘江、強渡烏江、大渡河、奪取瀘定橋、臘子口天險、山城堡等戰役中,都有紅4團將士們勇敢衝鋒陷陣的身影。今天龍叔就和大家說說紅4團在紅軍長徵時期的3位團長都是誰以及後來的情況。 第一位團長是耿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