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唐唐頻道 ,ID:big322】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前不久北京王府井的一家包子店,在網絡上被人群嘲。
起因是一個博主拍了段視頻,吐槽包子不好吃。
最近又有一家飯店被送上了熱搜,跟不久前的王府井狗不理差不多,這間名叫「厲家菜」的飯店,也是因為太難吃被群嘲了。
起因是一個有400萬粉絲的微博大V,在網上吐槽厲家菜。
這個大V表示到厲家菜吃飯,「是一次非常糟糕的體驗」。
看圖片就是街邊小店的水平,但是這家店的價格可是特別貴。這個博主吃的這頓飯是298元一位,另外還要加收的10%的服務費。
至於吃了啥,這個博主也拍了照片,感受一下298元一位的飯菜是什麼樣的吧。
提醒一下,上面這桌菜不是298元一桌,這家店是按照人頭收費的,是298元一位。
而且,298元還是最低的套餐,這家店還有上千元一位的。
這條吐槽上了熱搜之後,有網友放出了厲家菜的一道菜品。味道隔著屏幕感受不到,但是這個擺盤就讓人沒有胃口。
這種價格高但是菜品差的店,網友吐槽起來可是不留情。
因為這家店打的是宮廷菜的名號,有人拿出了《還珠格格》裡的照片,這廚藝是從還珠格格那裡繼承來的吧。
現在的厲家菜剛傳到第二代,網友直接說這不就是農家樂嘛。
古代皇上下江南的原因也找到了:宮廷菜太難吃了唄!
事情太火熱了,有記者打電話給這家店,得到的回應是「那他覺得不值我們也沒辦法」。
可能覺得這麼回應不太好,這家店的老闆,也就是厲家菜的第二代傳承人又回應了一次:「網友不了解菜品成本」。
再放一張網友上傳到網絡的厲家菜的圖片:
不了解成本?是把網友都當傻子了嗎?
這個厲家菜曾經在網上火過,深藏在北京的一個胡同裡。在還沒有網紅美食這個概念的時候,這家店就已經用宮廷菜來宣傳自己了。
現在網上還能找到十多年前的博客,宣傳的就是厲家菜的起源。
據說厲家菜是因為祖上有人在清宮裡當官,負責檢查菜譜,後來把菜譜憑記憶帶了出來。這家人因為在一次廚藝大賽上拿過獎,就在1985年開了這家飯店。
如果這厲家菜真的是按照宮裡的做法來做菜,那皇帝的生活還真不怎麼樣啊。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從北京王府井的狗不理包子店,到這家價格極為昂貴的厲家菜,一個被關店,一個被群嘲。都說網紅店沒事不要去吃,現在打著「老字號」的店也要小心了。
但老字號不是一無是處,同樣是老字號,有的店就活的好好的,還越做越大。這樣的例子國內國外的都有。
國內的,比如廣州的廣州酒家,1935年成立的老字號,本地人也一樣去。
北京的便宜坊,已經有600年歷史了,北京本地人都知道吃烤鴨要去便宜坊。
鄰國日本的老字號就更野了,他們的店鋪能傳上百年。
網上有個博主拍過視頻,主持人曾經到一個日本的街邊小店做過採訪,研究過日本老店。
這是一個賣鰻魚飯的小店,地理位置不錯,已經開了一百多年了。
做鰻魚飯需要先練習幾年基本功,一個開店的老闆處理鰻魚,要串三年、割五年、學八年,然後開一輩子小店。
比如這家鰻魚飯店的主廚,已經76歲了。
管理這家店鋪的老闆是第四代傳人,還在用傳統的菜譜做飯,一碗湯的做法和一百多年前開店的時候一樣。
但是這種小店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前幾年中國遊客去日本旅遊的人多,這家店還僱了中國店員。
這幾年網絡上總在炒日本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都快被用爛了。
這個短片裡沒提到工匠精神,倒是看到老闆的另一個態度:不擴張。在問到這家店有沒有分店的時候,老闆說只此一家,沒開過分店。
原因就是如果開分店精力不夠,目不能及的範圍不要去做。
國內有的老字號可不這麼想,一旦有了名氣,恨不得把分店開遍全國。比如北京王府井的那個狗不理包子,就是一個合作授權的店鋪,連直營都不是。
這段採訪還問了老闆關於店鋪繼承的問題,老闆說自己的女兒如果不願意繼承,可能就把店關了。
當然了這個店老闆的孩子還很小,老闆還是每天安心做飯,當好自己的第四代店長。
也不是什麼工匠精神,這家店的老闆就是想安安心心開個店,沒別的了。
日本的百年老店很多年,很多就是這樣一代傳一代,技術練習好幾年,再適當的進行創新與時俱進。要是沒人繼承就只能關店。
國內的餐飲老字號們,最近幾年已經越來越被人詬病了,就是因為天天想著怎麼擴張怎麼賺錢,最基本的把菜做好都忘了。
被群嘲的厲家菜就是個代表,菜不怎麼樣,收費倒是很貴。開店的時間也不長,從1985年到現在也就35年。
主打的不是口味,而是逼格,滿足食客的一種心理滿足,就像是皇帝的新裝一樣,以前大家都認為這是家有故事的店,就算難吃也不說出來,終於皇帝的新衣有被人說出來的那一天。
完全靠著逼格來吸引冤大頭們去品嘗,翻車也就是時間問題。
唐唐頻道(ID:big322),原創內容作者,代表作《唐唐神腦洞》《唐唐頻道說奇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