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江蘇衛視在晚會宣傳F4將一起登臺演唱,引起了很多人對青春的懷念。
可是,當出演那天,F4四個人中只有吳建豪一個人,寂寞地演唱,其它3個人都是虛擬同框的。
朱孝天親自在某社交平臺上闢謠,說:「周五看自己合體,周六繼續上學去,影像是虛擬的,知識才是硬道理。」
F4作為中國初生代的偶像加男團,當年以極高的顏值俘獲了許多少女的心。
這麼多年過去了,F4輝煌不再。而當年追F4的少年少女也隨著歲月成長,大多數人已經為人父母了。
有句話說得很不錯,夕陽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看F4聚會,很多人仿佛是回到了自己的青春。
只是,花朵謝了,落到地上,就再也無法接到樹枝上了。人的青春也是如此。
如果時間有指針,把指針撥回20年前,我們依舊會選擇再追F4一次。
2001年,言承旭、朱孝天、周渝民和吳建豪,一起出演臺灣偶像劇《流星花園》。
四個帥哥因與眾不同的個性受到了很多的人的喜愛,在娛樂圈中颳起了一陣卷席港澳臺和大陸三岸的偶像風。
看看他們當年的表演,就知道他們到底有多紅:
很多少女將F4的照片貼滿了整個房間,甚至連床頭都是他們的照片;
19場世界巡迴演唱會,幾乎每場的觀眾都達到了3萬人;
F4第一次去上海,機場上全是粉絲。粉絲一路追著他們的車,一度讓交通癱瘓;
在上海開演唱會,2千元的門票被粉絲們一搶而空,8萬人擠在狹窄的體育場看演唱;
甚至在2008年,F4在日本巡演,創下了創下華人在日本連開七場萬人演唱會的紀錄,風頭超過周杰倫。
如今再也找不到有哪一個男團或者女團的影響力能像F4一樣,不僅僅在國內深受喜愛,而且在國外擁有一大批的粉絲。
由於在國內外都有極大的影響力,F4甚至被稱為是製造「亞洲之光」的華人使者。
但是,娛樂圈有一個萬年不變的規律,那就是沒有人會一直紅下去。F4也是這樣,不久後便解散了。
花園裡的流星消失在夜空中,抬起頭欣賞得只剩下零散的星光。
如今再提起F4,就是關於他們的戀情和令人唏噓的現狀。
追F4的那些人,看看這些年層出不窮的各種各樣的男團女團,早已失去了興趣。倒不是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而是再也沒有第二個青春去追這些偶像了。
前2個月,F4中的朱孝天上了熱搜,原因不是他和其他3個人重聚,也不是他的八卦,而是他被確診了基因病。
於是,很多人都借題發揮,說F4紅了之後,是如何跌落低谷的。四人的友情已經沒有過往那麼友好;F4如今有多麼多麼落魄,接不到演出、被雪藏等等各種花樣新聞。
的確,F4解散之後,再也無法翻身,再也回不到那個紅遍大江南北的年代。他們也各自追求自己的生活,同時他們的現狀與偶像時期形成了巨大落差。
不管是被雪藏,還是患有基因病,朱孝天從來就沒有別說口中的不幸福,而是找到了愛情,甚至上學深造。
解散之後,雖然失去了很多資源,但是朱孝天也沒有放棄過對自己升華。這些年,他也偶爾上上綜藝,為那些過去的粉絲獻上自己的表演。
旅遊、撒狗糧、讀書都成為了朱孝天的日常分享。
過往的風景雖美,但朱孝天並沒有沉溺於其中,而是在一路奔跑。正如楊絳先生所說,
世態人情,比明月清風更饒有滋味;可作書讀,可當戲看。書上的描摹,戲裡的扮演,即使栩栩如生,究竟只是文藝作品;人情世態,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往往超出情理之外,新奇得令人震驚,令人駭怪,給人以更深刻的效益,更奇妙的娛樂。惟有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對觀眾的藝術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