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目均衡表又被稱為「雲圖」,是一個具有八十多年歷史的老指標。
編者按:一目均衡表又被稱為「雲圖」,是一個具有八十多年歷史的老指標。就像中國交易者或多或少都聽過纏論一樣,雲圖作為日本人發明的指標,也是日本交易市場上最普及的圖表工具之一。而且近些年來,日本雲圖在國際業界的認可度也越來越高。

目前市面上關於日本雲圖的介紹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名詞堆積,讓人看得雲裡霧裡。其實雲圖沒那麼複雜,只需要了解其內含的三個周期即可。
第一個周期,短周期一個半星期。以前日本每周的工作日是6天,所以市場運行的一個半星期就是9天。
第二個周期,中周期一個月。同樣基於每周6天工作日,市場運行一個月就是26天。
最後一個中期,是長周期兩個月,時間係數毫無疑問就是52了。
那麼這三個周期是怎麼在雲圖上體現的呢?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雲圖由四部分組成。其中紅色線條叫轉折線,藍色的叫基準線、綠色的叫延展線。而上升的雲層是黃褐色、下降的雲帶是淡紫色。
首先來說轉折線,轉折線的計算公式為:(9日內最高+9日內最低)/2。很明顯可以看出,轉折線的指代意義就是短周期一個半星期內價格振蕩區間的中位數。
其次來看一看基準線,基準線的計算公式為:(26日內最高+26日內最低)/2。毋庸置疑,基準線的本質就是中周期一個月內價格振蕩區間的中位數。
再次看看延展線,延展線是將當前的收盤價後移一個中周期。什麼意思呢?就是將每個k線的收盤價用折線圖連起來,然後向左平移26個k線的距離。
通過圖表對比你會發現,延展線的結構跟k線基本完全一致,只是向後平移了而已,所以一般又稱其為「遲行線」。
最後就是雲層,雲層是一片區域,那麼上下邊界的計算公式肯定不同。其中下沿的公式為:(52日內最高+52日內最低)/2,沒錯,長周期出現了。上沿的計算公式則為:(轉折線+基準線)/2,看到這裡,一些數學比較好的朋友就可能疑惑了,既然上沿是轉折線和基準線區間的中位數,那上沿就應該位於他們之間,但上圖明明不是啊?不要急,還沒說完。
雲層的最終形態還需向前平移一個中周期。也就是說,按照上面計算公式得到一個區間,將這個區間向右平移26根k線的距離。
細緻看到這裡,你會發現,轉折線代表的價格短周期振蕩區間的中位數;基準線線代表價格中周期振蕩區間的中位數,他兩的比較跟不同周期的均線用法也就差不多。
而延展線則能讓我們能對當前價格和隔了一個中周期(一個月)的前期價格進行比較。雲層則是對當前價格和一個價格區間的前期價格的比較。
在一個上升趨勢中(下跌趨勢同理):
K線在延展線以下K線在轉換線和基準線之上轉換線在基準線以上K線在雲層之上
其反應最靈敏的順序依次為延展線、轉折線、基準線、雲層。那麼對於雲圖信號很明確的圖像結構就很好操作了。
如上圖所示,首先延展線逆轉升至K線以上,這時候做空要謹慎了。後面K線分別穿過轉換線和基準線,而轉換線再穿過基準先後,可以開始考慮做多。而雲層一般會形成阻力或者支撐,在未突破前,不宜做空,突破後則可以激進多單入場。而最完美的入場點則是k線回踩雲層站穩,突破前高之處。入場後止損不需設多,回踩站穩的低點就行,最後轉折線跌破基準線後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