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葉檀
2019年5月份,全球市場突然轉向,risk-off 情緒到處蔓延。
風險資產遭到大肆拋售,阿根廷等新興市場再次挨個崩盤。相對應的是,沉寂8年,避險資產重生,價格連續突破前高。
黃金價格漲破1500美元,美元兌日元一路飆升,專治各種不服。
黃金和日元對應兩個女性群體,中國大媽和渡邊太太,他們再次站在聚光燈下。
渡邊太太:風格犀利 一夜成名
渡邊太太,本想安靜的做個家庭主婦,相夫教子,怎奈造化弄人,上世紀90年代日本股市和樓市泡沫大崩盤。
資產急劇縮水,還想生活質量不下降,怎麼辦?女性撐起半邊天!
撐起家可以,但是出去外面工作,渡邊太太答應,渡邊先生也不答應。幾乎一半的日本男性都覺得,女性就應該呆在家裡,當全職太太。
就這種情況,即便日本泡沫破裂,掙錢養家壓力山大,渡邊太太也萬萬不會出去工作的!
那怎麼辦?自己幹唄,從金融市場賺錢,主要就是自己窩在家裡炒外匯。
學歷高,手段毒辣,意志堅定,紀律性又強,一夜之間,渡邊太太就震驚了全球金融市場。
渡邊太太們拉風到什麼程度呢?
1、玩兒的是技術含量極高的交易策略,套息交易。
日本崩盤了,利率跌到零,把錢存銀行,根本不賺錢。渡邊太太們才不想當冤大頭,一個操作,把劣勢變為優勢。
日本利率不是低麼?那我不僅不存錢,我還向銀行借錢,借來的錢換成其他利率高的貨幣。等外幣的利息支付後,再把外幣換成日元,然後把錢還給銀行。
一借一還,渡邊太太們套了一個利差。
這個交易策略很考驗專業功力,兩個貨幣匯率波動不能太大,否則不但不能套利,很可能匯兌的時候還損失一筆錢。
2、直接決定日元的避險屬性。
渡邊太太實力太雄厚,套息交易的規模非常龐大。前面也說了,這個交易策略,匯率波動不能太大,因此國際市場一有風吹草動,渡邊太太們就立馬平倉,把外幣換成日元,日元需求就會增加,日元就會升值。
所以,大家就看到,國際市場一動蕩,日元就升值,避險屬性體現的淋漓盡致,背後就是渡邊太太等套息交易平倉導致的。
3、日元走勢的晴雨表。
渡邊太太們交易很厲害,專業的交易員還在猶豫,渡邊太太們已經獲利平倉了。
有的機構甚至開始派人在銀行和券商門口蹲點,來數渡邊太太的人數,以此來判斷日元走勢。
這些年高息貨幣崩盤了好幾輪,套息交易策略的穩定性也沒以前管用了,這直接改變了渡邊太太的投資思想。
如果說,以前的渡邊太太是專業的交易員,那麼如今的渡邊太太就是專業的大類資產配置的基金經理。
在養老和理財規劃方面,渡邊太太也不再把重要身家押在高風險高收益的套息交易上,而是更加偏向長期和多元化。
除了套息交易,現在的渡邊太太都投資些什麼呢?看看日本三大銀行的網站就知道了,面向個人銷售的投資產品主要有:
1、投資信託(基金產品);2、外國股票和債券(銀行作為中介代銷券商產品);3、養老保險;4、退休金管理;5、定期存款加投資信託組合等等。
信託、養老保險,退休金管理,定存等等,這些產品的投資期限都差不多都是5年以上,甚至20年以上,遠比一筆套息交易的期限長。
路透社調查顯示,年輕渡邊太太們非常不願意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面,不願意把投資過分集中在任何單一資產類別上。
這就是思路的轉變,她們要做的是資產配置,而不是單純的投資或交易。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跟老一輩相比,年輕的渡邊太太更會精打細算,她們會直接通過手機交易,來降低手續費。
年輕的渡邊太太,資產配置理念,多元化和長期投資,跟養老投資策略非常契合。
中國大媽:對抗華爾街 就是幹!
跟渡邊太太齊名的是,中國大媽,她們也是一戰成名。
2013年,國際金價從1900美元跌至1400美元左右,」中國大媽「非常興奮,認為抄底的歷史機會到了,瘋搶黃金。
全世界都震驚了!下跌趨勢中,華爾街聯手做空,金價怎麼就跌不動了呢?
「中國大媽」最樸實,非常青睞傳統避險資產——黃金。
中國大媽搶黃金,其實也反映了女性理財的通病,保守和短視。
中國女性是世界上最勤勞的群體,積極工作,事業很拼,勞動參與率全世界第一。
但是,工作並沒有給她們帶來安全感,收入大幅提升後,風險資產投資並沒有大幅提升,她們還是傾向於選擇更穩妥的理財方式——存款或無風險投資。
就存款這點兒收益率,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想靠存款養老,根本不可能實現。
中國女性還需要把眼光放遠一點,因為她們工作很辛苦,抗風險能力很強,無風險資產就應該少配一點,其他資產多配一點。
中國大媽的投資方式在中國年輕一代的女性眼中,自然並不苟同。
年輕一代女性懂得精緻生活,追求個人價值,她們更傾向於開源和消費,對於儲蓄投資不太上心。
富達國際和螞蟻財富最新聯合發布的《2019年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將女性的養老規劃單一成章。富達國際報告顯示,年輕女性的平均收入要比同齡人低20%,開始儲蓄的人數也比男性少12%。收入低、儲蓄少就算了,她們的儲蓄目標又比男性高2%,她們不焦慮才怪呢。
2018年,只有40%的女性有信心實現財務理想,不到一半。2019年,她們更沒信心了,這個數據下降到了22%。
投資的真諦:首先得有錢!
女人好難,能過上好日子的女人更難。
同齡的男性和女性一對比就知道了,女性的開支實在太大了,錢全都花在家人身上了,比如為父母提供更舒適的生活,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等等。
投資,首先得有錢,年輕女性開銷這麼大,自然沒錢理財,養老壓力也就更大了。
富達國際報告顯示,實現退休儲蓄目標,男性需要64.7年,女性需要66.9年,女性要比男性晚兩年退休才行! 開銷大也不算大問題,如果能像渡邊太太那樣,自己能夠從金融市場上把掙回來也好很多。 現實比較殘酷,中國女性,尤其是年輕女性,理財知識非常匱乏。 接近10%的女性直接表示理財知識不夠,還有6%的女性覺得,養老理財產品太多了,不知道選哪一款,還有5%的女性太忙,沒有時間理財。
為什麼年紀輕輕,中國女性就應該關注養老?除了儲蓄投資方面的挑戰,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單身狗太多了。 民政局數據顯示,自2013年開始,全國結婚率逐年下降:從9.9‰到9.6‰、9‰、8.3‰、7.7‰,到2018年只有7.2‰,且經濟越發達地區結婚率越低。 全世界的養老問題都很嚴峻,年輕女性們意識到問題,是好的開始,因為它是解決問題的第一道關。 有意識,不行動,也不行,養老還是空中樓閣。 能做的就是,大家要對理財敏感,努力學習理財知識,提前規劃和實現財務目標。 問個問題,你的退休基金,每月繳費增加1%和增加5%,會對你最終的退休金產生多大影響? 大家有概念嗎?增加1%,能多拿76525元,增加5%,能多拿382627元!非常可觀。
(來源:富達國際和螞蟻財富報告) 根據富達國際預測,對於年收入為73,604元(我們的調研參與者的平均值)的30歲人士,每月多繳款1%至5%,60歲時的退休基金可能會增加76,525元至382,627元。假設條件是,年工資增長率僅為3.75%,並且每年平均投資回報率為5%。 多儲蓄1%,是什麼概念呢?不到15元,也就相當於一杯咖啡的價格;多儲蓄5%,也就71塊,相當於一張電影票。 養老是個長期任務,充滿了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是人生的魅力,也是人生的缺陷。 處理好了不確定性,人生下有底,但上不封頂;沒處理好不確定性,即便一時春風得意,也可能突然馬失前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