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盟薦戲】| 《冒牌人生》如果你的器官和你的靈魂之間的悲歡不相通

2021-02-20 上海高校戲劇聯盟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2021開年原創喜劇《冒牌人生》即將在2021年1月14日~1月24日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藝術劇院上演。

有一句英國諺語說:「對於運用理智的人來說,人生乃一喜劇;對於訴諸感覺的人來說,人生乃一悲劇。」 但人生本就理智與感覺交疊,悲與喜輪流登場,所以也無法如此簡單地去概括一類人的人生,畢竟「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可是,如果你的器官和你的靈魂之間的悲歡也不相通呢?

一雙正在逐漸脫離主人管理的雙手,一顆無法再安心停留在胸膛裡的心臟,一對從來未被身體接受的乳房……三個因特異的身體而將命運羈絆在一起的人,共同駕駛著脫軌的人生列車向未知前行。他們共同經歷著自己身體內的暴亂,對抗抑或妥協,都決定了他們未來人生將有的樣貌。

三個人共同經歷著自己身體內的暴亂,對抗抑或妥協,都決定了他們未來人生將有的樣貌。

這是一部特別的喜劇——設定天馬行空,臺詞扎心幽默,劇情笑中帶淚。去年《冒牌人生》作為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新文本孵化劇目在1933微劇場演出時,不少觀眾都留下了諸如「搞笑又心酸」「臺詞的詼諧讓觀眾在笑聲連連中輕鬆理解了這部戲想要表達的主題」「好笑好哭卻不矯情」「笑點很高級」這樣的評論。那麼,作為一部喜劇——

編劇,也是原作小說《冒牌人生》的作者陳思安選擇了一個舞臺技巧,把身在《冒牌人生》中的每個人都提煉出了一個身體的器官,進而講述了三組人與自己器官的故事,分別是收集癖與他的手,性別焦慮者與她的乳房,還有打工人與他的心臟。手、乳房、心臟,分別是三個人物故事線中最關鍵的器官,你能感受到也習慣於它們的動作,存在與跳動,但如果突然有一天,它們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人格,它們仍然依附於你肉身,卻又游離在了你的靈魂之外呢?

三位演員扮演三個器官,這種舞臺設定本身就充滿喜感,而聽到主人公們的這些碎碎念,器官們的回覆也往往讓人哭笑不得。「傾聽自己的訴求」,突然變成一種具象化的表達。改編自小說的《冒牌人生》的語言並不書面,陳思安用比較通俗的語言去更快抵達她想要塑造的那些人物和所要傳遞的故事核心,誇張與克制間又相互平衡。曾有觀眾評價《冒牌人生》的臺詞是「在詩意與接地氣的生活化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它沒有落入俗套地堆砌網絡流行語,反而還有可能是流行語製造機。

《冒牌人生》雖然是從三個器官出發,洞察三個生活在都市中的小人物,但其實也在通過三個普通人的視角觀察整個世界。臺上的人物遭遇著各種各樣的讓人發笑的尷尬與窘迫,臺下的觀眾以戲為鏡,笑聲響起的時刻帶著共鳴,而共鳴的產生,也賦予了我們對那些迷茫與掙扎一笑置之的勇氣。

相關焦點

  • 《冒牌人生》首演:我知道,你經歷了作為一個人最為辛苦的事
    - 如果,你能與自己的器官對話 -一雙正在逐漸脫離主人管理的雙手,一顆無法再安心停留在胸膛裡的心臟,一對從來未被身體接受的乳房……三個因特異的身體而將命運羈絆在一起的人,共同駕駛著脫軌的人生列車向未知前行
  • 舞臺劇《冒牌人生》:如何平息來自身體內部的「暴亂」
    你看這環形的坡道,想像一下,待宰的牛就從這上面傳送過去」。一番腦補還在進行中,場燈已關閉,音樂響起,舞臺上亮起一束光,我的思緒迅速被臺上的表演吸引、轉移。如果時間也是一條坡道,那在劇場裡的一個半小時裡傳送的舞臺故事,真可謂引人入勝。這部劇就是近日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1933微劇場公演的《冒牌人生》。
  • 在·場丨《冒牌人生》,與四月的不期而遇
    最終展現給外界的,就是我們那些被冠以「不懂事」的對抗。《冒牌人生》2019年「新文本孵化」演出劇照《冒牌人生》的第一輪演出是在2019年,那時席捲全球的疫情還未開始。彼時,四月籌劃為剛剛經歷初試的20級備考小夥伴們準備一次觀劇活動,很偶然地,遇到了這部劇。
  • 當你的器官有了獨立的人格,你會如何「自處」
    原創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收錄於話題#冒牌人生1個想像一下,當你在雙12忍不住買買買的時候,你的雙手突然開口說話,教你怎麼湊滿減更划算;或者想像一下,當你不喜歡自己身體的一個部分時,這個部分卻有了獨立人格,和你一起回憶那些與你相處的往昔
  • 話劇《冒牌人生》|節目冊
    @ 檸檬凍乾片面對社會的壓力,是否只能過冒牌的人生?通過三個人與自己器官的對話,將心理衝突外化,雙手的顫抖、心臟的狂跳、乳房的喋喋不休,是三張平靜面孔下「身體內部的暴亂」。如同舞臺上的俄羅斯方塊有多種組合方式,突破內心困局的路徑或許也不止一條。不雞湯不矯情,張弛有度,笑料高級。「不見得現在作出的選擇就一定合適他們。」
  • 《冒牌人生》:不完美但真實的我們
    12月初,我去觀看了青年作家陳思安編劇的話劇《冒牌人生》,很有意思。故事由都市中三個人物的片段人生作為依託,巧妙地將他們的器官——手、乳房、心臟抽離了出來,扮演一個角色與人物進行對話。這讓我想起小時候聽過的一個相聲——《五官爭功》。通過一個夢,四位演員扮演主人公的眼睛、嘴巴、耳朵和鼻子,進行了「奇葩說」一般的爭論。
  •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2021開年原創劇目《冒牌人生》今晚爆笑首演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後浪新潮演出季劇目,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製作出品的《冒牌人生》今晚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藝術劇院迎來首演。《冒牌人生》改編自編劇陳思安同名小說集,並由其親自擔任編劇,上海話劇藝術中心青年導演呂睿執導,由演員王佳寶(飾張涵)、朱曄(飾雙手)、範禕琳(飾素哥)、周圍(飾乳房)、程子銘(飾阿翔)與孫天姿(飾心臟)聯合主演。
  • 一生何求 願有一人 知你冷暖 懂你悲歡
    《知你冷暖 懂你悲歡》是熱播電視劇《安居》的主題歌,知道這首歌源自於朋友的推薦。好友娟問我是否看過《安居》,我的回答是沒有,說真的,確實沒有時間追劇,也不喜歡追劇。她說,那你聽聽歌吧,終於,昨晚練字時就播放了《知你冷暖,懂你悲歡》。
  • 換個角度看《木蘭花》:人類的悲歡不但相通,還將殊途同歸
    《木蘭花》這個奇怪的片名和官方海報其實就寓意了電影的主題,不同人的生活仿佛是一朵木蘭花上的不同花瓣,表面上它們各自孤獨地開著,就像人生在不同軌跡前行,但是人生就是由偶然和必然組成,花瓣始終離不開花蕊,最終都要交叉匯合。魯迅先生有句名言:「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 卡戴珊豪擲700萬慶生被罵: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同年,金·卡戴珊因為和前男友的性愛錄像帶走紅。她的勵志人生,她的身材,她和其他明星的各種恩怨爭吵,說她是美國娛樂圈的頂級流量都不為過。但你又不得不佩服她,能憑一己之力超越疫情和大選的熱度,成為全球網友的焦點
  • 人的悲歡相同,卻不相通。請別把自己的感情放到公眾平臺供人消遣
    人的悲歡相同,卻不相通。這世間沒有多少感同身受。他不是你,你不是他,你們雖然都有喜怒哀樂,卻是不一樣的。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被戳中笑點,笑到眼淚直飛,笑到捂著肚子拍桌子時,猛的一回頭,發現你旁邊的人一臉冷漠的看著你,不知道你為什麼笑得那麼開心。
  • 讓受害者不再孤獨,《心光璀璨》呼喚良善與共,悲歡相通
    熱播劇《隱秘的角落》完結,給炎炎夏日帶來一絲清涼。在經歷了「一起爬山嗎」「我還有機會嗎」登上熱搜、表情包刷屏後,關於犯罪心理研究也引起讀者的關注和熱議。雖然完全當劇作娛樂觀看,《隱秘的角落》帶給我們無限精彩。但如果設想一下,你親眼目睹了劇中被害的親人,經歷過一場噩夢般的童年事故,長大以後,初入社會,該是什麼樣的狀態?內心隱秘的角落裡又是一番如何光景?
  • UZI和馬老師看「春晚」,突出一個大寫的悲歡不相通,後者憋不住笑意
    RNG對決IG備受熱議 德杯賽的小組賽已經全部結束,D組的小組賽也是受到了觀眾們的熱議,因為這一組的四支LPL戰隊之間都有一定的競爭,BO1的賽制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性,所以RNG可以在輸給BLG之後,贏下WE戰隊,又在贏下了WE戰隊之後輸給了IG,這也是各戰隊之間存在的競爭性,所以這個小組的隊伍積分也是存在著較大的競爭
  • 藝薦·戲劇 | 2019年,你肯定有戲
    北京日報資深戲劇記者牛春梅將在藝綻變身一名掃「雷」選手,幫你避開雷劇、爛戲,提醒你不要錯過每一部好戲。真幸運,可以在2018年的最後一天,和大家一起展望2019年第一周有什麼好看的戲。這麼認真的我,這麼執著的你,2019年肯定有戲,有好戲。本周重點推薦的是幾部來自日本的戲劇影像。
  • 我薦|羅伯特·克裡利:我們能夠感情相通?還不是像個錘子(趙毅衡譯)
    但是當一個富人死了,他們慢慢地舉行聖禮,黃金的十字架,隊伍緩緩地,緩緩地走向公墓。窮人喜歡看,說這實在有趣。夜,美好,可愛,夜,多好的夜,多好,多好的夜,已經來到        選自《人身上一切可愛之處》(1955)免得免得我想重新讓自己落到往日舊情的控制之下低聲下氣
  • 為什麼人類悲歡不相通呢?
    1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現在,魯迅的這句名言看來又多了一個新的例證。今年初,一個叫「卡夫卡鬆餅君」的女孩在微博上說,她查出肺癌晚期。在得知這個令人絕望的消息後,她不斷在網上分享自己所剩無幾的人生,既有沮喪難過的時刻,也像同齡的女孩子一樣喜歡美食、嚮往愛情,也不放棄健身鍛鍊。但很快,事情就朝著她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了:她迅速出名了,連她的病情也變成了一個公共話題,開始有人懷疑她只是想通過「賣慘」來博出名,進而質疑她偽造病歷,理由是肺癌晚期不可能繼續健身,也不可能還這麼快樂。
  • 人生三部曲-中年篇「不同的是生活方式,相通的是人生滋味」
    滋味,即人生。評語:當一部劇結束時一個別國的劇,怎麼就能讓這麼多不分職業和年齡的中國觀眾,如此惺惺相惜?我想起了那位大爺的結論:不同的是生活方式,相通的是人生滋味。《我的大叔》的劇情節奏不快,故事節點的推進自然而然,少了些許刻意,矛盾衝突點日常般從時間線上長出來,人物的性格和其中的滋味,就在這不疾不徐的時間裡燉了出來。滋味,即人生。
  • 我永遠都在你身邊——王錚亮《知你冷暖,懂你悲歡》
    《知你冷暖,懂你悲歡》是電視劇《安居》的主題曲。由著名作曲家欒凱譜曲,王生寧作詞,暖男歌神王錚亮傾情演繹。  《安居》是於2016年9月20日播出的現實題材生活劇。  人生難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難求。俗話說:「你不問,我不說,這就是距離;你問了,我不說,這就是隔閡;你問了,我說了,這就是信任;你不問,我說了,這就是依賴。」所以我們都渴望能有一個默契十足的知己、伴侶。
  • 人的悲歡不互通?那為何這些詩詞細細品味卻忍不住紅了眼眶……
    魯迅曾經說:「人的悲歡並不相通」,這句話言之有理,卻又言之無理。如果,人的悲歡相通,戀愛中的男女就不會常常爭吵。但如果人的悲歡不相通,又為什麼會聽到一首歌、看到一首詩,而忍不住落淚。歷史上有很多詩句,歷經千百年,卻仍被人們口口相傳,那便是因為詩中表達的情感,描繪的畫面,總能觸動人們心靈最感性的一面,初識驚豔、細細品味忍不住紅了眼眶。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