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媒介敘事,《陳情令》大火被忽略的一個理念

2020-04-09 影視m記


跨媒介敘事,《陳情令》大火被忽略的一個理念

小編今日重溫了一部電影《星球大戰前傳1:幽靈的威脅》,看到絕地武士手上發光的那把劍,心中頓時回憶滿滿。然而,《星球大戰》系列整整拍了7部,每一部的故事都圍繞著一個中心點展開,而每一部電影都是對粉絲的一種期待,如此說來,我們應該思考一種文化,那便是粉絲文化。眾所周知,《星球大戰》系列能夠火了這麼久,它並非偶然,而是它鎖住了一部分粉絲,它所有內容的擴展都是為了粉絲服務的,那麼,這一系列的粉絲到底又靠什麼把熱情維繫了這麼久呢,那是《星球大戰》的跨媒介敘事的魅力。它不光有電影,還有漫畫,還開發了遊戲,多種文本的協作,維持著影片的經久不衰。

這一系列的舉措,又讓小編想起了19年大火的IP劇《陳情令》,這部劇不光在國內大火,也在國外大火,捧紅了一批新秀,同時,也開發出了很多相關的其他產品。它能夠這麼火,也離不開一個理念,那便是:跨媒介敘事

跨媒介敘事,《陳情令》大火被忽略的一個理念

何為跨媒介敘事

跨媒介敘事是亨利.詹金斯在2006年的著作《融合文化》中提出的,根據2011年的學術會議中的修訂,該理念的定義如下:

跨媒介敘事表示這樣一個過程,即一個故事的各個有機組成部分穿越於多個媒介傳播渠道,系統構建出一種協作合一的娛樂體驗。在理想情況下,每一種媒介對於故事的展開具有自己獨特的貢獻。

通俗來說,就是在故事原有的基礎之上,通過不同的媒介進行傳播,例如,原著小說改編成影視作品,改編成動漫作品,改編成廣播劇等等,變換各種渠道去滿足粉絲對故事的沉浸式思維,讓粉絲為其消費,或者建立各種話題渠道進行交流,同時通過話題再對故事擴展,創作出不同的版本,滿足粉絲們對故事的新鮮感。

跨媒介敘事,《陳情令》大火被忽略的一個理念

電視劇《陳情令》的由來

這部電視劇改編自晉江文學城墨香銅臭的網絡小說《魔道祖師》,在形成網絡劇之前,它已經收穫了一大批粉絲了,所以,這部劇也可稱之為IP劇,IP劇就是在原有故事基礎上進行的二次影視作品的開發,是有粉絲基礎的。

由於原著內容比較敏感,所以拍成電視劇的時候在情感線的發展上進行了一個改編,改成了講社會主義兄弟情的一部仙俠劇。劇中也是尊重了原著,讓整個故事的發展脈絡儘量保持不變,但是,一些觸及敏感題材的話題基本上都已經改編了。

而且,這部劇有個精明之處,藍忘機和魏無羨的一些相處小細節基本上都有所保留,也滿足了粉絲們的磕糖心理,雖說不能跟原著完全一模一樣,但是粉絲們還是非常的滿意的。

跨媒介敘事,《陳情令》大火被忽略的一個理念

網劇和上星劇是否存在質量差別

現今很多網劇都會在網絡播出後轉而到電視臺播出,在電視臺播出的劇我們稱之為上星劇。過去因為網絡發展的不成熟,導致很多人認為一部劇之所以淪為網劇,是因為它製作粗糙,所以不能上星。然而,現在已經不一樣了。

網絡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們更多地願意汲取一些碎片化的信息,而不願意在固定的場所才可以汲取信息。人手一部手機就可以知天下事又何苦要像過去般等著回家打開電視機,等著每周的報刊亭期刊,這些都已經是過去式了,新媒體的發展,快節奏的生活,導致傳統媒體,如報紙、雜誌、廣播、電視四大媒體逐漸隕落,紛紛在競爭的壓力下進行了重組,並建立了相應的網絡渠道。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受眾的需求自然也就會分得越來越細,所以,網絡劇也逐漸成為了生活娛樂中的需求了。最初的網絡劇都是以短劇為主,這種短劇製作不算精良,但短小精悍,讓人能快速得到訊息傳播,因而也挺受歡迎的。但是隨著受眾群體的分類越來越細,網絡劇鎖定的目標也就越來越細,為了吸引受眾,不得不在內容製作上花更多的功夫,因而,網絡劇逐漸製作得越來越精良,甚至超越了上星劇的都有一大把。

上星劇講究的是收視率,為了收視率,上星劇一般不敢輕易啟用新人,一般是要找一些有名氣的明星與新人搭配,否則會沒人看,另外在劇情上也不敢太創新,它要根據廣大受眾的需求來創作內容,是要根據過去的經驗來判斷的。所以基本上沒有更大的吸引力,只能說是照舊買買明星的熱度罷了,除非,這部劇十分貼合社會熱點,例如《我的前半生》這樣的。

為什麼現在很多網絡劇都能轉成上星劇呢,因為內容上實屬爆款,像《延禧攻略》、《慶餘年》等,都是由網絡轉為了上星劇的。

《陳情令》之所以這麼火都沒法上星主要是因為原著題材的問題,它在製作上是真的沒話說的。開拍前為服化道的準備就整整用了六個月,製片人給每個人物都製作了信息卡,且劇組中有很多人都是原著的粉絲,魏無羨頭上的紅絲帶也是劇組的粉絲要求的,包括各個家族的家紋的設計,衣服造型的設計都遵循了中國的各種古風特點。不得不說,這部劇的服化道是真的讓人欽佩。

那麼,現在網劇和上星劇的區別在哪裡呢?僅是片酬上的區別而已。一部影視作品能夠上星,它的每一集的價格,遠遠高於網絡劇,這也就是上星的好處了,只是在經濟收益上有區別,質量上完全沒有。

跨媒介敘事,《陳情令》大火被忽略的一個理念

《陳情令》如何跨媒介

《陳情令》這部劇一經播出,豆瓣評分持續升高,是一部很了不起的劇作,播出過程中,頭條中還有個官方帳號,專門發布各種精美劇照。而且,在音樂上酷狗還有各種音樂專輯的整合,都是付費的。原本劇中歌曲的MV也是免費,後來隨著熱度的升高都變成了付費。

在還沒播完電視劇時,騰訊視頻又出了個舉措,那便是可以提前解鎖大結局, 你可以循規蹈矩地按照一周六集地觀看,也可以花三十塊錢提前把後面所有的劇集一起解鎖了。

除此之外,《陳情令》還舉辦了官方的演唱會,在國內有兩場,還有在官方帳號上出售各種抹額、服裝、口紅等等與之相關的精美物品,使得粉絲們的熱度不斷高漲。

直到後來,它到了海外播出,在泰國還舉辦過見面會等等,可以說它跨媒介的形式是非常的豐富。除此之外,它還出了兩部番外篇的電影,一部是《生魂》,一部是《亂魂》,據說後面還會有一部。

隨著熱度的高漲,原著中《魔道祖師》的動畫片也成為了大家的一個故事沉浸方式,鑑於官方的審核通過問題,影視作品中都沒有涉及到忘羨的愛情,但是,卻通過漫畫和廣播劇實現了。在快看漫畫中也有《魔道祖師》的作品,而貓耳FM中的《魔道祖師》廣播劇基本上還原了原著。

這是國內眾多的故事作品中跨媒介最豐富的,走得最遠的一部作品,當年由單機遊戲改編的《仙劍》也沒有如此高的熱度。可見,粉絲經濟在這裡面是運營得非常好的。

跨媒介敘事,《陳情令》大火被忽略的一個理念

《陳情令》大火後的弊端

《陳情令》自大火以後粉絲群的確是越漲越高了,但糟糕的是粉絲群裡面夾雜著太多的不理智,導致出現了很多弊端。

跨媒介敘事,《陳情令》大火被忽略的一個理念

1、過度消費

《陳情令》它不像《星球大戰》那樣,連續出好幾部,他的故事只有這麼短,而且該說清楚的脈絡都說清楚了,唯獨是結局忘羨各自分道揚鑣讓人有些失落感,所以當時電視劇一播完很多粉絲都對結局進行各種熱議,甚至於改編。有時候還出現故事擴展,還有故事細節續寫的文字和漫畫作品。

雖說電視劇是播完了,但是粉絲的熱度還是沒有減,因而各種海報,各種手禮,以及各種演唱會的門票還是能讓官方賺取大利。可是,長期地以此來賣熱又容易造成過度消費的局面,導致個別觀眾的反感。

跨媒介敘事,《陳情令》大火被忽略的一個理念

2、粉絲文化對他人造成的傷害

劇中飾演魏無羨的演員肖戰的事情,相信大家都聽說了吧。本來什麼都沒做,因為粉絲的不理智,導致了肖戰自身的資源下降了不少,同時粉絲們也常常因為他人社交平臺一些小的文字偏差而進行人身攻擊,這讓世上的其餘人類的存活情何以堪。相信這種事情造成的傷害並非是針對演員個人,還是針對了他人建立的組織和社團,世界以和為貴,大家都要理智追星。

跨媒介敘事,《陳情令》大火被忽略的一個理念

結語

詹金斯認為:融合不僅是自上而下技術演進的過程,還是消費者自下而上推動文化演變的過程。

沒錯,《陳情令》靠著一大波的粉絲基礎,讓整個陳情文化都可以建立一個社群了,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很好的營銷渠道,《陳情令》在跨媒介的策略上是做得非常好的,雖然沒有上星,但是它傳播的中國古風之美,還有它走出國門時所蹭的熱度,都足以讓其超越上星劇的待遇了。

當今的影視作品光靠顏值還不夠,內容也是十分的重要,因其抓住了「不忘初心」的俠義心腸,也因其抓住了人性中沒有絕對的好和絕對的壞這一特點,使得這部劇衍生出很多人性的思考,這又使其在普通的偶像劇中突破了一個層次。

市場的需求和受眾的積極互動是跨媒介開發的重要條件,媒介融合的大趨勢又為IP跨媒介敘事提供了技術基礎。網際網路的快車讓各種媒介不知不覺地走到了一起,粉絲的需求又讓《陳情令》的故事內容不斷地豐富,充其量也是贏在了「粉絲文化」。

相關焦點

  • 唐人街探案——國產第一「跨媒介敘事」IP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聊到了好萊塢盛行的「跨媒介敘事」營銷手法。而這次我們便聊聊一個運用了「跨媒介敘事」的中國影視IP:唐人街探案。「唐人街探案」這個IP起始於2015年上映的由陳思誠導演的偵探片《唐人街探案》(簡稱:唐探)。該片上映後豆瓣評分達到7.6,高於許多同類型影片;國內票房則是達到8.23億人民幣。
  • 摺紙獨角獸的復仇:跨媒介敘事的七個原則|亨利·詹金斯
    ——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 2003年,我在「技術評論」(Technology Review)專欄首次提出了跨媒介敘事(transmedia storytelling)的概念,並通過《融合文化》的「尋找摺紙獨角獸:《黑客帝國》與跨媒介敘事」章節對此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 跨媒介視角下IP劇《慶餘年》敘事策略研究
    關鍵詞:跨媒介 ;IP網劇;敘事策略一、受眾審美取向轉變由於大眾流行文化的助推、資本市場的介入以及商業化的運作,IP的價值轉換動力不斷提升,IP價值的多元開發成為文化產業領域的熱門商業模式①。IP的內涵是一種泛智慧財產權,來源於智慧財產權但又不同於智慧財產權,其範圍更加寬泛;IP同時也來源於一個故事的意識形態,它既有原創性、衍生性、互動性和粉絲群,又能與人們產生文化與情感上的共鳴。從商業和資本角度來看,其內涵已經有了無限的延伸,IP已被引申為「可供多維度開發的文化產業產品」。而IP的外延表現為,它是一種內容經營理念和當下文化產業領域的熱門商業模式②。
  • 新時代IP網絡大電影的理性思考——以《陳情令之生魂》為例
    作為一種新興文學形式的網絡小說逐漸成為影視界投資者的新寵,許多業界人士將工作重心由自主創作轉移到網絡小說的跨媒介敘事之上,IP網絡大電影日益盛行。「跨媒介敘事」又稱「跨媒體敘事」「跨媒體講故事」,最早由美國學者亨利·詹金斯提出,他認為「跨媒體故事橫跨多種媒體平臺展現出來,其中每一個新文本都對整個故事做出了獨特而有價值的貢獻」([美]亨利·詹金斯著、杜永明譯.融合文化:新媒體和舊媒體的衝突地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156-157.)。
  • 去年《陳情令》大火,番外電影卻無人知曉,最後慘澹收場
    去年《陳情令》大火,番外電影卻無人知曉,最後慘澹收場去年夏天爆紅的《陳情令》,捧紅了肖戰、王一博等一眾主演讓觀眾看到了兩位優秀的新人演員,也讓投資方、製片人看到了耽改劇的市場。《陳情令》改編自小說《魔道祖師》,而這本小說在15年開始連載時就已經有了一批書粉。之後18年相關動漫和漫畫的出現,再加上那時正值國漫和古風的流行時期,而動漫中的畫風將魏嬰和藍湛的瀟灑帥氣都展現了出來,古裝、佩劍、場景都一一還原了書粉心中的樣子,於是這個故事再一次在大眾面前刷了一波熱度。
  • 於平:「視覺美學格式塔」敘事理念中的舞劇《騎兵》
    該劇作為近年來比較優秀的舞劇作品,不僅是表現革命歷史題材的佳作,而且凸顯出「視覺格式塔」敘事理念在舞劇創作中強勁的表現力。文章通過對該劇表達方式的深入分析,力圖對我國舞劇創作的敘事理念有進一步的推進。正是由此,我腦海中冒出了「視覺格式塔」這個概念,它其中的一個理念便是動態形象的「結構骨架」(包括舞臺調度的路徑與速率),即一種重要的舞劇敘事手段。正是由這一幕朝魯、珊丹和尕臘的特異「三人舞」、以及尕臘等群駿拖拽朝魯的「視覺格式塔」表意,我們看到了《騎兵》對舞劇敘事理念的開拓與建構。
  • 陳情令在日本首播,收視大火,日本網友對陳情令的評論都是愛了
    陳情令在日本首播,收視大火,沒有收到肖戰黑料的影響,目測絕對爆,
  • 《陳情令》大火的背後,藏著中年女演員的集體焦慮
    文/卿卿一諾說實話,《陳情令》這部劇我沒有看,現在天天看肖戰和王一博此起彼伏的上頭條熱搜,感覺自己錯過了一個時空。看完《陳情令》,誰還認為這些女演員,是在集體販賣焦慮呢?理由一:性別我簡單了解了下《陳情令》,其實這個劇真的比較特別,可也側面說明了,沒有女主角,或者女主角不夠搶眼,照樣能讓劇大火。只要有足夠搶眼的男主角即可。
  • 敘事理念—支配故事
    如果說一次成功的經歷對於「成功者的故事」非常重要,那麼每一次失敗的經歷對於一個清醒的「成功者」同樣重要,因為畢竟生活的經歷不可能僅僅是那些「成功」的經歷——沒有失敗哪裡來的成功呢?通過收集積累哪些「例外」情況,支配故事自然會弱化。所謂「陰消陽長」,這個道理對中國人來說不難理解。之所以平常不能應用這個智慧,其根源在於對「支配故事」的執著,「一葉障目,不見森林」。
  • 《陳情令》一周年演員現狀對比,王一博、肖戰大火,溫寧要結婚了
    2019年6月27日,歷時三年的《陳情令》終於從幕後走到臺前,然後以燎原之勢席捲各大社交媒體,掀起夏日追劇狂潮,也使一眾參演的演員由此出名。在《陳情令》播出一周年後,《陳情令》的影響仍在,繞梁而不絕,部分粉絲依然在為《陳情令》喝彩,而參演《陳情令》的演員們現狀卻各不相同。
  • 電視劇琅琊榜陳情令慶餘年,能夠現象級大火的原因,與主角無關
    《琅琊榜》、《陳情令》和《慶餘年》這三部電視劇,尤其是《琅琊榜》,可以算得上是現象級的電視劇,也是行業之中的標杆。這三部電視劇和主角是相互成就的。《陳情令》和《慶餘年》皆是如此,可以說是電視劇的大火,成就了主角,主角又反哺電視劇。
  • 肖戰靠《陳情令》大火!和張藝興即將合作電視劇,你確定不看?
    #肖戰#靠陳情令大火其實因《陳情令》走紅的肖戰,不但出演了電影《誅仙》,還搭檔楊紫演了《餘生請多指教》!他的努力和付出也得到了央視的認可,在《最美逆行者》中選擇了肖戰,讓他以這樣的方式回擊那些流言蠻語!《陳情令》不僅在國內爆紅,還被引進到東南亞,同樣受到海外觀眾的認可!
  • pb是什麼意思 因陳情令大火的肖戰王一博粉絲卻PB撕逼
    的意思又是什麼呢pb是寫真集的英文單詞「photobook」的首字母縮寫,不僅是用來寫真集的字母縮寫,在飯圈同時也有「屏蔽」的意思,比如說看到有些黑粉黑自己愛豆的話粉絲們就會把這個黑粉pn肖戰王一博寫真有飯圈文化就會有爭端,不少人都因為自己喜歡的明星而去一爭高下,近日最為熱議最讓人關注的就是肖戰王一博粉絲的爭辯大賽了,事件的起因是番位問題,肖戰的粉絲認為《陳情令
  • 《陳情令》大火之後,P大的作品也準備開拍,原著粉:不答應
    純愛文學為何如此火爆,《陳情令》大火之後,P大的作品也準備開拍,原著粉:不答應!最近這兩年,穿越文學在各個平臺上都異常的火爆,很多的電影電視劇製片人很鍾愛於純愛文學,很多的小說都被搬上螢屏,在2018年的夏天,一部小眾網絡電視劇——《鎮魂》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雖然說這部劇的製作並不是那麼精良,可是讓很多書迷們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夏日。
  • 龍丹妮首談肖戰:沒想到他能大火,早知道不讓他演《陳情令》了
    龍丹妮首談肖戰:沒想到他能大火,早知道不讓他演《陳情令》了對於一個年輕藝人來說,或許可以憑藉出眾的長相以及豐富的才藝順利進入娛樂圈,但是想要有更長遠的發展,那就需要更多的因素加成,比如足夠的背景資源以及恰如其分的機遇等等,不過更重要的還是要看公司對他的未來規劃,如果得到老闆的青睞
  • 追《琉璃》這麼久,認出黛玉、上官瑞謙,卻忽略《陳情令》中的她
    與丁禹兮合作《韞色過濃》而爆紅的張予曦,她在《琉璃》中出演女二號褚玲瓏無論是人設討喜度還是戲份,都不輸袁冰妍飾演的女主角,是一個既可愛又善良的女孩子除了這些好認的演員之外,戲份不多的配角們也不可忽略。有網友追了《琉璃》很久之後發現,該劇中不僅有「四爺」、有「蘇矜北」,還有「林黛玉」、「上官瑞謙」 以及《陳情令
  • 成毅《夢醒長安》殺青,與璇璣姐姐戀愛,女二出演《陳情令》大火
    譬如2019年暑期播出的《陳情令》,這部根據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另外還有張若昀,李沁主演的《慶餘年》,該劇在播出後也迅速吸引了觀眾的眼球,這部劇的大火成毅在《夢醒長安》中飾演男主李炎,是一個剛即位的新帝,一心想要重整朝綱
  • 宣璐因《陳情令》師姐大火,卻不知道她原來還出演過楊紫的丫環
    《陳情令》這部劇可以說非常的火爆,一播出便被劇中的兩位男主給深深吸引,而這部劇不僅帶火了兩位主角,連劇中的每一位配角也是驚豔眾人,其中宣璐扮演的師姐江厭離就是其中一個,在劇中的她溫婉嫻靜,對兩位弟弟更是寵愛有加,而在現實中宣璐也是一個長相甜美,氣質驚人。
  • 陳情令:都說藍思追是金牌公關,其實不然,還有2個被忽略的強者
    #陳情令#在《陳情令》裡,可以說是高手雲集啊。《陳情令》裡的名場面「種阿苑」就是在亂葬崗發生的,那時候的阿苑還真的是天真無邪啊,真的相信會種出好多小朋友陪他一起玩。亂葬崗圍剿後,發高燒失憶的阿苑被含光君藍忘機帶回姑蘇。因為藍忘機重傷需要閉關加上後來逢亂必出,所以很多時候阿苑都是由兄長藍曦臣撫養。等藍忘機回姑蘇後,再來親自教導阿苑。
  • 《陳情令》劇組拍攝現場突發大火,現場慘不忍睹,2人已確定死亡
    導語:《陳情令》劇組拍攝現場突發大火,現場慘不忍睹,2人已確定死亡。一直以來,娛樂圈都是備受人們的關注。一提起娛樂圈,大家就能想到娛樂圈中有很多男明星、女明星們。他們都是公眾人物,他們的一言一行都被大眾看在眼裡。他們和普通人不一樣,普通人做什麼事說什麼話,都不會考慮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