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下文玩市場潘家園,那些不成文的規矩

2020-12-28 周周說收藏

潘家園呢是我國非常知名一個古玩舊貨的交易市場,同時呢也是一個江湖,今天就來聊一下潘家園的這些不成文的規矩。

第一,不要直接說物件是假東西。潘家園90%以上的老物件都是仿古做舊的工藝品,所以大家即使是自己看出來了也不要直接說它是假貨。

第二,砍完價不能後悔,有些人呢問完價格之後就開始砍價,砍完之後呢,不買了或者再砍價,這就有點戲弄人了。

第三,成交後不能退貨,東西呢買定離手,無論是買家打眼了,還是賣家賣漏了,均不能退貨或者找後帳。

第四,不要打探賣家東西的來歷,東西的來歷呢和買家沒有關係,那是賣家的眼力和機緣,也是賣家的秘密,是不可能告訴外人的。

第五,別人買賣的時候旁觀不語。買家和賣家正在商談的時候不要有任何意見,也不要參與進來。這和觀棋不語一個道理。

第六,看東西不要手遞手,一旦不小心掉落摔壞責任難以劃分。

第七,不要跨攤,潘家園市場主要是以地攤的形式銷售古玩舊貨,所以千萬不要跨攤而過,一呢是不尊重,二呢非常容易一小心就踩壞別人家的寶貝。

第八,不要亂砍價,不了解的東西又沒有專業的認知,就千萬別亂砍價。這樣呢太不禮貌。

相關焦點

  • 潘家園二十八周年慶典活動開幕 文玩藝術品生態鏈再升級
    12月22日上午,以「藝術品投資的網際網路時代」為主題的第三屆潘淘薈年度發布會召開,潘家園抖音電商直播基地、潘家園文化藝術品指數、潘家園拍賣公司年度運營展望、潘家園禮物年度新品、2020年度「潘大使」授獎儀式等版塊悉數亮相,正式拉開潘家園28周年慶典活動序幕。
  • 潘家園迎28周年慶 「潘淘薈」年度發布解碼文玩市場新生態
    北京商報訊(記者 胡曉鈺)12月22日,以「藝術品投資的網際網路時代」為主題的第三屆潘淘薈年度發布會在潘家園舊貨市場召開。會上,潘家園電商直播基地、潘家園文化藝術品指數、潘家園拍賣公司年度運營展望、潘家園禮物年度新品、2020年度「潘大使」授獎儀式等版塊悉數亮相,正式拉開潘家園28周年慶典活動序幕。北京潘家園國際民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董事長湯彤在致辭中表示,潘家園市場現已完成了在網絡傳媒、電子商務、直播等網際網路新業態領域的布局。
  • 【聽故事】聽潘家園講鬼故事,哦不,鬼市
    在天價文物的誘惑下,在這裡總上演著一幕一幕的悲喜劇,有人在這裡低價淘到了一件真品,天降橫財;但更多的人,在這裡前赴後繼,尋尋覓覓,最終傾家蕩產。 潘家園舊貨市場位於東三環潘家園橋西側,1995年之前,這裡已經形成了人稱「鬼市」的非法文物交易市場。
  • 胖子和胡八一擺過攤的北京潘家園
    受政治經濟環境的影響,很多外來人口開始湧入北京進行貨物的買賣,例如,河北石家莊、天津以及山東地區的人,據統計當時在潘家園擺攤的北京人不超過潘家園攤位的十分之一。第二次財富浪潮的來襲是以炒作名人字畫為主的,在當時,名人字畫的市場還未完全打開,但潘家園文玩交易市場的名聲已經得到充分的傳播,導致在當時有大量的名人字畫以極低的價格流入潘家園。文玩潘家園原本並不叫作潘家園,最開始也並不是做古董生意的。潘家園在很早的時候叫作潘家窯,顧名思義是做燒製品的。
  • 「潘淘薈」將至 潘家園攜新業態跨年
    據了解,這一傳統文玩市場半年來的「破壁先行」已取得了初步成果:直播基地自11月18日正式營業至今,現單日成交總額破百萬;潘家園拍賣公司自6月成立截至11月底,已舉辦各類拍賣20場次。在業界人士看來,新業態將持續賦能潘家園舊貨市場的蝶變,打破文化藝術品傳統銷售路徑。
  • 古玩「夢碎之地」:人生悲喜事,尋夢潘家園
    這種情景始於1990年前後,這是如今的潘家園舊貨市場的最原始面貌。  多年來,潘家園承載了為生計所迫的農民、文玩愛好者、民間收藏家、落魄藝術家們的各色訴求,「談笑論得失,往來皆古玩」,是對那時潘家園最貼切的描述。  更有收藏家表示,如果沒有潘家園,民間很多古木家具估計會被當作柴禾燒了,很多珍貴的歷史資料「被賣了也就賣了」,留不下任何痕跡。
  • 一些不成文的規矩(要牢記在心)
    11、在地鐵上不要一個人靠著扶欄,可憐一下別人無處安放的手。 12、在宿舍或公共場合看視頻聽音樂玩遊戲等,請戴上耳機! 13、別以為胖子不介意就能被你一直說胖。 14、給你看照片,請不要「自覺」左右滑。
  • 古玩城退燒:文玩市場開城容易守城難
    十裡河附近的居民發現,周邊的幾家古玩城門口如今不堵了,再一打聽,原來是文玩珠寶生意退燒了。幾年來古玩市場過度擴張,經濟形勢衰微導致人們「手緊」,微信電商成為新渠道,都導致了這個市場今不如昔。  撤攤進城 價格嚇退百姓  北京最早一撥兒玩家都是從潘家園、報國寺「練」出來的,當時一到周末,古董、珠寶、文玩雜項露天攤位比肩接踵,不少流連地攤的玩家都有過 「撿漏兒」經歷。
  • 摸金符、洛陽鏟……潘家園文創添新元素
    復燒明代壓手杯、潘家園影壁牆冰箱貼、硃砂摸金符、洛陽鏟馬克杯……12月22日,第三屆「潘淘薈」年度發布會上,「潘家園禮物」再推一批文創新品。作為京城著名文化地標、全國知名文玩藝術品集散地,潘家園市場至今已發展28年。
  • 紅事請,白事幫,不成文的規矩也得遵守
    紅事請,白事幫,不成文的規矩也得遵守 文/孫新合 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紅白事的說法。很直白地講,紅事就是喜事,白事就是喪事。另外,不管是誰,只要前往,絕對不可能空手,要麼送禮物,要麼是現金紅包。這是人之常情,更是不成文的規矩。這年頭,只要涉及到往外拿錢,除了特殊關係,工作需求,沒有哪個人心甘情願。談錢容易傷感情啊。
  • 潮朝陽·FUN生活 2020年北京朝陽國際文化旅遊節——潘家園分會場...
    主會場設在朝陽公園,分會場由郎園國際文化節、潘家園首屆文化旅遊消費季展會、北京歡樂谷街頭藝術節、麗都國際露天音樂電影周、通惠河畔看運河攝影展文化主題相關活動組成。潘家園舊貨市場作為分會場之一,積極整合自身文化產業資源,發揮文化地標作用,開創惠民項目,振興文旅產業,讓文化落地,讓旅遊親民。
  • 潘家園的消失,是一個時代的結束....
    古玩市場最鼎盛的時候應該是在90年代和2000年初期,那個時候網絡不發達,而人民經過改革開放,填飽了肚子,開始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同樣潘家園舊貨市場也形成於這個時期。那個時候的潘家園有很多故事,最出名的莫過於故宮專家走眼的事情了。
  • 有人離場有人幾天難開張 文玩:一攤逐漸冷卻的渾水
    今年春節前,各類文玩的銷售還處於比較良好的態勢,在春節後的一段時間,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但由於直播平臺的出現,文玩交易也相對穩定。  直到5月,出現了一次斷崖式的下降。  範音的最大愛好就是逛文玩市場,在他看來,自己逛文玩市場就像是妻子逛商場一樣,是一種愛好和習慣,多年來買了不少東西,即便是在疫情初期,他依然通過網際網路買了很多玩意兒。
  • 2020年北京朝陽國際文化旅遊節潘家園分會場開幕
    主會場設在朝陽公園,分會場由郎園國際文化節、潘家園首屆文化旅遊消費季展會、北京歡樂谷街頭藝術節和麗都國際露天音樂電影周、通惠河畔看運河攝影展四個文化主題相關活動組成。  潘家園舊貨市場作為分會場之一,積極整合自身文化產業資源,發揮文化地標作用,開創惠民項目,振興文旅產業,讓文化落地,讓旅遊親民。
  • 手氣最佳,必須接著發紅包…50條不成文的規矩,我服了!
    蔡康永 |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說話之道,處世之態都是學問,除此之外,生活中還有許多不成文的規矩,比如,女票說自己又胖了,你不能隨聲附和,這是規矩。寒暑假你可以瘋玩,但開學第一天必須交齊所有作業,這也是規矩~01要約人提前一天說。
  • 文玩核桃真的崩盤了嗎?
    後來開始泡貼吧論壇也因此結實了很多玩友,由於很多朋友都不在北京,所以買文玩不太方便,我就趁著周末休息逛逛十裡河潘家園,幫大家找找核桃什麼的,一來二去的也認識了不少商家,諸如核桃王三,陳佩霞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大核商,因為那會兒賣核桃的人也確實不多,就這樣搗鼓了有個一兩年的,還賺了點兒錢,全當是以玩養玩了。
  • 潘家園裡的「十位大仙」,每天一走一過馬上就炸街了!
    文玩很多人都喜歡,但趙顧問要說的這些「骨灰級別」的玩家,那才是真正的對文玩入迷了,或者說「入魔」了,這些最早的骨灰級文玩出現在北京的潘家園。
  • 潘家園裡的「10位大仙」個頂個的奇葩,誰瘋了?
    正所謂大隱隱於市,在潘家園這個臥虎藏龍之地,也流傳著幾個神秘高手的傳說!帶大夥見的就是這些已經玩魔怔了的「大仙」:NO. 1 白毛大仙脖子上戴著大蜜蠟,手上掛著大秤砣,這樣的文玩玩法也讓眾人驚嘆不已...
  • 讓我給你的文玩估個價?你還不如去算命吧!
    後來他換了一種說法,說是學軟體的,結果別人都請他幫忙裝系統,還有問他會不會盜號的……看完讓自在哥想起一個學考古的朋友就跟我吐槽說,每次回家都有親戚朋友拿一堆古董請他鑑定,他說自己不懂,別人還說他變得六親不認了。像這樣的事,自在哥每天都在經歷,許多熱心的網友經常拿一堆五顏六色的石頭,大木頭樁子,或者莫名其妙的骨頭棒子,讓我幫他們鑑定。
  • 晶哥聊古玩:市場上的五類文玩,看看就行了!
    所以,想這麼簡單從別人手上買老珠子,是不可能的。這種大街上挑著走來走去,順便賣點弓弩刀劍的販子,你就相信他手裡就是真虎骨啦?圈子裡沒幾個人能在這上面打包票,為啥?因為沒有師傅教,沒有實物可以去學,市場上不讓賣,博物館裡的又不讓摸,動物園裡的還打不過,你現在告訴我,上哪去看真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