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花菱角滿潭秋,伊人獨飲一池秋----秋之菱角系列食譜

2021-02-23 舌尖上的溫哥華

   

  《舌尖上的溫哥華》美食專欄作者Suzy:現代物質豐富到泛濫,我們以為我們什麼都吃過了,可實際上,我們是否連自己的家鄉菜都不夠了解?

  微信圈強大的刷屏功能就是足不出戶都可以閱盡各處風景。當我看到有人發「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時,心裡頓時徒生的是那藏在美妙風景下的美食----菱角和藕帶。溫哥華已經是美食的天堂了,不同省份的家鄉味在這裡已經種植生根發芽,有些是新鮮空運而來,再有就是袋裝的成品。對於我心念念的這個新鮮貨,迄今為止我還從未看到過。(一絲淡淡的小憂傷隨風飄起)(*@ο@*)

  無獨有偶,一日閒逛超市,無意中卻看到袋裝的菱角和藕帶,產地竟然是我的有著「千湖之省,魚米之鄉」的家鄉。(一陣小確幸後的短暫玄昏)。(⊙o⊙) 人啊,關於食物的記憶是如此強大,可能對於「味」的記憶已經模糊,但當我們再次見到它時,曾經的記憶又會鮮活地再現於腦海。

(在Richmond T&T 的4A5貨架下面可找到)

  中國人善用食物來縮短他鄉與故鄉的關係。在家鄉時,你根本不會關心和留意這些時令食物。一到當季,即使你不曾想起,那街頭巷尾的飄香都會把你勾引回頭。對於第一次登陸溫哥華的稀罕物,我該如何好好對待它呢?

  菱角,歷史相當悠久的一種食物。在周朝時,它就是祭祀典禮上的重要食物。菱角在中醫典籍中稱之為「芰實」,有時因其味嘗起來與慄子類似,也稱作「水慄子」。菱角,慄子和蓮藕被稱為「秋三寶」。(Suzy曾寫過慄子和蓮藕系列食譜)菱角肉粉性微甜,吃起來可能感覺不到有什麼特別之處,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菱角的清新之氣。雖然袋裝食物不能和新鮮的相比,但好在你能在他鄉品嘗到故鄉味。

古早味菱角排骨湯

  準備材料:菱角,排骨,荸薺,幹荷葉,去核紅棗,薑片,米酒,蔥花。

  (1)排骨在滾水裡過水後清洗浮沫待用,荸薺削皮洗淨待用。

  (2)剪一手掌大的幹荷葉擦浮灰待用。

  PS:很多在溫哥華的年輕人沒見過荷葉,更沒見過幹荷葉。好吧,所有中藥材店都有售。

  (3)菱角在滾水裡燙一下就撈起過冰水去帶袋裝食物的氣味。

  (4)燒一壺滾水,下薑片、菱角、排骨、荸薺、紅棗和幹荷葉大火滾後轉中火煲30-50分鐘。

  (5)在碗裡倒入一小勺米酒,鹽,剔除幹荷葉裝湯入碗,撒蔥花即可享用。

  古早味,是閩南人用來形容古舊味道的詞語,也可以理解為「懷念的味道」。所謂古早,其實就是指有一些歷史和時間的事物。如果說起古早味的食物,像祖父輩愛吃的豬油渣炒飯、鹹菜、豬油拌飯、鹹魚臘肉等都是古早味。年紀越成熟,越能懂得舊時滋味的美妙。也難怪老饕們在食盡各路新美食後紛紛轉向找尋古早味食物,那些在唇齒間能夠縮短他鄉與故鄉的距離的古早味。

  排骨湯,一年四季都是國人餐桌上的日常湯。但什麼季節喝什麼樣的排骨湯還是有講究的。這款菱角排骨湯是臺灣的古早味,特別適合初秋時節。對於每每一到秋,喉管就會有些隱隱澀和燥的人來講,這是一款秋季順氣管的必喝湯。菱角益氣健脾、豐富的多種礦物質、蛋白質,營養豐富。不宜生吃的荸薺在經過煲煮過程中對肺部和食道還有預防作用。畫龍點睛的是那一片小小幹荷葉,抑住袋裝食物味,讓菱角的鬆軟香甜,荸薺的清甜釋放出來再加上荷葉的清香,最後一勺的臺灣米酒也是讓這銷魂的湯頭更加有層次感,入嘴清香加倍。

家常味菱角排骨湯

  準備材料:排骨、菱角、荸薺,上海鹹肉,紅棗,薑片,蔥花。

  (1)排骨滾水過水後洗淨,菱角過滾水,荸薺去皮洗淨,鹹肉過滾水。

  (2)把所有材料一起放進滾水煲30-50分鐘,在起鍋十分鐘之前倒入紅棗。

  (3)起鍋撒蔥花,趁熱享用。

  記得小時候家裡煲湯,大人們在湯裡丟一點臘骨頭或臘肉,當天煲湯的香味真是會繞梁三日。但現在還不到濃湯粉墨登場時,用淮陽一帶的鹹肉代替厚重的臘肉,用鹹肉的開胃袪寒、消食功效去平衡菱角、荸薺、荷葉的涼。鹹肉的鮮鹹滲透出來也替代了一部分鹽的用量,在最後十分鐘才下的紅棗也是豐富湯品的口感,帶出湯的香味。

  PS:古早味的湯品色澤是淡淡藕荷色,家常味的湯品是淡淡的奶白色。究其哪種更特別,Suzy同時煲了兩款湯,試一試,嘗一嘗,還是臺灣古早味的菱角排骨湯味道真真特別,口感豐富,滿嘴的清香淡雅。

泡菜藕帶嗆菱角

  準備材料:菱角、泡菜藕帶、西芹、紅黃椒、姜。

  (1)西芹、紅黃椒、姜切片並撒鹽醃漬片刻。

  (2)爆香薑片後,倒入菱角、西芹,紅黃椒斷生後再加入泡菜藕帶,臨起鍋時倒入泡菜水,大火嗆即關火。

  藕帶,是荷的根莖,也是蓮藕家族的先鋒。藕帶其實是沒有成形的藕,也是最嫩的藕,所以它的口感微甜而脆,十分爽口,藥用價值相當高。

  新鮮的藕帶如果處理不當或烹飪不及時,不僅營養流失還會變黑,泡菜藕帶利用泡菜原理,讓藕帶不僅可以保持白瘦美的外觀還保留了藕帶的鮮嫩和爽口,不得不讚一個。

  菱角和藕帶都屬於荷塘之寶,都是膚白貌美自帶清香食之清雅之物,所以在烹飪過程中用醃漬的方法保鮮保嫩,用爆炒保爽脆,用嗆去入味。整個菜素雅到極致,但聞香即流涎咽唾,食過即齒頰生香。此刻,一道純素的泡菜藕帶嗆菱角,讓那些油脂厚重麻辣相疊的所謂的下飯菜汗顏得臊紅了臉。

  你之菱角,我之尤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暖空氣識相的逐漸「退避三舍」了,冷空氣慢慢侵入「轉攻為守」了。白露時節,秋燥漸起,此時養生應「順四時」即對應肺,所以,還是乖乖飲了這碗湯為妙!

  蒹霞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瞧!----那壁花菱角滿潭秋,嘆!----那伊人獨飲一池秋!

  食物除了食材和賣相外,更善於縮短他鄉和故鄉的距離。

更多精彩美食專稿:


相關焦點

  • 來只菱角搭搭嘴
    我學會吃菱角,還是在戴奶奶家,每到夏末,她家的餐桌上總擺著一碗菱角,第一次好奇用牙齒咬菱角殼,就敗下陣來,被一旁的姐姐咯咯大笑,說:你不要嫌我的口水哦,我給你剝。大概江南的孩子,都會吃菱角,找出菱角最圓滑的部分,輕輕一咬,硬殼便裂開,再用手一掰,淡紫的菱角果肉便羞答答的露出滑溜的身子。
  • 中秋將至,菱角大量上市,老嫩菱角吃法不同,你知道怎麼區分嗎
    沒錯謎底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菱角。菱角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澱粉、多種維生素及其他營養物質,與慄子、蓮藕一起並稱為「秋三寶」。眼下中秋節將至,正是菱角大量收穫、上市的季節,鄉下的集市上隨處可見菱角的叫賣,如果你有興致還可以去農村採摘野生的菱角。菱角通常分為兩角、四角的,當然還有的,一般家養菱角多為兩角的,野生的多為四角,無角菱屬於人們選育品種。
  • 菱角的功效與作用 常吃菱角的功效有哪些
    相信對於菱角這種食物大家都不陌生,事實上,菱角對於我們的身體有著很多的好處,經常吃菱角是很好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菱角的功效與作用,菱角的營養價值以及菱角的食用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哦。菱角的功效與作用菱角的功效與作用有很多,你想要了解嗎?一來看一看吧。補脾益氣菱角生食有清暑解熱作用,熟食則可以益氣健脾。
  • 菱角可以這樣吃:會剝菱角算成功大半了
    把這樣的菱角買下之後,剝去外皮,可能比核桃的裡衣略厚一些,但手感差不多,找好位置,一撕就開了,露出裡面白生生的果肉,咬起來脆生生的,沒有其他水果那麼多汁,倒也有類似於涼薯那樣的口感。 但,實際拿到手上以後,才發現根本不是一回事。 首先,菱角的皮很硬,出乎意料的硬。
  • 我的北方同事說菱角是水裡的土豆,我把他罵了
    對於江南人來說稀鬆平常的菱角,到了北方,普及度竟然如此之低? Ins:richroom0803「菱角吃起來好像土豆啊!」「我們菱角是長在水裡的。」「哦,那就是長水裡的土豆。」「……」「那瓊瑤奶奶的紫菱,是你們吃的那個菱嗎?」以前沒注意,現在想來確實就是我們吃的那個菱。
  • 西關水菱角,荔灣艇仔粥,靚靚靚!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赤橙黃綠青藍紫,生魚片、瘦肉、油條絲、花生、蛋絲、浮皮、海蜇絲、叉燒絲、薑絲、魷魚、蔥花,一小碟,一小碟,錯落有致,惹人眼球。再看一旁,臥著一隻如小艇的碗,白嫩額的米粥上,赤橙黃綠青藍紫的配料,如小舟的碗上還輕放著瓷蓋子,半遮著艇仔粥,好一番「猶抱琵琶半遮面」,讓這一碗荔灣艇仔粥,更是惹人垂涎不已。
  • 吃菱角這些你不能不知道!
    1帶殼生菱角可以放水裡保存嗎  不可以,會加速變質,建議按照以下方法保存:  1、直接冷藏即可,可以保存較長的一段時間,塑膠袋上要留有小洞保持通風,以免溼氣在塑膠袋中導致菱角發黴。  2、不放入冰箱冷藏,直接放在保鮮盒中,置於陰涼乾爽處,也可以保存一至兩天。
  • 菱角是什麼?以及它的種植要點
    大家有見過菱角嗎?菱角其實是一種水生植物,大多分布在我國的江蘇,安徽,江西,福建,浙江等地,菱角的原產地是歐洲和亞洲的溫暖地帶,只要我們中國和印度對菱角進行了栽種和培育,所以相信大家都沒有見過菱角吧。菱角的營養也是非常的高,菱角裡含有澱粉和蛋白質,不光這些,還有葡萄糖以及多種維生素。有維生素B1、C、B2、胡蘿蔔素等。那麼,你知道菱角是怎樣種植的嗎?讓小編我來告訴你吧~1.菱角品種的挑選菱角的品種非常的多,大類有四角菱和兩角菱種類以及無角南湖菱。四角菱裡分有6種菱:有餛飩菱,小白菱,大青菱,水紅菱,邵伯菱和沙角菱。
  • 吃菱角有什麼好處 應該怎麼吃
    秋季是菱角豐收的季節,而秋季食用菱角具有防癌、清熱解毒的功效。下面小編就來告訴你菱角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秋季菱角怎麼吃。菱角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利尿通乳,止渴,解酒毒的功效;菱肉含澱粉24%、蛋白質3.6%、脂肪0.5%。  菱角的功效與作用  一、菱角殼能治肝硬化、肝腹水  在《信息日報》中曾經報導過因一位讀者利用菱角殼煎水代茶飲,可以治療肝硬化、肝腹水。
  • 嘗嘗菱角的冰清玉潔,清火養顏還抗癌
    我看著這幾個黑乎乎的,還有像牛角一樣尖刺的東西,完全不知道怎麼下口,往嘴裡一放咬下去,咬不動,拿在手裡用力剝,剝不動。鼻子聞一聞,有種似苦非苦的清香。乾脆一急用力一咬,差點崩到我的牙,而這東西上面連個牙印都沒留下。最後我哇哇大哭一氣之下把它們給扔了。後來我才知道這東西叫菱角,才知道要剝菱角也是要有技巧的。
  • 又是一年菱角季~
    ,又叫菱,生長在湖泊河塘裡,分為綠色和暗紅色兩種,也有野菱、家菱之分,均在三月生蔓延長,五六月份開出小白花,夜開白合。這菱角,確確切切屬江南所產的最妙。紅菱的紅,紅若胭脂;綠菱的綠,綠似翡翠。剝而食之,甘甜裡還帶著慄子般的粉糯。吃完菱角,一個夏天就真的過去了,一個夏天的記憶就私藏在了江南人的口腔裡。
  • 菱角的食用禁忌 記得別跟這些食物搭配
    菱角我們在菜市場常常會看到,不少人都喜歡把它當做零食來吃,只要放在水裡煮一會兒就可以咬開吃了。不過菱角看起來食用方便,其實也有食用禁忌的。菱角的食用禁忌是什麼?吃它的好處有哪些?菱角怎麼吃?帶著問題讓我們一起來看文章吧!
  • 吃了這麼多年,你真的懂菱角嗎?
    我們都知道菱角是水生植物菱的果實,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煮熟到粥裡或清炒到菜裡食用。那麼你知道菱角也分不同的種類嗎,快來了解這個知識點吧。菱角,又名腰菱、水慄、菱實等,是一種菱科、菱屬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實。菱角原生於歐洲,中國南方尤其以長江下遊太湖地區和珠江三角洲栽培最多。長江中上遊陝西南部,平原安徽、江蘇、湖北、湖南、江西及浙江、福建、廣東、臺灣等省人工栽培。俄羅斯、日本、越南寮國等也有栽培。菱生在湖泊之中,落在泥中,最易生長。
  • 【微食療】菱角、荸薺、蓮子……三伏天和水鄉食材來作伴
    悶熱的梅雨一過,連續35度的高溫天就接踵而來。大伏天熱辣的太陽曬得大家昏昏沉沉,這時候也是水鄉食材站上餐桌C位的絕佳時機!
  • 秋花更比春花炫——詩詞中秋天的那些花兒
    秋天的花雖然不像春花那樣鮮豔可人卻自有一股自在從容的風韻她們婀娜多姿的身影裝點著多彩的秋天也裝點著我們的心情詩人的筆下秋花更是絢爛~~到了秋天,很多花兒都會開始凋謝。——【宋】楊萬裡《二含笑俱作秋花》秋天到來的時候,大含笑和小含笑兩種花兒再次彌散出幽幽芳香,只有這種花兒是偷不得的吧?
  • 清爽可口的菱角吃法,南北的差異明顯,剝皮是個難題
    今天小琦給大家帶來的是菱角的兩種吃法,一種是我在河南的吃法,一種是我在北方的吃法。這是小琦自身的環境差異化,兩種吃法具有天壤之別,各有優缺點,但都挺好吃,這兩種我是同樣的喜歡,跟著小琦一起了解下。今天小琦休息了一天,一個合格的「吃貨」就算休息,也要先滿足自己的胃,所以我就去菜市場轉一轉,沒想到意外的碰到了賣菱角的。
  • 音樂食堂 | 雪梨伴菱角,食療去秋燥
    向OO的音樂食堂是一節音樂歷史課也是一節早餐烹飪課更是一節生活美學課
  • 大理洱海野生刺菱角 這個季節不得不嘗的大理美食
    洱海是一片廣闊的高原淡水湖,得天獨厚的環境成就了刺菱角的美味。火把節前,是大理最熱的時候,而在每年的這個時候,刺菱角就上市了。販賣這種美味的阿孃在明媚的早晨背上背簍,劃著簡易的小船進入洱海邊長滿刺菱角的淺水區,撥開葉子艱辛地採摘回一背簍生綠的刺菱角,洗淨,沸水煮上10分鐘,出鍋,放入保溫的塑料膜中,裝入背簍,上集市……
  • 蔓海秋成話今朝 文圖/劉光信
    ■歷史上的蔓海「蔓海」一詞,最早見諸史籍,為元朝的《元大一統志輯本》,其中載:「東川路,北控東川澤,西有金沙江,險據云弄山」。《東川府志·東川府續志(校注本)》中說,當時蔓海叫「濯纓湖」,即洗濯冠纓之意。書中記載:「在府治前,周三十餘裡,一望蘆葦浸波。瀦中產魚蝦、芹荇、菱角,土人亦資以為利。
  • 一落索 • 訪秋
    訪秋久為案牘累,幸此雲天碧。閒與高僧鄰,偶成山野客。曉行翻露巢,夜宿聽溪石。風細桂初香,霜繁月正白。遲遲不見人,杳杳疏林隔。寒菊盞銷魂,何勞慰遠謫。一落索    秋色誰調深淺。風來繾綣。一坡粉黛草離離,海天又,撩人眼。     雲自輕舒漫捲。有歌緩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