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溫哥華》美食專欄作者Suzy:現代物質豐富到泛濫,我們以為我們什麼都吃過了,可實際上,我們是否連自己的家鄉菜都不夠了解?
微信圈強大的刷屏功能就是足不出戶都可以閱盡各處風景。當我看到有人發「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時,心裡頓時徒生的是那藏在美妙風景下的美食----菱角和藕帶。溫哥華已經是美食的天堂了,不同省份的家鄉味在這裡已經種植生根發芽,有些是新鮮空運而來,再有就是袋裝的成品。對於我心念念的這個新鮮貨,迄今為止我還從未看到過。(一絲淡淡的小憂傷隨風飄起)(*@ο@*)
無獨有偶,一日閒逛超市,無意中卻看到袋裝的菱角和藕帶,產地竟然是我的有著「千湖之省,魚米之鄉」的家鄉。(一陣小確幸後的短暫玄昏)。(⊙o⊙) 人啊,關於食物的記憶是如此強大,可能對於「味」的記憶已經模糊,但當我們再次見到它時,曾經的記憶又會鮮活地再現於腦海。
(在Richmond T&T 的4A5貨架下面可找到)
中國人善用食物來縮短他鄉與故鄉的關係。在家鄉時,你根本不會關心和留意這些時令食物。一到當季,即使你不曾想起,那街頭巷尾的飄香都會把你勾引回頭。對於第一次登陸溫哥華的稀罕物,我該如何好好對待它呢?
菱角,歷史相當悠久的一種食物。在周朝時,它就是祭祀典禮上的重要食物。菱角在中醫典籍中稱之為「芰實」,有時因其味嘗起來與慄子類似,也稱作「水慄子」。菱角,慄子和蓮藕被稱為「秋三寶」。(Suzy曾寫過慄子和蓮藕系列食譜)菱角肉粉性微甜,吃起來可能感覺不到有什麼特別之處,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菱角的清新之氣。雖然袋裝食物不能和新鮮的相比,但好在你能在他鄉品嘗到故鄉味。
古早味菱角排骨湯
準備材料:菱角,排骨,荸薺,幹荷葉,去核紅棗,薑片,米酒,蔥花。
(1)排骨在滾水裡過水後清洗浮沫待用,荸薺削皮洗淨待用。
(2)剪一手掌大的幹荷葉擦浮灰待用。
PS:很多在溫哥華的年輕人沒見過荷葉,更沒見過幹荷葉。好吧,所有中藥材店都有售。
(3)菱角在滾水裡燙一下就撈起過冰水去帶袋裝食物的氣味。
(4)燒一壺滾水,下薑片、菱角、排骨、荸薺、紅棗和幹荷葉大火滾後轉中火煲30-50分鐘。
(5)在碗裡倒入一小勺米酒,鹽,剔除幹荷葉裝湯入碗,撒蔥花即可享用。
古早味,是閩南人用來形容古舊味道的詞語,也可以理解為「懷念的味道」。所謂古早,其實就是指有一些歷史和時間的事物。如果說起古早味的食物,像祖父輩愛吃的豬油渣炒飯、鹹菜、豬油拌飯、鹹魚臘肉等都是古早味。年紀越成熟,越能懂得舊時滋味的美妙。也難怪老饕們在食盡各路新美食後紛紛轉向找尋古早味食物,那些在唇齒間能夠縮短他鄉與故鄉的距離的古早味。
排骨湯,一年四季都是國人餐桌上的日常湯。但什麼季節喝什麼樣的排骨湯還是有講究的。這款菱角排骨湯是臺灣的古早味,特別適合初秋時節。對於每每一到秋,喉管就會有些隱隱澀和燥的人來講,這是一款秋季順氣管的必喝湯。菱角益氣健脾、豐富的多種礦物質、蛋白質,營養豐富。不宜生吃的荸薺在經過煲煮過程中對肺部和食道還有預防作用。畫龍點睛的是那一片小小幹荷葉,抑住袋裝食物味,讓菱角的鬆軟香甜,荸薺的清甜釋放出來再加上荷葉的清香,最後一勺的臺灣米酒也是讓這銷魂的湯頭更加有層次感,入嘴清香加倍。
家常味菱角排骨湯
準備材料:排骨、菱角、荸薺,上海鹹肉,紅棗,薑片,蔥花。
(1)排骨滾水過水後洗淨,菱角過滾水,荸薺去皮洗淨,鹹肉過滾水。
(2)把所有材料一起放進滾水煲30-50分鐘,在起鍋十分鐘之前倒入紅棗。
(3)起鍋撒蔥花,趁熱享用。
記得小時候家裡煲湯,大人們在湯裡丟一點臘骨頭或臘肉,當天煲湯的香味真是會繞梁三日。但現在還不到濃湯粉墨登場時,用淮陽一帶的鹹肉代替厚重的臘肉,用鹹肉的開胃袪寒、消食功效去平衡菱角、荸薺、荷葉的涼。鹹肉的鮮鹹滲透出來也替代了一部分鹽的用量,在最後十分鐘才下的紅棗也是豐富湯品的口感,帶出湯的香味。
PS:古早味的湯品色澤是淡淡藕荷色,家常味的湯品是淡淡的奶白色。究其哪種更特別,Suzy同時煲了兩款湯,試一試,嘗一嘗,還是臺灣古早味的菱角排骨湯味道真真特別,口感豐富,滿嘴的清香淡雅。
泡菜藕帶嗆菱角
準備材料:菱角、泡菜藕帶、西芹、紅黃椒、姜。
(1)西芹、紅黃椒、姜切片並撒鹽醃漬片刻。
(2)爆香薑片後,倒入菱角、西芹,紅黃椒斷生後再加入泡菜藕帶,臨起鍋時倒入泡菜水,大火嗆即關火。
藕帶,是荷的根莖,也是蓮藕家族的先鋒。藕帶其實是沒有成形的藕,也是最嫩的藕,所以它的口感微甜而脆,十分爽口,藥用價值相當高。
新鮮的藕帶如果處理不當或烹飪不及時,不僅營養流失還會變黑,泡菜藕帶利用泡菜原理,讓藕帶不僅可以保持白瘦美的外觀還保留了藕帶的鮮嫩和爽口,不得不讚一個。
菱角和藕帶都屬於荷塘之寶,都是膚白貌美自帶清香食之清雅之物,所以在烹飪過程中用醃漬的方法保鮮保嫩,用爆炒保爽脆,用嗆去入味。整個菜素雅到極致,但聞香即流涎咽唾,食過即齒頰生香。此刻,一道純素的泡菜藕帶嗆菱角,讓那些油脂厚重麻辣相疊的所謂的下飯菜汗顏得臊紅了臉。
你之菱角,我之尤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暖空氣識相的逐漸「退避三舍」了,冷空氣慢慢侵入「轉攻為守」了。白露時節,秋燥漸起,此時養生應「順四時」即對應肺,所以,還是乖乖飲了這碗湯為妙!
蒹霞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瞧!----那壁花菱角滿潭秋,嘆!----那伊人獨飲一池秋!
食物除了食材和賣相外,更善於縮短他鄉和故鄉的距離。
更多精彩美食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