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愛國教育類電影的分水嶺

2021-01-08 百家號

就算是現在也沒有去電影院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也能從各種渠道在這個國慶假期裡拼湊出這部電影的基本劇情,因此在這裡我們就不對劇情進行基本評價了。而這部電影偉大與獨特之處,也不單單是因為她的劇情,更是因為她所帶來的意義。

電影的審美:愛國是人類的本能

在中國影視行業極速發展的幾十年裡,由於過快的發展中難免做到各方面盡善盡美。而在2019年的國慶檔,中國電影人通過三部獻禮片從各個方面強調愛國情緒。愛國,與愛情、友情、親情、真善美一樣,都是人類至善的本能皈依。而在《我和我的祖國》中,集合了中國最優秀的7位導演,集合了1949年建國以來新中國最重要的7個時刻。

在電影院觀影的觀眾都有一個體驗:全場共鳴。

這部電影與以往的最大不同就是,電影引起共鳴的地方不再是某個片段,某個情節,觀眾也並非是各自消化各自的收看反饋,而是全場一同重溫歷史時刻,調動共鳴情緒。要承載數以萬計的民眾的情緒共鳴,唯有愛國這樣的事情,才能成為共鳴載體。而《我和我的祖國》的電影出色地完成了這個任務。

評論界不乏有通過拍攝手法、故事結構、立意邏輯、矛盾敘事等方面來評論這部電影,但相比於這部電影在愛國教育類電影中的重大作用,從這些方面反覆對這樣一部優秀的獻禮劇進行狹隘甚至挑剔的評判,不僅顯得評論者審美的低級,也讓人質疑是不是過往的電影審美環境已經讓一些人忘記什麼是真正的審美。

獻禮片新高度:小我與國家的融合

《我和我的祖國》中沒有從宏大的國家角度進行敘事,而是以民眾的視角,通過老百姓身邊的一個人物,對國家重要時刻展開另一個視角的敘事。這樣的獻禮片無疑為這一領域的影片打開了一個新的視角:在影院中我們也能感受到觀眾情緒的流產度——在敘事人物遭遇自己生活的玩笑時,觀眾可以感同身受;當敘事人物以小我融入國家時,觀眾可以在情緒上和敘事人物一到皈依愛國情緒。

當我們擁有足夠的民族自信,國家自信的現在,不忘歷史的同時,我們可以用更溫馨、更貼近人心的敘事角度去展開一場電影的故事,這是中國電影的進步,也是中國文化的進步。

影視行業新秩序:為「阿中哥哥」打CALL

現在看來,在國家這樣一種根植於人民心中的巨大「IP」面前,其他一切IP都顯得微不足道了一些。之前國慶檔的電影競爭,從飯圈受眾排列各家電影票房的口吻中我們就能感受到,能演大導演、大IP、大平臺的電影,是讓藝人很有「牌面」的事情。

從今年開始,這個「習俗」要被改變了——出演《我和我的祖國》的58名優秀演員,才是新秩序裡應該被大眾看見的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而飯圈那些以藝人為核心的惡臭習俗會被接下來一段時間正面、積極的價值觀所取代——如果文藝該有一個向心力,那這個向心力應該是中國的優秀文化,如果飯圈該有一個向心力,那她應該是「阿中」。

所以,《我和我的祖國》為中國電影行業帶來的遠遠不止一部影片的成功,而是一個新紀元的開始。

相關焦點

  • 《我和我的祖國》:愛國教育類電影的分水嶺
    而在2019年的國慶檔,中國電影人通過三部獻禮片從各個方面強調愛國情緒。愛國,與愛情、友情、親情、真善美一樣,都是人類至善的本能皈依。而在《我和我的祖國》中,集合了中國最優秀的7位導演,集合了1949年建國以來新中國最重要的7個時刻。在電影院觀影的觀眾都有一個體驗:全場共鳴。
  • #我的祖國#我和祖國共成長 教育科技主持人晶晶傾情歌唱《我的祖國》
    #我的祖國#我和祖國共成長 教育科技主持人晶晶傾情歌唱《我的祖國》 2020-01-22 10:06:14 天目新聞 編輯 金林傑   編者按:為激發全省人民愛國熱情,形成全省幹部群眾共同參與唱響歌曲《我的祖國》熱潮,浙江省即日起開展「我的祖國」網絡拉歌活動,廣泛發動浙江廣電集團主持人、省內文體界名人及各地群眾參與。
  • 《我和我的祖國》告訴我們:愛國主義教育也可以那麼接地氣
    周末抽空去看了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沒想到那麼主旋律的一部片子,卻引得人幾次潸然淚下。每個小片段,都拍得精彩。而這部影片真正讓人感動的地方,就在於它是那麼地接地氣。看到《前夜》這個片段中,街坊鄰裡為了紅旗布、旗杆阻斷器紛紛捐獻物資時,我們想起的大概是在那個年代,哪家有個什麼難處,家家都能出來幫忙的同心協力。
  • 我和我的祖國影評:愛國就在我們身邊
    文丨新新新說@bigfun社區從電影院走出來的那一刻,我就有了一種自信:這個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穩了!把七個風格各異的故事拼湊到一起,觀眾在觀看的時候,必然會有所比較,比如認為《奪冠》比《護航》喧譁熱鬧,或者覺得陳凱歌有點可惜,而忽略了整部電影的整體性。《我和我的祖國》的七個故事,在脈絡上是一體的,我們可以評價某個短片的優劣,但對於整部電影,探討整部電影的情懷所在,這才是更加珍貴的東西。
  •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喚醒我們的共同記憶:愛國是永恆的話題
    【小逄觀星】凝眸歷史皺褶裡的那些溫暖細節——觀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大眾日報·新銳大眾記者 逄春階「歷史車輪終於滾到那一個莊嚴的時刻。毛澤東用力地按動了電鈕,那面五星紅旗緩緩地被藍天摟到懷裡,定格在二十二米高的白色鐵桿上。」這是新中國第一面國旗升起時的文學化表述。
  • 我和我的祖國:一部大眾性愛國電影
    1、《我和我的祖國》是屬於大眾性愛國電影,為什麼?2、大眾性愛國電影是自發的愛國,顯現出一種自愛式愛國的特點。什麼是自愛式愛國?3、為什麼我們需要大眾性愛國敘事?景軍曾在《神堂記憶》當中將國家記憶分為集體記憶和個人記憶。所謂集體記憶,總是和官方記憶聯繫在一起。儘管可以展示全貌,卻缺少細節和模稜兩可的真實感。
  • 沒想到《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幕後故事同樣感人
    電影幕後紀實節目,在這一點也平衡得很好,雖然是從主演、主創的角度切入,卻並未停留在單純揭秘電影製作的層面,而是從多個角度對影片進行豐富補充,講述與致敬歷史,構建出一個更加多元的「我和我的祖國」的故事世界。節目首期聚焦薛曉路執導的《回歸》,杜江、朱一龍、王道鐵三位青年演員被選中出演1997香港回歸政權交接儀式上的升旗手和護旗手。
  • 影評丨蔣敏他:《我和我的家鄉》與《我和我的祖國》之比較及突破
    而續作《我和我的家鄉》相比於前作所有的許多不同與進步更值得探討。首先,從敘事邏輯上不難看出,《我和我的祖國》採用了時間邏輯,從1949年到2016年,用《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護航》《白晝流星》七個故事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及成立以來最值得紀念的幾件大事,導演們準確地抓住了幾代人共同的歷史記憶,以大事件中的一個小人物為切口,展開故事,喚起觀眾的愛國情與自豪感。
  • 影評丨蔣敏他:《我和我的家鄉》與《我和我的祖國》之比較及突破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海報。事實上兩部作品人物形象的選擇和塑造,都體現了導演拒絕「英雄史觀」,堅信「平民史觀」的態度,也踐行了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基本原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只是續作《我和我的家鄉》完成得更精巧一些。再次,從主題上看,前後兩部影片都是作為獻禮片的主旋律電影,最基本的主題都是弘揚愛國精神,但兩個導演採取的角度和方式不同,決定了影片所達到的效果也不盡相同。
  • 我和我的祖國歌詞全文完整版 王菲新歌我和我的祖國含義
    《我和我的祖國》是陳凱歌等執導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的主題曲《我和我的祖國》歌詞是什麼?我和我的祖國是誰唱的呢?下面來看看!我和我的祖國是誰唱的《我和我的祖國》這首歌是王菲演唱的。  今年是我們的祖國成立70周年,很多粉絲期待了很久的天后王菲也終於發新歌了!為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演唱的主題曲MV。  王菲的嗓音搭配《我和我的祖國》熟悉旋律,用其獨特的音色與唱腔歌唱祖國每一座高山、每一條河流,配合電影唯美又有詩意的畫面,展現對祖國美好山河和人民勤勞開拓的稱讚和眷戀,將電影普通人走入70年歷史瞬間的故事娓娓道來。
  • 一首《我和我的祖國》祝願祖國繁榮昌盛
    歌曲《我和我的祖國》是同名電影的主題曲,而這首歌其實由來已久,是張藜作詞、秦詠誠作曲、李谷一原唱的愛國主義歌曲,創作和發行於1985年。經過了三十多年的時光,在專業歌者和廣大群眾一遍又一遍的傳唱中,煥發出了歷久彌新的光彩,激發出人性中最真實、溫暖又樸素的愛國情懷。
  • 51Talk發起"我和我的祖國"英語徵文大賽 用英文書寫愛國故事
    為進一步激發廣大青少兒的愛國主義情懷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51Talk發起"我和我的祖國"英語徵文大賽,邀請小朋友們用英文書寫愛國故事,向國家獻禮,向世界傳遞中國自信。 愛國,體現了人們對自己家園及民族和文化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和榮譽感。疫情期間,人們團結一心共抗疫情,用自己的肩膀撐起了"抗疫"的重要防線,體現了中華兒女對祖國的深厚感情。
  •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影像互動體驗館開展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 記者 周韻曦11月25日,由央視網聯合華夏電影打造的、契合當代青年人圈層屬性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與《歌唱祖國·一首歌一座城》影像互動體驗館,在北京世貿天街商業核心區開啟了為期4天的首展。
  • 《我和我的祖國》《歌唱祖國》《我的祖國》這些歌曲竟是這麼誕生的!
    上周王菲獻唱了《我和我的祖國》,新中國70周年的慶賀氛圍濃烈,身邊突然颳起了一陣聽愛國歌曲的熱潮,從各個版本的《我和我的祖國》都被翻了出來。於是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人的嘴裡都在哼,一個人哼其他人也跟著哼,最後就哼成了大合唱。網友紛紛表示「已經被洗腦」。
  • 霑化區水務局組織幹部職工觀看愛國電影《我和我的家鄉》
    (通訊員:房國梁)為進一步激發乾部職工愛國愛家情懷,豐富文化生活,12月28日,霑化區水務局組織系統幹部職工集中觀看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接受了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通過5個獨立短片講述中國五大地域的家鄉故事,以普通人的故事為落腳點,從醫療、科技、教育、環境、經濟發展等不同角度,動人地講述了家鄉的發展變化,展現了新農村建設和家鄉脫貧攻堅取得的輝煌成就,以及中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努力奮鬥的精神風貌,抒發了對祖國的那一份民族自豪感。此次觀影活動,深刻激發了系統幹部職工的愛國主義熱情。
  • 我和我的祖國:震顫我心的好電影
    近年來,中國電影奉獻了許多令人眼前一亮的主旋律作品,如《建國大業》《建黨偉業》都為廣大影迷帶來了親和力十足的表達方式。重溫歷史的時候,人們被感動,並得到了接地氣的愛國教育。而今年國慶熱映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為主旋律電影帶來了更新的表達方式,讓人內心震顫,進而淚流滿面。
  • <<<我和我的祖國>>刷屏朋友圈,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
    有人說,在這個時代,只有一種情懷永遠不會過時,那就是我愛我的祖國。9月30日,一部能喚起全民愛國情懷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C位出道,全國上映。這不僅是一次愛國題材教育,還是我們生為中國人最深刻的一次心靈蕩滌,更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為祖國母親的七十華誕,奉獻的拳拳愛國之心和深深地祝福之情。我第一時間坐在電影院觀看。一邊淚目一邊在想,像這樣一部充滿愛國情懷主旋律的電影,這麼走心,這麼震撼,卻又這麼樸素真實,不正是聚焦了每一個普通中國人身上的故事,我們都能從中發現自己的影子。有國才有家。
  • 《我愛你,中國》《我和我的祖國》等歌曲激蕩愛國情懷
    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記者王思北)近日,《我愛你,中國》《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和我的祖國》等優秀歌曲節目通過電視臺、網際網路、新媒體移動端、公交地鐵電視等平臺播放,唱出了中華兒女共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澎湃熱情,有力激蕩了百姓的愛國情懷。
  • 《我和我的祖國》:不僅只天時、地利與人和
    《我和我的祖國》領銜的國慶檔之所以爆倉,首先貴在天時、地利、人和。三大主旋律影片中,《我和我的祖國》聚焦新中國70年崛起之路的七個高光時刻,最能體現我們70年奮鬥歷程,也最能滿足觀眾愛國情緒的共振。不少家庭三代人傾巢出動,不僅把《我和我的祖國》當作孩子們的必修課,同時當作父輩的家庭福利。全國各地的影廳,都湧現了片尾集體合唱愛國主題歌曲的壯觀場面,這也是千禧年後中國影市一道新氣象。 地利不僅體現在銀幕的建設上,還充分體現在與現場觀眾的交互上。
  • 從結構、敘事、基調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成功的原因
    2019年10月,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橫空出世,引發觀影狂潮。這是一部向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獻禮的電影,即通常所說的主旋律電影。它以巧妙的構思、精良的製作、強大的陣容,成為一部人氣與票房雙高的「爆款」電影,打破了主旋律題材電影不好看的偏見。它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