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成安閥門產業集聚效應凸顯 引來一家企業 盤活一個園區

2021-01-18 中國經濟網

幾年前,河北省成安縣北方閥門產業園只有3家規模和影響力較小的閥門製造企業。從2017年開始,隨著北京閥門總廠股份有限公司的到來,成安縣北方閥門產業園「名氣大漲」,逐步駛入發展的快車道。

「幾年來,園區吸引了4家閥門製造企業入駐,目前還有20多家企業有意向投資建廠,正在與我們對接洽談。」成安縣發改局局長王振紅說,要做大做強全縣閥門產業,必須引進一些在行業內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型龍頭企業,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

北京閥門總廠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有幾十年發展歷史的大型閥門製造企業,作為全國閥門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單位,也是行業內公認的龍頭企業,最初廠址位於北京市大興區。

「企業在北京時只有200畝土地,想擴大生產規模,但發展空間有限。」北京閥門總廠股份有限公司球閥車間主任韓健告訴記者,以前企業的原料供應商都在京外,從採購原料到產品出廠,一個周期要60天左右。

得知北京閥門總廠有搬遷升級的意願後,成安縣多次主動上門對接,與企業共同分析搬到成安後的益處。2017年年底,北京閥門總廠啟動搬遷,歷時一年多時間,整體從北京大興陸續搬進了成安縣北方閥門產業園內,成為京津高端裝備製造產業轉移中第一個進入河北的項目。

近日,記者走進北京閥門總廠位於成安縣的生產車間,球閥、蝶閥、閘閥等產品從智能化生產線上製造出來,經檢驗包裝後發給世界各地的訂貨商。

「我們年產各類金屬閥門近3萬噸,產品覆蓋全國市場,並與1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北京閥門總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辦主任路利芬告訴記者,搬遷到成安縣後,企業新建了5座廠房,佔地規模擴大到380畝,並且有了自己的原材料加工車間,發展空間更加廣闊。「2017年公司產值5.6億元,2020年前11個月已達9.5億元,交貨周期也從60天縮短到20天。」路利芬說。

記者在北京閥門總廠股份有限公司廠房北側看到,一個佔地10畝、投資2.2億元的國家級閥門檢驗檢測中心正在建設中。該公司質檢部部長蔡飛告訴記者,這個閥門檢驗檢測中心建成後,將填補我國長江以北閥門檢驗檢測中心的空白,進一步提高園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在北京閥門總廠的輻射帶動下,成安縣閥門產業的集聚效應正在凸顯:北方閥門產業園產值由過去的幾千萬元增加到現在的10多億元,吸納就業人數由200多人增加到1200多人。

「縣裡將啟動佔地600多畝的北方閥門產業園二期項目建設,進一步提高園區承載力。」王振紅說,隨著閥門生產企業和配套企業的增多,成安縣將實現閥門產品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發展,閥門產業也將被打造成一個新的縣域主導產業。(經濟日報 記者 陳發明 通訊員 王翔)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河北成安掀起項目建設新高潮
    ,推進產業集聚發展,力爭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高端化閥門智能製造項目入園聚集,推進閥門製造、核心流體部件、大型成套設備配件向高端化發展,做高做專金屬配件產業。此外,成安縣緊盯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健康、安防應急、現代物流等戰略新興產業,大幅度提高新技術產業在規上工業中的比重,做好新興產業相關基礎設施、產業平臺、重大項目布局,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發揮新興產業集聚效應,打造最有吸引力的新興產業發展平臺。
  • 幹窯鎮優化產業結構 凸顯美麗城鎮產業集聚效應
    浙江在線12月21日訊(通訊員 夏亦迪 張夢婷)為不斷推進幹窯鎮產業結構優化,建設數位化眾創平臺,為美麗城鎮「產業美」建設提供堅實力量,幹窯鎮多措並舉,積極推進全鎮工業建設。  選強引優,吹響招商「集結號」。幹窯鎮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拓展智能製造、先進傳感設備、核心元器件製造等關聯產業。
  • 盤錦產業聚集效應凸顯
    依託沿海臨港優勢,以龍頭項目帶動整體發展盤錦產業聚集效應凸顯海風凜冽,巨輪穿梭,鐵臂揮舞……冬日的盤錦港,到處都是繁忙的景象。依託濱海臨港優勢,盤錦產業聚集效應凸顯。隨著盤錦港榮興港區30萬噸級原油碼頭配套設施工程項目、拓寬型深水航道工程項目的全面啟動,集聚效應更加強勁。總投資約800億元的寶來利安德巴賽爾項目一期裝置全廠生產全流程打通,項目全面投產運行,合格產品正式下線。二期項目配套工程已開工建設,主體工程預計明年下半年開工。
  • 攜手「大咖」乘勢而上,普陀文創產業發展集聚成效不斷凸顯!
    開心麻花落戶普陀,將在中海劇場駐場演出事實上,普陀文旅與兩家「大咖」企業的籤約攜手,僅僅是區域文化產業壯大發展的一個縮影。2020年,普陀區文化服務業實現區級稅收1.24億元,同比增長11.07%,2020年1至11月,5家市級文創園實現區級稅收3.51億元。
  • 河北承德雙灤區獲評全國首批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
    年11月25日,河北承德雙灤區喜獲全國首批十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榮譽稱號,成為了河北唯一一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頂層設計,規劃先行,勾畫高檔次發展藍圖2009年,「21世紀避暑山莊」文化旅遊產業園區在該區設立,規劃面積17.85平方公裡,自此一個新經濟體系開始形成。
  • 揚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盤活存量土地助力園區「二次創業」
    昨天下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召開助推開發園區「二次創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對我市近日印發的《揚州市優化園區空間布局實施細則(指引)》和《揚州市開發園區存量土地資源盤活實施細則》進行了解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楊慶洋在發布會上表示,圍繞園區空間布局和土地資源盤活,兩大《細則》旨在確保園區空間布局科學合理,同時推動存量土地集中整治,助力實現園區「二次振興、二次騰飛」。
  • 賈瑞雲強調:發揮集聚效應 提升創新能力 全力打造鈦深加工產業高地
    賈瑞雲在攀寶鈦金屬深加工產業園調研時強調發揮集聚效應 提升創新能力 全力打造鈦深加工產業高地虞平參加「一企一策」精準化服務,全力以赴保障項目高質高效推進,加快構建企業集聚效應顯著、科技創新能力突出、產業鏈條銜接有序、生產秩序綠色文明的園區生態,為進一步增強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能力注入新的活力。
  • 資興商務:產業鏈精準招商集聚效應凸顯
    近年來,資興市商務局緊緊圍繞該市主導產業,精準對接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大力開展強鏈、補鏈、延鏈招商,大數據、矽材料、電子信息、文化旅遊等產業鏈集聚效應日益凸顯。一是引進了郴州旗濱光伏組件高透基板材料、旗濱醫藥玻璃等項目,進一步完善了以旗濱為龍頭的矽石材料產業鏈。
  • 化州:打造「一園多區」格局 釋放產業集聚效應
    化州市聚焦省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布局,全力推進「一園多區」建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大力扶持投產企業擴能增產,推動形成產業集聚良好態勢。2020年1-10月,完成全社會固投1.8901億元,同比增9.2%,其中工業固投1.6895億元,同比增10.42%。
  • 聚力「六穩」「六保」|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盤活困境項目重構產業鏈條
    「烷基化油項目前期因資金鍊斷裂停產閒置,但該項目無論是市場前景還是生產裝置、工藝都挺不錯,只要有資金注入就能盤活。」王棟說,更關鍵的是這個項目還是園區內「液化氣—烷基化油—汽油」產業鏈條上的重要一環,盤活這一項目就能盤活一個產業鏈條。
  • 健康醫療產業成戰略性新興產業 上海打造「5+X」健康服務產業園區...
    中商情報網訊:大健康產業包括醫藥工業、醫藥商業、醫療服務、保健品、健康管理、保健服務等領域,是世界上最大和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從國際大健康產業結構來看,中國的大健康產業仍處於初創階段,產業潛力正在釋放,發展前景無限。我國大健康產業正進入一個高速成長期,尤其是健康管理、專科醫療、健康養生、生物醫藥等領域快速發展。
  • 成都市新經濟高質量發展 功能區顯現集聚效應
    截至今年10月份,全市累計註冊新經濟企業從當初的24萬多家增長到44萬多家,7家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功能區顯現集聚效應四川匯宇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抗腫瘤和注射劑藥物研發、生產和銷售的藥企,1年多前公司把研發部門搬到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目前,他們在這裡擁有超過7000平方米的辦公空間。
  • 北海綜合保稅區招商強勁,龍頭企業帶動效應凸顯
    今年以來,北海綜合保稅區圍繞「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發展新優勢」主題,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影響,園區外貿進出口、加工貿易進出口、招商引資等各項工作穩中推進。北海翰博士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檢查觸控螢幕電路。
  • 文旅部公示13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創建名單
    日前,文旅部公示了全國第二批13家創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的名單。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01/北京市 798藝術區北京798藝術區位於北京朝陽區,之所以以這組數字命名,是因為其所在地曾經是一個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工廠,名曰798工廠。
  • 聚點成鏈——解讀省級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命名背後
    首批省級文化產業示範(試驗)園區和第四批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日前正式公布。3個示範園區、2個試驗園區,從全省28家申報園區中脫穎而出。按照申報的硬性條件,安仁(中國)博物館小鎮等3家,符合園區標準並且產生了示範效應,入選首批省級示範園區。
  • 「百園增效」行動讓土地資源活起來 河南:盤活產業集聚區50萬畝...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潘志賢 實習生 嶽甜甜)記者從12月7日下午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河南全面開展產業集聚區「百園增效」行動,到2022年底,將整備、盤活產業集聚區50萬畝存量建設用地空間,基本完成零散土地整治及歷史遺留問題用地手續完善,全面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
  • 一文看懂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
    什麼是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根據《關於進一步完善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創建工作方案》中的介紹,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是指是以文化產業為主導產業,集聚了一定數量的文化企業,具備一定的產業規模,並具有獨立的運營管理機構,為文化企業集聚發展、資源集約利用提供相應基礎設施保障和公共服務的特定區域。
  • 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趨勢及區縣文化產業園區發展建議(盛方原創)
    盛方商學製圖二北京市文化產業園區分析文化產業園區是文化產業領域的一種積極探索,也是文化企業的集聚之地。北京盛方諮詢通過企查查平臺,對北京各個文化產業園區入住企業進行篩選與梳理,對文化產業的細分業態進行研究,發現文化藝術、影視廣播與設計服務是主要業態,佔據全部的四分之三,此外旅遊休閒娛樂、藝術品交易、廣告會展、新聞出版也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 同翔高新城開發建設五年來產業集聚效應初顯 將著力打造現代化產業...
    已落地產業項目37個,計劃總投資約754.7億元,預計達產後年總產值約873.82億元;已竣工10個項目,已完成投資約92.68億元。項目技術含量高、產業帶動力強,以平板顯示、半導體和集成電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產業類型為主。攤開地圖,橫跨同安、翔安兩個區的同翔高新城,處於廈門東北部內陸。顯然,這是廈門以產業引領,加快海島型城市向海灣型生態城市轉變的生動寫照。
  • 發揮產業集聚效應 促進農業結構調整武威打造「1+N」奶產業集群
    同時可帶動種植、畜牧養殖、包裝製造、物流運輸等多產業鏈條的快速發展,形成「1+N」奶產業集群。我省是全國六大牧區之一,地處黃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交會處,處於世界公認的「黃金奶源帶」。近年來,我省高度重視奶業發展,積極構建生態產業體系,全力推動奶業發展提檔升級。武威市搶抓機遇,2019年1月同伊利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著力打造現代乳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