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漢族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號建文,故後世稱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於應天府(今南京),為明興宗朱標次子,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明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繼皇帝位,朱允炆在位期間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同時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稱「建文新政」。
1399年8月,燕王朱棣誓師抗命,下諭將士,打著「清君側」旗號起兵「靖難」。史稱「靖難之役」。朝廷和燕王之間開始了一場血腥的、持續三年的軍事對峙。在叛亂開始的時期,燕王尚不佔兵力上的優勢。他的軍隊只有十萬人;除了他的封地北京之外他也沒有能夠控制任何其他領土。南京的建文朝廷有一支三倍於燕王軍隊的常備軍,擁有全國的經濟,並且已經廢除了幾個藩國。但燕王的領導能力、高素質的軍隊卻非朱允炆可比。隨著戰爭時間的延長,朝廷指揮不當、兵力孱弱、內部鬆懈的缺點嚴重影響了戰局。直至節節敗退,許多將領投降了燕王。
朱棣篡位後,朱允文攜愛妃逃出皇宮,之後途經臨江鎮由於愛妃即將臨產,便在臨江鎮的一個村落中的廟宇之中歇息,產下太子,從此該寺廟改名為太子寺,村子命名為太子村,朱允文藏匿在太子村太子寺的消息不脛而走,朱棣派人追殺朱允文和愛妃,倉皇中朱允文攜愛妃從太子村口的碼頭逃離至今無人而知他們的下落.
太子村境內有太子寺、「甲第先聲」老宅、明朝總兵張芳故居和墓葬、叮咚巖石刻、山崖上還有依稀可見的石刻石畫...
2017年5月14日早上6點,資陽蝸牛攝影的十餘位攝影愛好者和雁江區文聯孟基林主席、資陽著名作家姚俊霞一行,驅車來到離城區20公裡的這個具有很多傳奇故事的太子村,爬山涉水找尋古遺蹟進行拍攝.
蝸牛攝影的攝影愛好者們在山間找尋古遺蹟的合影
蝸牛攝影的攝影愛好者們在山間找尋古遺蹟
雁江區文聯孟主席也和蝸牛攝影的攝影愛好者們一行在山間找尋古遺蹟
蝸牛攝影的攝影愛好者們在山間找尋古遺蹟
蝸牛攝影的攝影愛好者們在烈日下徒步找尋古遺蹟
蝸牛攝影的攝影愛好者們在山間找尋古遺蹟
蝸牛攝影的攝影愛好者們在山間找尋古遺蹟
蝸牛攝影的攝影愛好者們在山間找尋古遺蹟
發現一神秘古蹟
蝸牛攝影的攝影愛好者們在「甲第先聲老宅」拍攝
蝸牛攝影的攝影愛好者們在山間找尋古遺蹟
蝸牛攝影的攝影愛好者們在山間找尋古遺蹟
大夥發現了一塊石碑,大家一齊將石碑反過來查看上面的文字記載
明朝總兵墓
模擬拍攝,還原場景 古人勞作
模擬拍攝,還原場景 朱允文和愛妃在太子村老宅讀書的場景
模擬拍攝,還原場景,古人在叮咚巖下讀書
模擬拍攝,還原場景,古人在叮咚巖下讀書
模擬拍攝,還原場景 朱允文和愛妃在古渡邊遙望故土
模擬拍攝,還原場景 朱允文和愛妃在古渡邊遙望故土
模擬拍攝,還原場景 朱允文和愛妃為躲避追兵,倉皇逃往古渡離開太子村
從此,朱允文和愛妃的下落至今是一個謎,有人說逃到了平昌縣,有人說出家當了和尚,據說後來派鄭和下西洋也是為了找尋朱允文...
更多的圖片和故事介紹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