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詩【三】

2021-02-27 寒山論道

【編者按:寒山詩今天全部發完。有朋友說,一次太多,每次發十首就好,那樣要一個月才發完,恐怕有的朋友早就不再看了。鄙以為,一下看不完,留在手機裡慢慢看。另外,想發表意見的朋友,先關注「寒山論道」,與朋友聊天一樣,在對話框裡輸入(見本文末尾附圖)。謝謝你的參與!】

 

寒山詩【三】

 

汝為埋頭痴兀兀,愛向無明羅剎窟。再三勸你早修行,

是你頑痴心恍惚。不肯信受寒山語,轉轉倍加業汩汩。

直待斬首作兩段,方知自身奴賊物。(89)

 

有人把椿樹,喚作白栴檀。學道多沙數,幾個得泥丸。

棄金卻擔草,謾他亦自謾。似聚砂一處,成團也大難。(96)

 

層層山水秀,煙霞鎖翠微。嵐拂紗巾溼,露沾蓑草衣。

足躡遊方履,手執古藤枝。更觀塵世外,夢境復何為。(106)

 

教汝數般事,思量知我賢。極貧忍賣屋,才富須買田。

空腹不得走,枕頭須莫眠。此言期眾見,掛在日東邊。(153)

閒自訪高僧,煙山萬萬層。師親指歸路,月掛一輪燈。(165)

 

閒遊華頂上,日朗晝光輝。四顧晴空裡,白雲同鶴飛。(166)

 

世有多事人,廣學諸知見。不識本真性,與道轉懸遠。

若能明實相,豈用陳虛願。一念了自心,開佛之知見。(167)

 

秉志不可卷,須知我匪席。浪造山林中,獨臥盤陀石。

辯士來勸餘,速令受金璧。鑿牆植蓬蒿,若此非有益。(175)

 

千生萬死凡幾生,生死來去轉迷情。不識心中無價寶,

猶似盲驢信腳行。(195)

 

眾星羅列夜明深,巖點孤燈月未沈。圓滿光華不磨瑩,

掛在青天是我心。(199)

 

千年石上古人蹤,萬丈巖前一點空。明月照時常皎潔,

不勞尋討問西東。(200)

 

△寒山頂上月輪孤,照見晴空一物無。可貴天然無價寶,

埋在五陰溺身軀。(201)

 

我向前溪照碧流,或向巖邊坐盤石。心似孤雲無所依,

悠悠世事何須覓。(202)

 

△我家本住在寒山,石巖棲息離煩緣。泯時萬象無痕跡,

舒處周流遍大千。光影騰輝照心地,無有一法當現前。

方知摩尼一顆珠,解用無方處處圓。(203)

 

常聞釋迦佛,先受然燈記。然燈與釋迦,只論前後智。

前後體非殊,異中無有異。一佛一切佛,心是如來地。(240)

 

時人尋雲路,雲路杳無蹤。山高多險峻,澗闊少玲瓏。

碧嶂前兼後,白雲西復東。欲知雲路處,雲路在虛空。(256)

 

五嶽俱成粉,須彌一寸山。大海一滴水,吸入在心田。

生長菩提子,遍蓋天中天。語汝慕道者,慎莫繞十纏。(258)

 

我見利智人,觀者便知意。不假尋文字,直入如來地。

心不逐諸緣,意根不妄起。心意不生時,內外無餘事。(296)

 

籲嗟濁濫處,羅剎共賢人。謂是等流類,焉知道不親。

狐假師子勢,詐妄卻稱珍。鉛礦入爐冶,方知金不精。(118)

 

世有一等流,悠悠似木頭。出語無知解,雲我百不憂。

問道道不會,問佛佛不求。子細推尋著,茫然一場愁。(136)

 

人以身為本,本以心為柄。本在心莫邪,心邪喪本命。

未能免此殃,何言懶照鏡。不念金剛經,卻令菩薩病。(139)

 

人生一百年,佛說十二部。慈悲如野鹿,瞋忿似家狗。

家狗趁不去,野鹿常好走。欲伏獼猴心,須聽獅子吼。(152)

 

有人畏白首,不肯舍朱紱。採藥空求仙,根苗亂挑掘。

數年無效驗,痴意瞋怫鬱。獵師披袈裟,元非汝使物。(157)

 

自聞梁朝日,四依諸賢士。寶志萬回師,四仙傅大士。

顯揚一代教,作時如來使。造建僧伽藍,信心歸佛理。

雖乃得如斯,有為多患累。與道殊懸遠,折西補東爾。

不達無為功,損多益少利。有聲而無形,至今何處去。(172)

 

報汝修道者,進求虛勞神。人有精靈物,無字復無文。

呼時歷歷應,隱處不居存。叮嚀善保護,勿令有點痕。(178)

 

心高如山嶽,人我不伏人。解講圍陀典,能談三教文。

心中無慚愧,破戒違律文。自言上人法,稱為第一人。

愚者皆讚嘆,智者撫掌笑。陽焰虛空花,豈得免生老。

不如百不解,靜坐絕憂惱。(230)

 

我見出家人,不入出家學。欲知真出家,心淨無繩索。

澄澄孤玄妙,如如無倚託。三界任縱橫,四生不可泊。

無為無事人,逍遙實快樂。(246)

 

昨到雲霞觀,忽見仙尊士。星冠月帔橫,盡雲居山水。

餘問神仙術,雲道若為比。謂言靈無上,妙藥心神秘。

守死待鶴來,皆道乘魚去。餘乃返窮之,推尋勿道理。

但看箭射空,須臾還墜地。饒你得仙人,恰似守屍鬼。

心月自精明,萬象何能比。欲知仙丹術,身內元神是。

莫學黃巾公,握愚自守擬。(247)

 

語你出家輩,何名為出家。奢華求養活,繼綴族姓家。

美舌甜唇觜,諂曲心鉤加。終日禮道場,持經置功課。

爐燒神佛香,打鐘高聲和。六時學客舂,晝夜不得臥。

只為愛錢財,心中不脫灑。見他高道人,卻嫌誹謗罵。

驢屎比麝香,苦哉佛陀耶。又見出家兒,有力及無力。

上上高節者,鬼神欽道德。君王分輦坐,諸侯拜迎逆。

堪為世福田,世人須保惜。下下低愚者,詐現多求覓。

濁濫即可知,愚痴愛財色。著卻福田衣,種田討衣食。

作債稅牛犁,為事不忠直。朝朝行弊惡,往往痛臀脊。

不解善思量,地獄苦無極。一朝著病纏,三年臥床蓆。

亦有真佛性,翻作無明賊。南無佛陀耶,遠遠求彌勒。(275)

 

世間一等流,誠堪與人笑。出家弊己身,誑俗將為道。

雖著離塵衣,衣中多養蚤。不如歸去來,識取心王好。(284)

 

常聞漢武帝,爰及秦始皇。俱好神仙術,延年竟不長。

金臺既摧折,沙丘遂滅亡。茂陵與驪嶽,今日草茫茫。(273)

 

我見人轉經,依他言語會。口轉心不轉,心口相違背。

心真無委曲,不作諸纏蓋。但且自省躬,莫覓他替代。

可中作得主,是知無內外。(289)

 

身著空花衣,足躡龜毛履。手把兔角弓,擬射無明鬼。(297)

 

△重巖我卜居,鳥道絕人跡。庭際何所有,白雲抱幽石。

住茲凡幾年,屢見春冬易。寄語鐘鼎家,虛名定無益。(2)

 

△可笑寒山道,而無車馬蹤。聯谿難記曲,疊嶂不知重。

泣露千般草,吟風一樣松。此時迷徑處,形問影何從。(3)

 

吾家好隱淪,居處絕囂塵。踐草成三徑,瞻雲作四鄰。

助歌聲有鳥,問法語無人。今日娑婆樹,幾年為一春。(4)

 

△人問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釋,日出霧朦朧。

似我何由屆,與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還得到其中。(9)

 

欲得安身處,寒山可長保。微風吹幽松,近聽聲逾好。

下有斑白人,喃喃讀黃老。十年歸不得,忘卻來時道。(20)

 

快搒三翼舟,善乘千裡馬。莫能造我家,謂言最幽野。

巖岫深嶂中,雲雷竟日下。自非孔丘公,無能相救者。(24)

 

△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窮。谿長石磊磊,澗闊草濛濛。

苔滑非關雨,松鳴不假風。誰能超世累,共坐白雲中。(28)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

淅淅風吹面,紛紛雪積身。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31)

 

卜擇幽居地,天台更莫言。猿啼谿霧冷,嶽色草門連。

折葉覆松室,開池引澗泉。已甘休萬事,採蕨度殘年。(78)

 

△碧澗泉水清,寒山月華白。默知神自明,觀空境逾寂。(81)

 

△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閒於石壁題詩句,

任運還同不繫舟。(181)

 

△粵自居寒山,曾經幾萬載。任運遁林泉,棲遲觀自在。

寒巖人不到,白雲常靉靆。細草作臥褥,青天為被蓋。

快活枕石頭,天地任變改。(163)

 

可重是寒山,白雲常自閒。猿啼暢道內,虎嘯出人間。

獨步石可履,孤吟藤好攀。松風清颯颯,鳥語聲關關。(164)

 

△寒山有一宅,宅中無闌隔。六門左右通,堂中見天碧。

房房虛索索,東壁打西壁。其中一物無,免被人來惜。

寒到燒軟火,飢來煮菜吃。不學田舍翁,廣置牛莊宅。

盡作地獄業,一入何曾極。好好善思量,思量知軌則。(168)

 

以我棲遲處,幽深難可論。無風蘿自動,不霧竹長昏。

澗水緣誰咽,山雲忽自屯。午時庵內坐,始覺日頭暾。(176)

憶昔遇逢處,人間逐勝遊。樂山登萬仞,愛水泛千舟。

送客琵琶谷,攜琴鸚鵡洲。焉知松樹下,抱膝冷颼颼。(177)

 

自樂平生道,煙蘿石洞間。野情多放曠,長伴白雲間。

有路不通世,無心孰可攀。石床孤夜坐,圓月上寒山。(226)

 

寒山棲隱處,絕得雜人過。時逢林內鳥,相共唱山歌。

瑞草聯谿谷,老松枕嵯峨。可觀無事客,憩歇在巖阿。(257)

 

自羨山間樂,逍遙無倚託。逐日養殘軀,閒思無所作。

時披古佛書,往往登石閣。下窺千尺崖,上有雲盤泊。

寒月冷颼颼,身似孤飛鶴。(260)

 

平野水寬闊,丹丘連四明。仙都最高秀,群峰聳翠屏。

遠遠望何極,矹矹勢相迎。獨標海隅外,處處播嘉名。(262)

 

可貴一名山,七寶何能比。松月颼颼冷,雲霞片片起。

匼匝幾重山,回還多少裡。谿澗靜澄澄,快活無窮已。(263)

 

迥聳霄漢外,雲裡路岧嶢。瀑布千丈流,如鋪練一條。

下有棲心窟,橫安定命橋。雄雄鎮世界,天台名獨超。(265)

 

盤陀石上坐,谿澗冷悽悽。靜玩偏嘉麗,虛巖濛霧迷。

怡然憩歇處,日斜樹影低。我自觀心地,蓮花出淤泥。(266)

 

隱士遁人間,多向山中眠。青蘿疏麓麓,碧澗響聯聯。

騰騰且安樂,悠悠自清閒。免有染世事,心靜如白蓮。(267)

 

寒巖深更好,無人行此道。白雲高岫閒,青嶂孤猿嘯。

我更何所親,暢志自宜老。形容寒暑遷,心珠甚可保。(276)

 

巖前獨靜坐,圓月當天耀。萬象影現中,一輪本無照。

廓然神自清,含虛洞玄妙。因指見其月,月是心樞要。(277)

 

△鳥語情不堪,其時臥草庵。櫻桃紅爍爍,楊柳正毿毿。

旭日銜青嶂,晴雲洗淥潭。誰知出塵俗,馭上寒山南。(130)

 

獨坐常忽忽,情懷何悠悠。山腰雲縵縵,谷口風颼颼。

猿來樹嫋嫋,鳥入林啾啾。時催鬢颯颯,歲盡老惆惆。(147)

 

△寒山多幽奇,登者皆恆懾。月照水澄澄,風吹草獵獵。

凋梅雪作花,杌木雲充葉。觸雨轉鮮靈,非晴不可涉。(154)

有樹先林生,計年逾一倍。根遭陵谷變,葉被風霜改。

鹹笑外凋零,不憐內文採。皮膚脫落盡,唯有真實在。(155)

 

△寒山有裸蟲,身白而頭黑。手把兩卷書,一道將一德。

住不安釜灶,行不齎衣裓。常持智慧劍,擬破煩惱賊。(156)

 

△久住寒山凡幾秋,獨吟歌曲絕無憂。蓬扉不掩常幽寂,

泉湧甘漿長自流。石室地爐砂鼎沸,松黃柏茗乳香甌。

飢餐一粒伽陀藥,心地調和倚石頭。(193)

 

餘家本住在天台,雲路煙深絕客來。千仞巖巒深可遁,

萬重谿澗石樓臺。樺巾木屐沿流步,布裘藜杖繞山回。

自覺浮生幻化事,逍遙快樂實善哉。(205)

 

自從到此天台境,經今早度幾冬春。山水不移人自老,

見卻多少後生人。(211)

 

我聞天台山,山中有琪樹。永言欲攀之,莫曉石橋路。

緣此生悲嘆,幸居將已慕。今日觀鏡中,颯颯鬢垂素。(217)

 

△時人見寒山,各謂是風顛。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纏。

我語他不會,他語我不言。為報往來者,可來向寒山。(220)

 

自在白雲間,從來非買山。下危須策杖,上險捉藤攀。

澗底松常翠,谿邊石自斑。友朋雖阻絕,春至鳥關關。(221)

 

自見天台頂,孤高出眾群。風搖松竹韻,月現海潮頻。

下望青山際,談玄有白雲。野情便山水,本志慕道倫。(228)

 

今日巖前坐,坐久煙雲收。一道清溪冷,千尋碧嶂頭。

白雲朝影靜,明月夜光浮。身上無塵垢,心中那更憂。(281)

 

千雲萬水間,中有一閒士。白日遊青山,夜歸巖下睡。

倏爾過春秋,寂然無塵累。快哉何所依,靜若秋江水。(282)

 

寒山唯白雲,寂寂絕埃塵。草座山家有,孤燈明月輪。

石床臨碧沼,虎鹿每為鄰。自羨幽居樂,長為象外人。(290)

 

棲遲寒巖下,偏訝最幽奇。攜籃採山茹,挈籠摘果歸。

蔬齋敷茅坐,啜啄食紫芝。清沼濯瓢缽,雜和煮稠稀。

當陽擁裘坐,閒讀古人詩。(293)

 

昔日經行處,今復七十年。故人無來往,埋在古冢間。

餘今頭已白,猶守片雲山。為報後來子,何不讀古言。(294)

 

欲向東巖去,於今無量年。昨來攀葛上,半路困風煙。

徑窄衣難進,苔粘履不全。住茲丹桂下,且枕白雲眠。(295)

 

寒山無漏巖,其巖甚濟要。八風吹不動,萬古人傳妙。

寂寂好安居,空空離譏誚。孤月夜長明,圓日常來照。

虎丘兼虎谿,不用相呼召。世間有王傅,莫把同周邵。

我自遁寒巖,快活長歌笑。(301)

 

沙門不持戒,道士不服藥。自古多少賢,盡在青山腳。(302)

 

寒山道,無人到。若能行,稱十號。

有蟬鳴,無鴉噪。黃葉落,白雲掃。

石磊磊,山隩隩。我獨居,名善導。

子細看,何相好。(304)

 

寒山寒,冰鎖石。藏山青,現雪白。

日出照,一時釋。從茲暖,養老客。(305)

 

我居山,勿人識。白雲中,常寂寂。(306)

 

寒山深,稱我心。純白石,勿黃金。

泉聲響,撫伯琴。有子期,辨此音。(307)

 

重巖中,足清風。扇不搖,涼冷通。

明月照,白雲籠。獨自坐,一老翁。(308)

 

寒山子,長如是。獨自居,不生死。(309)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淨。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1)

 

滿卷才子詩,溢壺聖人酒。行愛觀牛犢,坐不離左右。

霜露入茅簷,月華明甕牖。此時吸兩甌,吟詩五百首。(107)

 

下愚讀我詩,不解卻嗤誚。中庸讀我詩,思量雲甚要。

上賢讀我詩,把著滿面笑。楊修見幼婦,一覽便知妙。(141)

 

客難寒山子,君詩無道理。吾觀乎古人,貧賤不為恥。

應之笑此言,談何疏闊矣。願君似今日,錢是急事爾。(186)

 

寒山出此語,復似顛狂漢。有事對面說,所以足人怨。

心真出語直,直心無背面。臨死度奈河,誰是嘍羅漢。

冥冥泉臺路,被業相拘絆。(236)

 

高高峰頂上,四顧極無邊。獨坐無人知,孤月照寒泉。

泉中且無月,月自在青天。吟此一曲歌,歌終不是禪。(285)

 

△有個王秀才,笑我詩多失。雲不識蜂腰,仍不會鶴膝。

平側不解壓,凡言取次出。我笑你作詩,如盲徒詠日。(286)

 

寒山出此語,此語無人信。蜜甜足人嘗,黃櫱苦難吞。

順情生喜悅,逆意多瞋恨。但看木傀儡,弄了一場困。(288)

 

有人笑我詩,我詩合典雅。不煩鄭氏箋,豈用毛公解。

不恨會人稀,只為知音寡。若遣趁宮商,餘病莫能罷。

忽遇明眼人,即自流天下。(303)

 

五言五百篇,七字七十九。三字二十一,都來六百首。

一例書巖石,自誇雲好手。若能會我詩,真是如來母。(270)

 

家有寒山詩,勝汝看經卷。書放屏風上,時時看一遍。(311)

上圖注意下端,對話框可以寫評論。

 

 

相關焦點

  • 寒山大師的一首詩,極具音韻美,充滿了禪意
    寒山,唐代詩僧。姓氏、生卒年均不詳。他長期隱居於浙江天台的寒巖,故名為寒山子。他的詩作現存300多首,他的詩長於以通俗機智的語言表現人生哲理,在日本、美國等也頗為流行。寒山在寒巖住了四十年,與國清寺拾得和尚往來密切,兩人行為怪誕,語出驚人,作詩也是不入主流,相傳寒山與拾得是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的化身。杳杳寒山道寒山(唐)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淅淅風吹面,紛紛雪積身。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杳杳寒山道》是他的一首充滿禪意的代表作。寒山的詩歌一般都以首句為題名。
  • 圓桌|「杳杳寒山道」:關於詩僧寒山的國際影響與藝術解讀
    「有人笑我詩,我詩合典雅。」這是唐代詩僧寒山的名句。相比於中國古代的主流詩人,在國內,寒山的研究很長一段時間屬於「非主流」,甚至「邊緣式人物」。在國外,寒山詩及其對藝術的影響遠超中國國內,且不斷「被經典化」。
  • 【每日一詩】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餘落日,墟裡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譯文寒山轉變得格外鬱鬱蒼蒼,秋水日日舒緩地流向遠方。我柱杖佇立在茅舍的門外,迎風細聽著那暮蟬的吟唱。渡頭那邊太陽快要落山了,村子裡的炊煙一縷縷飄散。
  • 著名僧人寒山寫的這首詩,成功入選《全唐詩》,且通篇禪意十足
    據大量史料分析,寒山其實是隋朝皇室後裔楊瓚之子楊溫,但因為遭到皇室內部的妒忌與排擠,以及受到大量佛教思想的影響而選擇了遁入空門,隱於天台山寒巖,自號為「寒山」。因此,他的詩歌作品都帶有佛教思想的內涵,又因為他經常在山林裡題詩作偈,詩歌中又難免帶有山林野趣。
  • 行者隨筆| 寒山詩:苔滑非關雨
    以前熬夜無聊,時常徹夜對著電腦屏幕看《寒山詩》。記得詩裡有兩句「苔滑非關雨,松鳴不假風」,一直不知何意。雖然寒山如是說,但縱覽全篇,卻也沒有給出任何答案。但當我們三人漫不經心地漸漸走向那棵柳樹時,我忽然就明白了,寒山借喻的,其實就是本來自性。       於是我對這位居士講:水有流性,火有熱性...所謂的「性」就是事物本自具有的性質,不論物理性質,還是化學性質,統稱為性。這種性,本不是什麼神秘事物,因此別無聖解。就像我記得初中時化學課上,老師講鎂帶雖是金屬,但在常溫下,擁有可點燃性一樣,它比別的金屬,獨有這個「性」,即是性質。
  • 「寒山」很生氣!堅決要更正這部奧斯卡影片的片名,因為…
    這部電影改編自1997年查理·弗雷色的小說《寒山》。小說的扉頁上引用了寒山的一首詩——從此,寒山子和寒山詩開始了在美國翻譯文學史中最具傳奇色彩的文學之旅。美國學者羅伯特·科恩曾說:「在當時的語境下,斯奈德筆下的寒山——這唐代詩人、瘋癲的山之隱者——就變成了一位『垮掉』的英雄和反文化的先鋒。借用大衛森的說法,他成了一個『反對符號』。如果科勒稱《神州集》為戰時暢銷書的話,那麼,《寒山詩》就是一本冷戰時期的暢銷書。」
  • 初知寒山是一首詩偈,寒山寺因其改名,為唐代白話詩代表詩人!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胡適在其《白話文學史》(1928年新月書店出版)中將寒山、王梵志、王績三人並列為唐代的三位白話大詩人。寒山的詩風和100年前的王梵志一脈相承,也是口語體的白話詩。項楚在《寒山詩注·前言》中認為「不拘格律,直寫胸臆,或俗或雅,涉筆成趣」是寒山詩的總體風格。寒山詩所獨有的風格為後代文人所模仿,從而形成獨特的「寒山體」。 寒山子詩歌最大的特徵就是接近口語。胡適在其《白話文學史》中認為,寒山、拾得是七世紀中期以後出現的「三五個白話大詩人」之一,是繼王梵志之後「佛教中的白話詩人」 。
  • 詩人寒山:為何一千年後能成為美國嬉皮士的偶像?
    若能會我詩,真是如來母。寒山在這首詩歌中說自己留下500篇五言詩,79篇七言詩,21篇三字詩,一共600首作品。因為隨手寫在巖石上,和樹木上,很多遺失了。好在在明代《唐音辛籤》收錄寒山的詩歌六卷,有306首。
  • 寒山是何人?千百年來,日本人為何熱捧他到了愛屋及烏的程度?
    日本東京也有一座寒山寺,寺裡有塊刻了《楓橋夜泊》詩的石碑。在日本各地有以「寒山」命名的料理店,也有多種以「寒山」命名的酒、精品墨塊……清代國學大師俞樾在《新修寒山寺記》寫道:凡日本文墨之士鹹造廬來見,見則往往言及寒山寺,且言其國三尺之童,無不能誦是詩者。
  • 寒山:沉寂太久的盛唐詩人,為何成為「牆內開花牆外香」的典型
    有好事者隨而錄之,凡三百餘首。多述山林幽隱之興,或譏諷時態,能警勵流俗。」他的名聲在佛家子弟中是很有市場的,粉絲應該不少,除了老朋友拾得和豐幹外,還有一個叫道翹的和尚也是他的崇拜者,從這有些怪異的名字看,怕也是個奇人,他就四處尋找寒山在各處隨心留下的詩作,林間石板綴葉,村墅人家屋壁,竟也收集到三百餘首。
  • 『佛教』南懷瑾:寒山大師小乘風範的行持,我們做得到嗎?
    他說要像寒山一樣。寒山標榜的是另一個型態,佛學叫做示法。寒山大師的詩:閒自訪高僧,煙山萬萬層。師自指歸路,月掛一輪燈。1、寒山的詩我熟得很,同紅樓夢一樣熟。我提寒山就想到紅樓夢,為什麼?話頭。我向同學笑笑,不想說了。這種人如同五千比丘退席一類,我懶得跟這種笨人談。上次偶然提到寒山大師,因為寒山同法華經與天台宗,都有密切的關係。
  • 聽一曲《寒山僧蹤》兩耳是菩提,無處不寧靜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曲琴簫合奏版的《寒山僧蹤》,《寒山僧蹤》又叫《寒山拾得頌》是很多人都很喜歡的曲子,最初是收藏在一張名為《雲水吟》的音樂專輯裡,是簫獨奏曲,由著名作曲家陳大偉譜曲,古琴傳人龔一老師以及洞簫演奏家羅守誠先生,聯合演繹了這一曲幽深澹遠的出塵絕音
  • 【詩詞鑑賞】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唐代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餘落日,墟裡上孤煙。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又碰到狂放的裴迪喝醉了酒,在我面前唱歌。 賞析  本首詩所要極力表現的是輞川的秋景。一聯和三聯寫山水原野的深秋晚景,詩人選擇富有季節和時間特徵的景物:蒼翠的寒山、緩緩的秋水、渡口的夕陽,墟裡的炊煙,有聲有色,動靜結合,勾勒出一幅和諧幽靜而又富有生機的田園山水畫。詩的二聯和四聯寫詩人與裴迪的閒居之樂。
  • 小小說原創-寒山蟹
    「媽,趁著爸今個不在,能給我講講寒山蟹的事嗎?」三十歲的阿濤像小孩子一樣拎著母親的手,撒嬌似地說道。「你爸不讓講寒山蟹的事情,你就別問了」頭髮有些花白的母親小聲地說道。「你們越是不讓我知道,我就越要弄清這寒山蟹的事情」阿濤摔開了母親的手,失望地朝門外走去,心裡暗暗地盤算著,無論如何都要解開這寒山蟹的秘密,說不定真能痞極泰來。其實阿濤打小就知道自家後山的寒山澗裡生活著一種螃蟹,聽說這蟹大如南瓜,蟹夾如棒,長年生活在山澗裡的寒水中,只是從來沒有見過其真面目。
  • 王梵志,有禪意的唐詩,寒山和拾得,禪境的最高境界
    喜歡寫禪詩的人,可是大有人在啊,有的人,本身就是和尚,王梵志、寒山、拾得,皎然等,都能寫一手絕妙的禪詩;還有的人,卻並非佛門之人,而是一些篤信佛教,崇尚佛家思想的文人,比如剛才所說的王維,就是其中的代表。有些禪詩,是直接談禪的,可以看成是法師在講經說法之前的楔子。
  • 遠上寒山石徑斜:斜字是讀xié還是讀xiá?網友:不能總聽專家的!
    正因為如此,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三首》中的一首詩「躺槍」: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是指騎馬送荔枝的人(一人一馬的合稱),讀作「ji」才能表達詩句的真實含義。但是,改讀為「qí」後,就顯得很不協調。
  • 寒山潛龍,「潛」入天台
    大家還記得去年9月在天台山拍攝外景的TVB年度大戲——《寒山潛龍》在天台取景時的熱鬧場面嗎?今天,這部戲正式上映了!
  • 《寒山問拾得》
  • 品讀簫曲《寒山僧蹤》
    導讀寒山僧蹤這首歌是用簫獨奏的,音樂平穩流暢,如靜靜的夜,月光照在我的心,心裡感覺一片寧靜。《寒山僧蹤》作詞:陳建名(臺灣詞曲作家)作曲:陳大偉(大陸作曲家) 夜客訪禪登巒峰山間只一片霧朦朧水月鏡花,心念浮動空不異色,色不異空回眸處靈犀不過一點通天地有醍醐在其中寒山鳴鐘聲聲苦樂皆隨風,君莫要逐雲追夢拾得落紅葉葉來去都從容
  • | 聽一聽《寒山僧蹤》
    碧澗泉水清,寒山月華白。古琴的好,有在於不激蕩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