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7日,國家一級編劇,著名文藝理論家、戲劇理論家、二人轉藝術理論家、作家田子馥先生逝世,享年84歲。
田子馥,筆名老圃。1937年生於吉林梨樹。中共黨員。國家一級編劇。著名文藝理論家、戲劇理論家。曾就讀於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和中央戲劇學院戲文系。1960年參加工作,歷任四平師範專科學校中師部教師,四平地區戲劇創作室創作員、副主任,1983年任四平市(地)文化局副局長、局長、黨組書記,四平市文聯主席、黨組書記,四平市人大常委;1990年任吉林省藝術研究所所長兼總支書記,1993年任《新文化報》總編輯;吉林省文聯委員。1960年開始發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話劇研究會會員,中國戲曲學會理事,吉林省二人傳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吉林省戲劇理論學會副理事長。後被吉林藝術學院聘為客座研究員、碩士生導師。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已出版美學專著《二人轉本體美學》《東北二人轉審美描述》《二人轉美學十論》《美的魅力》《文心驛程》《美與哲理散論》;詩學專著《中國詩學思維》《詩的覺醒》《劉大白詩詞解析》《辛棄疾詞選注》;人類學專著《東北民間文化人類學》《圖騰詩的人類學闡釋》;史學專著《東北漢文化史論》,戲曲劇本《晴雯傳》等。《晴雯傳》1983年獲吉林省創作一等獎,《二人轉本體美學》獲長白山圖書優秀獎。論文被《新華文摘》轉載。1999年獲吉林省二人轉突出貢獻獎,2007年吉林省文化廳、人事廳、文聯授予吉林省著名文藝理論家稱號。
《中國東北漢文化史述》的創新與突破
這部專著以考古新發現與歷史文獻相結合的全新視角,對東北地區的遼西紅山文化、本溪廟後山文化、興隆窪文化等經過梳理,發現史前東北文化區有13項全國第一,被專家認定東北乃中華文化第一祖源。紅山女神中華共祖乃東北文化之根,箕子東北漢文化第一聖君。漢文化滋養了東北各民族,從白山黑水走出的東北民族,在漢文化的支撐下成為入主中原與半入主中原的政權;他們去汗號,尊帝制,共建「中華一體」政權,尊儒拜孔,炎黃尋根,成為各民族的共同理念。史實說明,有史以來漢族是東北地區的主體民族,漢文化是東北地區的主體文化。漢政權在東北有時可以斷檔,漢文化始終沒有斷檔,而且居於東北的各民族以及各民族政權,無不接受漢文化的滋養,成長壯大。漢文化也接受了少數民族文化的野性精華,有所豐富與發展。東北漢文化對「東北亞」以及對全中國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本書的創新與突破:
1、本著作為第一部全面論述東北漢文化的專著,填補了在東北乃至全國研究漢文化史的空白。
2、突破「歐洲文化中新論」的羈絆,突破民族血統論的禁框,第一次從文化融合論的視角評介,很熨帖地研究東北各民族,這是歷史的事實。
3、考古尋根,確認東北乃中華文化第一祖源,強化了東北的歷史地位和戰略地位。
4、箕子回歸東北,是回歸祖居地,並非有人所說的到海外建國,可以確認箕子乃東北漢文化第一聖君。箕子朝鮮與漢四郡,都是在中華本土上的建制。
5、史實證明東北各民族都主動接受漢文化的滋養,高句麗、渤海、扶餘本沒有自己民族文字,完全使用漢字文化;從白山黑水走出的東北民族,在漢文化的支撐下成長壯大,成為入主中原與半入主中原的政權。由於漢文化強大的凝聚力才使得契丹、女貞、蒙古、滿等各族汗王去汗號,尊帝制,共建「中華一體」政權。漢文化的凝聚力,中國才沒有分裂成古羅馬那樣的小國。
6、史實說明,漢族是東北地區的主體民族,漢文化是東北地區的主體文化。漢政權在東北有時可以斷檔,漢文化始終沒有斷檔。說漢人是「闖關東」過來的,漢文化是移民文化,這是重複殖民主義者「東北乃化外之地」的論調,是歷史的無知,無意間幫了殖民主義者歪曲歷史的腔。
7、確認漢文化也不是唯我獨尊,本著作強化了中華文化「和而不同」「和諧萬邦」的文化精神,也融合與吸納了各民族的文化精華,使得漢文化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永久不衰。
8、本著作具有釐正以往的歷史謬誤和慣性思維的歷史價值,具有教科書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