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一說到福州,大家都只知道三坊七巷,卻不知道還有這麼一座古寺,有皇室氣派,這是榕城唯一倖存至今的四大古剎,若是想尋一座千年古剎,那就別來西禪古寺了。西禪寺原名怡山長慶寺,為全國重點寺院之一。
西禪古寺內部環境幽幽,亭臺樓閣,古色古香,難以想像在福州市中心,有這樣一座寧靜寬敞的古寺。進廟後可以看到觀音湖,湖中有很多鯉魚,烏龜,可以投食。寺院裡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等大小建築數十座,建於綠水流水之間,林間有鳥兒、鴿子,漫步於寺中,禪意濃厚。
西禪古寺建於唐鹹通八年,古剎門坊柱刻有一副楹聯。清周蓮著有「西禪寺」聯句,稱唐代古寺。進門即是佛門,隔著城市的繁華庸擾,西禪古寺清一色金黃色琉璃瓦頂,紅黃相間,倍顯氣派不落俗套。
好像每個寺院都有屬於自己的典故,自己與他人各有不同,而西禪寺也不例外,相傳南北朝時煉丹士王霸居此"煉丹成藥,點石成丹",每逢饑荒,就靠賣藥換米為生。解救貧民,後來「藥仙蛻」的人就在他的故居裡建了寺。
廟宇裡的佛像是重頭戲,但是佛像不能拍下來,每一尊佛像都是那麼的逼真,有一尊迄今為止全國最大的白玉佛,高達18米,重達20多噸的銅造菩薩。那個五百羅漢堂的塔樓更令人難忘。各個殿堂修整得雄偉莊重,園林景觀也別具一格。引以為戒的虔誠信徒膜拜,吸引眾多遊人駐足。
近千年的荔枝樹,西禪寺三合堂前,傳說此樹為宋天聖年間(1023年)所種,為南宋時期我國最大的荔枝樹之一,南宋著名的書法家、園藝家蔡襄在公元1059年寫的我國第一部荔枝專著《荔枝譜》中,記載此樹枝葉繁茂,果實纍纍,甚為壯觀。
西禪古寺還有一件珍品,那就是只靠一層皮支撐的空心荔枝樹,據記載這棵荔枝樹是宋代種植的,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並且每年到了盛夏時節,它還能把荔枝掛滿枝頭,成為寺院裡的一道獨特的風景,同時,它也成為本寺"鎮寺之寶"。聽老人說,這裡的荔枝和外面的不一樣,表皮紅豔,酸甜適中,一半以上是宋荔嫁接而來。
現在小編就把它介紹給大家哦,如果想了解更多的旅遊資訊,歡迎來到我們的帳號!最激動人心的景點,最奇特的風俗,愛旅行愛探險的您千萬不要錯過!歡迎關注,留言,轉發!
(網絡上的圖片)